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docx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最大、最显而易见的细胞器,是遗传信息贮存、复制和转录的地方,是细胞功能及细胞代谢、生长、增殖、分化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形状与细胞的形态、性质与及发育阶段有关,大多数细胞的核为圆形或椭圆形,但也可以有盘状、分叶状、分枝状等不规则形状。

通常一个细胞含有一个核,但有些细胞有双核甚至多核。

细胞核的内含成分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绝大部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常被称为遗传物质。

在间期(两次有丝分裂之间的时期),核酸和蛋白质以染色质和核仁的形式存在,核外周有核被膜,核被膜上间隔存在核孔,内层核膜下有一个由纤维蛋白形成的核纤层,核内还存在一个蛋白质纤维组成的核骨架(又叫核基质,详见第七章“细胞骨架”),它们共同维持核的形状、核内外物质交换和染色质、染色体的空间位置。

在有丝分裂期,核被膜融解,核骨架解聚,核仁消失,染色质浓聚紧缩形成棒状的染色体,然后每条染色体纵向分裂,此时核消失。

当细胞分裂完成,两个子细胞出现时,核又重新形成。

细胞核早在1674年就被Leeuwenhoek在鱼类的红细胞中发现,到1831年才由Brown定名(nucleus),并确认为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细胞器。

百多年来人们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但是细胞核的许多奥秘仍未被揭示,以至于细胞核被说成是“发现最早而了解最少的细胞器”。

第一节核被膜

核被膜(nuclearenvelope)是将细胞核内物质包围起来的双层膜结构,又叫核膜(nuclearmembrane),其组成包括:

内、外层核膜,核周间隙,核孔,核纤层(图4-1)。

图4-1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引自Alberts等,2002)

参照前书图12-1

一、内、外层核膜和核周间隙

内、外层核膜(innerandouternuclearmembrane)构成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隔。

它们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其他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细胞内膜,详见第五、六章)一样。

外层核膜在形态和生化性质上与细胞质中的糙面内质网膜相近,并且与糙面内质网膜是相连的,其外表面也常附着有核糖体颗粒(参见第五、十章)。

内层核膜与外层核膜以同心圆形式平行排列,其表面无核糖体颗粒。

在与核质相邻的核膜内表面附有一层纤维层,叫作核纤层,对内层核膜有支撑作用。

内层核膜上有着供核纤层附着的特异性结合位点。

在外层核膜与细胞质相邻的表面也有一层由中间丝交织的网架附着,但不像核纤层那么规则、完整。

核纤层和外层核膜外周的中间丝网架两者共同构成对核的机械支撑(图4-1)。

核膜的面积常随细胞功能变化而迅速扩大或缩小。

如静止细胞开始大量合成RNA或DNA时,核膜面积迅速扩大。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能快速崩解形成核膜小泡,然后小泡互相融合构成新的核膜。

内、外层核膜在核孔的位置互相融合。

两层核膜之间的狭小腔隙称为核周间隙(perinuclearspace),宽约20~40nm。

这一宽度常随细胞种类不同和细胞的功能状态不同而改变。

核周间隙与胞质中的内质网腔是相通的(图4-2)。

图4-2核被膜结构模式图

(引自Alberts等,2002)

参照前书图12-2

二、核孔

核被膜上间隔存在着一个个孔洞,称为核孔(nuclearpores)(图4-2)。

它们给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物质交换留下通道,使核-质两个区室有分隔又有沟通。

一个典型的哺乳动物细胞核膜上约有核孔3000~4000个,相当于每平方微米核膜上10~60个。

核孔的数目、疏密程度和分布形式在各个细胞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转录功能旺盛的细胞核其核孔数目较多。

在核孔的边缘,内、外两层核膜互相融合,但核孔并不就是简单地由两层核膜融合而成的孔洞。

核孔是由一组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这一结构可以从核膜上分离出来,被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NPC)。

