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19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docx

《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中期报告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SGH17B603

课题名称《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王继憨

所在单位府谷县华阳九年制学校

填表日期2018年6月20日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修订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

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检查时间:

 2018年3月12日。

2、地点:

华阳九年制学校五楼会议室。

3、课题检查评议专家组成员:

赵春林(副校长、高级教师)、谭瑞(高级教师)。

4、参与人员:

王继憨方园琼王海军王刚强祁瑞丁丽

自我校2017年5月申报的《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项目被批准为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研究前期认真学习了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提高。

课后调查学生,听取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自己在理化生实验动手操作中的困惑,同时与学生积极交流激励他们动手操作的信心。

中期检查了撰写典型案例、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反思、调查报告,及时分析总结,运用已掌握的策略上好后期研究课,通过检查,各成员均如期完成了研究工作。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在会上,课题组成员详细汇报了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取得的成果,本课题研究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检查组对照课题实施计划详细检查了课题前期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并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在交流过程中,对课题组成员提出的疑问和困惑给予了明确的解答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谭瑞老师指出通过实验操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理化生实验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理化生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希望课题组成员在后期研究中能多出成果。

专家赵春林副校长指出:

通过我校“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我校教师形成一套提高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教学的模式。

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希望课题组成员能互相协作,以此拉动我校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并商讨下一步的改进措施,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最后,检查评议专家组成员交换意见,由副校长赵春林代表评议组发言,对我们课题前期研究过程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并要求学校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确保课题后期研究落到实处并顺利结题。

 

二、中期报告要点: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1、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确立好课题之后,根据课题方案的要求,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踊跃参与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和教学经验,达到了中期预定的目标。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校领导悉心关怀和大力指导、同时也得到了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

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反复讨论研究拟定和完善了实验方案,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准备齐全了各项资料,撰写了开题报告。

审阅通过后,我们召开了开题会,开题会由学校副校长赵春林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与会,并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参加。

会上,课题主持人王继憨详细汇报了开题的准备情况,及开题后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就课题研究方法、步骤等问题征求了学校领导的意见,并于会后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

课题开题后,课题组请府谷县教研室教研员谭瑞做了提高初中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相关理论的培训;对组员在研究的方法、步骤以及研究材料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课题组全体成员团结合作,按照申报书和开题报告中确定的方法和步骤展开课题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情、分析数据、找出问题、寻找对策、开展实验,在对比、归纳整理中出成果,构建理化生实验教学模式。

课题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研课精心设计每一节实验课;通过示范课教学和讨论研究课,让年轻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评课议课,学习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以备后期改进;围绕本课题撰写优秀论文、教学反思。

一切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

2、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成员素质迅速提高,各成员的钻研意识和钻研能力明显增强。

专业知识和素养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课题研究工作逐渐顺利,各成员的的研究思路越来越明确,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

课题组成员的团队精神越来越强大,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意识不断增强,课题的研究与成员的成长同步进行,实验课的设计越来越合理。

课题展示出了自己的特色,各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的成果,并且课题的重点与特色都体现在教师教学实施的精炼与学生学习活动的高效上。

确立好课题之后,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反复讨论研究拟定和完善了实验方案,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通过对有效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我们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有效的实验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积累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方面,师生互动交替操作实验,掌握实验涉及的相关知识点。

对于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印象会尤为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探究题的能力。

(2)学生的实验教学真正走进实验室

在理化生学科的教学方面实现了:

由单调枯燥的“粉笔教学”向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转变。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学进度的相对紧张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等诸多原因,最终导致了许多理化生学科教师无奈的将教材中许多精彩的小实验省略或扼杀于书本中,而以黑板上聊聊几笔粉笔画来取而代之。

这无形之中使得学生无法了解实验学科的精髓和精彩。

本课题组认为:

实验学科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认识实验作为教学情境的巨大价值,确立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

在课题组的争取下,学校开放了实验室,让一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放开包袱,率先真正融入到实验中,为其他学生做了很好的表率。

理化生实验探究发现:

把原本的“粉笔画实验”彻底抹去,将学生请进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使其可以进行身临其境的“角色实验”——这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最大的意义所在。

(3)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实验探究”的自然科学课程,无论书本的知识如何浅显易懂,仍然是前辈科学家经过实践总结的知识结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切实的感受。

对于求知欲旺盛的他们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验证性的实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比“就是这样的”要更有意义。

踏着前辈科学家的足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效果尤为明显。

过去,能够镇定、沉着、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聊聊无几,甚至还造成了在理化实验操作考察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尴尬局面。

然而在实施“课外实验探究”模式之后,绝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的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轻松顺利地通过理化操作考察,甚至还有意外的惊喜。

(4)在发挥自身潜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提高明显。

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教学”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同学们大多能够自己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去做实验,并且对于同一个实验,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

