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600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8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ocx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新余市生态林业建设项目

 

(2010-2020)

 

新余市林业局

二○一○年二月

第一节新余市自然经济社会现状………………………………..3

前言

2008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立足鄱阳湖,面向全流域,保护一湖清水,建设和谐家园,治山治水治湖治贫统筹兼顾,力争2020年,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大湖流域开发的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并将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生态建设的具体要求与目标。

新余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链日臻完善,产业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随着一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全市的发展后劲正日益增强,必将为下一轮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尤其是新余市被授予“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不仅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更为我市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带来了历史机遇,必将成为我市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林业发展,提高生态建设水平,保障林产品有效供给,直接关系到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生态基础。

发展生态林业,保护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构建鄱阳湖流域生态格局、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发达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余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林业局负责编制《江西鄱阳湖流域新余市生态林业建设实施方案》,为全市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确定目标与任务,成为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鄱阳湖流域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江西境内面积为1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水系年径流量1419亿立方米,占长江流域的14.5%。

新余市国土总面积3163.67平方公里,全部属于鄱阳湖流域中的赣江水域,占鄱阳湖流域总面积的1.9%。

本方案以2009年为基准年,2010年-2012年为近期规划,2013-2015年为中期规划,远期规划到2020年。

第一章新余市自然经济社会现状、森林资源特征

和生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新余市自然经济社会现状

一、新余市自然环境概况

新余境内南北部为高山,东部为丘陵缓岗,中部为袁河流域铗长而平坦的冲积平原。

整个地势由外围逐渐向中部倾斜,构成一个南北高、中间低、东部敞开、袁河横贯中部之槽形地貌。

境内山地系罗霄山脉北端的武功山东北余脉,主要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7.8度,极端最高气温40度,极端最低气温-8.3度,平均降雨量为1582.3毫米,平均蒸发量为1071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1667.2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为102.89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无霜期为283天,空气湿度为80%左右。

全市地表水总量50.76万立方米,其中入境水25.44万立方米、自产水25.32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8.79万立方米。

境内植被属湘赣山区常绿栲楠、木荷栽培区、锦江上中游丘陵栲楠、松杉林亚区,植被种类较多,树种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植物种有254科、841属、1888种。

主要植被类型有天然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苦槠纯林、青栲纯林、油茶纯林、毛竹纯林、三尖杉纯林、樟楠混交林、栎栲混交林、杉荷枫香混交林、松荷枫香混交林;杜鹃、柃木、茅粟、乌饭灌木混交林,白栎、檵木、山苍子、黄端木、小山竹灌木混交林;人工杉木纯林、人工湿地松纯林、人工油茶林;人工桔、梨、李、纯林等天然、人工植被类型。

红壤是新余市主要的地带性山地土壤,遍布全市丘陵和平原岗地,成土母岩主要有:

千枚岩、泥质页岩、板岩、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花岗岩、石灰岩、沙岩、石英沙岩等。

二、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市土地总面积316367公顷,其中林地177374.6公顷,耕地55265.2公顷,水面26674.4公顷,城镇、村庄、道路、工矿用地22668.8公顷,其它用地34384公顷。

2008年,全市总人口113.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51万人,人口密度353/平方公里;全市生产总值402.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8.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2.56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55.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7元;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36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4.52公里,省道265.1公里,县乡公路3239.3公里;全市境内铁路总里程93公里;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4.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7.9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89万户,固定、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100%。

第二节新余市森林资源特征与林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林业作为新余生态建设的主体和重要的基础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近10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大规模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市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业经济持续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新余市森林资源特征

据新余市第五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市国土总面积316367公顷。

其中:

林业用地面积177374.6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6.07%。

全市有林地面积162963公顷,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93.3%,其中乔木林面积98347.8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59.4%;竹林面积11826.2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7.1%;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52789.3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1.9%。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4%。

组成全市森林类型的乔木林优势树种以杉木、马尾松、国外松为主,其中杉木林45790.1公顷,马尾松林23296.1公顷,国外松林18055.7公顷,分别占乔木林总面积的46.6%、23.7%和18.4%。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549.31万立方米,其中杉木、马尾松和国外松蓄积分别占57.6%、13%和16.2%。