将分离提纯的核孔复合体作负染色后在电镜下观察,发现每一核孔复合体由一组排布成八角形的大颗粒组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曾有过多种假说。

最近提出的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如下所述(图4-3)。

从横切面上看,核孔复合体由4种结构部件组成:

(1)柱状亚单位(columnsubunits),组成核孔壁的大部,

(2)环带亚单位(annularsubunits),它们朝核孔中央突起,从而形成环带的“轮辐”,(3)腔内亚单位(lumenalsubunits),它们是一些跨膜蛋白,在内外两层核膜交会处插入核膜腔,从而将核孔复合体锚定于核膜上,(4)核质环(ringsubunits),它们分别形成核孔复合体的核表面和胞质表面。

另外,纤维分别自核孔复合体的核侧和胞质侧伸出,核侧的纤维互相会聚形成象捕鱼笼似的“核篮”(nuclearbasket)或“核笼”(nuclearcage)结构。

有些核孔复合体中央有一颗粒,它不一定是复合体的组成部分,可能是正在通过核孔的大分子复合物。

核孔复合体的外径约100nm,总分子量约125X106。

核孔复合体含50多种不同的蛋白质,统称为核孔蛋白(nucleoporins)。

它们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物质运输中起作用。

另外有一些叫做核运输受体(nuclear-transportreceptors)的蛋白质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起作用。

核运输受体可能跨越核孔复合体的胞质端到核篮的距离,而核孔蛋白所含有的一些特异的多次重复短序列可能与核运输受体有特殊亲和力,从而提供运输时所需的附着位点。

虽然对于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已经有了相当细节性的了解,但对这一结构究竟在介导核-质物质运输中如何起作用仍所知甚少。

图4-3核孔复合体示意图

(引自Alberts等,2002)

参照前书图12-3

核孔是沟通核被膜两侧的孔道,影响核、质之间物质运输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核孔的孔径。

核孔的有效孔径为核孔复合体中央通道的直径,它的大小是通过观察不同分子量标志的非核内成分进出核的速率来测算的。

分子量为5,000以下的小分子可自由出入核孔,分子量在17,000~44,000的蛋白质需数分至数十分钟才在胞质与核之间达到平衡,60,000以上分子量的球蛋白则几乎不能扩散进入核内。

据此分析,核孔复合体中央是一条直径9nm,长15nm的圆柱形含水通道。

这一推算数据与部分电镜照片显示的核孔复合体中央孔道大小基本相符。

直径大于9nm直至25nm的蛋白质和核苷酸蛋白复合体不能扩散出入核孔,它们是通过一种主动运输机制进出核孔的。

第十章“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将对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的运输作详细叙述。

三、核纤层

在高等真核细胞的内层核膜下,有一个由纤维蛋白形成的网络壳层,叫做核纤层(nuclearlamina)。

核纤层的厚度在各个细胞有很大变化,有的厚达100nm,用超薄切片技术可直接观测到,而大多数细胞中核纤层很薄,约20~80nm,只有用非离子去垢剂抽提的方法处理细胞,将核膜溶解并将各种核酸和蛋白质去除后,在保存下来的纤维网络结构中才能观察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在电镜下观察到核纤层这一结构,但常规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不能稳定地显示这一十分纤薄的结构。

直至70年代末,由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非离子去垢剂抽提方法的应用,才得以证明核纤层是一种在高等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结构,并对其超微结构、生化组成和功能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

(一)核纤层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核纤层成分在分裂期细胞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在间期细胞中则大多以多聚体形式存在,从而形成直径为10nm左右的核纤层纤维。

纤维纵横交错,编织成一个网络衬于内层核膜下面。

因此,核纤层从整体观呈一球形网络,从切面观呈一片层(图4-1,2,3)。

核纤层的化学成分叫作核纤层蛋白(lamin),是种类不多的几种多肽。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3种,即核纤层蛋白A、B(包括B1、B2)、C。

