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237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docx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施工安全方案申报表

晋欣建(白土河[2012]安全01号)

合同名称:

闻喜县白土河防洪应急(泄水洞)工程第二标段合同编号:

致:

运城市德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水利项目部

我方已完成闻喜县白土河防洪应急(泄水洞)工程第二标段安全生产方案的编制,现上报贵部,请审批。

附:

1、施工安全方案

 

承包人:

山西欣鼎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白土河泄水洞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日期:

年月日

(审批意见)

 

监理机构:

运城市德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水利项目部

签收人:

日期:

年月日

说明:

本表一式3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签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各1份。

闻喜县白土河防洪应急(泄水洞)工程第二标段

施工安全方案

 

 

山西欣鼎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白土河泄水洞工程项目部

二O一二年月

1、工程综述

1.1工程概况

闻喜县白土河防洪应急(泄水洞)工程位于大运高速公路闻喜段以北,由白土河拦水坝、溢洪道和泄水洞三部分组成,主要是分流白土河洪水,将其引泄到白土河西南侧的临近沟道东韩沟,泄入涑水河,设计泄水流量10m/s。

泄水洞起点位于大运高速公路白土河桥北下白土河村南的白土河沟道右岸,终点位于窑头沟村南的东韩沟底,全长4.06km。

泄水洞断面为城门洞型,尺寸为2.0×2.8m(宽×高),侧墙及圆拱采用砌砖衬护,砌砖厚0.37m,临水侧采用1:

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cm。

底板为现浇C15砼底板,厚10cm。

2、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2.1安全生产保护措施

2.1.1本标段的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本标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机械损坏和人员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

无重大交通、火灾、中毒事故;轻伤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总产值的千分之一以内。

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1.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如下图)

2.1.3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 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安保科长

成 员:

工程科、质检科、物机科、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见图2-1

表2-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框图

(1)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划分

①“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安全检查评比工作,学习贯彻国家加强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领导工地安全生产工作。

②安全保卫科作为项目经理部下设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工地的安全生产及治安保卫工作,并主动接受建设、监理单位及公司的检查监督。

安全保卫科参与从施工方案制定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监督实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过程。

安保科配备足够的有一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器材以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③工程科对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负责;质检科对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负复核检查责任;物资机械科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材料的可靠性、适用性负责。

2.1.4思想体系

⑴树立“抓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放到是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家庭幸福的位置来抓。

⑵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用定期不定期培训的方法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2.1.5控制体系

⑴安全目标制定。

⑵安全管理规定的制订、国家及主管部门相关规程的采用控制。

⑶现场安全标识设置、管理控制。

⑷安全防护措施控制。

⑸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情况的监督、控制。

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安全性控制。

2.1.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安全检查程序如下

 

⑴施工现场做到安全生产警示标志、指示标志齐全。

安全员负责设置、管理和维护。

安全领导小组监督。

⑵高空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脚手架及挂设安全网,作业平台铺满竹(木)跳板,并设置安全通道;临边部位要增设栏杆挂安全网。

兼职安全员负责,专职安全员监督。

⑶现场机械设备定期维修保养,不得带故障作业。

兼职安全员负责,专职安全员监督。

⑷机械作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过速、不抢道、不空档滑行、不过负荷、工程车辆不搭乘人员。

大型机械作业时,不准任何人在机械的回旋范围内进行任何工作。

工作前,要先打信号;

兼职安全员负责,专职安全员监督。

见表6.6-1

⑸工地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检查评比活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谈,总结前段安全生产工作,发布下段安全生产计划,针对性提出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由领导小组主持

⑹设置工地消防队伍和配备消防器材,油库仓库、机械设备停放场等重要部位配专人昼夜看守,设立标志牌,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严禁烟火,配置灭火器及灭火沙。

专职安全员负责,领导小组监督。

⑺用电线路、用电设备的安装必须由电工进行,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拆装、接火。

电源线路的架设、布置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程规范,电源开关必须设置在配电柜内,配电柜专门电工管理,开关设漏电保护器,单机单用,并挂设标识牌;兼职安全员负责,专职安全员监督

(8)以上措施,凡发现未认真执行者,责任人应对违规者给予批评、警告并处10~100元的罚款。

责任人未能认真履行管理责任,监督者应在对违规者处罚的同时,对责任人进行同等处罚。

2.2安全生产预案

2.2.1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

2.2.1.1现场职工发现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就地进行抢救及呼救,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部知晓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组织进行抢救。

2.2.1.2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2.1.3人员从高处坠落,现场解救不可盲目,不然会导致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应首先观察其神志是否清醒,并察看伤员着地及伤势,做到心中有数。

2.2.1.4伤员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应立即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倒,影响呼吸。

2.2.1.5将伤员口中可能脱落的牙齿和积血清除。

以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2.2.1.6对于无心跳和呼吸的伤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待伤员心跳、呼吸好转后,将伤员平卧在平板上,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2.2.1.7如发现伤员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脑颅损伤,千万不可用手帕、棉布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力增高和细菌感染。

