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4765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docx

小学音乐音乐教案

《同一首歌》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2、表演歌曲《小酒窝》

3、欣赏乐曲《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同一首歌》,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同一首歌》,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同一首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器乐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

解疑合探

1、学生交流,可动可唱)

2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

(随音乐拍手感觉)

3、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1)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用LU哼唱:

重点:

3106│30│5305│60│

5、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

左边0一│个0│右边0一│个0│读准八分休止处)

6、录音,轻声跟唱。

7、教师范唱(学生边轻声随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9、轻声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11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聆听《同一首歌》

1、导入:

回忆童年开心吗?

你们觉得幸福吗?

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

几拍子?

(感觉象即可)幻灯出示歌词

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6、编创与活动

师:

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

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也可用竖笛参与演奏。

8、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同一首歌》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我的祖国》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的祖国》

2、表演歌曲我的祖国

3、音乐知识:

四分、二分音符

4、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我的祖国》,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

《我的祖国》,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的祖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

新课学习:

1:

导入:

(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我的祖国》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

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我的祖国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

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

(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65―62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我的祖国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大中国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中国

2、学唱歌曲《大中国

3、表演歌曲《大中国

4、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大中国整聆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大国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大中国进行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大中国》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4:

柯尔文手势复习唱“3、5、6”三个音。

二:

新课学习:

聆听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

设问:

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生交流答案:

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

要求:

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二)新歌学习

1、导课:

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

《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

(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

(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友谊

 

《噢!

苏珊娜》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同伴进行曲》

2、学唱歌曲《噢!

苏珊娜》

3、表演歌曲《噢!

苏珊娜》

4、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同伴进行曲》,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管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及玎击乐器)演奏的进行曲。

,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噢!

苏珊娜》,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噢!

苏珊娜》,并进行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噢!

苏珊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

新课学习:

(一)聆听《同伴进行曲》

1、导入:

(复习歌曲“郊游”,)

2、谈话:

秋天,秋高气爽,秋色怡人,真是交游的好时光,我们结伴去郊游好吗?

在郊游前,先听音乐,进行列队表演,但得听出这段音乐是齐步走还是跑着走?

1)初听,听后交流,介绍创作背景

2)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

3)分组讨论:

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提示:

可以表演、画图、语言)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3、听C段音乐,(设问:

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同)

4、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5、师:

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二)学习新歌《噢!

苏珊娜》

1、图片出示“牛仔”(学生交流、思考)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2、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噢!

苏珊娜》(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

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歌中说他们去探望朋友们,说明他们怎样?

应用什么情绪来唱?

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唱一边。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

 

《小牧笛》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牧笛》

2、表演歌曲《小牧笛》

3、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牧笛》,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的纯朴真挚的感情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牧笛》,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牧笛》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三、新课教学

(一)听辨“612”

1、师:

我们来进行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耳朵灵,听得准出示“612”唱一唱

2、进行听辨:

要求:

当你听到弹奏的是上面一个音时请站起来,听到弹奏的是下面一个音是坐着不动。

3、两条曲调分开进行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4、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的高低。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谈话:

2、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

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吹笛

3)结合节奏练习进行拍手练习(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拍手练习)

4)出示大歌片《小牧笛》

5)竖笛演奏《小牧笛》旋律

6)学生轻声跟唱(四度音程要唱准)

3、简单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

妈妈的歌

 

第一课时《妈妈的心》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妈妈之歌》

2、学唱歌曲《妈妈的心》

3、表演歌曲《妈妈的心》

4、音乐知识:

掌握四分休止符,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5、选用内容:

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

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妈妈的心》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4:

节奏练习:

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

新课学习:

1、导入(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

生:

自由回答)

2、放录音,(师:

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用什么速度演唱?

听后交流)

出示大歌片《妈妈的心》听录音范唱两边,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注意区分:

533.1│230│

妈妈的心里

3、入四分休止符

(问:

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

板书“0”简单介绍:

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念与拍:

ХХ0∣ХХ0‖

0ХХ∣0ХХ‖

2)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3)讨论:

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

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结论:

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4)竖笛演奏《妈妈的心》旋律

5)学生轻声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谈话:

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

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5、教师范唱

6、分段练唱再连起来唱(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表演《妈妈的心》)

三、欣赏《妈妈之歌》

1、导入:

(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师:

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复听(设问:

这首歌是男声唱?

女声唱还是童声唱?

学生交流)

5、再次复听

6、学生跟录音轻轻哼唱自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母亲的深情。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情景表演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选用内容:

用竖笛演奏歌曲为表演伴奏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旋律呈现起伏,唱出了主人公对妈妈的一片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要让妈妈好好安睡的内心情感的流露

二、引导学生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服饰等、创设情景,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与歌声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竖笛小练习。

(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4:

听辨音的高低,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

1)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在比赛前先来唱一唱下面几个音。

出示:

612356要求:

学生边做手势边唱

2)教师弹奏以上几个音让学生听辨,并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3)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

4)学生板书,其他学生板书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书写,并用手势配合唱准“612356”的音列。

二:

新课学习: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导入:

(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

2、出示大歌片,(听范唱录音,学生交流:

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

3、听录音,(学生自由表演。

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

唱给谁听?

学生交流)

4、竖笛演奏《妈妈的心》旋律,再轻声跟琴唱旋律(唱准低音“5”、切分音、“2”时值唱足)

5、放录音,轻声哼唱(最后的哼鸣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6、谈话:

1)这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妈妈工作很辛苦,因为劳累而睡着了,于是把桌子当成摇篮,边摇边唱,说明小朋友怎样?

学生交流

2)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表现夜晚的宁静,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

速度呢?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选择)

7、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8、看歌词,设问:

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学生交流,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讲故事,老师放背景音乐

9、你能把刚才讲的故事进行情景表演吗?

(提示:

表演中有几个动作?

分小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设计)

10、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师:

看到妈妈工作得这样辛苦,我们除了给妈妈唱摇篮曲,还应该怎样做?

学生交流(不再麻烦好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集体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