各类核纤层蛋白的分子量相近,但等电点有很大差异,因此用双向电泳技术可将不同核纤层蛋白分离。

各种核纤层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表明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但其间表现出一定的同源性,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化学分析表明,几种不同核纤层蛋白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抗原决定簇。

核纤层蛋白形成纤维结构的过程分两步。

先是核纤层蛋白A和C自我装配形成杆状二聚体。

二聚体由一个约50nm长的杆部和两个球状头部组成,头部为分子的羧基端区域,杆部由分子的α-螺旋区构成。

然后是核纤层蛋白A和C构成纤维网络,通过核纤层蛋白B固着于内层核膜上。

核纤层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中间丝的蛋白成分有很高的同源性,核纤层蛋白装配成的纤维其直径和形状也与中间丝很相近,因此认为核纤层蛋白属于一种中间丝蛋白(参见第七章“细胞骨架”)。

(二)核纤层在核膜和染色质构建中的作用

根据核纤层的结构、位置和生化行为,推测其功能与核膜、染色质乃至整个细胞核的构建有关。

核纤层在位置上与核膜、染色质、核孔复合体关系密切。

内层核膜上有核纤层附着的专一位点,含核纤层蛋白B受体。

在细胞分裂期中,核纤层蛋白被磷酸化而解聚,此时核膜崩解形成小泡,核纤层蛋白A和C分散于胞质,而核纤层蛋白B仍特异地与核膜小泡相连接。

分裂末期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而重新装配成核纤层时,核膜小泡被引导至染色体表面,实现了新核膜围绕染色体的重建。

在无细胞的核组装体外系统中若选择性地除去核纤层蛋白,将全面抑制核膜和核孔复合体围绕染色质组装进程。

这些现象表明,核纤层对于核膜的形成起着支架的作用,并且在分裂期可能通过其解聚-装配的转变对核膜的崩解和重建起着调控作用。

核纤层蛋白除了与核膜有着亲和力外,与染色质也有亲和力。

这种亲和力可能通过与特异或非特异的DNA序列结合或与染色质蛋白结合而形成。

虽然详尽的生化机理尚不清楚,根据一些现象可以推测,核纤层在间期为染色质提供了核周“锚定”部位,在分裂期,可能为染色体的构建提供附着的部位,并可能作为核膜周围围绕染色体组装进而重建核的中介。

近年发现,在一种由生理或病理因素诱导的细胞自杀性死亡“凋亡(apoptosis)”过程中,可见染色质和核膜发生特征性改变-染色质浓聚固缩,核膜出芽或起泡(blebbing),进而细胞核裂解成小片。

引发这一过程的物质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一系列胱冬肽酶(caspases),该系列终端的胱冬肽酶被称为凋亡执行者,其主要作用位点就在于核纤层。

这也间接证明核纤层在间期对染色质的锚定和核的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核被膜的功能

核被膜的首要功能不言而喻是将细胞的遗传物质包围起来,维持细胞核的形状,使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发生分隔,或者说使细胞核与细胞质成为两个独立区室。

原核细胞是没有核的,它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质的局部,称为拟核(nucleoid)。

细胞在进化上出现核这一独立区室,使遗传物质与细胞质有了分隔,这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从真核细胞的两个特点推测进化过程中出现细胞核的意义可能有两点。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骨架,它们的运动依赖象细菌鞭毛这样的外部结构。

细胞骨架由胞质中的微管和微丝组成,它们执行功能时会产生机械应力和剪切力。

真核细胞DNA由核被膜包裹在核内,与胞质分隔,可以保护纤长的DNA分子不因细胞骨架的作用力而受损。

第二,原核细胞的RNA合成(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翻译)发生于同一时间和地点:

在RNA的3’端尚在合成中时,其5’端就在核糖体上被翻译成蛋白质,所以合成的RNA在被翻译成蛋白质之前几乎没有机会作任何改变。

真核细胞基因从DNA转录至RNA后,需经过复杂的加工、修饰才能参与指导蛋白质合成,其中包括最重要的事件-RNA拼接(splicing),即把一部分核苷酸序列切除。

在核内,RNA一转录出来就被包装成用于拼接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只有完成了拼接,RNA分子才能被运输至胞质中,然后在胞质中核糖体上开始蛋白质翻译的过程(详见本章第五节)。

也就是说,真核细胞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中间步骤。

核被膜的存在使转录和翻译两个环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以分离,即转录发生在核内,翻译发生在胞质中,这可能有助于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准确和高效。

这样,真核细胞特有的基因表达方式才可能出现,即一个基因表达成多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或者一个蛋白质由数个不同基因编码(详见本章第五节)。

从前述形态结构可以看到核被膜的第二个功能,就是由核孔所体现的选择性的核-质交通。

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所需要的蛋白质,包括酶,要从细胞质运输至细胞核内,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信号物质也要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内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另一方面,基因转录物和核糖体前体物质需要从细胞核运输至细胞质。

直径超过9m的大分子进出核的运输是由核孔介导的一种精细的受调控过程。

因此核孔使细胞核和细胞质两个区室有分隔又有沟通。

核被膜的另一项功能由核纤层体现,就是在间期为染色质提供了锚定位点,在分裂期,可能为染色体的构建提供附着部位。

第二节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chromatin)和染色体(chromasome)是细胞遗传信息的贮存形式,因而是细胞核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认识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之前很久,就已经在光镜下发现了染色质(1879年Flemming)和染色体(1888年Waldeyer),因其能被碱性染料着色而得名,后来推测它们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因为一种物种同一性别所有个体的全部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可见同样的一组染色体。

20世纪40~50年代认识到遗传物质的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染色质和染色体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两者具有不同名称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这种结构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典型的存在形式。

近30多年来,由于分离细胞核、铺展染色质分子、应用高分辨电镜观察整装样品等技术的完善,人们得以了解串珠样基本结构核小体以及染色质纤维多个层次的形态,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模型,推想一个细长的DNA分子如何折叠、包装成近似球形的染色体。

而近10多年来,一方面扫描隧道显微镜等仪器揭示了DNA分子结构的更多细节,另一方面,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又将人们对基因组的组成及其在进化上的变化以及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功能的认识引向深入。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

染色体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

我们讨论的主要是两种典型状态,即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染色体。

在间期,染色体以伸展的、细长而互相缠绕的纤维形式存在,常被称为染色质。

在光镜下无法观察到间期细胞核染色质。

这些纤维反复折叠盘曲并互相穿插,因此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制备的电镜标本上我们看到,间期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是聚集成簇或团块的高电子密度颗粒以及夹杂其间的浅染区域。

这些高电子密度的颗粒团块为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内层核膜下面和核仁周围,并分散于核内各处。

在异染色质之间的浅染区域即为常染色质所在,它们不易与无形态的核质区分(图4-1)。

异染色质为高度卷曲紧缩的染色质,大部分为不含有基因的DNA部分,或所含的基因不进行转录,而常染色质为松解伸展的DNA部分,正在进行活跃的基因转录活动。

rRNA基因位于核仁内的浅染区,mRNA和tRNA基因位于核中央部分的浅染区。

因此,愈是活跃进行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其常染色质的区域愈大。

也就是说,各个细胞中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比例随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图4-4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

(引自Alberts等,2002)

参照前书图12-4

在细胞分裂期,伴随核膜崩解、核仁消失等变化,染色质变得卷曲、螺旋化和紧缩,成为通常所称的染色体。

光镜和电镜下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分裂中期染色体呈“H”形团块。

这种形状是因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chromatid)在着丝点相联,每条染色单体的两个臂向一侧弯曲造成的(图4-4)。

在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由其联结的一对染色单体也就纵裂分开,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子细胞染色体。

