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98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docx

台北县汐止市白云国民小学98学年度办理学校卫生与健康促进实施计画

臺北縣汐止市白雲國民小學98學年度辦理學校衛生與健康促進實施計畫

壹、計畫依據

臺北縣政府教學字第0970580990號函

貳、背景說明

『健康促進』的概念源自於1975年Pender所發表的文章「預防性健康行為的概念模式(AConceptualModelforPreventiveHealthBehavior)」一文中解釋個體在預防疾病時,影響個體作決定及行動的因素。

加拿大Lalode(1974)最先提出:

影響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並非健康照顧服務系統,真正能改善健康的,依次是生活型態、環境、人類生物學上的認知等因素。

Green&Kreuter也指出,個人行為是造成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若能從事健康促進活動則可降低早發性死亡及疾病發生的危險,甚至於減緩老化的發生(引自王,2000)。

鄭、陳、呂(1994)也表示,執行健康生活型態是增進健康最廉價、最根本的方法。

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部長LalondeM.(1974)提出報告指出,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有四,即

(一)醫療體制

(二)生物遺傳因素(三)環境因素(四)生活型態,其中生活型態(lifestyle)主要是取決於個人所採行之行為,對健康的影響最大。

研究指出與死亡原因有關的因素中,「個人的生活型態」佔最多(43﹪),不良的生活型態是造成許多慢性病的主因之一(Dever,1976),也是造成現今罹患疾病及死亡率的主要影響因子(Wilhide&Elizabeth,1991)。

行政院衛生署2001年針對國內15-24歲年齡層統計,青年主要死因分別為

(一)事故傷害佔56.40﹪

(二)惡性腫瘤佔9.85﹪(三)自殺佔7.18﹪(行政院衛生署,2002)。

再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2年的死因統計,青年主要死因分別為

(一)事故傷害佔52.14﹪

(二)惡性腫瘤佔10.70﹪(三)自殺佔9.71﹪(行政院衛生署,2003),在惡性腫瘤與自殺部分有增多的趨勢,這些皆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關。

在疾病的型態方面要值得注意的是「疾病年輕化」,以前認為中老年時期才會罹患的慢性、退化性疾病,已逐漸提早在青少年時期發生,這些都與不良的健康行為和生活型態有密切的關係(引自陳政友,2001)。

現今青少年的挫折容忍力及抗壓性均低,針對青少年所做的研究中指出有好的健康促進行為的學生在心理壓力方面會有較好的調適(陳政友,2001)。

青少年的壓力來源(stressor)可大致分為學校生活、課業、家庭、人際關係、身心發展、生涯發展及異性交友等事件(行政院青輔會,1997)。

身為青少年學生考試與升學是每一個人所無法避免的,若能對其健康生活型態加以瞭解,及早發現其影響健康的習慣與其相關因素,並適時輔導改善,則有助增進學生的健康,進而提高其學習效率。

學校是重要的教育場所,學生經由有計劃的健康促進活動介入,常可得到有效的學習效果,進而改善其行為。

Richter,Malkiewicz,及Shaw(1987)指出:

如果學生知道自己日常生活中與健康有關行為之優缺點,他們在為自己創造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時就有基準可循。

Green等(1996)提出健康促進的生態模式,將健康視為個人與生態次系統(如家庭、社區、文化、物質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的結果。

為促進健康,生態系統必須提供有利於健康及生活型態的經濟及社會條件,也必須提供訊息及生活技能使個人有能力作決定及採取維護健康的行為。

Stokols(1996)將健康促進的方法分為三大類—行為(behavioral),環境(environmental)和社會生態(socialecological)。

行為方法是著重在與健康有關的行為改變(如飲食、吸菸、運動、性行為等)﹔環境方法的介入目標在改善環境品質,且通常只針對物質或社會其中一個層面(如室內空氣品質、工作組織的社會氣氛)﹔行為方法強調主動介入,環境方法強調被動介入﹔社會生態學方法強調個人與環境的互動,是多科學門方法的整合。

因此推動學校健康營造,必須讓決策者及成員對社區健康營造的目的及原則有所共識―學校健康營造是屬於社會生態模式的健康促進,不只是改變個人的行為及生活型態,更須創造支持健康的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及物質環境;因此,推動學校健康營造必須透過組織及發展的過程,凝聚共識,整合及運用學校及社區的人物力資源,以增進個人及組織的能力來改善健康問題及促進健康的學校政策及計畫的產生。

