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473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24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0页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0页
亲,该文档总共1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docx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3

“‘同课异构'教研基本范式的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唐德海

一、课题的提出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旧观念、新旧内容、新旧方式的碰撞,给教研部门提出新的命题:

教研员应转换角色,由课堂教学指导者转为课堂教学研究者,由教师教学水平鉴定者转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者。

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现教研文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河西新区的建设,建邺教育定位“高位均衡、整体一流”,追求高品质跨越式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创新现行的区域教研模式,为整体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观现阶段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研现状,多以教学观摩、专家点评为基本方式,信息传输单向,示范课、观摩课千人一面,程式化、表演化痕迹明显,不少教师教学中庸,鲜少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教研组集体备课,重视的是教学设计、组织的规范与标准,面临新情境、新问题,指导教师采取应对策略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教师主体智慧得不到激发,有些教师对“课例”理解肤浅,实践中不能合理借鉴运用,教研工作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教学研究应该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教研活动的目的不是欣赏,而是共振。

本课题立足课堂教学,优化教研机制,提高教研效益,以“同课异构”为基本手段,探索不同“课例”背景下教研活动的结构与时效,寻找不同作用时机、作用手段导致效果不同的规律。

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形成研究共同体,营造平等、民主、互助、共进的学术氛围,为建邺教育品质提升夯实基础。

本课题拟解决三大问题:

1、力求廓清“同课异构”的理念、内涵、要素、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

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9日第5版发表张家港市陈惠芳老师“同课异构”的经验文章以来,“同课异构”相继成为基层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热点,但大多借鉴的是形式,理性层面的认识与反思相对薄弱,以此为突破,可澄清思路,为践行有效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

2、力求大面积推进“同课异构”教研范式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过程调控、反馈评价等。

“同课异构”教研范式是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课题,要内化为教研员与教师的理念、转化为行为,既要靠强有力的引领、指导,更要靠个体的自觉、自主,两者整合、统一,梳理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可资借鉴的操作方略。

3、力求解决教研部门新时期工作转型、定位问题。

国家隶属的各级教研室、教科所侧重应用研究,是具体承担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在原有机制运作中,存在着重评判、重考试、重事务、轻指导、轻研究、轻实践的倾向。

本项研究拟改变这一状况,不固守原有学科壁垒,以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与基层学校教师结成伙伴关系,生成新的研究工作方式。

二、课题界定

同课异构:

以内容相同的教学素材为参照,由教师个体、群体在不同的理念、智慧背景下,进行的教学设计和组织。

同课异构实质是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各自教学经验,遵循学科规律,借助同伴帮助,筛选多种教学资源,合理构想、设计,并将构想、设计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活动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建构过程。

同课异构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课堂风采的机会,帮助教师感受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提高理论水平。

范式: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的概念,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

范式,简单说是一种约定,是一种公认的模型和模式。

其特点:

(1)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

(2)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等构成的整体,给同行提供了研究纲领;(3)为科学研究提供可借鉴、模仿的先例。

“同课异构”教研基本范式的研究:

是基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完善教学方式而采取的一种具有实效的教研方式。

它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

“同课异构”重在教师自主建构,真正体现的是教师的个性和风格,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阔教师思路,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点。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核心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同课异构”的教研是学习、内化《纲要》精神的过程,将《纲要》的核心理念有机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2、建构主义理论观点

学习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己建构知识框架。

教学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课堂的中心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同样,对于教师的学习研究,也应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同课异构”教研范式的研究,就是让参加研究的教师以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为基础,针对活动主题、教学实例,对新信息重新认知、编码。

教研员提供的教学实例是帮助、促进教师对“好课”的意义建构。

3、生成学习理论观点

人们生成对所知觉事物的意义总是与他们先前的经验相结合,总是涉及学习者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人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通过主动建构意义从中得出论。

4、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在《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中阐述:

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传统教研依纲据本,重点在帮助教师理解、把握、处理教材。

“同课异构”则致力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追寻自己的教学风格。

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学生学习需求。

它有个体独立的创设,又有集体合作的智慧,有利于个体和团队的结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有利于切实解决教学中一些问题和困惑;用理论诠释实践,用案例解读理论,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借鉴分享他人成功案例,创造生成自己典型案例,有利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

具体体现在:

1、大面积提高效益。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同课异构”为形式,全程调控本区教研活动的进程与质量,对大面积提高各学校幼儿园校(园)本教研效益,大有裨益。

