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1251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句型句式句类参考资料Word格式.docx

(3)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也就是说,一个名词或一个谓词扩展成偏正短语后,因为语法功能仍然相同,所以不会改变句型。

例:

杯子打破了。

桌上的杯子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杯子被他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也许杯子打破了。

一般说来,在句子的六大成分中,主语、谓语、宾语、补语都是句型成分;

至于定语和状语,都是不影响句型的非句型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定语或状语对句型也会产生影响。

他(黄)头发。

他(大)眼睛。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4) 

句子的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

句子的特殊成分包括独立成分和提示成分。

它们虽然在语义表达上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参加句子的结构组合,因此分析句型时不必考虑。

所谓独立成分,是指句子中临时插入的一些习惯用语。

也称为“插入语”。

你看,他会不会来呢?

他会去坐牢,听说。

这种传闻,依我看,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提示成分:

包括称代式提示成分和总分式提示成分两种。

(1)海南,这是一个有很多美丽传说的城市。

(称代式提示成分)

(2)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日本。

(总分式提示成分)

(3)今天考两门:

英语,代数。

(总分式提示成分)

(4)语用移位不影响句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主谓句)

都九点了!

九点了,都!

(名词性非主谓句)

关于句型分析,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确定某一个具体句子的句型时,必须逐层进行,从第一层次开始,一直到最小的基本句型。

(2)要区分开句型成分和短语成分。

也就是说,句型结构内部的层次是有限的,短语成分不参加句型的组合。

即使是最为复杂的动词性谓语句,也只要分析到谓语部分的第一层,从第二层次开始,就属于短语分析的范畴了。

老师今天表扬了他好几次。

—— 

主‖ 

述 

+补

她为儿子的前程操碎了心。

二、句类系统

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

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

每种句类在结构形式上有特殊的标志,在语用功能上也有其特殊的作用。

(一)陈述句

1、陈述句的特点:

(1)语用功能:

用来向听话人报道一件事情。

如:

他的电脑坏了。

他一口气能上五楼。

(2)形式特征

A. 

语调:

平直,句尾略降。

B. 

标点符号:

句号(书面)。

C. 

语气词:

可带语气词,也可不带。

常带的语气词有“的、了、嘛、啊、呢、罢了”等,这些语气词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气意义。

他会考虑我的提议的。

他考虑我的提议了。

(“的”——表示肯定,对某事有把握)

(“了”——表示情况有了变化)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嘛。

(“嘛”—表明情况与预先的某种期望或声明相反)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啊。

(“啊”——表明说话人的态度,有提醒意味)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呢。

(“呢”——表示事情有点出乎意料)

他考虑了我的提议罢了。

(“罢了”——表示事情不过如此,有往小里说的意味)

(二)疑问句

疑问句通常用来表示疑惑和询问。

一个疑问句,通常是既

疑且问,但也可以疑而不问,或问而不疑。

1、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按照结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四类。

说明:

(1)特指问有两种特殊的简略格式——形式上没有疑问代词出

现,但句末用了疑问语气词“呢”,而且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

A.NP+呢?

我的包呢?

(询问“NP在哪?

”,用于首发句)

你的问题解决了,我呢?

(询问“NP怎么样?

”,用于后续句)

B.VP+呢?

他不给我钱呢?

(询问假设性后果)

老太太,你说呢?

(询问非假设性态度)

(2)正反问有多种省略的变化形式

基本式:

V(O)不V(O)?

有(O)没有(O)?

省略式:

V不VO?

有没有(O)?

VO不V?

有O没有?

VO不?

有O不?

2、疑问句的交际类型

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疑问句有不少特殊功能的用法。

这主要

是反问句、设问句,此外,还有回声问和附加问等。

回声问:

你是说你要请假吗?

附加问:

你就让我走吧,行不行?

(三)祈使句

(1)你去吧!

(2)咱们走吧!

(3)我们别进去!

(4)老爷请慢走!

向听话人提出要求,希望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叫做祈使句。

祈使句的主语限于三类词语: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2)包括式的第一人称复数(咱们)

(3)称谓词

1.祈使句的种类

肯定形式的祈使句(要求听话人做什么)

命令句(语气强烈、语调短促):

出去!

请求句(语气委婉、语调舒缓):

请让一下!

否定形式的祈使句(要求听话人不做什么)

禁止句(语气强烈、语调短促):

不准大喊大叫!

