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16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docx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

湖北竹溪龙滩中学2018-2019学年七上第4次月考试题--生物(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B.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D.呼吸作用只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反应式表示为: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据此解答.

【解答】解:

A、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故错误;

B、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因此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能进行,故正确;

C、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故错误;

D、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所以生物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关键点:

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下面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鲜的大豆能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否则有机物不能分解

C.呼吸作用为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新鲜的大豆能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生物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酒精.B错误;

C、呼吸作用为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D、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D正确;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应理解掌握.

3.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细胞分化

【分析】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呼吸作用表达式: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解:

由分析知道: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为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一.

故选:

A

【点评】关键抓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的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

4.下列有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解答】解:

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所以ABD正确,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的是呼吸作用,C错误.

故选:

C

【点评】光合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可结合其概念、公式来分析有关的题目.

5.下列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A.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B.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C.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1)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能量;

(2)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场所为线粒体.它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为: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所以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过程一项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它是为生命活动的各项具体过程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能.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表面看起来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但这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植物体内,这两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故选项中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A.A中的叙述是呼吸作用的结果.

故选:

A.

【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联系、互为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6.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向大棚内施加气肥,你认为气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甲烷

【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解答】解: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是: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原料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所以向大棚内施加的气肥是二氧化碳.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7.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菠菜时,往往要用树皮、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

B.保证植物体及其果实外形美观、洁净

C.利用实施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

D.利用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面积越大,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应合理密植.

【解答】解: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由上可知,种植黄瓜、扁豆等蔬菜时,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可以使植物的叶充分伸展,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

故选:

D

【点评】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掌握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

8.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幼苗带土移栽﹣﹣防止蒸腾作用

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湿度,利于种子萌发

【分析】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解答】解:

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而不是促进呼吸作用,错误;

C、幼苗带土移栽﹣﹣防止损伤幼根和根毛,而不是防止蒸腾作用,错误;

C、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正确;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还有保湿作用,利于种子萌发,而不是提高湿度,错误.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原理是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9.如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c点氧浓度最高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分析】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解答】解:

A、ab段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和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增多,A错误;

B、bd段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减少,B错误;

C、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d点氧气浓度最高,C错误;

D、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D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10.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的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的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

【分析】

(1)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

(2)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3)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

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解答】解:

①植物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①正确.

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的阳光不足,提高作物的产量,②正确.

③尽量增加空气的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农作物的产量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③错误.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提高作物的产量,④正确.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⑤错误.

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导致夜晚呼吸作用过强,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⑥错误.

故选:

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

11.近年来,我市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

【解答】解:

A、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产物是放出二氧化碳,空气变得污浊,A错误;

B、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产物是放出二氧化碳,空气变得污浊,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C正确;

D、动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

C

【点评】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

12.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够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

C.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D.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相互遮挡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解:

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

二氧化碳+光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不见光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故正确;

B、完成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完成物质转变.故错误;

C、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故正确;

D、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故正确.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13.有人喜欢养金鱼,他在鱼缸里常放些金鱼藻,其目的是()

A.为鱼提供二氧化碳B.为鱼多提供一种颜色

C.为鱼提供氧气D.让鱼游的慢点

【分析】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据此答题.

【解答】解: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与(储存能量)+氧气;所以金鱼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而新鲜的水草除了能进行呼吸作用外,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金鱼和水中的其它生物呼吸所需.

故选:

C

【点评】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互为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14.晚上在林间散步会有闷的感觉,原因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使空气干燥

B.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

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

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解答】解:

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林间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晚上在林间散步会有闷的感觉.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15.蔬菜和水果堆放久了,会引起发热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放出热量B.呼吸作用放出热量

C.蒸腾作用放出热量D.空气不流通引起发热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概念.

【解答】解:

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才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些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蔬菜和水果堆放久了,会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放出热量.

A、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但不会放出热量.故不合题意.

B、呼吸作用能放出热量.故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是散失水分,不会放出热量.故不合题意.

D、空气不流通,只会影响热量的散失,不会引起发热.故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呼吸作用概念经常以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形式进行考查.

16.如图所示曲线不能正确表示的是()

A.该曲线可表示某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扑杀狼后,一段时间内鹿的数量变化

B.该曲线可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能力的变化

C.若该曲线可表示某温室一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则b点表示傍晚时分

D.若该曲线可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容积的变化,则在ab段时,人体肋间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且膈顶部下降

【分析】此题是一道识图分析题目,结合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关系、温度对消化酶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呼吸运动的知识分析作答.

【解答】解:

A、题干中的食物链是:

牧草→鹿→狼,当狼被杀光,鹿会因为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数量减少.因此若大量捕杀狼,则鹿的数量会先因狼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为错误项.

B、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应该是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消化作用逐渐增强,达到一定温度后(37℃),随温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渐减弱,即呈一弧形曲线.为错误项.

C、从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制造了有机物,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机物含量增加.所以b点不可能为傍晚,为正确项.

D、呼气时:

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程.图中曲线的ab段的曲线表示肺的容积变大,是吸气,为错误项.

故选:

C

【点评】此题为综合性题目,牵扯的知识点比较多,注意认真分析.

17.萝卜“萎蔫”和“空心”都会影响萝卜的外观、口感及营养,造成“萎蔫”、“空心”的根本原因依次是()

A.蒸腾作用、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呼吸作用D.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蒸发(主要由叶片)失水的过程.

【解答】解:

由于萝卜在贮存时能进行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会造成萝卜萎蔫,而呼吸作用是把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因此会出现空心的现象,吃起来口感不好.

故选:

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18.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B.分解有机物

C.吸收氧气

D.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析】

(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做ATP的物质中,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

【解答】解: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

故选:

D.

【点评】知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满足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19.下列式子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是()

A.有机物+水→氧气+二氧化碳+能量

B.有机物+水→二氧化碳+能量

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能量→二氧化碳+水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

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故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正确的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即: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注意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相区别.

20.放置在阳光下的鱼缸中的鱼哪一个会先死去(鱼、缸大小均相同)()

A.一缸清水2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B.一缸清水2条鱼

C.一缸清水10条鱼

D.一缸清水10条鱼和一部分水藻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物体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氧气.

【解答】解:

因为小鱼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在阳光下的水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

A、一缸清水中只有两条鱼,因而其呼吸消耗的氧气较少,部分的水藻可以制造氧气,所以金鱼一般不会死亡;

B、一缸清水中只有两条鱼,因而其呼吸消耗的氧气较少,死的较慢;

C、10条鱼的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最多,故而死的最快;

D、一缸清水10条鱼,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一部分水藻可以制造部分氧气,所以只有10条鱼的死的慢些.

故选:

C.

【点评】主要看各种生物消耗的氧气的状况来分析.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增强,降低温度可使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曲线c~d的成因是.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运输需要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