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275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docx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课前诊断卷6

考点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1.下列关于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

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具有说服力,是因为其直接将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

D.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标记噬菌体

2.下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

C.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成的

D.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突变

3.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和35S标记同一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将35S注入细菌细胞中

C.在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4.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Ⅰ、Ⅱ、Ⅲ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Ⅱ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Ⅱ型菌。

将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RⅡ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均未死亡。

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

A.SⅢ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SⅢ型菌是由RⅡ型菌突变形成的

C.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D.加热后SⅢ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考点二

DNA的结构与复制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仅需要解旋酶,还需要DNA聚合酶

B.不仅需要DNA作模板,还需要肽链作引物

C.不仅需要氨基酸做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D.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能发生于线粒体、高尔基体中

6.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序列        B.碱基数目

C.(A+T)/(G+C)的比值D.碱基种类

7.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含有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a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8.具有x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y个嘧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片段即为一个基因

B.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y/x=1

C.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D.该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x-y)·2n个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

9.将一个由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设为亲代DNA)放在含有被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液中进行复制,一段时间后测得子二代的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含3H的碱基总数/DNA分子中的碱基总数)为30%。

则亲代DNA分子中含有的胸腺嘧啶的数量为(  )

A.10B.20

C.30D.40

10.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11.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12.某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

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

B.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

C.复制过程中2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900个

13.λ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并能在细菌中快速地进行DNA的复制,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称为溶原状态)。

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λ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量扩增外源DNA,进而构建基因文库。

相关操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kb,则λgt1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长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为获得较大的插入能力,在改造载体时可删除噬菌体DNA组成中的________序列以缩短其长度。

(2)λ噬菌体DNA上通常没有合适的标记基因,故人工改造时需加装合适的标记基因,如图中λgt10载体中的imm434基因。

该基因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

可见,构建基因克隆载体时,外源DNA的插入位置是imm434基因________(填“之中”或“之外”),培养后处于____________状态表明已成功导入目的基因。

(3)包装用的蛋白质与DNA相比,特有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若对其进行标记并做侵染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一例生物界中与溶原状态相似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离纯化噬菌体重组DNA时,将经培养10小时左右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培养液超速离心,从________部位获得噬菌体。

苯酚抽提,释放噬菌体重组DNA。

最后,需用乙醇析出DNA,该操作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呈___________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

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__________________。

(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根据图2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

(注:

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3)有人探究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进行的还是双向进行的,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

(2)小题的方法,观察到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________起点复制的。

答案

1.选B 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间接将DNA和蛋白质分离;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于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

2.选A a、d组小鼠死亡是由于有毒的S型细菌感染的结果;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细菌是R型细菌转化的;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

3.选C 为了能分开观察DNA和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应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进入细胞内部的是噬菌体的DNA(含P),蛋白质(含S)外壳留在外部。

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三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占全部噬菌体的比例为2/8=1/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选C 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RⅡ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均未死亡,说明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5.选A 真核细胞DNA复制时,不仅需要解旋酶,还需要DNA聚合酶;需要DNA作模板,不需要肽链作引物;需要脱氧核苷酸做原料,还需要ATP供能;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能发生于线粒体、叶绿体中,但不会发生于高尔基体中。

6.选D 非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同,其上的DNA分子间的碱基序列和碱基数目都会不同,(A+T)/(G+C)的比值也存在差异;DNA分子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所以碱基种类相同。

7.选A 第n次复制时,DNA分子数目从2n-1个变为2n个,而每个DNA分子中含有a个腺嘌呤,因此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n-1×a个,故①正确;DNA分子中的每一条链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与整个DNA分子中所占比例相等,故②正确;细胞中的DNA分子标记后,原料不含放射性标记,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有标记的链,第二次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一半有放射性标记,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两极时的DNA分子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比例不确定,故③错误;DNA分子双链标记后,无论复制多少次,含有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2/2n,即为1/2n-1,故④错误。

8.选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依题意无法判断该双链DNA分子片段是否有遗传效应;依题意,在该双链DNA分子片段中,A+T+C+G=2x,T+C=y,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该双链DNA分子片段中,则有A=T、C=G,所以解得x=y,即在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y/x=1;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依题意,该双链DNA分子片段中,A+T+C+G=2x,T+C=y,解得A+G=2x-y,该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n-1)(2x-y)个。

9.选D 设每个DNA中含有x个胸腺嘧啶,则子二代的放射性强度=(22-1)x/(22×100)=30%,解得:

x=40(个)。

10.选B 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结果第一次分裂形成的2个子细胞的染色体都含32P标记;第二次分裂间期染色体(DNA)复制,每条染色体复制后成为1条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由于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是随机的,有可能刚好各一半含32P标记的染色体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也可能全部含32P标记的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还可能多种不确定情况;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是成对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含32P,故形成的2个初级精母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都含32P,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32P;综上所述可知,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可能是有丝分裂,也可能是减数分裂;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11.选C DNA分子中(A+C)/(T+G)应始终等于1;一条单链中(A+C)/(T+G)与其互补链中(A+C)/(T+G)互为倒数,一条单链中(A+C)/(T+G)=0.5时,互补链中(A+C)/(T+G)=2;一条单链中(A+T)/(G+C)与其互补链中(A+T)/(G+C)及DNA分子中(A+T)/(G+C)都相等。

12.选C 环状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所以1链和2链均含1000个碱基;该DNA分子的复制起始于断口处,由于只有一处断开,故只有一个复制起点;断开后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该DNA分子含腺嘌呤300个,所以胸腺嘧啶也为300个,第三次复制新合成4个DNA,则第三次复制时共需鸟嘌呤700×4=2800(个)。

13.解析:

(1)人工改造后的λgt10载体的长度是43.4kb,而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kb,因此λgt1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长度是51-43.4=7.6(kb)。

为获得最大的插入能力,需要去除λ噬菌体DNA中的一部分序列,从图中λ噬菌体DNA的结构看,只有中部的DNA序列可以去除,因为右臂的调控序列必须保留,而左侧的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序列也必须保留。

(2)从组装噬菌体侵染培养过程看,子代噬菌体需要从溶菌状态的细菌中释放出来,而标记基因imm434可以控制合成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所以需要将目的基因插入imm434基因之中破坏其结构,这样带有目的基因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出现溶菌状态,而不含目的基因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会出现溶菌状态。

(3)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特有S元素。

通过35S标记会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中。

(4)举例参见答案。

(5)培养一段时间后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位于上清液中。

苯酚抽提,释放噬菌体重组DNA后,可用乙醇析出DNA,因为DNA不溶于乙醇。

答案:

(1)0~7.6kb 中部 

(2)之中 溶菌 (3)S 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中

(4)HIV逆转录后DNA整合到人T细胞的DNA中 (5)上清液 DNA不溶于乙醇

14.解析:

(1)因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所以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复制起点的数量。

(2)因为DNA为半保留复制,故复制一次所得的DNA分子中,1条链带放射性标记,1条不带。

第二次复制所得的DNA分子中,1半DNA分子1条链带标记,另一半DNA分子全部带标记。

(3)由图示可以看出:

该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为双向进行。

(4)由图4可知:

该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点,即单个复制起点。

答案:

(1)(规则的)双螺旋 复制起点的数量 

(2)如图所示

(3)DNA复制是双向的 (4)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