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33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考前必背文档格式.docx

一定时间内意识呈现出的特征,如从深度睡眠到意识觉醒,从被动的意识状态到主动的意识状态,正常的意识状态,异常的意识状态。

意识内容:

客体意识:

对客观世界的意识反映;

自我意识:

对自身和内心世界的意识反映。

第三节心理的生理基础

(1)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以人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是心理的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和脊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

(1)大脑的结构:

大脑皮层:

是脑的最高级部位,覆盖着大面积灰质,由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构成。

边缘系统:

调节内脏与情绪活动、参与记忆等多种功能。

基底神经节:

位于大脑底部。

(2)大脑皮层的功能

①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听觉中枢(位于颞叶)、躯体感觉中枢(位于顶叶中央后回)

②运动中枢(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

③言语中枢(接受、处理和储存言语信息的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

④联合区(在几个中枢之间起联合作用,调节比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

(3)大脑左右半球的和谐开发:

左半球主管言语和抽象思维。

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形象思维和情感调节,包括:

音乐、美术、创造性思维。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反射与反射弧:

在中枢神经系统地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

如手碰灼热物体引起的反射。

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下来的,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系统控制。

如婴儿吃奶,食物入口立即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如铃响下课。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3)两种信号系统: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将客观环境中的刺激分为两种不同的信号刺激物,进一步认为存在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①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望梅止渴)。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

②第二信号系统:

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如谈虎色变。

两个信号系统相互协作,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

第四节学习心理学的原则、方法和意义

(1)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

(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学好心理学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

学好心理学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

学好心理学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

学好心理学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

学好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第五节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19世纪7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

研究方法为“内省法”,主张用实验分析人的心理结构。

(2)机能主义心理学: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功能,即“意识流”。

(3)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美国,华生。

认为心理学不是研究意识,因为它很玄妙,不可捉摸,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主张“刺激----反应”的研究模式。

把人的心理生物学化和动物学化。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性理学):

1912年,创始人德国魏特墨。

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

强调从事物的整体来研究心理。

(5)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1900年创立。

代表作《梦的解析》。

把人格看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重视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

认为人的行为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

(7)认知心理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知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奈赛尔与1967年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正式产生。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第二章注意

第一节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对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1)注意的功能

①选择功能:

注意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对象,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关的对象。

②保持功能:

注意使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跟踪注意对象,直到认知活动完成。

③调节和控制功能:

人通过意志对注意进行管理,根据需要对注意进行适当的分配和转移以完成特定目的。

(2)注意的生理机制

①注意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巴甫洛夫认为定向反射是当新的刺激出现时,在无人的意志干涉下,有机体把感受器朝新的刺激方向做出一定程度的自然调整。

②注意的中枢机制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及兴奋抑制的相应诱导作用。

(3)注意的外部表现

①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如身体趋向刺激物,侧耳倾听,举目凝视……

②无关动作停止:

如边吃饭边看电视,看到精彩处,停止吃饭。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人在注意时吸的短,呼的长,紧张时甚至出现“屏息”。

④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紧张,咬紧牙关等现象。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没有注意的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类。

(1)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主体状态。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客观条件):

①刺激物的强度:

强光,巨响,浓烈气味等。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白纸一点黑,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

③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活动变化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如流星,摇曳的灯火。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体状态(主观条件):

①需要、兴趣、态度。

②情绪和精神状态:

人精神饱满,心情愉快时容易关心、留意周围事物,抑郁时则漠然视之。

③个人的知识经验。

④期待的事物。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高级形式,受到人意识的调节和支配。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目的和任务:

目的和任务越明确,完成的愿望就越强烈,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2)组织有关活动:

组织能够引起注意的有关活动,有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

(3)激发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目的和结果的兴趣,对活动过程并无兴趣,间接兴趣有利于引起有意注意。

(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三)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开始是有意注意,在有意注意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兴趣,自然转变成了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

任何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参加,若仅凭无意注意进行活动,那么工作就会变得杂乱无章,效率低下;

若仅凭有意注意进行活动,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和巨大的精力,长时间会让人过度疲劳,工作不能持久。

只有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结合,才能使工作高效、有条理,并保持身心愉快。

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

第三节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数量越大,注意的广度越大。

注意广度的影响因素有

(1)知觉对象的特点:

知觉对象形态性,排列的规律性,整体性影响注意的广度。

(2)个人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越大,文化水平高的人可以“一目十行”

(3)个人活动的任务:

在被知觉的对象相同的情况下,知觉任务越多,注意范围越受限制。

(2)注意的稳定性:

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

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的周期性增强或减弱的现象叫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的起伏现象就是注意的动摇。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它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和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

注意对象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注意就越容易稳定;

反之,那些内容贫乏、单调和静止的对象就难以维持稳定的注意。

(2)和活动的内容及方式有关:

变化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注意。

(3)和主体状态有关:

一个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的人,对事物抱有积极态度,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的人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

(4)与大脑神经系统地发育有密切联系:

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的儿童,注意力很难稳定。

儿童年龄越小,注意的稳定性越差。

(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主义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

影响人注意分配的因素:

(1)活动的熟练程度:

使其中一种或以上的活动达到熟练水平,使其形成惯性的操作动作,减少注意。

(2)几种活动的相似度:

活动间的相似度越高,注意就越容易进行分配。

(3)活动的复杂程度:

活动越简单,注意的分配就越容易,活动越复杂注意就越难把握。

(4)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不同,注意的转移是有目的地,主动地转向新的活动和对象,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是注意的积极品质;

注意的分散式由于外界无关刺激物的作用,使注意离开了注意的对象,不自觉地发生转移,是注意的消极品质。

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

(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原来活动的紧张度越高,新的活动就越不能引起新的注意,注意的转移就越缓慢。

(2)引起注意的新事物的特点:

新的事物越符合活动目的和要求,越符合注意者的需要和兴趣,注意就越容易发生转移。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神经灵活的人注意转移较快。

(4)与已有的习惯有关:

注意的习惯使人的注意心理,注意神经反射更具惯性,在无意志努力的情况下很难改变,并影响到注意的转移。

第四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善于利用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善于利用与教学有关的声音、颜色、光线等的强度,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如:

书写板书时在不同的教室光线环境下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在教学中要将有关教学的刺激或教学重点、难点与其他刺激对比凸显出来,如:

朗读时重点部分加重声音,减缓语速。

板书重点部分用另外一种颜色的粉笔书写。

教学时应避免单调、乏味,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应多组织活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刺激成为动态的、变化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尝试。

(2)学生的主体状态

①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

②了解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学生的精神饱满,心情愉快,教学中的刺激就越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那些符合或稍高于学生知识经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反之,太过简单或太难都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的难易程度。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克服学习中的外界无关刺激,坚定学习信心。

(3)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

内容安排合理,强度、难度适中;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重难点突出;

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4)利用间接兴趣。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不能全靠无意注意或是有意注意。

光用无意注意学习,学习变得懒散,效率低下且偏科现象严重;

光用有意注意,学习需要付出强大的意志努力,容易引发疲劳,精力透支,最终导致怕学、厌学的心理。

所以教师要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的转换,激发学生间接兴趣,并将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克服不良刺激。

(4)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1)有意注意在认知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

(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的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器官是一种解剖生理装置,巴甫洛夫把它叫做分析器。

感觉是人脑反映现实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2)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

(2)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饿、涨、渴、窒息、恶心、便意)

(3)感觉的规律性

(1)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感受性是指人们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样强度的刺激物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受性通常用感受阈限来度量。

感受阈限是能够引起人们感受性的刺激量的数值。

①绝对感受性与绝对与绝对感受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是指刚刚达到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数值。

二者成反比,绝对感受性越低,说明感受性越强(例如仅仅只是微冷便感受到了),那么绝对感受阈限就越低。

②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指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阈限是指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者关系也成反比。

(4)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在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

从亮出到暗处,感觉漆黑,过一会儿才能看见暗处的东西的现象叫做暗适应;

从暗处到亮出,最初感觉太过刺眼,之后才适应的现象叫做明适应。

卖鱼的人闻不到鱼腥味是嗅觉的适应。

(2)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做感觉后象。

如黑夜里灯灭后的短暂瞬间还能看到灯泡的样子。

(3)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出更亮,暗处更暗(即马赫带现象)。

两种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官形成的感觉对比叫做相继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感觉更甜了;

