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07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docx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第一讲

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一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

通过对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分析,从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理性思维

理解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过程及在解题中的应用,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基础知识·系统化]

知识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1.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所具特点

相应优点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豌豆品种间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实验结果易观察和分析

豌豆的生长周期短

短时间内获取后代,便于分析

豌豆的后代数目多

便于统计分析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与程序

3.与遗传实验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单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如黄瓜的花

两性花

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豌豆的花

闭花受粉

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父本和母本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知识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知识点三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本技能·问题化]

1.判断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操作的正误

(1)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2)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3)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4)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须除去()

(5)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判断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说法的正误

(1)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此比例为雌、雄配子的数量之比()

(2)A和a、A和A、a和a均为等位基因()

(3)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F2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4)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5)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6)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3.在孟德尔的一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只有高茎性状,子二代出现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子一代含有的控制矮茎的遗传因子没有表现出来

B.各个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必须有足量的子二代个体

D.各种配子的活力和各个个体的适应环境能力相同

4.观察下列图示,请思考: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①~④中哪一幅?

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发生时间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2)图示基因分离过程适用范围如何?

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及其验证

1.理清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

2.正确区分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1)相同基因: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表现型的基因。

如图中A和A。

(2)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图中B和b、C和c、D和d都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

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3.澄清对分离定律理解及应用的两个易误点

(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原因如下: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该比例。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对点落实]

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②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XAY、XaY属于纯合子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

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于性状分离

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A.2项       B.3项

C.4项D.5项

2.(2019·邯郸模拟)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数量比接近1∶1

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四步”法理顺“假说—演绎”推理过程

[对点落实]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4.(2019·衡阳六校联考)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其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对分离定律的验证

[对点落实]

5.(2019·合肥检测)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子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子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

W对w完全显性。

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子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A.花粉1/2变蓝、子粒3/4变蓝

B.花粉、子粒各3/4变蓝

C.花粉1/2变蓝、子粒1/4变蓝

D.花粉、子粒全部变蓝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类题通法] “三法”验证分离定律

成立前提:

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自交法

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测交法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花粉

鉴定法

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二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命题点

(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与实验设计

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

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错误的是(  )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类题通法]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与实验设计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2)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3)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

双亲表现正常,后代出现“患者”,则致病性状为隐性,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双亲表现患病,后代出现“正常”,则致病性状为显性,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

命题点

(二)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2.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

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请设计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1)实验程序: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择的亲本及杂交方式);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预测:

①若第一步实验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为杂合子(Dd);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通法]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方法

实验设计

结果分析

测交法

→子代

若子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子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自交法

待测个体

子代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花粉鉴定法

花粉

①若产生2种或2种以上的花粉,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②若只产生1种花粉,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①若得到两种类型的植株且数量基本相等,则说明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即为杂合子

②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则说明亲本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即为纯合子

命题点(三)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判断

3.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选择的亲本及杂交方式

预测子代表现型

推测亲代基因型

第一组:

紫花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

第二组:

紫花×红花

全为紫花

DD×dd

A.两组实验中,都有能判定紫花和红花的显隐性的依据

B.若①全为紫花,则④为DD×Dd

C.若②为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是1∶1,则⑤为Dd×dd

D.若③为Dd×Dd,则判定依据是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类题通法]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方法

(1)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亲本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再根据子代中的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2)隐性纯合子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所以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3)分离比法:

子代表现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亲本基因型、表现型

全显

AA×__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隐

aa×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1∶1

Aa×aa

亲本一方为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3∶1

Aa×Aa

双亲均为杂合子

[典型图示] 图文结合突破自交与自由交配计算问题

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

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问题设计]

(1)图中a、b、c依次为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曲线。

(2)在育种过程中,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

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显性个体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3)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n-1)/(2n+1),杂合子比例为2/(2n+1)。

[特别提醒]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不同

(1)自交:

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

如基因型为2/3AA、1/3Aa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

2/3(AA×AA)、1/3(Aa×Aa),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3/4AA、1/6Aa、1/12aa,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_、1/12aa。

(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是:

AA、

Aa×

所求后代某基因型所占比例一般利用基因频率进行计算。

如群体中基因型情况为2/3AA、1/3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1/6,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

AA=

2=

,Aa=2×

×

,aa=

2=

[对点落实]

4.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5.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

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

若让该群体的牛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

选项

自交

自由交配

A

红褐色∶红色=5∶1

红褐色∶红色=8∶1

B

红褐色∶红色=3∶1

红褐色∶红色=4∶1

C

红褐色∶红色=2∶1

红褐色∶红色=2∶1

D

红褐色∶红色=1∶1

红褐色∶红色=4∶5

[类题通法] 两种随机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代,杂合子比例为1/2,显性纯合子比例为1/4,隐性纯合子比例为1/4。

(2)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杂合子比例为

微专题4

1.复等位基因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A、i、IB三个基因,ABO血型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

因为IA对i是显性,IB对i是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2.分离定律异常分离比的三大成因

(1)不完全显性:

Aa与AA表现型不同,杂合子(Aa)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性状分离比为1∶2∶1。

(2)存在致死现象:

隐性致死

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显性致死

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合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个体的现象

(3)从性遗传:

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

3.表型模拟问题

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

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表现型

基因型      

25℃(正常温度)

35℃

VV、Vv

长翅

vv

残翅

残翅

[题点突破]

题点

(一) 复等位基因问题

1.(2019·西安八校联考)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

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

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组别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乳白

白化

1

黑×黑

22

0

0

7

2

黑×白化

10

9

0

0

3

乳白×乳白

0

0

30

11

4

银×乳白

0

23

11

12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4种毛色

2.(2019·潍坊检测)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蓝色、黄色和白色4种,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控制情况为:

T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TB控制黄色素的合成,TC控制蓝色素的合成,TD控制白色素的合成,含有相应色素植株开相应颜色的花。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含TD基因的植株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可能性。

(2)现有4种纯合植株(每种均有若干株),如何确定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请写出一种准确关系用“>”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基因型为TATB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TCTD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只有两种表现型,则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题点

(二) 分离定律的异常分离比问题

3.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4.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2∶1       B.2∶3∶1

C.4∶4∶1D.1∶2∶1

5.(2019·河南九校联考)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

有另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  )

A.1/2B.1/3

C.1/4D.3/4

题点(三) 表型模拟问题

6.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

在25℃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

C.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D.在30℃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

[真题集训——验能力]

1.(2019·海南高考)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2.(2019·全国卷Ⅰ)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

3.(2019·北京高考)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下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__性性状。

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

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

③基因型为_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虽然胸部无刚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