《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789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地质学》复习题.doc

《普通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2.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

3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和();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和()。

4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和()等物理性质。

5、各类火成岩的SiO2含量分别是:

超基性岩为();基性岩为();中性岩为()和酸性岩为()。

6.组成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自()、()、()及()等方面。

7.沉积岩常见的层面构造有()、()、()等。

8.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和()。

9.火成岩和沉积岩经()作用可转变成变质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经()作用可转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作用可转变成火成岩。

10、根据岩浆冷凝固结时的环境不同,可把火成岩分成()、()和()三类。

11.假设有一火成岩SiO2平均含量为50%,它可能是()、()类的岩石。

12.外力作用包括()、()、()、()和()等作用。

13.内力作用包括()、()、()和()等作用。

14.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转化成变质岩的过程基本是在()状态下进行的。

15.当岩浆侵入围岩时,接触带往往发生()作用,如果见有角岩、石英岩或大理岩则是()变质,见有矽卡岩则是()变质的结果。

16.接触变质带的宽度取决于侵入体的()及围岩的()。

17板岩、()、()和片麻岩是最常见的区域变质岩。

18.火成岩、沉积岩经变质后形成变质岩,前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后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

19我国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地区;其年龄约为()。

20.分辨岩层上、下层面的主要标志有()、()及()等。

21.古生代以来已划分的“纪”一级年代单位的名称与代号由老到新分别是:

()、()、()、()、()、()、()、()、()、()和()。

22.第三纪的两个亚纪及其代号分别是:

()和()。

23.施加给岩石的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岩石会产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滑动者称为(),无明显滑动者称为()。

24.正断层通常是由于()力所引起;逆断层通常是由于()力所引起;走滑断层通常是由于()力所引起。

25.以平行的正断层为边界,中央下降呈现为长的槽形构造者称();中央隆起者则称为()。

26.断层面倾斜,上盘上升者称()断层;上盘下降者称为()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近于直立且断盘作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者叫做()断层.

27.;逆断层的断层面倾角大于45度者叫做()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25度者则称为()断层。

28.由于断层的运动沿着断层面两侧的岩层产生弯曲,这种构造称为()构造;使断层面附近的岩石破碎从而形成()岩。

29.将褶皱大致平分的一个假想的面称(),该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做()、它的方向代表了褶皱的(  )方向。

30.当褶皱轴面大致呈水平状态时,这种褶皱称为(   )褶皱,这种褶皱两翼地层层序一定是一翼(    )而另一翼则为(   )。

31.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是()、()、()及()等。

32.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有()、()、()、()和()作用等不同方式。

33.风化壳由表及里可分成()、()、()和()等不同层次而显示其具有垂直分带性。

34.风化壳随着深度加大可形成()分带性的结构;按气候带不同可形成()分带性。

35.岩屑型风化壳,是()气候带的岩石在以()风化作用为主的环境下,所形成的风化壳。

36.红土型风化壳,标志着湿热气候带和经长期()风化作用的产物。

37.地面流水可分成()、()与()三种类型。

38.下蚀作用既可使河谷不断(),形成横剖面具()字型的峡谷,又可使河流向()方向伸长;还可使河床()降低、()变缓,最终使整个河谷纵剖面呈()的曲线。

39.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段是蛇曲最发育的地段,从藕池口至城陵矶直线距离仅()km,而河床全长竟达()km,此段素有()之称。

40.河流对碎屑物质的搬运有()、()和()三种不同方式。

41.我国最大的瀑布位于()省,其名为()。

河水从()m高的悬崖上流下。

42.冰川冰的形成一般要经过(  )到(  )到(  )至冰川冰的渐变过程。

43.雪线高度受(  )、(  )、(  )等因素制约。

44.当今地球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45.冰川在雪线以上的部分称为(    ),在雪线以下的地带称为(    )。

46.冰川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丰富的(  )和低的(  )。

47.判断古冰川的重要标志是(    )。

48.地球上发生过的三次大冰期,先后是()冰期、()冰期和()冰期。

49.中国第四纪冰期至少可划分为四个冰期,由老而新分别命名为()冰期、()冰期、()冰期和()冰期。

50.欧洲阿尔卑斯山第四纪冰期进一步又划分为四个冰期是()、()、()和()。

51.山岳冰川按其形态可分为()冰川、()冰川、()冰川和()冰川等四种类型。

52.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按其沉积物或岩石中空隙性质不同,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53.各种类型的地下水,有其不同的流向。