电镜下可以看见分裂期染色体由高度致密的颗粒组成,这反映了染色质纤维高度紧缩、卷曲后被横切的形态。

在光镜下全套染色体的按序排列叫做核型(karyotype),用来分析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在有丝分裂晚前期或中期染色体尚未完全紧缩时,用荧光染料或姬姆萨法染色,可将染色体上明暗相间的条带显示出来,因为每种染色体有其特有的带型(bandingpattern),所以用这种显带技术可将染色体逐一识别并排序(图4-5)。

图4-5人类细胞的核型和染色体带型

(引自Alberts等,2002)

参照前书图12-5

染色质是纤维状的。

在超薄切片上所见到的组成间期染色质和分裂期染色体的颗粒,大部分代表了这些纤维经反复折叠盘曲并互相穿插后被横切或斜切的形态。

只在极少数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才能在超薄切片上见到染色质局部呈细长的纤维状。

但如果用轻柔的方法刺破核膜,使染色质铺展在载网上,就能在电镜下看到染色质可以呈现为30nm直径的纤维。

二、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双螺旋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染色质和染色体被完全降解后的成分表明,它们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与DNA结合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称为DNA结合蛋白,又称染色体蛋白,传统上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大类。

(一)DNA双螺旋

20世纪40年代有人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细胞中各种大分子中携带遗传信息

的是DNA。

然而当时的生物学家难以接收DNA是遗传物质的概念,因为它的化学组成是如此简单:

只有4种亚单位,彼此的化学结构相近。

50年代早期应用X光衍射技术分析DNA后,发现它们是两条多聚物链绞成的螺旋。

双链的认识成为后来Watson和Crick提出DNA结构模型的主要线索。

因为是双链螺旋,能够复制和转录,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性质就很明显了。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模型。

两条由磷酸-脱氧核糖共价结合组成的多聚分子链是DNA分子的骨架,一条链上的嘌呤、嘧啶碱基与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以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的配对规则通过氢键互相联结,处于分子的内部。

两条链互相平行、方向相反、碱基互补,围绕一共同的假定轴形成右手螺旋。

螺旋的直径约2nm,每一圈螺旋含10个碱基对,相邻碱基对距离0.34nm,角度为36°。

在分子的外部由双链螺旋造成了规则的大沟和小沟。

DNA上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即是基因的密码,通过转录为mRNA而指导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

附着于脱氧核糖上的碱基有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4种,不同的碱基与相联的糖和磷酸构成4种不同的核苷酸。

核苷酸亚基相联的方式赋予DNA分子极性。

每个糖环上5位的磷酸似伸出的纽扣,3位的羧基似纽洞,相邻核糖的5’“纽扣”与3’“纽洞”锁定,使亚基的排列具有固定的方向,而且所排成的长链的两端易于区分,一端叫5’端,另一端叫3’端。

构成双螺旋的两条核苷酸长链只有以反向平行的方式存在才能使其上碱基位置合适,当两条链上碱基互补时就互相联结形成双螺旋。

DNA上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即是基因的密码。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各有不同,是因为它们的DNA分子有不同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携带了不同的生物学信息。

那么这种序列密码是如何构成信息的呢?

DNA上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通过转录为mRNA而指导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

造成蛋白质功能差异的分子特性来自于它们特定的三维结构,而这种三维结构则由分子中氨基酸排列的线性序列决定。

因此,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必须被拼读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人们在双螺旋模型提出十多年后才找到4个字母的核苷酸序列与20个字母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遗传密码的翻译。

这一翻译的过程就是基因的表达。

一个生物体的DNA所带的全套信息叫做它的基因组,也可以把带有全套信息的DNA叫做基因组。

该生物体所合成的所有蛋白质都在基因组的指导之下进行。

人类基因组信息指导3万个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组的信息量惊人地庞大:

一个典型的人类细胞所含的DNA分子总长达2米,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可写满本书大小的书本1000多册!