(5)理化课外实验探究的进行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堂是理化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之上,去做一些课堂实验的延伸和拓展,这样不仅能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提升对课堂知识与技能认知,还能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新的收获和新的体验,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比如在声现象这一章节中,学生在课堂中已经能感受到实验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而教师在课堂中也通过实验室的器材和自制器材,通过多种器材、多种途径使物体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已经收集了很多感知体验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收获有效地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那么如果在课堂外,教师再次帮助学生拓展一些小实验来取代单纯的书面作业,效果会更加显着,比如书本中如何让酒杯发声,并试着发出多种不一样的声音,学生在课外用自己家里的酒杯,通过多种途径使其发展,学生做的最多的有下面三种:

(1)敲击发声,并通过改变酒杯中的储水量发现敲击所产生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摩擦发声,这是很多学生所意想不到的,学生不小心在杯子的边缘沾水摩擦,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而杯子中的水量改第变,也直接导致摩擦发声发生改变;(3)倒水发声,学生往杯子中倒水,随着杯中水量的变化,声音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学生这一项课外小实验再次帮助学生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且在思考振动源的变化,并听到声音的音调的改变,虽然第一课时还没有涉及到音调的概念,但是学生确实听到声音中的微妙变化,为后面学习声音的特征构建了丰富的生活前概念。

理化生课外实验探究的进行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主要创新点

通过实行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我们还体现了以下这些优点:

(1)积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理化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进行学科价值引导、爱心引导、兴趣引导、目标引导和榜样引导。

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理化生的无穷乐趣。

(2)通过理化生实验操作小组的建设充分调动教与学的自觉性。

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这对教师更是一种教学上的鞭策和督促;同时要求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增加,这必然督促学生在课下认真准备,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学习的需要。

(3)评价方法多元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实验课堂上互相呼应,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气氛变得活跃,师生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从而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是有效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4、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感觉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学困生的实验成绩仍然很低,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有畏难的表现,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探究。

(2)个别指导与教学内容的完成之间的矛盾。

在课堂上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与帮助,无形中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学任务就无法按照预期的计划完成。

(3)个别教师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非常艰难而复杂的工作,当个别学困生经过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教育与转化仍不能脱“困”时,个别教师就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从而主动放弃了这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仍然很低。

(4)虽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改变,但社会环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家长等只认成绩,还是以学生的分数为杠杆对学校及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价,而不注重知识的生成,这种落后的评价方式也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

(5)材料的收集不够丰富,只能局限于本校一个较小的范围,研究能因地制宜,在广泛适应性上缺少验证。

各板块负责小组均有一定成果,但小组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不够,还不能做到很好地有机结合,全面实现总课题中高效的目标还有距离。

5、重要变更

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研究目标没有变化。

时间安排上若按原时间进行研究2019年2月进入结题阶段,但由于时间过程性材料准备不充分,因此研究时间及内容作如下调整:

原研究时间及内容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7.5---2018.2)

确定选题,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多方论证;

选定实验班级,成立课题组;

撰写方案,规划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拟定研究计划;

申请立项,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18.3--2019.2)

组织理论学习,邀请有关领导和省、市、县教学能手对本课题进行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交流;

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教学策略;

检验实验成果,总结实践经验。

第三阶段:

总结结题阶段(2019.3--2019.6)

总结研究成果,形成书面材料;

在全校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

整理研究材料,撰写论文、结题报告;

申请成果鉴定验收。

调整后研究时间及内容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7.5---2017.11)

1、确定选题,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多方论证;

2、选定实验班级,成立课题组;

3、撰写方案,规划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拟定研究计划;

4、申请立项,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5、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6、准备有关资料,制定实验研究的总体方案,准备理化生小课题研究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7、建立学生课题研究小组,每班4人分一组,并选举组长;

8、建立指导教师组,并在组内按年级进行相对指导分工,对班内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和协调管理。

第二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17.12--2018.10)

1、组织理论学习,邀请有关领导和省、市、县教学能手对本课题进行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交流;

2、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教学策略;

3、检验实验成果,总结实践经验。

4、按计划实施题研究活动,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5、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互相学习、交流和观摩活动

6、随时对各组员课题研究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观察、调控;

7、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做好记录)

第三阶段:

总结结题阶段(2018.11--2019.9)

1、明确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2、积极投入课题实验,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及时总结教师在课题实施中的成功与收获。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听、再完善、再研讨,问卷调查,有目的性的访谈,有针对性的研讨,召开专题性会议,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4、收集优秀案例、课例,撰写教学心得,交流各自研究成果,反思、互促提高。

5、检验研究效果

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预计突破的难点;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主要参考文献等。

6、整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反思日记、随笔、课例、案例、教学设计等)。

7、完成《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课题论文。

8、对研究资料全面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完成课题研究性报告,结题。

6、下一步计划

(1)继续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增强课题组成员的信心。

(2)深入进行课题研究,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加强研讨,通过对比分析,集思广益,努力解决全面发展与个体指导之间,教师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组织教学与转化学困生之间的矛盾。