2、均衡发展。

本课题兼顾区域及校际间存在的差距,凭借贯通的教研网络,使教研的成功经验快速在薄弱学校推广,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群体都得到体现时代特点的教研指导帮助。

3、工作职能转型。

教研部门肩负着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多重任务,通过课题,可以整合职能,改善教研现状,既为全区教师教研提供基础的、基本的、先期的行动依据和理论指导,又从鲜活的教育实践中汲取养料,形成良性循环。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总目标:

以提升建邺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品质为目的,以架构“同课异构”教研范式为切入点,基本树立与《纲要》理念相一致的教研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同课异构”的可行性策略和方法,使之科学有效。

具体目标:

1、关注教研员与基层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范式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提升观念认识,改进研究行为。

2、寻求各学科教研与操作范式之间的整合与平衡,探索教研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的最佳组合状态。

3、丰富区本、校本教研资源,提“差”补“优”,逐步消除悬殊落差,达到均衡发展。

研究内容设计:

1、区域性教研现状的调研与剖析

分幼儿园、小学、中学,结合学科教研、校本教研进行现状调研。

具体内容:

本区、校学科教研活动的内容、采用的方式、方法、效果、评价。

2、“同课异构”教研范式相关问题的研究

“同课异构”教研范式的主要理念、理论依据、目标达成、结构类型、呈现方式、操作要求、评价重构等等。

3、“同课异构”均衡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体现“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新机制研究;各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手段创新研究;分层、分学段质量分析效度信度研究;均衡发展显性指标比较研究……

4、“同课异构”教研个案研究

根据不同学校、学科教研差异状况,建立教研个案管理档案。

六、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象:

建邺区中学、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

方法:

★调查法。

主要用于区域性教研现状的调研与剖析。

包括学科教研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效果、评价。

★观察法。

主要是针对教研过程中教研员与教师互动现场,即时记录,从中了解、分析、发现、归纳、提炼不同教研活动的操作策略。

★行动研究法。

主要用于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个案研究法。

用于典型教研案例、课例、活动资料的收集,即时分析、反思。

六、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

2005年11月,本课题被确定为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六期课题。

2006年5月,在开题论证中,南京市教研室杨昭主任在对课题充分肯定的同时对课题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改进区教研工作,改进学科活动质量,研究的目光主要聚焦在常态教学课堂上。

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实践探索:

1、开展“有效教研”专题调研

任何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研工作更应如此。

没有调研,心中就没有底,活动必然盲目、低效。

2006年至2008年,每年6月,课题组三次分别面向全区校长、教师开展“有效教研”专题调研,发放问卷2000多份,暑假前,将调研数据按学科分发到每个学科教研员,通报全区,对比分析,查找不足,使今后教研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出台《建邺区教研员专业成长手册》。

“手册”系统性、规范性地记录整理教研员职业生涯中个人“培训、讲座、听课、科研指导、信息技术、论文、论著发表获奖、课题研究、学科教师培养、成长收获”等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让教研员体会到职业成就感。

2、教研员专题培训

课题研究中,组织教研员先后听取上海市教科院王洁教授“课堂教学研究的视角方法与案例”、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当代课堂教学的反思和评价”、南京师大李如密教授“课堂教学艺术”、南京市教科所刘永和所长“如何指导教师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南京市教研室杨昭主任“课改背景下目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等讲座。

课题组长也对全体成员作了“新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和教研?

”专题报告。

区进修学校还多次组织专题交流,如:

“有效区域教研活动范式的思考”、“例谈小学英语教研的有效性”、“有效培训的思考与实践”、“今天,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等。

我们在反思,以往的教研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哪些有效,哪些效果不明显?

对于低效、无效的教研,如何调整、改进?

在南湖二中举行的政治学科“有效性教研活动”,全体教研员都参加了。

教研员与学科教师就课的设计进行了前、中、后教学反思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我们对教研员岗位培训,经费、时间全力保证。

2007年3月,区教育局工委易善平书记带领中学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员、中小教科长去河南新乡学习。

此次学习,左坤副主任带市教研室教研员参加并研讨。

借助目标教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教研员在课堂教学上有了抓手,实施南京市《学科教学建议》得心应手。

3、教研回归常态

我们提出有效教研,坚持“公开课”回归常态,变“表演课”为“实验课”、“研究课”。

本研究的拓扑图:

 

 

各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针对性强,效果好。

几年来,“同课异构”的教研专场活动共计120余场,近120多名教师担任了研究课、观摩课的教学任务。

每次活动都有着良好的反响,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研究的品位,增强了学科教学的研究氛围,还锻炼了一批青年教师。

