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1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docx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

中级热处理工知识要求试题

一、是非题(是画√,非画×)

()1.合金元素中只有比铁原子半径小得多的元素以置换固溶体形式存在于铁中。

()2.由于合金元素的原子大小结构不同于铁原子,因此溶入铁后不会形成晶格畸变。

()3.由于合金元素的溶入,使亚晶尺寸变小也会使变形抗力增大。

()4.合金元素溶入铁素体通过固溶强化,改变了铁素体的力学性能,且随着合金元素在铁素体中溶入量和溶解量的增多,其固溶强化的效果显著。

()5.合金元素强化铁素体以提高钢的强度的方法,在一些不需要热处理的高碳合金钢中获得广泛应用。

()6.低碳高硅钢和低碳高铬钢属于奥氏体钢。

()7.高镍、高锰钢属于铁素体钢。

()8.ωc为0.4%的亚共析碳钢,当加入铬稍大于12%时,即变为过共析钢。

()9.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会导致S点、GS、ES线的左右移动。

()10.用合金元素对铁碳合金相图的影响,作为分析合金钢组织和相变的理论依据。

()11.钢中所有碳化物都是硬而脆的,尤其是特殊碳化物更为硬而脆,碳化物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的强化相。

()12.除锰和磷以外的所有合金元素都能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钢的晶粒。

()13.合金元素增加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截面尺寸较大的工件在淬火冷却时,不仅外层甚至内层也能得到马氏体组织,从而在回火后获得表层与内层均匀一致的性能。

()14.合金元素在合金钢回火时起着促进组织转变的作用,即增加钢的回火不稳定性。

()15.在相同的碳含量和回火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合金钢的硬度比碳钢高,即回火稳定性高。

()16.合金钢随着回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合金钢的碳化物聚集长大加快,尤其是形成碳化物元素。

()17.调质伯主要指机器上传动件和连接件,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

()18.调质钢的回火索氏体组织,是淬火加中温回火才能得到的。

()19.调质件工作时应力集中在表面上,要求淬透层深度为零件半径的1/2~1/4。

()20.碳质量分数为0.3%~0.55%的钢,强度高而韧性与塑性偏低,在机械零件制造中用量很大。

()21.合金调质钢与相同碳含量的碳素调质相比,强度、塑性、冲击韧度都高。

()22.合金调质钢的辅加合金元素是适应主加元素而加入钢中的。

()23.低淬透性调质钢,钢中的合金元素种类少、含量低。

一般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2.5%。

()24.铬钢的淬火温度范围宽、不易过热、变形开裂倾向小。

()25.锰钢在加热与保温时要求不严,所以不会产生过热倾向。

()26.硼钢的加热淬火温度过高会降低钢的淬透性。

()27.铬钼钢是本质粗日粒钢,其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高,高温强度也高。

()28.铬锰钢中由于铬的存在,抑制了锰对晶粒增长的不利影响。

()29.铬锰硅钢可以代替镍铬钢,用于制造高速、高负荷、高强度的零件。

()30.对含钨、钼的钢回火后采用水冷或油冷,可防止回火脆性。

()31.螺栓常用的调质钢要求塑性好,变形抗力小,表面质量高。

()32.经冷拔的钢材需要进行正火才能恢复冷拔前的性能。

()33.弹簧钢中淬透性差、抗应力松弛性能不好、耐蚀性差的钢材,多用于截面小于10mm的一般弹簧。

()34.硅锰弹簧钢的弹性极限、屈强比、回火稳定性较高,主要用于汽车板簧。

()35.弹簧淬火一般为油冷或在350~400℃盐浴中进行等温淬火。

()36.大型螺旋压缩弹簧可以采用热卷成形,热整型后立即淬火冷却。

()37.弹簧淬火、回火后采用空冷,能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

()38.弹簧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处理,是将过冷奥氏体在下贝氏体转变温度等停留后全部转变为下贝氏体,然后再淬火入水或油中冷却。

()39.经冷成形的弹簧必须进行一次去应力退火,消除应力,稳定尺寸,改善性能。

()40.弹簧经喷丸处理后只能对弹簧表面产生强化作用,并不能提高弹簧的疲劳寿命。

()41.弹簧的松弛处理产生的残留变形和加工硬化,提高了弹簧的弹性极限承载能力,但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42.轴承用钢要求有一定的耐蚀能力,能抵抗润滑油及大气或其它介质的腐蚀。