劝阻句(语气委婉、语调舒缓):

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2、祈使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

A组 

(1)* 

对人不要有礼貌!

对人要有礼貌!

(2)不要乱扔垃圾!

——* 

要乱扔垃圾!

(3)不要随地吐痰!

要随地吐痰!

B组 

(4)把窗户关了!

别把窗户关了!

(5)把纸撕下来!

别把纸撕下来!

(6)* 

冻感冒!

别冻感冒!

(7)请听明白 

请别听明白

(8)*摔交!

别摔交!

C组

(9)上前一点!

别上前一点!

(10)自重一点儿!

——* 

别自重一点儿!

(11)拿一张纸来!

别拿一张纸来!

(四)感叹句

感叹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

(1)哎呀!

我差点忘了!

(2)今天的天气多好!

三、句式系统

以谓语部分的特殊结构为标志

双宾句

重动句

兼语谓语句

连谓谓语句

以句子的特殊语义范畴为标志

存现句

比较句

被动句

以句中出现某个特殊词语为标志

“把”字句

“被”字句

“连”字句

“是”字句

“有”字句

(一)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是指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根据大主语(全句主语)、小主语(充当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和小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谓谓语句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受事性主谓谓语句——受事/与事/工具‖施事+动作

这本书‖我看完了。

我看完了这本书。

水‖我用来浇花了。

这把刀‖我切肉。

2、领属性主谓谓语句——领有者‖被领有物+其他 

整体‖部分+其他

他‖态度和蔼。

他的态度和蔼。

中秋那天,‖天气特别好。

中秋那天的天气特别好。

十个人,‖三个得病了。

他的身体‖一半已经瘫痪了。

他的身体的一半已经瘫痪了。

3、关涉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是大谓语所关涉的对象。

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关于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这个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4、周遍性主谓谓语句——大主语为表示周遍性意义的词语。

什么酒 

||他都尝过。

他||什么酒都尝过。

所有的人||他都不喜欢。

他||所有的人都不喜欢。

任何苦难||他都能克服。

他||任何苦难都能克服。

(二)双宾语句

双宾语句是指一个动宾短语再带一个宾语的句子。

他 

给 

了 

我 

一双鞋。

1、宾语的性质(动 

近宾 

远宾)

(1)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

远宾语一般指,

回答“什么”的问题。

他收了我三块钱。

问:

他收了谁三块钱?

他收了你什么?

有的时候,也出现远宾语用来指人,或近宾语用来指物的

情况,但提问方式仍不会发生变化。

他们派给我们两个辅导员。

什么?

他们捐给学校一万元。

谁?

(2)双宾语的两个宾语一般都是名词性词语,但远宾语有时也

可以是动词性词语。

他通知我今天停电,学术报告改期了。

我们请示领导怎么回答人家。

2、动词的类别(甲 

+V+ 

乙 

事物)

构成双宾语句的动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表示“给予”义的动作动词[甲(事物)—— 

乙]。

送他一幅画。

送给他一幅画

他赔我两千元。

他赔给我两千元

(2)表示“取得”义的动作动词 

[乙(事物)—— 

甲]。

我收了他三块钱。

我收给了他三块钱。

他扣了我一个月奖金。

*他扣给了我一个月奖金。

(3)表示“认定”义的言语活动动词

它们大多表示信息的传递,或是表示某种称呼、称号的认定、给予。

骂、夸、教、教导、问、询问、告诉、责怪、嘱咐、当、叫等。

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我问他哪个办法好。

(三)存现句

1.概念:

存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的一

种句型。

其基本格式是:

处所词语 

||+ 

存现动词 

存现物

门口||站着一个人。

2.种类:

(1)存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事物。

存在句类型 

特点 

语例

静态存在句 

①存现物处于静止状态 

桥下是/有一条大河。

②谓语动词:

[—动态] 

桌上放着一本书。

桌上放了一本书。

动态存在句 

①存现物处于运动状态 

屋顶上飘着一面红旗。

*屋顶上飘了一面红旗。

[+动态] 

天空中飞着一只老鹰。

*天空中飞了一只老鹰。

(2)隐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

隐现句类型 

语义特点

位移性隐现句 

事物的出现或消失

伴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

非位移性隐现句 

事物的出现或消失不直 

接涉及空间位置的变化

(四)“把”字句

1.“把”字句的基本格式:

主‖+[把+宾]+VP

他‖把杯子摔破了。

你‖真是把我气坏了。

2.“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和结构特点

语法意义:

表示由于某种动作或原因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或状态。

这可以通过“语义分解法”加以求证。

他摔杯子 

杯子破了。

打仗‖把他老婆打没了。

因为打仗 

他老婆没了。

结构特点:

“把”字句的谓语常常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结构,它一般不能是单个动词,特别是单音节动词。

(1)带补语:

他把人打得‹鼻青脸肿›。

(2)带宾语:

我把作业本给了他。

(3)带状语:

那个人把时间[当生命]看。

(4)带“着”“了”:

你把钱放着。

他把东西扔了。

(5)动词重叠:

你把桌子擦擦。

(6)双音动词(以动补型居多):

把战线扩大

把普通话水平提高

把直线延长

3.关于“把”字句,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字的宾语

A.“把”字宾语语义角色的多样性。

(受事)

他‖把脸喝红了。

(与事)

怎么把只兔子跑了?

(施事)

(使事)

他‖把房间铺了地毯。

(处所)

他‖怎么把铅笔写断了。

(工具)

B.“把”字宾语的定指性、已知性。

他把大衣脱了。

——* 

他把一件大衣脱了。

他把那本书拿走了。

他把一本书拿走了。

他把个好好的水桶压扁了。

C.“把”字宾语的非移位性。

他把锅子打得粉碎。

*他打得粉碎锅子。

老张把炉子生上了火。

*老张生炉子上了火。

(2)“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一般应有较强的动作性,能够带表示结果的补语或宾语。

以下三类动词不能构成“把”字句:

A.联系动词:

有、在、存在、是、像、姓、属于……

B.感受动词:

赞成、知道、同意、觉得、相信、希望、主张、要求……

C.趋向动词:

上、下、进、出、上来、下去、离开、到达、接近……

(3)否定词、助动词在“把”字句中的位置:

只能出现在“把”字结构之前,不能出现在“把”字结构之后。

我把那件事没有告诉他。

我没有把那件事告诉他。

他把钱愿意借给我。

他愿意把钱借给我。

(五)“被”字句

1.“被”字句的基本格式:

受事‖+[被+施事]+VP 

杯子‖[被他]摔破了。

我‖[被他]气坏了。

(1)“被”字后的施事有时可不出现。

衣服被淋湿了。

(2)“被”常常会以变体形式出现:

A.书面语中,常以“被……所”“为……所”的格式出现。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所”可省略)

他为风雨所阻。

(单音节动词前,“所”不能去除)

B.跟书面语平行,口语中常有“被……给”“叫……给”“让……给”的固定格式,

杯子叫/让/被我给打碎了一个。

屋子让/叫/被他们给弄得乱七八糟。

2.“被”字句的语法意义——表示被动。

对于主语来说,所遭受的事件可以是如意之事,也可以是不如意之事。

他被人打了。

你被开除了。

(不如意之事)

他被大家推选为班长。

一切困难都被他们克服了。

(如意之事)

3.“被”字句的主语

(1)“被”字句的主语,有时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受事。

‖被人家打断了一条腿。

屋子 

‖让/叫/被他们给弄得乱七八糟。

(2)“被”字句的主语表示的事物必须是定指的。

他弄丢了一本书。

*一本书被他弄丢了。

他弄丢了那本书。

那本书被他弄丢了。

(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关系

1.语义上——对应式。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

主‖+[把+宾]+VP 

(强调致使,致果或致态)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

(强调被动) 

2.形式上——经常可以相互变换;

或在同一句子中融合使用。

他被人家搀着。

——人家把他搀着。

他被人把腿给打断了。

思考和练习

一、指出下列疑问句的结构类型

(1)那本书你买了没有?

(2)明天会下雨吧?

(3)你的衣服呢?

(4)你到底去不去?

(5)你打算怎么办?

(6)我们是看电影、看话剧,还是看球赛?

(7)你们那儿还有谁要去吗?

(8)你是说谁都可以去吗?

二、请鉴别下列形容词(假设为A),看看它们进入三个不同句法框架的情况。

形容词:

客气.公平.热心.自满.努力.谦虚.

急躁.胆小.小气.难过.争气。

框架:

(1)A 

一点儿 

!

别不 

A!

(3) 

别 

三、下列疑问句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1. 

妈妈已经回来了,是吗?

2. 

我劝你别胡思乱想了,好不好?

3. 

为什么呢?

就图多看几眼。

4. 

你是在说他为什么不去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