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聚居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396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18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8页
人类的聚居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的聚居地.docx

《人类的聚居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聚居地.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类的聚居地.docx

人类的聚居地

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_____第

(1)周

(1)课时

课题

与学生们谈地理

(1)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培养人的环境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多媒体各种图片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生活离不开地理

地理课虽然是我们新接触的一门课程,但是地理的各种现象一直在我们身边。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利用图片了解地理内容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分不开的。

划分小组点评。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老师:

1、你都去过哪里旅游?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学生:

1、列讲一些列子,关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阅读课本中提供的图片,分析图片中所反映的地理现象形成的条件。

3、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人类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例子。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地理有了初步认识,了解到地理是一门既实用又有趣的学科,离我们并不遥远。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由于本课只是引导课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地理怎样学好地理,所以未含基础训练内容。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到地理的有趣之处,请同学们总结自己这一节课的收获。

希望同学们能快乐的学习好地理课程。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地理学些什么?

二、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三、怎样学好地理?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

(1)周

(2)课时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球体

(2)用平均半球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

(3)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科学教育

说明地球的大小,举例说明地球形状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地球仪多媒体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出示地球卫星照片,并提问地球的形状

感知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老师:

引用课文中的话进行分析

学生:

1、讨论天圆地方的说法

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3、卫星云图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老师:

介绍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学生:

通过阅读该段课文,了解掌握什么是地球仪。

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分组讨论,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总结出真实的地球和地球仪的区别。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以小组为单位,逐个同学说出知识内容,教师抽查。

要求学生掌握以上两个知识点。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了地球仪,并学会了使用。

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

作业:

课程练习

地球和地球仪

一、对地球的认识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证明地球是圆的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怎样学好地理?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

(2)周

(1)课时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

(1)认识并记住经线、纬线、经纬度

(2)学会认识经纬线、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地球仪多媒体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老师:

通过提问:

a)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用什么来证明?

b)用什么来研究地球?

学生:

看地球仪,逐个回答问题,巩固上一课知识点。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老师: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经线和纬线

2、教师用实物地球仪给同学们介绍:

地轴:

地球自转轴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

链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南北极:

地轴南北两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

阅读课文,分组结合模型认识地球仪。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知识点: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渐短

连接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标度范围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渐增

由0°经线向东、西渐增

相同度数的区分

分南纬北纬

分东经西经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为0°纬线

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

地球半球界线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160°E划分东西半球

数量特征

无数条

无数条

有无交点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结合地球仪说出知识点中的名称。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本课学习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知识为下结利用经纬网定位做好铺垫

作业

课程练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纬线和纬度

赤道定义:

纬线定义:

纬线指示方向:

二、经线和经度

经线定义:

经线指示方向: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

(2)周

(2)课时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三)

(1)进一步记忆经纬线和经纬度

(2)掌握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3)用比较归纳法确定空间概念

熟练地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建立空间概念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地球仪多媒体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老师:

通过复习提问什么是地轴、经纬线、经纬度、南北极?

导入新知识:

经纬网定位。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老师: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

学生:

阅读课文,了解两个例子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分组合作,在地图册上利用经纬网定位。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详细讲解经纬网概念,通过举例电影院找座位号的方法比较经纬网定位方法。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老师:

1、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给以下城市定位:

北京巴西利亚

2、复习经纬线

学生:

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本课学习了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了解了经纬网定位在哪些方面被广泛利用。

作业

课后活动题: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和地球仪

一、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二、复习巩固

三、复习经纬线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3)周

(1)课时

课题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演示动作,培养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及地理意义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地球仪多媒体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老师:

同学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出地球的自转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第11页及12页阅读材料,看看是天转还是地转,然后回答老师提问。

(一)地球的自转

老师:

讲述并演示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学生: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二)地球的公转

老师: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学生: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老师: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学生:

按照教师要求积极练习,逐人演示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角度及空间指向。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分别让同学上讲台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演示,巩固相关知识点。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本课重点就是地球自转及公转的方向周期倾斜度

作业:

课后活动题1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3)周

(2)课时

课题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二)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

(2)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特点

(3)使学生对地球运动有正确的观念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2、四季的形成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地球仪多媒体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老师:

引导学生复习地球的自转公转

学生:

两人一组互相提问有关地球自转方面的知识

导入新课:

地球的公转产生现象。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老师:

上节课布置了预习任务:

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

演示并思考。

学生:

思考并回答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地球绕太阳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还是直着身子?

(3)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老师:

结合教材地球公转示意图,给学生详细讲解

(1)地球的两分两至

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有差异,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五带的划分:

老师:

1、五带的名称是什么?