()43.轴承钢热锻成形后组织内存在着粗大网状碳化物、粗大片状珠光体,可以在球化退火中得以清除。

()44.铬轴承钢本系高碳钢,在加热时脱碳倾向小。

()45.铬轴承钢淬火后会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经回火后仍不能全部转变与稳定,在室温长期存放仍会发生奥氏体转变,发生尺寸变化。

()46.铬轴承钢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主要使奥氏体中溶入足够的合金碳化物。

()47.形状复杂的轴承零件淬火冷却到室温后,可以立即深冷处理。

()48.轴承钢淬火后经深冷处理,恢复到室温后,再进行100~120℃加热,保温1~2h叫活化处理。

()49.氧化焰经调整适当后,也可用于表面加热淬火。

不至于引起零件表面氧化脱碳。

()50.碳的质量分数为0.2%的碳钢最适于进行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51.大型零件及导热性差的灰铸铁件,火焰加热前必须预热,否则淬火后有变形开裂的倾向。

()52.火焰加热是传导加热,加热淬火温度与感应加热淬火温度相同。

()53.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的常见缺陷是裂纹,主要是由于加热温度高造成的。

()54.低碳钢的渗碳层没有达到应有的浓度、深度,也能在随后热处理中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55.承受接触疲劳产生浅层剥落的齿轮等零件,其产生的疲劳源多数在渗层表面。

()56.含V、Ti、Mo、W等合金元素的渗碳钢,过热倾向大,所以在渗碳温度下长期保温,奥氏体晶粒会显著长大。

()57.液体渗碳具有加热均匀,速度快和便于直接淬火等优点,但成本高,盐浴成分不易调整。

()58.渗碳剂中活性大的强渗气可以提高渗碳速度,即是使用不当,也不会生成炭黑。

()59.渗碳钢随着温度的升高,铁原子自扩散的过程加剧,钢的表面脱位的原子和空位数量增多,无利于碳原子的吸收和扩散。

()60.要想得到足够的渗层深度,只有提高渗碳剂的流量。

()61.渗碳废气火苗短且外缘呈浅蓝色有透明感,表明渗碳剂供量不足或炉子漏气。

()62.合金渗碳钢一次重新加热淬火,重新加热在Accm以上的温度,主要是消除渗碳时形成的网状或大块渗碳体。

()63.低合金渗碳钢二次重新加热淬火,对于本质细晶粒钢的零件,主要使心部、表层都达到高性能要求。

()64.渗碳零件渗碳淬火后进行喷丸处理,促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65.渗碳零件渗碳淬火后,渗层中的网状与块状碳化物,降低零件的韧性和疲劳强度,不利于提高耐磨性。

()66.合金渗碳钢测量渗层深度,应从表面测到原始组织处。

()67.渗氮时形成的高稳定合金氮化物在渗氮层中呈高度弥散状态析出,使渗层具有很高的硬度,且氮化物越稳定,弥散度越高,渗层硬度越高。

()68.合金钢渗氮,非氮化物形成元素锰、硅、镍也阻止钢对氮的吸收,降低氮浓度,减少渗层深度。

()69.渗氮的温度越高,渗层越深,但心部和渗层的硬度均较低。

()70.渗氮时,在炉内加入催渗剂,可加速渗氮过程,保证高合金钢渗氮过程的顺利进行。

()71.一段渗氮即等温渗氮,该工艺是地一个恒定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渗氮的过程。

()72.一段渗氮适用于尺寸精密,渗层要求深,硬度要求高的零件。

()73.二段渗氮适用于渗层要求较浅,批量较大的零件。

()74.三段渗氮能进一步提高渗氮速度,但比一段渗氮脆性大,特别是硬度与变形容易超差,生产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75.碳氮共渗时,在同样的温度下,渗入速度比渗碳和渗氮都慢。

()76.共渗温度一般低于渗碳温度且氮能强烈的稳定奥氏体,所以不可以直接淬火。

()77.共渗工件可以采用较低的冷却速度,因而可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78.碳氮共渗件不能获得高的强度与硬度,以及理想的残余压应力,主要是渗层的碳氮浓度高造成的。

()79.中温碳氮共渗时要想获得更厚的渗层,会在组织中产生黑色组织。

()80.碳氮共渗层承受冲击的能力比渗碳层低,比渗氮层高。

()81.碳氮共渗的组织与性能主要取决于共渗的时间。

()82.高温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表层含氮较高,而含碳量较低。

()83.共渗层与渗碳层要求相同的硬度时,共渗零件的回火温度应略低于渗碳回火温度。

()84.铸铁中随着含硅量增加,铸铁的石墨化程度提高,石墨变为粗大。

()85.铸铁中的锰、硫的含量越高石墨化的过程越容易进行。

()86.湿砂型冷却速度大于干砂型、金属型的冷却速度,易形成白口组织。

()87.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的石墨分别呈片状和团絮状。

()88.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比普通灰铸铁低。

()89.白口铸铁绝大多数是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具有高硬度、抗磨性和低脆性。

