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05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docx

初中第三单元物质的奥秘离子

离子练习2016112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以下对O2、CO2、SO2、H2O2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元素D.都含有2个氧原子

2.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

3:

8

3.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2H2+O2

2H2OB.CH4+2O2

2H2O+CO2

C.2CO+O2

2CO2D.H2+Cl2

2HCl

4.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代表氧原子,“

”代表硫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I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变化Ⅱ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C.变化Ⅱ中反应涉及的三种分子

的个数比为2:

1:

2

D.在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7.对于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原子的是①②③④B.①②③表示同一种元素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8.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  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9.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

(3)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化学式为  .

10.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该元素属于  (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易  (得,失)  个电子,变为  离子(阳或阴).

1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碳原子和氧原子.

(1)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2)该反应涉及到了两种氧化物,这两种氧化物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却相差甚远,举一例说明:

  .

(3)该反应涉及到的两种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一个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2.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8b.10c.11d.12.

13.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A粒子的化学式是  .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14.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上述结构图中的X=  .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根据图示信息,确定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  .

15.如图为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铝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

(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铝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铝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16.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小明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汞、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如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选用(氧、氢、氮、碳、硫、磷)中的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写出两种即可).

18.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1)请从“构成物质微粒”的角度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氢气、水、硫酸、铜、氯化钠、氦气.

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写化学式,下同)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③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

(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将有关物质组成的图示补充完整:

19.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B元素最低价态为﹣2价,其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A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元素原子核外有2层电子,且可与B形成DB2型共价化合物,一个DB2分子中含有22个质子.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四种元素分别为:

A  、B  、C  、D  .

(2)A、B、C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0.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

(1)核泄漏中含有碘﹣131粒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电子层数为  层;碘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核电站机组冷却产生的核污水从裂缝渗入海里,东电公司采用“水玻璃”封住渗漏层,“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Na2SiO3).

①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②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原理与初中学过的  和氢氧化钠反应相似.

2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有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下同)

(2)上述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

(3)上述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

22.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锶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3.如图为A、B、C、D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选项字母,下同);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3)属于阳离子的是  .

 

离子练习201611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6•兖州区校级模拟)以下对O2、CO2、SO2、H2O2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元素D.都含有2个氧原子

【分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O2、SO2、H2O2分别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四种物质中均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四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6•仪征市二模)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

3:

8

【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利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

【解答】解:

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故结论A不正确;

B、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故结论B不正确;

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乙物质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故结论C不正确;

D、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则该物质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6):

16=12:

3:

8;故结论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重点考查了知识运用能力.

 

3.(2016•柘城县校级二模)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2H2+O2

2H2OB.CH4+2O2

2H2O+CO2

C.2CO+O2

2CO2D.H2+Cl2

2HCl

【分析】根据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分析,该图表示2个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1个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

A、该反应中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与图示反应不一致,故错误;

B、该反应中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5个原子构成,与图示反应不一致,故错误;

C、该反应是化合物一氧化碳的2个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与图示反应一致,故正确;

D、该反应中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与图示反应不一致,故错误.

故选C.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

 

4.(2016•丹江口市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代表氧原子,“

”代表硫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I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B.变化Ⅱ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C.变化Ⅱ中反应涉及的三种分子

的个数比为2:

1:

2

D.在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

【分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温度的变化,微粒反应的个数关系比,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等.

【解答】解: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变化Ⅱ中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微粒变化I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大了,“一定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故A正确;

B、由微粒变化Ⅱ可知,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变化Ⅱ中反应涉及的三种分子

的个数比为2:

2:

1.故C错误;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在示意图中有一种物质是氧气,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

 

5.(2016•灌云县一模)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

A、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

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

核电荷数=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

 

6.(2016•聊城一模)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

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为原子;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2016•黄埔区一模)对于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原子的是①②③④B.①②③表示同一种元素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分析】A、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核外电子排布;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

A、①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离子;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④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①②③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0、11,表示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的电子数都是8,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8.(2016•夏津县校级一模)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 4 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二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BD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AE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C ;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CE .

【分析】依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化学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情况,质子数与电子数的数量关系决定微粒的性质,稳定结构使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A~E共有4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具有两个电子层,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由于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所以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观察图示可知BD属于原子;

(3)阴离子是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的微粒,故AE属于阴离子;

(4)阳离子是核外电子数小于核内质子数的微粒,故C于阳离子;

(5)稳定结构使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的微粒,故ACE属于稳定结构;

故答案为:

(1)4;二;得到;

(2)BD;(3)AE;(4)C;(5)AC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掌握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学会区别阳离子、阴离子、原子的微粒的电子层排布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2016•射洪县模拟)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a (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7 .

(3)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氯化镁 .化学式为 MgCl2 .

【分析】

(1)根据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2)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解答;

(3)根据化合物名称的读法写出其名称即可.

【解答】解:

(1)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小于10,故x可能是8;故选:

a;

(2)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所以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17﹣2﹣8=7;故填:

7;

(3)A中x=12,则A是镁元素,该结构示意图是镁离子,B是氯元素,形成的是氯离子,故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故填:

氯化镁,MgCl2.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2016春•甘肃校级期末)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7 ,该元素属于 非金属 (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易 得 (得,失) 1 个电子,变为 阴 离子(阳或阴).

【分析】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和特点可知到核电荷数从而可推断出它是什么元素,根据最外层是8个电子(H是2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可知道当最外层是7个电子时,易得到1个电子成为稳定的结构,由于是得到电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故可判断其为阴离子.

【解答】解: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内的数字是核电荷数,所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根据原子序数表可知17号元素是氯元素,所以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电子层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H是2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由于该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该元素的原子易得1个电子,成为18个电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故为阴离子.

故答案为:

17,非金属,得,1,阴.

【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要掌握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会读懂原子结构示意图,还要知道电子层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H是2个电子)时为稳定结构.

当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等,那么就成为了离子,如果电子数目大于质子数,离子极性为负,反之离子极性为正.极性为负的离子称为阴离子,极性为正的离子称为阳离子.

 

11.(2016春•陕西校级月考)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碳原子和氧原子.

(1)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

1 .

(2)该反应涉及到了两种氧化物,这两种氧化物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却相差甚远,举一例说明:

 CO;CO2 .

(3)该反应涉及到的两种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一个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O2↑ .

【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特征,判断反应的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反应;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示意图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微粒的个数比.

【解答】解:

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根据微观示意图和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比为2:

1.

(1)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2)该反应涉及到了两种氧化物,这两种氧化物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却相差甚远,则推测如:

CO、CO2.

(3)该反应涉及到的两种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

(1)2:

1;

(2)CO;CO2;(3)2H2O2

2H2O+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构成的微粒、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能够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16春•石家庄校级月考)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Ne .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 7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cd (填字母序号).

a.8b.10c.11d.12.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据此解答.

【解答】解:

(1)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A表示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8=10,为氖原子构成的单质,为氖气,化学式为Ne;

(2)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所以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17﹣2﹣8=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故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是失去电子形成的,X>2+8=10,故cd均可以;

答案:

(1)Ne;

(2)7;得到.(3)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2015•株洲)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2 ;A粒子的化学式是 S2﹣ .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铝原子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 AD (填字母代号).

【分析】

(1)根据粒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铝原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粒子核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