2.2.1.8如外伤出血,应立即用清洁布块压迫伤口止血,压迫无效时,可用布鞋带或橡皮带等在出血的肢体近躯处捆扎,上肢出血结扎在臂上1/2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2/3处,到不出血即可。

注意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2.2.1.9伤员如腰背部或下肢先着地,下肢有可能骨折,应将两上肢固定在一起,并应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上肢如骨折,应将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躯干上,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搬运时千万注意要保持躯体平伸位,不能让躯体扭曲,然后由3人同时将伤员平托起来,即由一人托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稳运送;以防骨折部位不稳定,加重伤情。

2.2.1.10腹部如有开放性伤口,应用清洁布或毛巾等覆盖伤口,不可将脱出物还原,以免感染。

2.2.1.11抢救伤员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减少途中的颠簸,也不得翻动伤员。

2.2.2触电应急救援预案

2.2.2.l现场职工如发现触电事故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并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立即切断总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绳子等非导电体移开电线或电器。

指挥部知晓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组织进行抢救。

2.2.2.2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后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2.2.3触电急救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接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2.2.2.4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2.2.2.5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闸刀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脱离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2.2.2.6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闸刀,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救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

2.2.2.7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解救触电者。

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2.2.2.8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l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一一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一一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一一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2.2.2.9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2.2.2.10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①通畅气道;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⑧胸外挤压(人工循环)。

2.2.2.11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

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2.2.2.12通畅气道可采取用仰头抬颌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

气道既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2.2.13在保护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己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2.2.2.14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们都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2.2.2.15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2.2.2.16正确的按压位置是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

确定正确的按压位置的步骤:

(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肌接合处的中点;

(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中点,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2.2.2.17正确的按压姿势:

(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在伤员一侧肩膀,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下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陶壁;

(2)以髓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人胸骨压陷3.5厘米(儿童和瘦身者酌减);

(3)压至要求程序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2.2.2.18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1)胸外按压要以均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的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两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五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反复进行,按压吹气一分钟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秒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2.2.19若判定颈动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挤压,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吹气一次(既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秒。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2.2.2.20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

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不得超过30秒。

2.2.2.2l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2.2.2.22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块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

如伤员的心跳和咀嚼经抢救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

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2.2.2.23触电创伤急救

(1)对外部出血部位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2)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或在伤口随便用药;

(3)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上下楼梯时头应在上,搬运过程中时刻观察伤员情况,防止伤情突变。

2.2.2.24触电烧伤和汽、水烫伤急救

(1)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汽、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

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2)非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3)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2.2.3传染病应急救援预案

2.2.3.1职工如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并对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直接接触人员或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情况由卫生防疫人员综合评定的人员进行重大观察和隔离。

2.2.3.2指挥部发现符合实施重点观察人员,应在半小时内报告监理部、建管处、市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拨打120)和市主管部门。

2.2.3.3及时为相关人员配备全套隔离用具,做好个人防护。

2.2.3.4可疑疫点内的人、动物和物品应留在原地,严禁移动或外出。

2.2.3.5听候并积极配合防疫部门的处理。

2.2.3.6按有关规定设置警戒范围。

2.2.3.7落实24小时值班和保障人员。

2.2.3.8项目部负责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可疑疫点的后勤保障工作。

2.2.3.9疫点内的人员生活垃圾每天消毒后;由卫生部门用专车运至指定的焚烧炉内及时焚烧。

2.2.4防大风抢救应急救援预案

2.2.4.1现场如出现大风事故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对一般险情,由项目部自行抢救;对大风造成危害程度较大的险情,由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上级突发事件指挥部组织抢救。

2.2.4.2应急救援指挥部通知电力部门断电(电力110)。

2.2.4.3项目负责人、施工员负责与有关部门配合迅速疏散工地人员。

2.2.4.4施工员、班组长与有关部门负责控制人员在危险区域10米以外。

2.2.4.5项目负责人或安全员与有关部门负责做好抢险安全监护,抢救现场受伤人员,及时与120联系;送医院救治。

2.2.4.6影响场外交通的首先分派人员维护交通秩序,并通知122前来处理。

对有可能危及附近居民安危的情况,应立即疏散居民,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2.2.4.7项目部组织落实现场值班人员;防止意外事故再次发生。

2.2.5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2.2.5.1预案一:

火势猛,现场无力扑灭时

(1)现场起火发现火势猛,项目部无力扑灭时,应由电工立即切断总电源;项目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部立即报警(119)请求救援。

(2)项目负责人对火灾附近区域所有人员进行疏通,并负责清点现场人员。

对缺失人员应立即查找去处。

(3)消防队救出伤员后,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项目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4)应急指挥部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2.5.2预案二:

火势刚起,现场有能力扑灭时

(1)现场火势刚起时,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灭火前必须先切断蔓延材料,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灭火方法。

1)油料起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或采用隔离法压灭火源不宜用水扑救。

2)电气设备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水,这样容易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

3)如果化学材料起火,更要慎重,要根据起火物性质选择灭火方法,同时要注意救火人员的安全,防止中毒。

4)密闭的地下室起火时采用窒息灭火法,这些部位发生火灾的初期,在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草席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物或封孔洞;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门以及生产设备上的部位,阻止新鲜空气流人,以降低区内氧气的流量,从而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采取窒息法灭火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早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新鲜空气流入燃烧区,引起新的燃烧,导致火势猛烈发展。

5)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采用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与火源隔离或疏散不使燃烧失去可燃物质而停止。

采取隔离灭火法的具体措施有:

a.将燃烧区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

b.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

c.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d.拆除与燃烧区相毗连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间距。

(2)现场火险扑救时,现场负责人判断要准确,当不能马上扑灭的要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

在消防队到现场后,现场负责人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

(3)火灾区内如有人等,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

(4)灭火以后,耍保护火灾现场,不得留有暗火,并设专人巡视,以防复燃。

保护火灾现场是查找火灾原因的重要措施。

2.2.5.3预案三:

火灾区内人员急救措施

(1)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突遇火灾,面对烈火浓烟,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以决定逃生办法。

撤离时要注意。

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通过阳台、气窗等往室外逃生或跑到屋顶等待救援。

(2)简易防护,捂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气中毒、预防窒息,可采用湿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3)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己感到烫手:

可采取自创避难所、固守待援的办法。

首先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

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来。

(4)暴露自己,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站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且能避免烟火的地方。

在白天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耀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5)火若烧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助长火势。

当身上着了火时,应赶紧脱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

2.2.6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2.2.6.1现场如发现有员工发生中毒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全体职工停止就餐,并由厨师、现场安全员立即封存食堂内所有可疑食物、配料,听候卫生防疫部门的检验。

2.2.6.2现场负责人组织人员将中毒人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安全员、急救员进行抢救。

2.2.6.3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2.6.4中毒局势得到控制后,及时协助有关部门对封存样本进行化验。

2.2.7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2.7.1抢救休克的伤员:

①休克伤员的症状是:

皮肤苍白或发青,咬舌、口齿不清,发冷,皮肤潮湿或出汗,瞳孔放大,眼睛凹陷;恶心、擅抖、口渴;心脏跳动加快;

②抢救方法:

a、休克的伤员(头部、胸部、腹部或大腿处骨折者除外)双腿抬高、高出地面0.2—0.3米,让其背部朝下躺着,再使用合适的物体把双腿垫起。

这样,能使血液顺畅地流动,达到各器官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程度。

b、如果休克的伤员呼吸困难,应让其斜倚或侧卧,使其呼吸顺畅。

c、如果伤员有一只腿受伤,可将另一只腿垫高直至使其它器官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血液。

d、如果伤员出现呕吐,应让其侧卧,并给些饮料。

2.2.7.2抢救骨折者:

①骨折包扎应包括包扎骨折处的肌肉、健、血管和韧带。

②有的骨折容易发现,有的骨折在皮肤的肌肉里面不容易发现,应通过观察伤员的肢体组织有无变形和伤员自我感觉来判断。

③处理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把骨折断面加以固定,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固定状态。

简易固定方法有:

a、就地取材,如使用薄木板,笔直的棍棒等。

b、护垫用布或毛巾,放于薄木板和伤口之间。

两片薄木板之间用领带或布条系紧。

c、不能用绷带正对伤口包扎。

2.2.7.3止血:

①对一般流血伤口的控制:

a、把伤口的衣服移开。

b、用无菌或消过毒的纱布、清洁干净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放于受伤肢体部位,并系紧。

c、如伤口在手上,应使用清洁干净的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止血。

②控制严重的出血,如果伤员伤口流血严重,应在“挤压处”进行直接挤压。

这样能阻止动脉直接向伤口供血,如果血从下胳膊处的伤口流出,可直接挤压上胳膊处,即抓住伤员的胳膊上部,挤压内侧。

如血从腿部的伤口流出,挤压点在大腿根部。

2.2.7.4如项目部不能及时抢救的伤员,应急指挥部应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2.8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

2.2.8.1发生机械伤害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应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在医护人员没有来到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2.2.8.2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地使伤员脱离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

2.2.8.3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

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

2.2.8.4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

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

2.2.8.5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以压迫止血,或者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

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l/2处,

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在腿上2/3处,并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2.2.8.6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

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在职转达送医院的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及伤口的等情况。

2.2.9场区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2.9.1发生事故后应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轻伤事故、能自行处理的事故,应直接处理;对重伤以上事故或性质严重的事件除立即抢救伤病员外,应迅速报告上级应急指挥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