()90.铸铁可以通过热处理获得相当于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性能不同的基体。

()91.灰铸铁在热处理中加热与冷却速度都不宜快,以免引起变形开裂的倾向,主要是灰铸铁中存在着大量的石墨,降低导热性。

()92.灰铸铁进行石墨化退火处理,将全部或部分高硬度的渗碳体分解为铁素体+石墨或珠光体+石墨+铁素体等。

()93.高温石墨化退火工艺的加热温度一般为650~700℃,保温一段时间,使渗碳体分解,然后随炉冷却。

()94.灰铸铁正火的冷却速度越大,析出的铁素体量越少,可以控制冷却速度,来调整铸铁的硬度。

()95.球墨铸铁的正火目的是增加基体中的珠光体数量和弥散度,降低硬度、强度、耐磨性。

()96.球墨铸铁正火后因内外冷却速度的不同,容易产生内应力,故要进行回火处理。

()97.球墨铸铁在620~640℃回火,称为部分球化退火。

()98.球墨铸铁中温回火,由于奥氏体化温度低,在金属基体中存在少量分散的铁素体,具有低的力学性能。

()99.球墨铸铁有两种原始组织,一种是珠光体基体,另一种是铁素体基体。

()100.球墨铸铁铁素体基体中温回火时,要比珠光体基体正火时所需的保温时间短。

()101.球墨铸铁中温回火增加冷却速度可以增加正火组织的珠光体数量。

()102.球墨铸铁的淬火硬度很高(58~60HRC),脆性很大,必须经退火处理才能在机器上使用。

()103.可锻铸铁在450~550℃之间缓冷,会产生回火脆性,因此在这个温度以上可以出炉快冷。

()104.铸铁的等温淬火处理只适用于截面厚度>30mm的铸件。

()105.铸铁的等温淬火将获得贝氏体+马氏体组织。

()106.铸铁表面淬火前须进行一次退火处理。

()107.灰铸铁经接触电阻加热自冷淬火后,表面获得细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108.铸铁的渗氮、碳氮共渗处理时间要比钢的速度快。

()109.实际上,工具钢和其它钢种及积压工具钢之间是有着严格界限的,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110.刃具的最终热处理是淬火后经低温回火处理。

()111.低合金工具钢为过共析钢,一般采用不完全淬火,以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粒状碳化物和马氏体组织。

()112.高速钢的返修件在重新淬火前要进行一次退火,否则会出现萘状断口。

()113.高速钢的淬火温度应选择在既能使足够量的碳和合金元素充分溶解于奥氏体中,又不能使奥氏体晶粒过分长大,不产生过烧的范围。

()114.淬火加热范围的选择原则是在使钢能够发挥最高的淬透性的同时又能保持最小的晶粒度,以保证经回火后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

()115.为了避免因淬火冷却速度过大而产生变形和开裂,模具在出炉后淬火前一般都在空气中进行延时冷却。

()116.对精度和尺寸稳定性要求的量具,都需要进行深冷处理,以减少残余奥氏体量。

深冷处理温度是-70~-80℃,是在淬火回火后立即进行,以免残余奥氏体稳定化。

()117.工具钢的表面质量是影响工具寿命的根本因素。

()118.刃具的正火是为了改善刃具的原材料组织,如去除网状碳化物和细化组织等。

()119.高速钢是制造多种工具的主要材料,它除含碳量高外,还有大量的多种合金元素(W、Cr、Mo、V、Co),属高碳高合金钢。

()120.中频同时加热淬火的常用比功率是0.8~1.5kw/cm2。

()121.高频同时加热淬火的常用比功率是0.8~2.0kw/cm2。

()122.100kW8kHz中频电源的同时加热淬火的最大面积为128cm2。

()123.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零件的硬度要求一般是很高的,因此淬火后多进行高温回火。

()124.100kW8kHz中频发电机在375V供电时,发电机内阻抗等于1.406Ω。

()125.电子管式高频电源调整时加大反馈,能使栅流下降。

()126.同时加热淬火感应器的高度Hi受比功率Po影响较大,一般Po大者,Hi可适当减小。

()127.同时加热淬火感应器的高度Hi也受电流频率的影响,电流频率高者,其Hi可适当减小。

()128.电子管式高频设备的振荡管的临界内阻是个动态内阻,并用公式RKO=Ua/Ia计算。

()129.感应器的有效圈上装了导磁体后,利用导磁体的槽口效应,降低感应器的加热效率。

()130.连续淬火感应器的有效圈上电流密度很大,发热量也很大,必须强制冷却,否则感应器极易烧毁。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当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2%时,共析含碳量(质量分数)可移到()附近。