二.林业生态体系增强了新余市的生态安全

在1994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基础上,新余通过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公益林、绿色通道、平原林业等一系列林业重大工程的实施,已经构建了初步的林业生态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高,全市生态安全得到更有力保障。

1.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经过全市上下的多年努力,新余市的森林覆盖率从1983年复市之初的37.6%提高到2004年的52.4%,增长近15个百分点。

2.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全市共有四种类型生态系统,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各类型生态系统面积分别为177374.6公顷、26674.4公顷、55265.2公顷、21000公顷,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56.06%、8.4%、17.5%、6.6%。

全市已建立2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省部级1个,县级1个,总面积423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已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面积198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3%;已建立森林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3个,县级1个,总面积6331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0%。

全市有一级保护植物2种,约3000株、47公顷;二级保护植物4种,约500株、2公顷;有一级保护动物2种,约13只,二级保护动物5种,约52只。

3.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2001年,江西被列入全国11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后,我市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迅速启动,至2008年,全市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偿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面积达809900亩,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20.81万亩,省级公益林60.18万亩。

三.林业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1.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林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并已初步形成六大林业产业,即商品林培植业、以毛竹为主的竹产业、以高产油茶为代表的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苗木花卉业、森林旅游业和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

其中苗木花卉、森林旅游、森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尤其迅速,全市苗木花卉产值1235万元,建立森林旅游景区8处,解决从业人员200余人,旅游产值达500万元;发展以竹笋、香椿、山蕨为主的森林蔬菜品种达15个,产值达600万元。

先后实施了速生丰产林基地、油茶丰产林基地、毛竹丰产林基地等一批集约经营的商品林建设项目,全市已建立各类商品林基地达35万亩。

2009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完成18.53亿元。

2.林业为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余1/2的国土面积是山区,1/2的人口在山区农村,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拥有林地3.4亩,区域内相对富裕的森林资源是新余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希望所在。

2009年新余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45.02元,比上年增加538.22元,增长9.11%,其中林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2004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启动了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截止目前,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共明晰了138.96万亩林地的产权,发放林权证68158本。

集体林地确权面积126.56万亩,其中落实到户的自留山2.5万亩,联户承包山5.2万亩。

各项配套改革深入推进。

分宜县、渝水区已经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2009年全市林地流转面积6273亩,流转金额673.8万元,全市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面积3.3673万亩,贷款金额8520万元。

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新余生态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激活了生产要素,加快了造林育林进程。

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山林的利润空间明显加大,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激发了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全市山地流转经营拍卖价格由改革前的年均每亩17元提高到如今的50多元。

近几年来,全市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为重点,每年完成造林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2009年达到18.08万亩,创近10年来的新高,且社会造林、大户造林比重大,全民参与率高。

 2.增加了农民收入,搭建了百姓创业平台。

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广大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有效途径。

通过减免税费、政策性让利和发展林业产业,加上改革拉动木竹价格上涨和林地林木升值,使得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3.促进了森林保护,强化了生态建设。

分山到户后,农民对山林资源十分珍惜,看作是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保护的意识普遍增强,“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林权制度改革后,新余市森林案件发生数量连年下降,2009年森林火灾发生率只有3.15次/10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也只有0.4‰。

 4.维护了林区稳定,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山林权属纠纷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这次改革中,全市各地充分发挥民间调解机制的作用,对历史遗留的1432起山林权属纠纷进行了全面清理,目前已调处1397起,涉及纠纷面积8万亩,纠纷调处率达97.6%。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

通过改革,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执政理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职责进一步廓清,履行职责的方法进一步优化,执法、管理、服务三大职能进一步加强。

林业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全市林业行政事业经费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彻底结束了林业部门长期靠规费供养的历史,各级林业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和履职方式转到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五.林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

1.林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

全市建立林业技术推广站3个,实施国家级林业科技支撑项目1个,并开展了林业科技帮扶工程,以亚林中心为依托,一大批林业先进技术在全市率先推广应用。

2.林业执法机构日益完善:

全市已基本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林业法制机构体系。

市林业局机关设立了林政资源管理科,成立了独立的市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木材流通检查站、林业工作总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等林业执法机构;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

全市共建立3个森林公安机构、2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4个木材检查站、23个乡镇林业工作站。

3.林木种苗建设得到提升:

全市建立了以国家种苗基地分宜县苗圃为主的育苗点25个,年产苗木5000万株,良种使用率达50%以上。

4.森林防火能力进一步提升:

森林火险预报预警等体系逐步建立,全市设立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机构7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5个;组建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36支。

购置森林消防专用车辆15辆,风力灭火机260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1套,建立森林防火瞭望台20座,并配备了其它扑火工具,对接了全省森林防火超短波无线通讯专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林火联网实时监控,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每年都获得了全省先进单位,并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5.森林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得到加强:

全市建立病虫害测报点47个,病虫害测报人员达60人,防治率达66%,年成灾率控制在1.8%以内,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

6.林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建立了林业信息网站,并被纳入依托省政务网构建的省、市、县三级联网的主干网,实现全省林业部门的互联互通,确保数据安全和标准,实现了信息共享。

第三节新余市生态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新余林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森林总量少、质量低和生态功能不强、林业产业规模小和资源利用效益低、平原林业资源少等问题,不能满足新余市生态保障的需要和林业生态发展要求。

一.森林质量不高,生态服务功能不强

新余市森林资源总量小,同时低产林、稀疏残次林比重大,全市林分平均郁闭度只有0.58。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全市乔木林分每亩平均活立木蓄积量3.57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3%,世界水平的47.0%。

从树种结构来看,针叶林占乔木林总量比重大,达到88.6%;阔叶林比重小,占10.8%;混交类比重更少,只有0.6%。

从龄组结构来看,幼中龄林多,占87.7%;龄组结构不合理,森林林分中幼龄面积占林分总面积82.2%,可采资源短缺,不利于森林的持久均衡利用和中幼林的培育保护。

森林组成树种相对单一,杉、松林面积分别占森林面积的89.2%和91.5%,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严重缺乏,生态防护功能差,抑控病虫害能力弱,林木的光能和土壤矿物元素吸收转化率不高,影响林地固有生产能力和森林自肥能力的充分发挥。

1.土壤保持功能较弱:

与新余市应具有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相比,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明显较弱,“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形象描述了高覆盖率和低功能之间矛盾。

2.水源涵养功能不强:

较幼中龄林和人工针叶林相比,成熟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强。

而目前全市幼中龄林和人工针叶林多,且低产林和稀疏残次林比重大,致使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不强。

3.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差:

森林的过度利用和湿地的开发,导致野生生物栖息地破坏,物种丰富的天然常绿阔叶林被人工针叶林所替代,目前88.6%以上的森林为针叶林,且大多为人工针叶林。

物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差。

4.森林病虫害危害增加:

新余市是森林病虫害危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第五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统计,森林病害面积27415.3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24.9%,对生态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二.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成为生态建设最薄弱环节

新余森林分布不均衡,人口少的山区绿化程度高,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绿化水平低,与全面建设绿色生态新余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1.平原绿化总量小:

新余市平原绿化总量只有2847.3公顷,四旁缺树少绿的现象普遍存在,是全市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重大缺限。

2.城镇绿化档次不高:

老城区绿化覆盖率较低,城市外围生态防护圈薄弱,绿地布局不合理的情况突出。

城镇绿化水平品位低,总体绿化水平不高。

3.乡村绿化水平低:

全市农田林网建设面不广,树种单一,经济效益差,群众积极性不高。

4.通道绿化层次不高:

全市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已突破144.52公里,但高速公路两侧林相不够整齐。

全市县乡道路1234.8公里,大部分道路尚未绿化,部分交通干线沿线林相较差。

三.林业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生态产业体系还未形成

新余林业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规模小、起点低、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少,林业产业效益低,林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贡献率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

林业加工企业存在“小型企业多、龙头企业少;一般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粗放型企业多,高科技含量企业少等问题。

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和林业产业的外延没有得到有效拓展,林业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生态产业体系还未形成。