2、五带的界线

3、五带分别有什么气候现象?

学生:

根据老师要求分别找出答案。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活动题2、3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本课知识点为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五带的划分

作业

课程练习

地球的运动

(二)

地球公转

地球倾斜

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产生四季

五带的划分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4)周

(1)课时

课题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

 

(1)记住地图的三要素

(2)能在地图上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地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地图上判别方向。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多媒体、地球仪、地形图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老师:

通过多媒体播放谜语:

1、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2、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

(迷底:

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播放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老师:

板书并多媒体演示

同学们请看书P16图1.21找到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学生:

通过自学找到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老师板书并多媒体演示

老师:

同学们都知道地图的三要素了,那么咱们再看一看比例尺的种类,请看书P17第一节,找一找。

学生看书并找到比例尺的定义和种类

老师:

板书并多媒体演示比例尺的种类

1、地图上的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老师:

同学们在看地图时不仅要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在P17第二节中找一找。

学生:

看书找出辨别地图方向的方法。

老师:

板书并多媒体演示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

(3)经纬网定向法

老师:

现在同学们会使用比例尺了,也会辨别地图的方向了,那么为了更好的使用地图,同学们还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

看书P18图1.25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地图上各种图例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老师:

多媒体演示:

练一练

学生:

前后桌分组一起进行练习

老师:

刚才我们进行了比例尺的练习,下面咱们再来练习判断一下地图的方向吧。

(播放多媒体)

学生:

同桌一起进行练习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老师:

同学们在刚才的练习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种比例尺的形式相互转换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老师:

同学们看书P18图1.26,完成活动1中前两个小问题

学生: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老师:

利用多媒体总结本课知识点

作业:

完成质量监测本节内容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表达公式:

比例尺的种类: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如何判断地图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方向

3、经纬网定方向

三、图例和注记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4)周

(2)课时

课题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

 

(1)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使用目的(如旅游),选择合适的不同类型、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2)能在地图上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地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1.学会使用地图。

2能够选择合适类型的地图。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多媒体、地球仪、地形图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老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阅读地图的基本技巧,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那么我们该如何根据我们的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呢?

板书选择适用的地图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老师:

板书并多媒体演示

同学们看书查找一下如何根据地图的种类选择适用的地图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关系

地图的发展与应用

学生:

看书了解,要根据使用目的,正确的选择地图。

根据比例尺大小,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不同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老师:

多媒体演示:

练一练

学生:

前后桌分组一起进行练习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老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不仅不同的地图反映的信息不同,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老师:

同学们看书P22图1.31和图1.32,完成活动

学生: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老师:

利用多媒体总结本课知识点

作业:

完成质量监测本节内容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

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

2、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内容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3、地图的发展与应用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6)周

(1)课时

课题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

(2).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白“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并结合适当练习以加深其印象。

(3)启发学生自己找出地形图中各成图要素的构成规律。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多媒体演示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新课导入

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一)请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本,并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1、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观察比较:

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

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

四、集中反馈,精讲点拨:

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过五关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哪五关呢?

第一关:

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

地面高度的测量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第二关:

绘制等高线

 

动画展示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第三关: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坡度陡缓

(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

第四关:

分层设色地形图

用电脑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让学生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

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形

第五关: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判读

读图观察:

出示地形剖面图(电脑出示),让学生观察地形起伏状况。

归纳总结(三步法)

第一步:

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

第二步:

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三步:

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五、基础训练,弥补欠缺:

完成课后活动题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学会了地形图的判读,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大家更好的运用地形图,给大家了总结了一段歌谣: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

作业:

课程练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1.海拔  2.相对高度

二、绘制等高线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坡缓;

等高线密集→坡陡。

(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备注:

打印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下朱庄街中学教师授课计划

主备课人:

_张学岭_____第(6)周

(2)课时

课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具学具

多媒体演示

一、新课导入,出示目标:

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让同学们观察地球在太空中的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1、地球?

水球?

1)问题引导:

同学们读教材P30图2.1“世界海陆分布”,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

“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30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

(地表的海陆分布:

海洋:

71%;陆地:

29%)(板书)

2、七大洲和四大洋

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的概念:

名称

概念

举例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亚欧大陆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台湾岛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朝鲜半岛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

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洲——亚洲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

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世界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的概况:

问题引领:

“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

最小的是哪个洋?

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学生回答:

太平洋、北冰洋

老师总结:

四大洋中跨四个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印度洋被四大洲包围。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活动题:

读教材P31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你们觉得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分组讨论

2、同在一块大陆的是哪两大洲?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