从冷水出来的手伸到热水里,感觉热水更热了。

(4)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做联觉。

如红色看起来温暖,蓝色看起来清凉。

(5)感受性与训练: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专门训练得到发展和完善。

如盲人的听觉和嗅觉可以达到“以耳代目”、“以鼻代目”的程度。

第二节知觉概述

(1)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区别: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物会引起不同人不同程度的同一属性上的感觉(如冰块,所有人都觉得它是冷的,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特冷)。

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刺激物的各种属性及联系在主客观上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所以知觉有主观因素的参与(如“少女老妇图”,有的人认为画的是少女,有的人认为画的是老妇。

)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合作对复杂的刺激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2)联系: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认识的低级(感性阶段)。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二者结合就是感知。

(3)知觉的分类

(1)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划分: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

(2)空间知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

(3)时间知觉:

人脑对客观现象持续性、速度和顺序的反映,用于感知时间的长短、快慢、节奏、先后等。

时间知觉一般通过一下媒介进行:

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

人的活动及活动对象的变化;

计时工具;

生理的节律性规律(生物钟)。

(4)运动知觉:

对客体不断变化的知觉。

包括:

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①真动知觉:

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①似动知觉:

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

似动知觉有自主运动、诱导运动和动景运动几种形式。

(5)错觉:

错觉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失真的歪曲的知觉。

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错觉的。

(如特定条件下平行线看起来是弯曲的)

(6)社会知觉:

又称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己、他人以及群体的认知、判断、分析与解释。

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人际认知)、对群体的认知。

印象形成的若干效应有

①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信息对别人下判断并形成最初印象,后来的信息不受重视并很难影响或改变之前的印象和评价。

②近因效应:

在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③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鲜明印象掩盖了其余的品质、特征的知觉。

一个人如果某方面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那么就认为他其他方面也同样优秀。

一个人如果某方面被否定,那么则认为他样样不行。

④刻板效应:

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

如人们普遍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小气。

⑤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偏差。

如一个善良的人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精于算计的人总会觉得别人在算计他。

中国古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父”反映了投射效应。

⑥定势效应:

将当前的新问题向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模式靠拢的认知现象。

定势效应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人们正确地认知人和事。

学生学习应学会避免思维定势,更加的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

在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有关刺激选择为知觉对象加以清晰感知,将其他刺激作为背景变得模糊起来的现象(如“少女老妇图”,通过对画中不同刺激部分的选择,一些刺激部分被强化,一些刺激部分被弱化,从而形成两种知觉结果,即少女和老妇)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构成,但我们不能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要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予以解释的现象。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把知觉对象理解为稳定不变的事物。

如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声音恒常性。

距离越远,物体在视网膜中成像越小,如远处的煤气瓶看起来很小,但闭上眼睛,它在我们的意识、知觉中的大小是不变的,这一点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

(5)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又叫“思维的知觉”,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1)观察的意义: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

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观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尤其是创造发明与科研的必要因素。

(2)观察的品质

①客观性:

正确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防止主观经验的消极作用。

②全面性:

观察仔细,全面,不遗漏有关的细节。

③准确性:

能辨别事物之间的微小差别。

④敏捷性:

能迅速抓住稍纵即逝的现象,迅速洞察事务物的主要特征。

⑤创造性:

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

(3)观察力的培养

①了解观察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②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③做好有关观察对象的知识储备。

③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监督和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

⑤使学生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做好观察记录,整理观察资料,巩固观察结果。

第三节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直观教学形式:

直观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物质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实物直观: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学生的感官而产生的映像。

(2)模象直观:

实物、实物的模型和图像。

如图片、图标、图画、幻灯片、视频。

(3)言语直观:

通过教师对事物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学生想象,利用表象和再造想象,唤醒学生头脑中有关事物的形象。

言语直观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

(2)感知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1)目的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越容易被感知。

①差异率:

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反差。

对象与背景反差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突出而被感知到

②组合率:

利用刺激物本身各个部分的组合,使知觉对象凸显出来。

③活动率:

运用活动性教具,使知觉对象处于活动变化中,从而更容易被感知到。

(3)形象与语言的正确结合,则感知将更加迅速而完善。

①形象的直观过程应受语言的调节

②应注意用确切的语言对形象的直接结果加以表述

③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语言与形象结合的方式。

④教师必须明确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4)多种分析器协同合作,可以提高感知效率。

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概述

(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通过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