细胞在分裂中需要将其基因组完整复制一份以分别传给两个子代细胞。

双螺旋结构保证了这种复制的精确性。

因为两条链反向平行而互补,每一条链均可作为新合成的互补链的模板。

(二)染色体蛋白质

1.组蛋白组蛋白是含量最高的一种染色体蛋白质,其总量相当于DNA的量。

组蛋白分子量较小(15,000~20,000道尔顿),含大量带正电的精氨酸和赖氨酸。

按其精/赖比例,可将组蛋白分为5种:

H1、H2A、H2B、H3、H4。

分子中的正电荷使组蛋白凭借静电引力与DNA双螺旋非特异地结合,这是组蛋白得以将DNA双链分子构建成基本单位核小体的重要力量。

5种组蛋白因其在染色质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两大组:

核小体组蛋白(包括H2A、H2B、H3、H4)和H1组蛋白。

核小体组蛋白分子量较小(102~135个氨基酸残基),它们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盘绕成核小体。

其中的H3和H4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即不同种属中此两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高度相似。

H1组蛋白不参与核小体的组建,而是负责把核小体包装成更高一级的结构,其分子量较大(约含220个氨基酸残基),在进化上也较不保守。

在某些种属的细胞中可以没有H1。

核小体组蛋白尾部的共价修饰对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详见下述)。

2.非组蛋白在一个细胞中,每种组蛋白的分子数可多达6000万个,相比之下,非组蛋白的量很小,每种一般仅有1万个分子。

它们的总量也远小于组蛋白。

但这类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们对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正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非组蛋白与DNA结合的方式与组蛋白的不同。

这类蛋白质能从DNA双链外部的大沟、小沟中识别的碱基排列并与碱基形成氢键,从而与一段较短的特异DNA序列结合,因此被称为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质(sequence-specificDNA-bindingprotein)。

这些蛋白质的功能有:

(1)参与染色体的构建这方面的作用与组蛋白相辅佐。

组蛋白把DNA双链分子装配成核小体珠串联接成的纤维,非组蛋白则在此基础上将纤维进一步折叠、盘曲,以形成在复制和转录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结构域。

(2)启动基因的复制这些蛋白质往往以复合物的形式结合在一段特异DNA序列上,复合物中包括启动蛋白、DNA聚合酶、引物酶等,作用在于启动和推进DNA分子的复制。

(3)调控基因的转录这些蛋白质一般称为基因调控蛋白(generegulatoryprotein),它们往往以竞争性或协同性结合的方式作用于一段特异DNA序列上,即多种蛋白质分子或一种蛋白的多个分子之间存在着竞争或协同的关系,以调控有关基因的转录。

已被分离和鉴定的部分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如下:

来自细菌和噬菌体的代谢物激活蛋白(cataboliteactivatorprotein)、乳糖阻遏物、λ阻遏物、λcro蛋白;来自哺乳动物及其病毒的转录因子ⅢA(TFⅢA)、转录因子SPⅠ、类固醇激素受体蛋白、猿猴病毒SV40的T抗原蛋白。

这些蛋白质在结构上有共同特点,可分成螺旋-转角-螺旋、锌指、亮氨酸拉链、螺旋-环-螺旋、HMG框结构(HMG指高速泳动族蛋白highmobilitygroupproteins)等几类。

三、基因在染色质上的排列

染色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携带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中能产生一个有功能的RNA分子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也就是说,DNA核苷酸序列的某特定区段被转录成相应的一段RNA序列,这段RNA序列有的编码一种蛋白,这就是mRNA;有的作为结构RNA,即rRNA和tRNA等。

这个由基因转录为RNA分子并翻译为蛋白质分子的过程就是遗传信息的表达。

所以,基因是遗传信息表达的单位。

基因中用于编码的序列叫作外显子(extron),间隔在外显子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