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279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docx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

油脂酸价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油脂中酸价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KOH的mg数称为酸值或酸价,可表示油脂酸败的程度。

所以测试酸价,可知油脂的新鲜度。

酸败是描述食品体系中脂肪

不稳定和败坏的常用术语,在食品检测中经常使用。

实验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2)中性乙醚-乙醇(2:

1)混合溶剂:

临用前用0.1mol/L碱液滴定至中性。

(3)指示剂:

1%酚酞乙醇溶液。

实验步骤

称取均匀试样10.00g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混合溶剂50mL,摇动使试样溶

解,再加3滴酚酞指示剂,用0.1105M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s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

平行滴定三次,同时做空白试验。

实验结果

试样的质量/g

10.0414

10.1546

10.0082

空白

滴定消耗碱液体积/ml

2.22

2.23

2.21

0.05

式中: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钾的体积,ml;

VO——滴定空白消耗氢氧化钾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的浓度,mol/L;

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g/mol;

m——试样质量,g。

已知C=0.1105mol/L带人得:

平均酸价=1.34mg/g

问题讨论

做实验时要注意的事项:

1.在这个实验中药注意滴定终点的观察,滴定时要一滴一滴的滴;

2.在称量样品时要认真细心;

3.在滴定时要边滴加边震荡保持充分反应。

实验二:

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油脂的过氧化值是以100g油脂能氧化析出碘的质量(g)或每千克油脂中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mmoL/kg)来表示。

过氧化物是油脂氧化、酸败过程的中间产物,是油脂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国家对各类食品的产品标准都制定了过氧化值这项指标。

实验试剂

(1)氯仿——冰乙酸混合液:

(2)饱和碘化钾溶液:

取碘化钾144g,加水100ml,贮于棕色瓶中;

(3)0.005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4)1%淀粉溶液:

将1g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沸水中,煮沸3min。

实验步骤

称取混匀和过滤的试样10.00g,注入250mL碘价瓶中,加入10mL氯仿,15mL冰乙酸,立即振动使试样溶解,加KI溶液0.7-0.8g,加塞、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

加水75mL,摇匀后立即用0.005357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水层呈淡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三次,同时做空白试验。

实验结果

试样的质量/g

10.1067

10.0539

10.0649

空白

滴定消耗Na2S2O3体积/ml

16.60

12.65

11.15

0.2

式中:

V——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ml;

VO——滴定空白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ml;

C——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000——单位换算倍数;

m——试样的质量,g。

已知C=0.005357mol/L,代入得:

平均过氧化值为7.05mmol/kg

问题讨论

做实验时要注意的事项:

1.加入冰乙酸后立即摇匀,且加入KI后要快速剧烈摇匀;

2.平行测定三次,在滴定时要边滴加边震荡保持充分反;

3.称量样品时,要保持安静,小数点后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三: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实验目的

练习并掌握碘量法(国标GB/T7489-87)测定水中溶解氧(DO)

实验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

实验用品

1、仪器:

溶解氧瓶(250ml)、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25ml)、移液管(50ml)、洗耳球、100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棕色容量瓶、电子天平

2、药品:

硫酸锰、碘化钾、氢氧化钠、浓硫酸、淀粉、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

实验步骤

1、水样的采集与固定

(1)用溶解氧瓶取水面下20—50cm的河水、池塘水、湖水或海水,使水样充满250ml的磨口瓶中,用尖嘴塞慢慢盖上,不留气泡。

带回实验室立即分析。

(2)用移液管吸取1ml硫酸锰溶液插入瓶内液面下,缓慢放出溶液于溶解氧瓶中。

(3)取另一只移液管,按上述操作往水样中加入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紧瓶塞,将瓶颠倒振摇使之充分摇匀。

此时,水样中的氧被固定生成锰酸锰(MnMnO3)棕色沉淀。

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2、酸化

打开瓶塞,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硫酸。

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若没全溶解还可再加少量的浓酸)。

此时溶液中有I2产生,将瓶放于暗处静置5min,使I2全部析出来。

3、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

(1)用50ml移液管从瓶中取水样于锥形瓶中;

(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

(3)向锥形瓶中加入2ml淀粉溶液;

(4)继续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

(5)记下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

(6)按上述方法平行测定两次。

实验结果

溶解氧(mg/L)=C(Na2S2O3)*V(Na2S2O3)*32/4*1000/V水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0.02678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水——滴定时水样的体积(ml)。

已知水样体积V水=50mL,2次滴定用的V(Na2S2O3)分别为=1.92mL;=1.93mL.