必選議題:

健康體位現況分析

健康飲食方面

本校觀察學生飲食習慣不佳,所以有愈來愈多過重兒、營養不良者及體質不佳常生病者,其比率佔全校的(10.97)%,因此唯有透過日常生活飲食及運動,做好身體的健康改造,才能真正達到疾病預防的目的。

從本校分析中,我們瞭解健康的身體必須從健康的飲食習慣開始,因此如何從小培養國民正確之衛生知識,養成良好之健康行為,以減少日後疾病及健康問題之發生,是學校教育應當努力的目標。

唯有宣導「健康飲食」觀念與行為並作為輔導重點,如此才能促進學童健康體位,增進個人健康技能。

健康體能方面

教師平日忙於學生課業往往疏忽自己要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所以在心肺功能檢測方面都變差。

本社區家長由於社經地位懸殊,一部份是沒時間運動,一部份是沒有健康概念,導致家長在體適能檢測上數值不佳。

因此學校研擬出一項健康促進體適能實施計畫,利用下班時間及早自修時間組各項社團(韻律健身操.慢跑.桌球.壘球.排舞)希望藉由此計畫培養教師與家長運動習慣,增進運動樂趣,提升身體免疫功能並促進親師生的互動,營造友善校園的氣氛。

必選議題:

口腔衛生現況分析

依據本校九十七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顯示:

本校一年級學童,齟齒盛行率高達(80.95)%;二年級學童,齟齒盛行率高達(78.95)%;三年級學童,齟齒盛行率高達(90.00)%;四年級學童,齟齒盛行率高達(79.01)%;五年級學童,齟齒盛行率高達(75.71)%;六年級學童,齟齒盛行率高達(85.07)%;總體口腔衛生不良比率也高達(81.19)%。

然而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擁有一口健康的恆齒,才能提供學生未來的發展基礎,所以本計劃著重於學童口腔衛生習慣及正確的刷牙習慣的養成推廣,期能提高教師、家長及學童口腔衛生保健知識,並落實口腔衛生於日常生活之中。

必選議題:

視力保健現況分析

依據本校九十七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顯示:

本校一年級學童,視力不良高達(14.0)%;二年級學童,視力不良高達(9.8)%;三年級學童,視力不良高達(21.9)%;四年級學童,視力不良高達(12.1)%;五年級學童,視力不良高達(30.8)%;六年級學童,視力不良高達(45.5)%;總體視力不良比率也高達(23.5)%。

視力的好壞取決於幼兒時期視力的發育,在幼兒時期注重其視力的發育對小朋友將來一生會有很重大的影響。

因此培養學生正確視力保健觀念,預防眼睛視力不良的發生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叁、計畫目的:

(一)整合衛生組織,營造健康校園環境。

(二)結合學校、家長、社區提供健康生活的精神及物質環境。

(三)落實口腔衛生觀念,養成良好潔牙習慣。

(四)實施口腔保健教育,降低齲齒比率。

(五)藉由健康體適能的提倡,增進家長、學生和教師的體能。

(六)倡導均衡的飲食習慣,養成健康的身體。

(七)讓健康促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的行為與觀念,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影響家人及社區,進而提升生活的品質。

(八)培養學生正確視力保健觀念,預防眼睛視力不良的發生。

(九)期能早期發現學生視力缺點俾使早期治療,以維護視力正常。

 

肆、計畫內容

一、推展重點

1、充分運用白雲社區資源,活化教學內涵,將此資源融入可運用的教學領域內設計活動內容。

2、依據九年一貫課程之教學理念與精神,將本校學生經驗、分段能力指標與基本能

力,融入課程為教學活動,培養孩子們健康生活的概念。

3、結合家長與社區資源,設計白雲國小活動課程。

4、主要推動項目:

視力保健、_口腔保健、健康體位。

二、實施策略與規劃

(一)成立學校健康促進研究團隊

(二)結合學校願景,發展學校健康促進目標

(三)結合地方資源與人文特色

(四)進行專業諮詢與對談、辦理專業進修研習

(五)研擬健康促進課程與教學方案,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六)規劃健康促進學校實施內容架構

(七)規劃相關實施活動(詳如實施內容)

(八)執行計畫

(九)實施評鑑及檢討修正

(十)建立「健康促進學校」活動檔案

三、實施內容

議題名稱

活動內容

活動對象

實施日期

 

1.成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並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

