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355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docx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

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花腐病、煤污病、丛枝病、菟丝子等

白粉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粉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以致于覆盖整个叶片;同时,叶片了扭曲变形,枯黄早落。

发病后期,白粉斑上会出现黄色,后又变为黑色的小点粒。

主要发病时间为春、秋季,而以春季最为严重。

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和病梢。

发病时,可喷洒25%锈粉宁(三唑酮)3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易交替用药。

煤污病:

叶片受害初期出现黑色小霉点,并逐渐扩大,霉斑大多先沿主脉和侧脉扩展,然后相连成片,覆盖全叶,形成质地较硬的黑色煤粉层。

防治:

喷洒杀虫剂防治介壳虫、蚜虫,减少其排泄物或蜜露,从而达到防病目的。

台湾草锈病:

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4~6月和秋末、冬初为两次发病高峰,通常在阳光不足,土壤贫瘠、板结的草坪发病较重,该病发病迅速,严重时使草坪成片枯黄。

防治方法:

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液,10-15天/次

白边草黑腐病:

症状:

叶片干枯成黄褐色,变软下垂,病株往往从叶基处成束感染,用手轻轻扯拔,即在近表土外。

防治方法:

64%杀毒矾500~7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600倍液

炭疽病:

叶片感病初期为针头状水渍斑,逐渐扩展为直径约1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1条1~2毫米宽的深褐色环带,多个病斑汇合可造成叶片局部坏死.。

物理防治措施:

选择健康无病史的群体作为繁殖的来源;适当改造地形,及时排除雨水,避免种植床积水;及时清理病害枝叶及地面的病株残体,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传染源。

化学防治措施(适时选择适宜农药交替使用),发病初期用药:

45%石硫合剂结晶300~500倍液;0.3度石硫合剂;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50%退菌特;70%炭疽福美;70%代森锰锌;50%代森铵;75%百菌清;40%达科宁;50%多菌灵;78%科博;80%必备;80%大生M~45;27.12%铜高尚;77%可杀得;70%安泰生(丙森锌);敌死虫(矿物油);高锰酸钾等500~600倍。

47%加瑞农、12%绿乳铜、75%泰克、80%喷克、80%新万生、80%丰收、80%超邦生等600~800倍。

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68.75%机油乳剂+70%代森锰锌(8比1)800倍液;农用抗菌素有2%农抗120的200倍液、2%武夷霉素200倍液、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200~500倍液。

发病盛期用药:

80%必备400~500倍液、77%多宁500~600倍液、30%倍生600倍液、70%艾菌托600倍液、25%炭特灵(溴菌清)500倍液、35%溴菌清+多清灵(3比4)750倍液、62.25%仙生600~800倍液、45%轮多克600~800倍液、65%多克菌800倍液、75%达霜宁800倍液、25%施保克(咪鲜胺)500~1000倍液、50%使保功(咪鲜胺锰盐)1000~1500倍液、24%应得、40%多丰农、50%培福郎(双胍辛胺)、25%敌力脱(丙环唑)等1000倍,45%特克多(噻菌灵)800~1500倍液;20%施宝灵(丙硫咪唑)1000~1500倍、40%百可得1000~2000倍液、10%世高(恶醚唑)2000~3000倍液,30%爱苗3000~4000倍液,50%翠贝4000~5000倍液、43%好力克50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7000倍液。

食叶性害虫:

园林植物的食叶性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是蛾类和蝶类、叶甲、金龟子、叶蜂、蝗虫等。

蛾类有:

刺蛾、袋蛾、舟蛾、毒蛾、天蛾、夜蛾、螟蛾、枯叶蛾、尺蛾、斑蛾蝶类有:

菜粉蝶、凤蝶等。

食叶性害虫危害特性:

取食叶片,造成缺刻,有的取食叶肉,留下网状叶脉;严重的可将整株叶片吃光。

食叶虫防治方法:

一般化学农药,如敌敌畏等有机磷类、兴棉宝等菊酯类、抑太保等有机脲类对该类害虫的幼虫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毒性及使用量,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应在幼虫1、2龄期使用化学农药,或在成虫产卵前一周或初期使用一次生物农药。

生物措施:

保护利用天敌,如寄生蜂、食虫虻、螳螂、鸟类等等。

钻蛀性害虫:

这类害虫为钻蛀植物枝梢及树干的害虫。

在危害园林之五的这类害虫中,主要有天牛类、小蠹虫类、木蠹蛾类、织叶蛾类及螟蛾类等的昆虫。

植物受害后,会直接影响到植物主干和枝梢的生长。

天牛类:

天牛是园林植物上一种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植物茎干,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为害。

钻蛀性害虫防治方法:

80%敌敌畏500倍液注射入蛀孔内、浸药棉塞住蛀孔或用溴氰菊脂等农药做成毒签插入蛀孔毒杀幼虫。

刺吸性害虫:

刺吸性害虫主要有:

蚧壳虫、蚜虫、叶蝉、木虱、粉虱、蓟马、蝽蟓、网蝽等。

危害特性:

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植物枯死;同时还会诱发一些植物的煤污病,而且某些种类的害虫本身还往往是一些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蚧壳虫:

危害特性:

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植物枯死;同时还会诱发一些植物的煤污病,而且某些种类的害虫本身还往往是一些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蚧壳虫:

发生规律:

每年的2~4月间开始活动,危害期一直可以持续到11月末12月初。

若虫和雌成虫多群集在嫩枝的幼芽、叶腋、叶背及枝梢处,吮吸危害,致使叶片皱缩、早落,并诱发煤污病,枝梢扭曲、畸形、甚至干枯,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死亡。

蚧壳虫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越冬代雌虫及若虫:

石硫合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发生期:

50%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等1000~1500倍液。

保护利用天敌:

瓢虫有澳洲瓢虫——吹棉蚧,大红瓢虫和红缘黑瓢虫——草履蚧,红点唇瓢虫——褐叶园蚧、日本龟蜡蚧、长白蚧、桑白蚧、紫薇绒蚧、桔棉蚧等,小蜂有蚜小蜂、跳小蜂、缨小蜂等。

蚜虫:

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植物幼嫩的枝梢、花蕾、叶背处吸食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或黄化,同时可由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

发生规律:

1年发生数代,如棉蚜可发生20多代。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40%氧化乐果、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鱼虅精1000~2000倍液。

40克烟草加水1公斤浸泡48小时后过滤,将滤液加水1公斤稀释,另加2~3克洗衣粉,搅拌均匀后均匀喷雾,效果较好。

物理防治:

结合修剪,合理控制植物密度,保持其通风透光的生态环境条件;悬挂黄色粘胶板可诱杀有翅蚜虫;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如食蚜蝇、瓢虫、草蛉、蝶蛉等等。

蓟马类:

危害症状:

蓟马以其锉吸式口器刮破植物表皮,口针插入组织内吸收汁液,被害处常呈现出黄色斑点或块状斑纹,以致嫩芽、心叶调萎,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株叶片枯黄。

也有些种类可形成虫瘿或传播病毒病。

蓟马类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鱼虅精乳剂300~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4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

叶蝉类:

危害症状:

以成虫和幼虫栖息于叶背,吮吸汁液危害,使叶片呈现出白色小斑点,严重时会使整个叶片叶色苍白,并早落,影响植物生长。

叶蝉类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50%辛硫磷、25%亚胺硫磷、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

蝽类:

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嫩叶、叶芽和花蕾,叶片被害后,会出现黑斑和孔洞或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早落;花蕾被害后,会在被害处渗出黑褐色汁液;叶芽被害后,嫩尖变为焦黑色,叶芽不能展开。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2000~4000倍液,80%敌敌畏、25%亚胺硫磷1000~3000倍液,或3%呋喃丹5克/株埋入植物根际。

白蚁类:

生活习性:

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但不耐积水;成虫具有趋光性;通常在4~6月的雨天,傍晚时候进行分巢、迁飞。

危害状况:

白蚁是世界性的害虫。

其危害概括起来有3个特点:

(1)隐蔽性:

白蚁畏光,危害隐而难察,往往等到发现时,物品已经被蛀食得千疮百孔,无法挽救。

(2)广泛性:

白蚁危害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电讯设备、江河堤围和水库土坝,以及书籍、武器、弹药和农林作物等。

(3)严重性:

白蚁危害带来的损失相当惊人。

据报道,美国每年因白蚁危害房屋造成的损失达17亿美元,日本为10亿美元。

在我国,据86年对24个城市房屋建筑蚁害普查,因蚁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以上,数额之巨,令人吃惊。

白蚁危害可谓是无声的地震,无烟的火灾。

防治方法:

50%绿丹乳剂400倍液或75%辛硫磷800~1000倍液淋灌植物根系,可防止白蚁危害;灭蚁灵喷于部分白蚁身上,可灭杀整个蚁群。

地下害虫:

危害园林植物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蟋蟀、象甲等。

地老虎的防治方法有:

(1)诱杀成虫:

利用黑光灯、糖醋酒液或性诱剂,从3月初至5月底,黑光灯下放置盛水的缸或盆,撒上农药或机油。

(2)人工捕杀幼虫:

在发生量不大,枯草层又薄的情况下,在被害苗的周围,用手轻扒苗周围的表土,即可找到潜伏的幼虫。

(3)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掌握防治适期,一般的田间卵化率达80%时防治。

施毒土:

2.5%敌百虫粉,每公顷22.5kg与337.5kg细土混匀,均匀撒在绿地上。

喷粉:

2.5%敌百虫粉,每公顷30~37.5kg,可视田间虫情而定,1周后再喷1次。

喷雾:

喷洒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

毒饵诱杀:

90%敌百虫7.5kg用水稀释5~10倍,拌碎的鲜菜叶等750kg,傍晚撒在绿地上诱杀,每公顷用毒饵300kg

螨类:

危害症状:

一般在叶片上取食,直接破坏叶片组织,从而使叶片失绿,呈现出斑点、斑块,或卷曲、皱缩等现象,严重时会使整个叶片焦枯,似火烤。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对成螨、若螨、幼螨、卵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三硫磷乳油2000倍液,冬季可用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

软体动物:

野蛞蝓、蜗牛、福寿螺。

防治方法:

密达撒施

园林植物病害虫综合防治:

园林植物病害虫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充分贯彻“以园林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园林人工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不成灾的目的”。

综合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置植物、合理修剪,有效满足不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外在环境条件。

●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可以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使植物生长健壮,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3、生物防治4、物理及机械防治5、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杀死或抑制病原物或害虫的方法。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代谢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和昆虫激素等方法来防治害虫。

主要有如下内容:

1、利用天敌2、利用病原微生物3、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害虫4、利用昆虫激素和信息素。

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

研制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有选择性的新农药;改进应用技术,如改革农药喷洒技术和剂型,在幼苗地采用低容量和超低容量的喷洒技术等。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1、根据害虫的习性,适时用药。

害虫有的是清晨活动,如棉大卷叶螟、蝶类幼虫、蝗虫等,有的是夜间活动,如椰心叶甲、金龟子、地老虎等,因此,施药时间一般应在上午9~10时和下午4时以后,因为上午9时以后,作物叶面上的露水已干,正值日出性害虫活动最盛的时期,这时用药,可使害虫与农药直接接触,增加杀灭害虫的机率。

下午4时以后,太阳紫外线较弱,温度降低,黄昏时是夜出性害虫活动的时期,用药后,待害虫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时接触农药或取食时中毒死亡。

2、根据害虫的口器,选择用药。

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主要啃食作物的根、茎、芽、叶等固体食物;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主要取食作物体内的液体食物。

按照害虫的口器选用相应的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农药进行防治。

在对刺吸式害虫用药防治时,最好在农药中加入渗透剂,提高防效。

3、根据危害部位,确定用药方法。

地下害虫主要危害作物的根部和地面茎,可将农药撒施地面,然后深翻或中耕,使药、土混匀;也可用农药灌施于根部附近,还可将农药配制成毒土、毒饵撒施于作物行间进行防治。

对啃食作物茎、芽、叶的害虫,可选用胃毒剂、触杀剂类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对玉米螟可采用颗粒剂灌心防治;对吸食作物汁液的害虫,可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喷雾或涂茎,也可用熏蒸法防治。

4、根据害虫的抗药性,轮换用药。

生产上由于经常使用单一农药,使得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具有抗药性的成虫交配后产下的后代抗药性更强,因要实行轮换用药,一种农药连续使用不能超过两次,以利降低害虫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5、根据农药的特性,混合用药。

用两种以上农药进行合理的混合,再加入相应的增效剂,可使药性互补,提高杀虫效果,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1.植物淹水时间长为什么会受到伤害甚至引起死亡?

答:

植物如果长期受淹,只能靠无氧呼吸来维持生命活动,但由于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酒精或乳酸,这些物质积累过多,会使植物细胞中毒死亡;

(2)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必须消耗大量的有机物质;(3)无氧呼吸的化学过程简单,产生的中间代谢物很少,使植物缺乏生长必需的原料。

2.为什么生产上施肥浓度不可过高?

答: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水势大于根部细胞的水势,根系能够正常吸水。

如果施肥浓度太高,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其水势低于根系细胞的水势,就会造成根系吸水困难,甚至引起根系细胞失水,使植物萎蔫,所以施肥浓度不宜过高。

3.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有什么重要的生理意义?

答: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细胞中所特有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1)光合作用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糖类,完成了自然界的物质转变过程;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被氧化成分子态的氧,并被释放回自然界中,是地球上大气中氧的源泉;(3)光合作用是一个吸收光能(主要是太阳的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完成了自然界的能量转化。

4.什么叫植物群落?

它在园林上有什么意义?

(难)

答:

群居在一起的植物并非杂乱的堆积,而是一个有规律的组合,一定植物种类的组合,在环境相似的不同地段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每一个这样组合的单元为一个植物群落。

各种植物群落的形成,既符合当地的生态规律,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景观,都是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特别是符合多层次、立体的植物群落,增加绿视率,增加叶面积系数,生态效益大,所以只讹误群落实创建生态园林的蓝本。

5.什么叫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调节小气候;

(2)改善环境质量: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吸滞粉尘;杀菌作用;减弱噪声;(3)美化城市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