包气带中重力水是从地表向下作(    )运动;潜水作近于(   )方向运动;承压水是顺层从水头(   )处流向水头(   )处。

54.溶蚀平原是喀斯特发展到(   )期的地形。

55.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和()等四种。

56.海蚀作用的方式有()、()和()等三种。

57.海蚀作用所形成的海蚀地形有()、()、()和()等。

58.依据海水深度不同,可以把海洋环境分为()带、()带、()带和()带。

59.浅海带碎屑沉积物的特点是近岸带颗粒(),以()为主。

具有()层理和()波痕;包含大量()生物化石;有良好的()和();成分比较(),以()为主。

远岸带粒度(),以粉沙及()为主;具有()层理,不具()层理,很少发育波痕;分选性()但磨圆度();成分也较为()。

60.在各大洋底中发现锰结核最多的是()洋

61.深海和半深海沉积物除来自大陆外,还可来自()、()和()等。

62.腐泥成岩后可形成(油页)岩。

63.煤层常常与()岩和()岩等的沉积岩共生。

64.我国是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主要成煤时期是(C)纪、(P)纪、(J)纪和(R)纪。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

3.矿物都具有解理。

()

4.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

5.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

6.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

7.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

8.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

9.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

10.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

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

         ()                         

11.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了死火山,永远不会再喷发了。

()                                 

12.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

          ()

13.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

14.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

15.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

16.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

17.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

18.接触变质作用常常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

()

19.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只能变成大理岩。

()

20.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

21.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

()

22.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

23.地壳可以在部分地区局部地上升;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个地区相对下降。

()

24.地质历史上大规模的地壳运动遗留下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没有什么能在岩石中保留下来。

()

25.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

26.一般说时代越老的地层其变形程度越强烈。

()

27.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

28.在各种改造与雕塑陆地地貌的外营力当中,流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营力。

()

29.如果一条河谷两侧有四级阶地存在时,则最先形成的阶地称为一级阶地,最后形成的阶地称为四级阶地。

()

30.河流所搬运的物质,都是其本身侵蚀作用形成的物质。

()

31.河水中所搬运的物质,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

()

32.河流的上游地段,只有下蚀作用;中、下游地区,只有侧蚀作用。

()

33.河流的侧蚀作用,可使河谷的横剖面逐渐发展成“U”形谷。

()

34.河流不仅有机械碎屑沉积,同时也有丰富的化学沉积。

     ()

35.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各个河段内,均可以形成心滩。

     ()

36.“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是由平水期与洪水期交替变化所造成的。

 ()

37.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气温很低,常常终年积雪形成冰川;而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根本不可能形成冰川。

                ()

38.雪线位置最高的地区在赤道。

                 ()

39..高纬度地区雪线高度比低纬度地区高。

             ()

40..冰川流速小,所以其剥蚀和搬运能力都很小。

          ()                                   

41..冰碛物沉积的主要原因是冰川流动速度减小的结果。

      ()               

42.山岳冰川的分布与运动不受地形控制。

  

43.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常常可以互相补给。

()

44.当钻孔打穿层间含水层上复的不透水层后,如该处层间含水层的承压水头高于该处地面标高时,则可获得自流水。

()

45.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多少只决定于该地区将雨量的多少。

()

46某地夏季最高气温达+38°C,冬季最低气温达-30°C,如该地有一泉,其水温为+10°C。

因此,该泉在夏季可称“冷泉”,在冬季可称“温泉”。

()

47.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急剧升降变化,因而形成了多层溶洞。

()

48.溶沟、溶芽、石林是岩溶发育过程中形成于同一阶段的地貌景观。

()

49.一般民用井水中的水位可以代表该地区的潜水水位。

()

50.只要有可溶性岩石存在的地区就会产生喀斯特作用。

()

51. 当发现有上千米厚的珊瑚礁时,即可证明该地区当时地壳下降速度与珊瑚生长速度基本平衡。

()

52.海震往往可以导致海底浊流的发生。

53.海深盆地距离大陆遥远,因此其中的沉积物不会是来自陆地的。

()