A0.4%B0.5%C0.6%

2.合金钢的共析含碳量是随着加热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的,E点左移,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即会出现莱氏体含碳量降低,如高速钢碳的质量分数仅有()左右,但也属于莱氏体钢。

A0.7%B0.8%C0.9%

3.碳钢的残余奥氏体分解温度一般为()。

A100~150℃B200~300℃C350~400℃

4.合金元素使马氏体回火分解的终止温度从()提高到400~600℃。

A150℃B250℃C350℃

5.下列合金元素中()不形成碳化物,而是溶于奥氏体中,才能提高淬透性。

ATi、V、NbBMo、Ni、MnCCr、W、Si

6.碳的质量分数为()的调质钢,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具有高的强度,韧度和塑性等综合力学性能。

A0.2%~0.3%B0.3%~0.55%C0.6%~0.17%

7.低淬透性调质钢,油淬后的最大临界直径为()。

A<30mmB30~40mmC45~55mm

8.硼钢在()左右缓冷,容易产生硼脆现象。

A650℃B700℃C750℃

9.中淬透性调质钢,油淬最大临界直径为()。

A40~60mmB60~80mmC80~100mm

10.铬钼钢高温强度和组织稳定性好,所以可以制造在()温度下长期工作的零件。

A300℃B400℃C500℃

11.调质钢淬火加热保护时间必须使足够的碳化物溶于奥氏体中,并均匀化。

在盐浴炉中加热保温时间碳钢一般为()。

A1.5~2.0min/mmB0.25~0.4min/mmC0.5~0.65min/mm

12.调质钢淬火后在强制空气循环装置电炉中回火时,回火保温时间为()。

A1.5~2.0min/mmB2.5~3min/mmC3.5~4min/mm

13.热成形弹簧,应在高于淬火温度()热成形,成形后再进行余热淬火。

A50~80℃B100~150℃C150~200℃

14.滚动轴承的座圈与滚动体之间为点、线接触,承受着集中载荷,通常接触应力高达()。

A1000~1500MPaB1500~5000MPaC8000~8000Mpa

15.铬轴承钢淬火后会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一般体积分数为()。

A5%~10%B10%~15%C15%~20%

16.弹簧的冷强压松弛处理,在室温下强压在()。

A10~15hB16~24hC24~32h

17.滚动轴承钢深冷处理的保温时间通常为()。

A1~1.5hB2~3hC3~4h

18.火焰加热氧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到()。

A2000℃B2300℃C3000℃D3300℃

19.火焰加热燃烧焰中的还原区温度最高,在距焰心顶端约()处温度达到最高值。

A1~2mmB2~4mmC4~5mm

20.工业用电石中碳化钙含量的质量分数为()。

A50%~60%B65%~80%C80%~90%

21.按国家规定标准乙炔瓶的充气压力为()。

A1.45MPaB2.45MPaC3.45Mpa

22.最适用于进行火焰加热淬火的碳钢,其碳的质量分数一般为()。

A0.2%~0.3%B0.35%~0.70%C0.7%以上

23.检查火焰表面淬火形成的裂纹,可将零件先浸在体积分数为()的硝酸溶液中,然后在放大镜下观察。

A8%B10%C12%

24.渗碳层表面碳浓度,对于承受冲击疲劳载荷的零件,ωc取()。

A0.5%~0.7%B0.7%~0.9%C0.9%~1.05%

25.常见的渗碳齿轮渗层深度取齿轮模数的()。

A15%~20%B20%~25%C25%~30%

26.渗碳气体中甲烷CH4分解生成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量少,只有(),因而是优良的渗碳气体。

A3%~5%B5%~7%C8%~9%

27.CO是渗碳能力较强的气体,CH4是渗碳能力很强的气体,例如:

在900℃时欲使钢表面的碳质量分数达到1.0%jf,φco需要达到(),而φcH4只需要1.5%。

A80%B90%C95%

28.对渗碳剂的要求是含碳量高、活性大、杂质少、特别是含()量要特别低。

ASBCOCH2

29.渗碳时为了保证气体循环通畅,使工件渗层均匀,装炉时要求零件间留()间隙。

A3~5mmB5~10mmC10~15mm

30.渗碳的强渗时间主要取决于渗碳层深度要求,当试样的渗层深度达到技术要求深度的()左右时,即可转入扩散阶段。

A1/3B1/2C2/3

31.对18CrNiWA和12CrNi3A等含铬渗碳钢件渗层的测量,按要求应测到过渡区的()处。

A1/2B全部深C2/3

32.渗氮通常在共析温度()以下进行。

A650℃B590℃C490℃

33.在氨气中加入少量的氧,可加速渗氮过程,例如:

40Cr钢件在520℃渗氮时,在氨气中加入体积分数为4%的氧气,渗氮速度可以提高()。

A1.5倍B2倍C2.5倍

34.离子渗氮与气体渗氮相比速度快,特别是渗层要求在()以下时更为显著。

A0.2mmB0.3mmC0.4mm

35.离子渗氮通常阴阳极的距离为()。

A20~30mmB30~70mmC70~100mm

36.离子渗氮在保温时的电压一般为()。

A380~400VB400~800VC900V以上

37.碳氮共渗表面的最佳渗碳浓度为()。

A0.6%~0.8%B0.8%~0.95%C0.9%~1.05%

38.碳氮共渗的渗层较浅,一般不超过()。

A0.6mmB0.7mmC0.8mm

39.原来要进行渗碳的零件,改用碳氮共渗处理时,共渗层深一般为渗碳层的()。

A1/3B1/2C2/3

40.渗氮温度对渗层表面最高硬度有很大的影响,渗氮温度在()硬度最高。

A350~400℃B450~500℃C550~600℃

41.只有铸铁中含有相当量的硅时,提高含碳量才能铸铁的()。

A奥氏体化B珠光体化C石墨化

42.硫以共晶体或富铁硫化物存在时,有力地()石墨化。

A促进B阻碍C影响

43.白口铸铁中的碳,绝大多数是以()形式存在的。

A片状石墨B团絮状石墨C渗碳体

44.灰铸铁中的碳以()形式存在的。

A片状石墨B团絮状石墨C球状石墨

45.通常,合金元素质量分数总和在()的铸铁称为低合金铸铁。

A3%以下B4%~5%C6%~8%

46.国内生产的蠕墨铸铁主要为()石墨。

AⅠ型BⅡ型CⅢ型

47.蠕墨铸铁的石墨并非完全呈蠕虫状,是蠕虫状、团片状和团球状三种形态共存,其中蠕虫状至少占石墨总量的()。

A30%B50%C80%

48.灰铸铁常用消除内应力低温退火的热处理方法,来消除()渗碳体。

A游离B网状C粗大

49.铸铁消除内应力低温退火处理,就是将铸铁件加热到()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

AAfc以上B弹塑性`C共析点

50.铸铁消除内应力处理的冷却速度必须缓慢,在350℃以上温度时,冷却速度一般控制在()。

A20~40℃/hB50~60℃/hC70~90℃/h

51.含铬、镍、钼的合金铸铁,在()范围内有回火脆性。

A400~450℃B500~550℃C600~650℃

52.球墨铸铁对冷却速度的敏感性很大,所以球墨铸铁的内应力一般比灰铸铁高()。

A1~2倍B3~4倍C4~5倍

53.球墨铸铁消除应力的低温退火工艺,可消除铸件中残余应力的()。

A60%~70%B80%~90%C90%~95%

54.部分球化回火适用于含磷量较高的球墨铸铁,当与低碳奥氏体化正火工艺配合时,可提高铸铁件冲击韧度()。

A30%~45%B50%~80%C85%以上

55.黑心可锻铸铁的退火周期长,一般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A20~40hB40~55hC60~80h

56.铸铁淬火采用盐浴炉加热时的保温系数为40~45s/mm,箱式电阻炉的加热时间为盐浴炉的(  )。

 

 A2~3倍B6~7倍C4~5倍

57.铸铁等温淬火常用的等温温度为(),等温60~90min后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A250~350℃B350~400℃C400~450℃

58.铸铁表面淬火时含碳的奥氏体转变为淬火马氏体,而低碳奥氏体转变为淬火(),心部仍为原始组织。

A马氏体B贝氏体C托氏体

59.铸铁接触电阻加热自冷淬火的淬硬层深一般为()。

A0.1~0.3mmB0.4~0.6mmC0.7~1.0mm

60.铸铁渗氮,一般需要()。

A10~30hB40~90hC100h以上

61.耐磨性不单取决于高的硬度,它与()的性质、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等都有关。

A晶粒度B碳化物C夹杂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