水样中平均溶解氧含量为8.25mg/L

问题讨论

做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1、当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时会干扰测定,可加入叠氮化钠使水中的亚硝酸盐分解而消除干扰。

其加入方法是预先将叠氮化钠加入碱性碘化钾溶液中。

2、如水样中含Fe3+达100—200mg/L时,可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消除干扰。

3、如水样中含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等),应预先加入相当量的硫代硫酸钠去除。

4、水样采集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有气泡存在。

5、加入溶剂时要深入到液面下面,之后要摇匀至沉淀溶解,不溶解可再加入几滴浓硫酸。

实验四:

污水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六价铬的测定原理和操作;

2.熟练运用所学采样知识,采取代表性的试样。

实验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于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求出试样中六价铬的含量。

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取50mL水样,10mm比色皿时)为0.004mg/L,测定上限为1mg/L。

实验仪器

1.容量瓶500mL;1000mL;

2.分光光度计。

实验试剂

1.硫酸溶液1+1;

2.磷酸溶液1+1,将磷酸(H3PO4,优级纯þ=1.69g/ml)与水等体积混合;

3.氢氧化钠溶液4g/L;

4.氢氧化锌共沉淀剂使用时将100ml80g/L硫酸锌(ZnSO47H2O)溶液和120ml20g/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5.高锰酸钾溶液40g/L,称取高锰酸钾(KMnO4)4g,在加热和搅拌下溶于水,最后稀释至100ml;

6.铬标准储备液0.10mg六价铬/ml,称取于1100C干燥两小时的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0.2829±0.0001)g,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7.铬标准溶液A1.00ug六价铬/ml,吸取5.00ml铬标准储备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使用时当天配制;

8.铬标准溶液B5.00ug六价铬/ml吸取25.00ml铬标准储备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使用当天配制此溶液;

实验步骤

1.测定

取适量(含六价铬少于50ug)无色透明试样,置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加入0.5mL硫酸溶液和0.5mL磷酸溶液,摇匀。

加入2mL显色剂A,摇匀放置5~10min后,在540nm波长处,用10或30mm的比色皿,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测得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六价铬含量(如经锌盐沉淀分离、高锰酸钾氧化法处理的样品,可直接加入显色剂测定)

2.标准曲线绘制

向一系列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mL,2.00mL,4.00mL,6.00mL,8.00mL和10.00mL铬标准溶液A或铬标准溶液B(如经锌盐沉淀分离法前处理,则应加倍吸取),用水稀释至标线。

然后按照测定试样的步骤1进行处理。

从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绘制以六价铬的量对吸光度的曲线。

实验结果

Cr的质量m/µg

2

4

6

8

10

未知液

吸光度A

0.012

0.030

0.039

0.046

0.069

0.017

根据测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如下图:

因为未知液的吸光度为0.017,代入公式y=0.006x-0.000得未知液含有Cr的

m=2.83μg。

故六价铬含量(mg/L)=

=

=0.54mg/L

思考题

1.测定污水中六价铬需如何处理?

简述测定过程?

答:

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FeSO4或NaHSO3等将Cr6+还原成微毒的Cr3+后,投加石灰或NaOH产生Cr(OH)3沉淀分离去除。

2.用10mm比色皿和30mm比色皿测出的吸光度数值是否一致?

答:

不一样,光通过的距离长了,被吸收的也会跟多,不考虑比色皿对光的的吸收,30mm的会是10mm光通路的3倍。

实验五:

硫酸铵化肥中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硫酸铵化肥中氨态氮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除去试剂中的甲酸和试样中游离酸的方法。

实验原理

NH4+是NH3的共轭酸,由于Kb(NH3)=1.8×10-5,故NH4+的Ka=5.6×10-10,酸性太弱,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

硫酸铵虽然可以与过量碱作用,加热,把氨蒸馏出来,吸收于一定量的标准酸溶液中,再用碱回滴,以求出氨的含量,但手续麻烦,所以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采用较为简便的甲醛法。

用铵盐与甲醛作用,生成质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和定量的强酸,其反应如下:

4NH4++6HCHO

(CH2)6N4H++6H2O+3H+

可以用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酸。

若NH4+的含量以氨来表示,测定结果可按下式计算:

甲醛中常含有少量甲酸,使用前必须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中和,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试祥中如含有游离酸,加甲醛之前应事先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中:

和,以免影响测定的结果。

仪器与试剂

仪器:

碱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称量瓶、烧杯(100mL)、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量筒(10mL)、洗瓶。