54.根据沉积岩的结构和对现代沉积物的观察,大多数碳酸盐沉积是属碎屑沉积。

55.浅海区是位于低潮线至200m深的水域,所以浅海区沉积物的最大厚度绝不会超过200m。

56.由于海底不断的扩张,随着离开洋脊距离的增大,海盆中沉积物的厚度不断加厚,其年龄逐渐变老。

()

57.同一深水湖中不同深度的湖水,其含盐度都是相同的。

()

58.一般地说,潮湿气候区的泄水湖是淡水湖,干旱气候区的不泄水湖是咸水湖。

()

59.干旱气候中的湖泊,当其进入硫酸盐沉积阶段时,则标志着盐类沉积的最后阶段。

()

60.柴达木南部的察尔汗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盐湖。

()

61旱气候区的湖泊,其盐类沉积在垂直剖面上具有一定的沉积顺序。

()

62. 沼泽的唯一成因是由湖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

63.煤是泥炭遭受变质作用后的产物。

()

64.煤的形成需要一个富氧环境。

三、选择

1、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2、下列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组是()。

a.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

b..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c..白云母、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

d.绢云母、刚玉、蓝闪石、滑石。

3.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

b.玉;d.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

4、.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

a.同化作用;b.熔离分异;c.结晶分异作用;d.混染作用。

5.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c.莫霍面;d.古登堡面。

6.地面上的重力值()。

a.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b.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c.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7.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

()

a.化学成分不同;b.矿物成分不同;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d.色率和比重不同。

8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

a.中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中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c.中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d.中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9.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

a.钾-氩法;b.14C法;c.铀-铅法;d.铷-锶法.

10.断层的上盘是指()。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d.断层主动一盘

11.下列矿物中相对最易氧化的是()。

a.黄铁矿(FeS2);b.磁铁矿(Fe3O4);c.赤铁矿(Fe2O3);d.褐铁矿[Fe(OH)3]。

12.下列各类矿物中最易溶解的是()。

a.卤化物类;b.硫酸盐类;c.硅酸盐类;d.碳酸盐类。

13破坏硅酸盐矿物的主要风化作用方式是()。

a.溶解;b.氧化;c.水化;d.水解。

14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b.石英>白云母>橄榄石>辉石;c.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d.石英>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

15.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最快()。

a.干燥;b.寒冷;c.温暖;d.湿热。

16.下列岩土中孔隙度最大的是()。

a.砾石层;b.砂层;c.粘土;d.黄土。

17.喀斯特发育第一阶段所形成的主要景观是()。

a.溶沟、溶洞、溶盆、落水洞;b.溶斗、石林、孤峰、溶蚀洼地;c.石芽、溶沟、溶斗、落水洞;d.石芽、溶洞、溶原、残丘。

18在下列各类岩石中相对最易溶解的是()。

a.石灰岩;b.泥灰岩;c.白云岩;d.不纯石灰岩。

19.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

a.粉砂岩;b.页岩;c.粗砂岩;d.粘土岩。

20.据统计,在现今大陆范围内,自震旦纪以来所发育的海相地层约占其面积的()。

a.    8%;b.18%;c.80%;d.88%。

21.海洋的平均深度是()。

;;;。

22.陆地的平均高度是()。

;;;。

23.到目前为止,由深海钻探所取得的岩心表明,组成洋壳的岩石其时代均不老于().

a. 侏罗纪;b.白垩纪;c.三叠纪;d.二叠纪。

24.浪蚀作用最频繁的地带是()。

a.a.滨海带;b.浅海带;c.半深海带;d.深海带。

25.浊流作用最频繁的地带是()。

a.a.大陆架;b.大陆基;c.大陆坡;d.大洋盆地。

26.海洋沉积作用最主要的场所是()。

a.滨海区;b.浅海区;c.半深海区;d.深海区。

27.干旱气候区中的湖泊,当其进入碳酸盐沉积阶段时,最先沉积的盐类是()。

a钾碳酸盐;b.钙碳酸盐;c.镁碳酸盐;d.氯碳酸盐。

28.我国主要成煤时期是()。

a.奥陶纪;b.石炭纪;c.泥盆纪;d.侏罗纪。

29.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石英B.长石C.辉石D.橄榄石

30.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A.致密块状B.气孔状C.流纹状D.杏仁状

31.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A.石英,长石B.角闪石,斜长石C.辉石,斜长石D.黑云母,长石

32.闪长岩是一种()

A.酸性岩B.中性岩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