全校

整年

2.透過委員會進行需求評估,並能依照評估結果,制定實施計劃。

全校

整年

3.組織「校園緊急救護小組」、建立「學生緊急傷病處理辦法」。

全校

整年

4.實施各項衛教工作:

(1)實施望遠凝視活動、以降低近視發生率。

(2)配合牙醫師,每週三定期口腔檢查、提高齲齒矯治率。

(3)加強學童餐後潔牙活動。

(4)建立無菸校園環境及舉辦菸害防制宣導活動。

(5)藥物濫用防制宣導教育活動。

(6)提供學生均衡營養之午餐,每學期不定期檢查午餐提供廠商安全衛生。

全校、

社區

整年

5.建立學生個人健康檔案:

(1)每學期實施學生健康檢查(身高、體重、視力、口腔、尿液、蟯蟲…等)、建立資料檔案並做適當矯治。

(2)生長遲滯學生…等體格缺點矯治。

(3)特殊疾病學生之建檔及照顧。

(4)傳染病管制及照護。

(5)每年二月底前,將資料上傳教育部

全校

整年

6.利用各種宣傳管道,達到教育的目的。

(1)設置「健康促進學校網頁」:

建立各議題的相關資訊,

教育師生、家長與社區民眾。

(2)藉由本校輔導刊物「彩虹橋」宣導健康的概念

(3)藉由本校白雲之音廣播社宣導健康的概念

師生、家長與社區民眾

整年

7.健康與體育課程及活動:

(1)研討各學年課程計畫,將相關議題融入「健康與體育」課程及相關學習領域中。

(2)配合學校本位課程實施各項議題

全校教師

整年

8.建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

(1)開放學校運動場等運動設施,以提供社區民眾運動環境,促進健康行為的動力。

(2)定期檢查各項校園設施並進行維護工作。

(3)建構完善、安全的校園學習環境、以達到學生「無傷病」之目標。

(4)使飲水、用水安全無虞。

(5)建立無菸、無毒校園環境。

(6)社區與校園設置監視系統以預防犯罪。

(7)營造健康、環保、永續的校園環境,與社區共享健康舒適多元的校園。

全校、社區

整年

9.體適能教育、提倡規律運動、養成健康儲蓄觀念:

(1)每年實施學生體適能檢測並培養學生運動知能及促進運動習慣。

(2)舉辦班級體育對抗賽(大隊接力、健康操比賽躲避球賽、樂樂棒球賽)及辦理運動會。

(3)每星期二、五課間活動時間實施全校健康操活動,促進身體健康。

(4)舉辦【拜訪白雲之家登山健行活動】。

(5)舉辦六年級畢業路跑

(6)推動家長休閒運動(排舞、瑜珈、森巴舞)

全校師生

整年

10.營造並建立校園良好的精神環境:

(1)建立學校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塑造優質、和諧的校園文化。

(2)營造彼此尊重、相互關懷、信任和友愛的環境,以提昇教職員工心理的健康質量。

(3)提供有需要的學生適當的協助。

全校師生

整年

11.建立「學校-家庭」良好關係:

(1)藉由開學初舉辦的家長親師座談會,宣導「健康促進學校計劃」之精神和內涵。

(2)透過家庭訪問建立良好的聯繫和雙向溝通。

全校師生

整年

 

1、營養知識大考驗「前測問卷」收集

全校師生

99/03

2、全校體位測量(前測)

學生

99/03

3、提供均衡營養之午餐:

本校係委辦午餐之學校,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乃是依據「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設計準備,因此符合衛生、安全、營養,符合均衡飲食原則。

全校師生

整年

4、舉辦各項營養宣導活動:

(1)營養才藝競賽:

作文、漫畫、壁報、電腦繪圖等。

(2)利用朝會、彩虹橋、白雲之音宣導:

多喝白開水、

早餐一定要吃、均衡飲食、健康體位等。

(3)張貼懸掛海報圖片。

(4)配合白雲之音舉辦每月營養知識有獎徵答活動。

全校師生

整年

5、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

(1)利用午餐時間飲食指導

(2)針對體位異常學童(過輕或過重),進行個別飲食指導,及飲食選擇指導

 

各班教室

整年

7、輔導並監督校外小吃店,飲食衛生與安全

(1)與衛生所和家長會合作,輔導校外小吃店的衛生與安全。

(2)對於優良之小吃店,給予「優良衛生安全小吃店」認證並與之合作,為學童校外飲食把關,讓學童學習選擇在外用餐的安全。

校外餐飲小吃店

整年

8、營養諮詢:

由保健中心建檔並轉介特殊飲食或疾病學童及家長,例如:

過重兒、營養不良者及體質不佳常生等,進行營養諮詢及追蹤。

特殊疾病學童及家長

整年

9、營養知識大考驗「後測問卷」收集

全校師生

99/06

10、體位測量(後測)

學生

99/06

1、教師體適能前測

全校教師

98/09、

99/03

3、推動家長休閒活動(排舞、瑜珈、森巴舞)

家長

整年

4、學生體適能前測

全校學生

98/09、

99/03

5、學生四至六年級,體育循環教學

4-6學生

整年

6、教師體適能後測

全校教師

98/12、

99/05

7、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登山、路跑活動

親師生

99/04及

99/06

8、學生體適能後測

全校學生

98/12、

98/05

9、推動教師、學生競走活動(以台灣地圖為依據)

全校師生

整年

1.辦理九十六學年度一至六年級的口腔檢查

全體學童

98/09

2.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大考驗「前測問卷」收集

全校學童

98/10

4.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

(1)配合週三牙醫志工家長到校檢查,宣導潔牙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

(2)配合學校本位課程,進行口腔衛生保健教學觀摩,預計二場次。

(3)實施餐後潔牙及含氟漱口水

各班教室

整年

5.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大考驗「後測問卷」收集。

全校學童

98/12

1、進行視力保健問題前測

全校師生

99/03

2、辦理「視力保健」學習活動:

(1)書法比賽:

五、六年級(配合語文競賽)

(2)影片欣賞和心得寫作:

三、四、五、六年級

(3)出刊視力保健海報:

五、六年級

(4)著色比賽:

幼稚園、一、二年級

全校學生

98/12

3、以彩虹橋、白雲之音和海報宣導正確的視力保健

全校師生

整年

8、進行視力保健問題後測

全校師生

99/05

伍、預期成效:

(一)凝聚學校共識、落實學校願景:

經過此次專案活動,建立學校成員的健康觀念

產生共同的價值,體認健康體位、口腔衛生和視力保健的重要,系統的思考並

規劃整體的學校衛生措施,期望透過關鍵重點工作,落實每位成員皆能深刻感

受到學校重視健康的理念。

(二)營造友善校園,促進身心健康:

讓學生生活於健康的學校環境中,並以良好之

師生互動模式積極主動連結,建構出更周延的學習資源網絡,使每位參與的成

員皆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三)擴大家長參與、活化教學層面:

透過家長與教師共同學習與討論,以及有系統

的活動規劃與回饋等方式,彼此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改進既有教學策略、提昇

學生學習品質。

同時經由社區家長與學校的伙伴關係,藉合作方式促進家長與

教師的交流,擴大觀念和實務的分享,以提升團隊成員反省與分析的能力,活

化教學的能量。

(四)期望透過本計畫的實施,結合社區資源,能有效提昇學校之效能,同時以「最

佳互動模式」,孕育優質的校園文化。

陸、預定進度

月次

工作項目

98年

9月

98年

10月

98年

11月

98

12月

99

1月

99

2月

99

3月

99

4月

99

5月

99

6月

1.成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

2.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

3.進行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

4.決定目標及健康

議題

5.擬定學校健康促

進計畫

6.編製教材及教學

媒體

7.建立健康網站與維護

8.擬定過程成效評量工具

9.成效評量前測

10.執行健康促進

計畫

11.過程評量

12.成效評價後測

13.資料分析

14.報告撰寫

柒、人力配置

計畫之主要人力為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及工作團隊之成員,計13名。

各成員之職稱

及工作項目見下表:

計畫職稱

姓名

本校所屬單位及職稱

在本計畫之工作項目

計畫主持人

吳昌期

校長

研擬並主持計畫,彙整報告撰寫

協同主持人

蔡麗華

教務主任

研究策劃,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行政協調

協同主持人

王淑芬

學務主任

研究策劃,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行政協調

協同主持人

洪中明

總務主任

研究策劃,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行政協調

執行總幹事

張維志

體衛組長

協助行政協調並執行督導計畫進度

研究人員

吳昭樺

一年級學年主任

協助行政協調學年活動並督導計畫執行

研究人員

蔡孟儒

二年級學年主任

協助行政協調學年活動並督導計畫執行

研究人員

胡誌麟

三年級學年主任

協助行政協調學年活動並督導計畫執行

研究人員

李安翔

四年級學年主任

協助行政協調學年活動並督導計畫執行

研究人員

楊柳洲

五年級學年主任

協助行政協調學年活動並督導計畫執行

研究人員

賴其發

六年級學年主任

協助行政協調學年活動並督導計畫執行

研究人員

蔡信成

資訊組長

健康網路網頁製作及維護

研究人員

朱美玲

家長會長

社區及學校資源之協調聯繫協助各項活動之推展及整合社團人力協助推展健康服務

研究人員

鍾珮玟

護士

協助辦理學生需求評估與活動及協助班級與行政單位之聯繫心理健康狀況及需求評估,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捌、評價指標:

配合計畫執行來進行過程評量,並於計畫執行前後,收集前後測資料以評估計畫成效,茲說明如下:

一、過程評量:

藉由評價過程來提升學校組織改善健康問題的能力,強調評價與計畫

決策、執行、回饋及修正等過程的密切聯結,包括個人、組織、社區、

政策等各層面的分析,根據這些過程評價的質性及量性資料與建議,

可提供重要訊息,有助於計畫的研擬、執行及修正。

1、行政和政策因素:

包括教育方面(課程、活動、訓練的規劃與執行)、政策方面(相

關規定的修訂定、組織結構與配置)。

2、組織因素:

包括師生互動、社團、志工等組織之社會支持、行政人員之行政配合、

組織運作功能。

3、資源因素:

包括人力/物力資源可近性、經費編列、設備可利用性。

二、成效評量:

包括影響評價及結果評價,影響評價是指評價較短期立即的計畫成效,

而結果評價是指評價較長遠或最終的效果。

1、健康狀況:

包括生理指標(齲齒、視力不良數量)、體適能指標(身體質量指數、

心肺耐力)。

2、行為與生活型態:

養成良好口腔保健和視力保健習慣,將口腔保健、健康體位及

視力保健納入課程來教學。

3、環境因素:

營造一個低齲齒及良善視力保健的校園及社區環境。

4、個人因素:

學生及教師及社區人員,能有健康覺知、知識、態度、價值觀、健康

生活技能,共同為口腔保健和視力保健而努力。

 

玖、經費編列:

97學年度補助經費上、下學期各柒仟伍佰元,整學年度共計壹萬伍仟元整。

項目

金額

說明

印刷費

4000

印製教學及傳播資料、問卷及成果報告

文具、紙張

4000

油墨、紙張、文具等費用

電腦處理費

2000

磁片、光碟片、電腦資料處理費

獎品

4000

辦理各項競賽與宣導用

雜支(佔上列項目總和5%以內)

1000

杯子、茶水費…等

合計

15000

拾、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後,經台北縣政府核定後層轉教育部核備實施,修正時亦同。

教務主任:

承辦人:

學務主任:

校長:

總務主任:

 

【附件1】

「臺北縣98學年度學校衛生與健康促進實施計畫」基本資料

一、學校名稱:

臺北縣立白雲國民小學班級數:

14

二、自選議題:

(可複選)

□防菸拒檳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餐飲衛生管理

□個案管理(傳染病、慢性病等)

□安全教育與急救

□其他,請敘明

三、是否曾辦理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或相關子計畫

(可複選,含教育部及本府經費補助學校;推動單一議題無菸校園或視力口腔保健計畫均可)

□93學年度□94學年度□95學年度V96學年度V97學年度

四、是否申請示範學校

V否

□是,需至少有2個學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五、是否申請議題重點學校

V否

□是,需至少有1個學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推動議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辦人:

處室主任:

校長:

聯絡電話:

(02)26403909*30

 

【附件2】申請示範學校或議題重點學校自評表

一、請勾選,不得複選(辦理學校免填)

□申請示範學校

□申請議題重點學校

評審項目

配分

自評

一、是否成立校內推動組織並落實運作

(校長是否擔任主要計畫推動者)

10

二、家長及社區資源整合情形

(與當地醫療院所、衛生局所、家長會、社區團體聯結情形)

20

三、議題推動策略是否明確可行並具創意(如辦理社區與教師的增能研習)

20

四、進度規劃是否合理

10

五、學生、社區居民(家長)、教師的參與情形

10

六、學校過去在推展學校衛生工作之績效

請舉例:

 

20

七、可以提供全縣服務項目,請舉例:

 

10

總計

承辦人:

處室主任:

校長:

聯絡電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