(3)继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与沟通,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学困生教育与转化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全面提高每位初中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下阶段我们准备把课题研究中好的经验写成论文,力争在CN刊物发表,把课题研究中一些好的经验和教训让课题组每个老师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多听课,多写反思。

做好课题结题工作,课题结束后一定发扬好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就此结束,我们将继续研究,把本课题做深做细。

7、预期成果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浅探》

(2)《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浅析》

(3)《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初中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5)《初中物理教学兴趣初探》

(6)《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7)《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8)《浅议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

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的支持、帮助下,这一课题定会顺利结题,圆满完成任务,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服务。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限3000字左右,(可加页)。

本课题自2017年5月申报以来,严格按照课题计划扎扎实实的进行“提高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实践研究,通过对师生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结合各位教师研究中的不同案例,所采取的不同对策,总结共性与个性,基本上总结出了一套系列的对策,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如下:

(一)培训学习

1、2017年10月25、26 日进行网络学习,观摩了名师课堂实录。

2、2017年11月12号邀请赵春林、谭瑞为课题组成员现场诊断课堂。

(二)公开课、示范课

1、2018年3月2日,课题成员方园琼在华阳学校八年级(3)班上示范课《摩擦力大小有什么有关》。

2、2018年3月10日,成员祁瑞在华阳学校七年级(4)班上公开实验课《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2018年3月15日,成员王刚强在华阳学校七年级

(2)班讲授实验课《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4、2018年3月16日,成员丁丽在华阳学校九年级

(2)班上示范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5、2018年3月17日,成员王海军在华阳九年制学校九年级

(1)班上示范课《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三)主要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完成数量

1

师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

2017.12——2018.01

300份

2

教学设计

文本

2018.01——2018.05

6份

3

教学案例

文本

2018.01——2018.05

2份

4

论文

文本

2018.09——2018.10

7份

5

反思

文本

2018.11——2019.02

3份

 

成果的影响

(一)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实验、研究实验教学的气氛正在逐渐增强。

实验研究的方向正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型转变,以生活应用为中心的实用性转变,以微型实验设计为方向的简约性方向转变。

实验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实效性。

(二)积累素材的意识明显增强,老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实验教学的素材十分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些素材一方面需要老师不断挖掘研究改进,一方面也要查阅、收集整理已有的素材。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在老师的教研中得到了提高,通过教学实践,揭示了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具有的良好效果,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师生共同感觉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四)完善了实验教学资源库,提高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

这将对我校系统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更进一步的研究创造了十分便利的研究条件。

(五))学生中考实验操作成绩比以前大大提高。

(六)形成了一套《初中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在我校实施。

1、提高了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在实验课前老师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如:

天平、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酒精灯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用灯帽盖灭;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注意事项;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怎样读书等等。

学生在掌握了这些之后在操作中就不会犯错,实验也得心应手。

形成“看--调--做--记--析--理”一整套环节。

2、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仪器的能力

学生对实验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和仪器。

例如:

在用显微镜观察的时候,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选择相应的目镜和物镜;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时,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先确定收集方法,再选择使用仪器。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观察能力的强弱将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就业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水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研究确立了以下措施:

一是明确观察目的,制定观察的计划;二是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清主次现象;三是“看”与“想”相结合,学会观察的方法。

4、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竭力从实验教学入手,尽管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但效果不见得好,因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还是不如人意。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一是挖掘兴趣点,营造自主、热烈的实验气氛;二是挖掘潜能,自主反思、共同讨论。

这样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设计、亲自操作,既动脑又动手。

5、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要使理化生实验成为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前提是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懂得并自觉遵守理化生实验规则,形成良好的理化生实验习惯,所以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训练,做好理化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将其基本技能融入到具体的理化生实验活动中,形成一定实验探究能力。

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达到学生动手、动脑的目的。

(1)想办法让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讲解,而学生看、听、记等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得不到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提不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新课改的目标是把学生作为主体,自主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

以氧气的制取怎样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

首先以小组的形式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再让学生对氧气的性质进行描述,重点放在对生活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主动探究生氧气的制取,在每小组中都放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观察,认识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等,再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导小组通过讨论得出设计氧气制取和收集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氧气的反应原理,由小组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各组展示自己的装置,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最好的一组,让该组的小组长介绍组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口只能露出橡胶塞一点即可等,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手脑相结合的效果。

其次,让小组合作用各组组装的实验装置进行氧气制取和收集的实验,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操作步骤,教师指导,小组之间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边做实验边观察现象,记录员边记录,实验完后,小组讨论、交流。

各组展示出实验的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及应注意事项,如加热之前应先预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应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等,最后由全班学生做出评价,选出最优秀的一组,教师参考,对该组进行奖励。

中下等的组,找出他们的不足,让好的组进行辅导。

争取每一个组的成员都在小组长的监督和指导下动起手来操作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同时也增添了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乐趣,尤其是让差生和不愿学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自己的优点,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和学习的兴趣,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2)、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训练

为了让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就氧气的制取来说,除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外,还可用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再阅读课本后以小组讨论后找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班长汇报,如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不需放一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