试剂:

40%甲醛溶液、0.1mol•L-1NaOH标准溶液、0.2%酚酞乙醇溶液。

实验内容

1.甲醛溶液的处理

将40%甲醛溶液加2滴酚酞指示剂,滴加0.1mol•L-1NaOH标准溶液至溶液呈现粉红色。

2.测定准确称取硫酸铵试样1.3407g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塞上玻塞,反复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25.00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L40%甲醛溶液,再加2滴酚酞指示剂,静置一分钟,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至呈粉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实验结果

平行三次所消耗的NaOH的体积分别为20.75ml,20.80ml,20.60ml。

分别代入式

得:

=21.67%

=21.72%

=21.51%

平均含氮量为w(N)=21.63%

思考题

1.试样中如含有Fe3+,在测定过程中将发生什么变化?

有什么影响?

答:

因为Fe3+会和甲醛发生发应,同时还会和NaOH影响实验滴定结果。

2.以本法测定铵盐中氨时为什么不能用碱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答:

因为碱和铵盐反应产生氨气,氨气易溶于水,pH不能确定,导致终点无法

指示、不能确定。

实验六:

钾肥中钾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四苯硼酸钾重量法测定钾肥中钾含量的方法及原理;

2.熟练沉淀的洗涤、烘干操作。

实验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消除试样溶液中铵离子的干扰,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螯合其他微量阳离子,以消除干扰分析结果的阳离子。

在微碱性介质中,四苯硼酸钠与钾反应生成四苯硼酸钾沉淀,过滤、干燥沉淀并称量。

K++NaB(C6H5)4=KB(C6H5)4↓(白色)+Na+

实验仪器

1.常规实验室仪器;

2.玻璃坩埚式滤器4号,30mL;

3.干燥箱能维持120±5℃。

实验试剂

1.盐酸密度1.19g/cm3;

2.氢氧化钠溶液(200g/L)取20g不含钾的氢氧化钠溶解于100mL水中;

3.四苯硼酸钠[NaB(C6H5)4]溶液15g/L,溶解7.5g四苯硼酸钠于400mL水中,加2mL氢氧化钠溶液和5mL氧化镁溶液,搅拌15min,用中速滤纸过滤,滤液贮存于塑料瓶内。

该试剂可使用一周,如有混浊使用前过滤;

4.四苯硼酸钠洗涤液(1.5g/L);

5.酚酞指示液5g/L乙醇溶液,溶解0.5g酚酞于100mL的乙醇中。

实验步骤

1.试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0.6242g(准确至0.0002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50mL水,定容至250ml。

2.测定

准确吸取复合肥液25mL或氯化钾、硫酸钾滤液20mL于2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50mL,加3滴酚酞指示剂,在搅拌下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红色出现并过量1mL,加热微沸15min(此时溶液应保持红色)。

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四苯硼钠溶液,加入量为每含1mg氧化钾加四苯硼酸钾溶液0.5mL,并过量4mL,继续搅拌1min,然后在流水中迅速冷却至室温并放置15min。

用11号玻璃坩埚式滤器先过滤上层清液,再以四苯硼酸钠洗涤液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5-7次,每次用量约5mL,最后用水洗涤烧杯2次,每次用量约5mL。

将盛有沉淀的坩埚置于(120±5)℃干燥箱中,干燥1.5h,然后移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重。

3.空白实验

除不加试样外,按同样操作步骤,同样试剂、溶液和用量进行操作。

实验结果

氧化钾(K2O)的含量

以质量分数%表示:

式中

-四苯硼酸钾沉淀的质量,g;

-空白试验所得四苯硼酸钾沉淀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0.1314-四苯硼酸钾换算为氧化钾质量的系数;

V-吸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

250-试样溶液的总体积,mL。

实验测得:

坩埚质量/g

实验组m1

空白组m2

实验前

25.7156

26.5116

试验后

25.9684

26.3081

沉淀质量/g

0.2528

0.2035

 

已知m=0.6242g,实验取得试样体积为V=25mL.代入得:

氧化钾的含量为

问题讨论

1.重量法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答:

(1)所取样品应适量,用量不宜过量太多,也不易太少。

(2)加入沉淀剂时要缓慢,避免生成较大颗粒。

(3)沉淀的过滤和洗涤,采用倾注法。

2.为什么用洗涤液洗涤四苯硼酸钾沉淀?

答:

因为四苯硼酸钾沉淀在水中一定的溶解度,所以先用四苯硼酸钾洗液洗涤沉淀,最后再用水洗涤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