对油茶、毛竹等特色产业扶持力度还不够,林业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经济林比重小,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对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仍然偏小。

四.雨雪冰冻灾害对林业造成严重损害,灾后恢复任务艰巨

2008年初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全市森林受灾面积94.2万亩,全市林分因灾损失99.8万立方米、毛竹799.5万株,直接经济损失达12.6亿元,是各行各业中灾情最重、损失最大的,尤其是以林为主的山区林农今后五年将面临大幅度减收,一部分林农将出现因灾返贫。

林业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

一是补植补造任务重。

全市94.2万亩受灾林地中,18.5万亩需要重新造林,39.3万亩需要进行补植造林,36.4万亩森林需要采取严格封山育林促进自然恢复。

二是灾后重建资金匮乏。

全市灾后森林恢复需要1亿多元。

三是部分林农信心不足。

一些因灾损失较大的林农和林业大户,尤其是湿地松和毛竹种植户对发展林业感到担心,认为林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对今后三五年家庭收入来源感到非常茫然,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不足。

五.林业管理机制不健全,保障能力不强

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旧的林业管理体制刚刚打破,新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存在着林权结构分散与林业规模经营不相适应,产权交易与林权管理不相适应,林木采伐管理、林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与林农需求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加快配套改革步伐,尽快建立适应林业发展的新机制。

1.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加大。

林改之后,林业经营呈现多元化趋势,点多面广,进一步加大了森林资源管理难度。

各项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比如森林采伐、林权管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迫切需要建立与林改相配套的管理措施。

此外,林业执法重叠交叉、各自为政问题突出,没有建立协作机制,配合不到位,执法合力不强。

2.林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林业建设靠国家投资为主体,造成了林业投资渠道单一。

林改之后,社会投资逐渐成为林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如何引导好、规范好、发挥好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进一步健全多元化投资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3.促进流域和谐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新余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上游地区保护、中下游地区受益;贫困山区人民保护、平原发达地区受益。

然而,破解这一矛盾的生态补偿机制至今尚未建立,影响区域平衡发展,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余的进程。

4.林业科技研究推广力度不大。

全市林业科技研究基础平台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自主创新不足,科技成果储备不够。

林业科技的激励机制不活,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林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真正适用型技术不多,传统的林业生产和粗放的经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5.林业人才匮乏。

林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短档问题突出,人才引进存在体制和政策上的障碍,人才教育培养力度不够,加强林业科技人才培养尤为迫切。

6.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林业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多,林业发展基础薄弱。

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体系尚不健全,林业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林业基础设施对林业两大体系的建设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国有林场和基层林业两站基础设施落后,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林场的面还比较大。

 

第二章新余市生态林业建设项目总体战略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编制依据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新余”的战略目标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目标,以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以“四河一湖”流域为依托,优化林业格局、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完善林业支撑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健康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余提供生态保障。

二.建设原则

(1)全面统筹原则:

从全市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根据资源特征、立地条件、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确定全市生态林业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区生态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实施分区管理。

在全市合理布局生态保护范围和林业生态产业基地。

(2)生态优先原则:

强化“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推进“绿色生态新余”建设,严格保护天然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并以提高森林质量为重点,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两江一湖”永远保持清水和全市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的目标提供生态保障。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保护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林业资源的生产潜力,发展林业经济,带动山区经济发展,提高林业经济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强化林业经济在山区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4)产业集约化原则:

在保障全市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然潜力,以林业生产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林、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旅游等新兴林业产业,构建林业资源生产、加工、综合利用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提高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机制创新原则:

完善林权改革和生态补偿政策,创新政府引导、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生态林业发展机制,为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保护体系提供政策保障。

三.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3.6);

(2)《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国家林业局,2006);

(3)《林业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9.20通过,1998.4.29修改);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10)《江西省森林条例》(2007.3.29通过,2007.5.1实施);

(11)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4.2);

(12)新余市人民政府《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3)《新余市林业发展“十一五”及中长期规划》;

(14)《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9.12);

(1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2008.5);

(16)《新余市全国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分区报告》(2008.10)。

第二节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障新余市生态安全,确保“两河一湖”一片清水,新余市生态林业的发展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