4、提高校本研究实效

我们要求教研员定点学校,定期到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开展问卷调研,帮助解决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优化课堂生活品质”、“关注学生学法和探索过程”、“低起点、明要求、严训练、促发展”、“打造灵动课堂,凸现小班化特色”、“用童心展现音乐教材魅力”、“AB片教研活动模式的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衔接”等“课例式”教研活动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成为建邺教研的特色与亮点,赢得广泛赞誉。

2006年起,在进修学校教职工考核方案中,我们提出了教研员参与指导校本教研的考核要求。

三年间,教研员参与或推广校本教研活动100多场,切实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

2008年,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学科试点区级校本学科教研或联片教研活动,下发了《关于开展建邺区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申报的通知》,要求学校教研组认真设计活动方案。

此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质量的提升。

5、推行教研活动“备课制”

区级教研活动要有清晰的目标。

为了从制度上保证“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质量,我们设计了教研活动备课本,教研员填写教研目标、活动主题、参与对象、过程设计、活动要点记录、活动反思等。

我校建立了校局域网。

教研活动挂在内部网上,学校领导和其他教研员可以根据内容随时检查(观摩),确保教研活动高质量开展。

6、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2007年6月,《建邺教坛》出版了“同课异构”中学增刊和小学增刊,初步小结“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本范式,推出十多个“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案例;2009年3月,全体教研员完成“有效教研”案例汇编,并以集体形式,参加市教科所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叙事评选;5月,《建邺教坛》再次以增刊的形式,总结课题研究成果,供学科教研员、学校相互学习借鉴。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

(一)总结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主要流程

五步程序:

调研—设计—实践—研讨—共享。

调研:

通过访谈或观察调研,了解教师需要解决的困惑,发现教研中的问题,生成区级教研或校本教研的主题。

设计:

提出达成教研目标,教研员(组织者)和教师共同确定教研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

教研目标要明确告诉人们,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所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实践:

由操作者(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状,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实践。

观课前应让听课教师明确本次研究的主题,所有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思考。

研讨:

根据“同课异构”的教学情景,由执教教师说明教学设计的思路,作了怎样的调整以及调整的原因,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听课者进行对比分析(或分组讨论),或结合课例作微型讲座。

共享:

针对教学实践,找出此课例的个性、共性问题,提出对策,归纳可操作性的基本教学方法、理论依据,提供可共享的教学资源。

活动结束,教研设计者反思这种教研的有效性,参与教师反思影响教学实效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预设新的教研课题。

(二)总结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八种范式

1、异构研讨式:

提供课堂实例--大家研讨--总结共享

两位教师执教(同校或不同校),其他同伴各自明确听课所重点关注的任务:

导入、提问、重难点的突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课堂结构、媒体效益等等,统计数据与分布。

“异构”研讨主题举例:

教学目标的达成;重点、难点的化解突破;反馈回授的技巧;媒体的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中小学衔接的递进层次等等。

针对课例,听课教师点评,授课教师答辩,教研员在关键点发挥专业引领,也结合课例作微型讲座。

2、放样回播式:

多节课放样(观摩“同课异构”课)--回班上课--再集中时间研讨

这种教研活动形式的好处是教师有共同的执教经历和体验,对课例的探讨站在相同的对话平台,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话语“共振”机会,教研效果比较好。

3、接力递进式:

课例--研讨--再课例--再研讨

请一位教师上课,供课题组成员研讨,针对不足,提出调整建议。

该教师(或他人)在另一个班继续上相同内容的课,再次供大家对比研讨。

这种研究可以比较不同教学策略的优劣,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专家引领式:

名师上课--教师上课--研讨交流

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等)和教师分别上相同内容的课,二者进行异同比较。

名师上课,理念、设计、课堂建构都有其独到之处,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表现出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

与名师同擂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比照、参读、感悟的机会,加快了成长的步伐。

5、跨段衔接式:

中小学各提供课例--研讨--教研员点评

跨段衔接研究,重点在教学指导策略方法的对比,加强联系、沟通,促进中小学教学工作有序过渡。

6、联片教研式:

不同区县选择课例进行研讨。

近几年来,南京市教研室鼓励推广各区县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各区县教研员的积极性,活动形式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7、师徒结对式:

师傅提供课例--徒弟提供课例--对比研讨

这种方式多用于校本教研。

8、擂台竞赛式:

教师上课--教师现场打分评比--网上博客研讨

擂台竞赛式就是根据同一主题内容,事先设定比赛规则,公布评课打分标准。

教师通过说课,阐述教学设计思考,现场教学,听课者根据好课标准打分,事后,通过网络形式互动评价。

(三)总结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学科范式、案例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般范式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案例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基本范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新授课“同课异构”的基本范式的实践与思考

幼教:

兴趣与技能的协同

中学语文:

初中语文复习课“同课异构”基本范式的实践和思考

中学数学:

中学数学学科复习课“同课异构”的基本范式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英语:

同课异构,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实践研究

英语同课异构教学案例

中学化学:

初中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研讨

中学思品:

善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中学历史:

师徒同课异构,促进共同成长

信息:

同课异构,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科学:

小学科学学科新授课“同课异构”的基本范式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

让体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音乐: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区域教研工作整体提升

教研员改进教研管理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工作要得到基层学校、教师欢迎。

我们加强了校本教研的指导与评价,教研员每个人定点联系一所学校,及时了解学校需求,及时提供有效服务。

我们编印的《素质教育案例20篇》一书,在全区作推广。

2007年1月16日,小学语文组在志远外国语小学开展了“杜甫不同时期作品的教学”研究活动,针对小学三个年级,对杜甫不同时期作品的教学进行研究。

这次活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特级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09年4月,中学组在虹苑中学组织召开的市级“小班化教学”现场会,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的充分肯定……

近几年,我区学生在各类竞赛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中考显示,我区教学质量逐年大幅提升,在不计算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情况下,2007年、2008年中考,全区超市均分,全区语文、历史、化学、政治学科超市均分,其他学科均完成区提出的基本目标、提升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分不开的,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课题研究促进了教研工作,教研工作促进了课堂教学。

我区教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五)参与研究的教研员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课题也使教研员专业素养得以快速提高。

近几年,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3篇,其他论文发表、获奖达20多篇。

目前,我校教研员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12项,无论从人均比例还是课题层次,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2008年,在市论文评比中,我区教研员获奖人数在各区县教研室中名列第一。

2007年,我校作为唯一一家区县研究部门被评为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

2008年,我校被评为“省教育学会先进集体”。

◆课题主持人:

课题主持人在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

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如下:

1、《增强PPT课件交互功能的解决方案》,发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核心期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期;

2、《增强PPT交互功能,变“静态”为“动态”》,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9期,并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

3、《抓好四个关键环节,提高区级教研质量》,发表在《新课改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4、《教研员工作有效性之研究》,发表在《南京教育》2007年第4期;

5、《提高区级教研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于2006年12月获市一等奖;

6、《对教师进修学校现状分析》,于2007年3月获南京师大教科院评比一等奖;

7、《考试成绩统计量“标准均值分”设计的研究》,于2008年12月获市一等奖;

8、《PPT课件中控制动画文件的解决方案》,于2008年11月获省二等奖;

9、2008年12月19日,对西安市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开设讲座:

“对教研员专业化发展与有效教研的思考”;

10、2008年7月21日,对南京市骨干教师开设讲座:

“PPT课件高级技巧”;

11、为了研究需要,课题主持人研制了专门的软件:

“问卷调研分析系统”、“具备交互功能的PPT模板”、“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器”等。

课题组长被评为2006-2008年度“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

◆课题组成员:

1、张蓉:

《“品味”与“揣摩”:

语文教学的回家之旅》(此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10期);

2、汪士楼:

《同课异构,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实践研究》(此文发表在《南京教育》2006年第5期);

3、其他教研员的案例:

2007年6月,《建邺教坛》“同课异构”中学增刊和小学增刊;

2009年3月,《建邺教坛》第46期汇编了教研员实践案例成果;

2009年4月,《建邺教坛》第48期,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各学科教研员提出自己的思考,相互学习借鉴。

八、今后设想

1、将“课例式”教研运用到小班化教育研究中

小班化教育在一些学校已有一定的基础,并有了可借鉴的经验,但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相对性,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经验,每一所学校的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时空都是相对的,怎样来设计和实施小班化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课题组设想,以课例为载体,通过研究获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从而保证本地区小班化教育顺利实施。

2、将“课例式”教研运用到“生本教育”中

“生本教育”把“一切相信学生、一切尊重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生本的哲学基础是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还学生以“学”的自主性,同时也还教师以“教”的自主性,从而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生本教育”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的许多缺陷和误区,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