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统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805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统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统考.docx

《高三语文统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统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统考.docx

高三语文统考

2013~2014年度咸宁市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角色/咀嚼苇草/韦编三绝契约/提纲挈领因为/为虎作伥

B.深闺/宫闱果脯/周公吐哺巨擘/擎天一柱舟楫/开门揖盗

C.涟漪/绮丽拙劣/相形见绌召唤/昭然若揭颓圮/否极泰来

D.辽阔/寥廓嗔怒/心思缜密坎坷/百舸争流觊觎/面面相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广袤凄惋斡旋初来乍到不求甚解

B.自诩蜷缩寂寥前倨后恭礼上往来

C.脉搏寒暄赋予不能自己涣然冰释

D.宫阙商榷踯躅戛然而止自暴自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而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一层。

文化化是市场化的必然。

此外,市场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创造,这也是各个旅游景点充斥着

的“伪民间故事”的真正。

(2)窗外树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上站起来。

A.淡薄信手拈来理由镇定自若

B.淡薄信口雌黄理由从容不迫

C.浅薄信口雌黄缘故从容不迫

D.浅薄信手拈来缘故镇定自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史料记载,蒙军攻打钓鱼城时,全州军民曾三次修筑城墙抵御进攻,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当时修筑的城墙实物。

B.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关闭,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新一财政年度的的预算争端和债务上限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C.在这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生存条件相当恶劣,300多人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建筑杂物,盖的除个别人由大衣充当被子外,绝大部分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D.他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他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盛唐诗坛除李白、杜甫两座高峰外,还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

一是以孟浩然、王维、谢灵运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B.《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主人公哈姆莱特本是一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伺机复仇。

该剧突出地反映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C.《论语》中有不少关于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贤人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毛病。

D.“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首曲子概括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暇”指的是贾宝玉。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建筑艺术

李泽厚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出现,它最终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

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晕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功能。

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进入新阶段,一股追求华美的建筑热潮蔓延开来,大概到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大修阿房宫时达到最高点,从记载两千年前秦代宫殿的文献资料来看: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是在脫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使人在慢慢游历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中国建筑讲究建筑物的严格对称,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

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它确实相对平淡,但就整体建筑群而言,它却结构方正、气势雄浑。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

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关,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能表现出来,这方面又显出线的艺术特征,因为它是通过线来做到这一点的。

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在视觉上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以后),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呈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

有鲜明节奏感的特点,而不同于欧洲或印度的建筑。

就是由印度传来的带有宗教性质的宝塔,也终于中国化了。

它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是表现出中国式的节奏美。

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致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

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

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

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

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

但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

过多地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在建筑中,它们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原则,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6.下列有关“中国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颇具规模的木建筑形式可追溯到《诗经》出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建筑已具有审美功能。

B.中国建筑中宫殿的建造特点把空间意识转化为了时间进程,因此体现了神灵祭祀和世俗生活的统一。

C.中国建筑在结构上讲究严格对称,讲究群体配合,但是在对称中又有变化,体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D.中国建筑不同于欧洲或印度的建筑,并且从先秦时它就充满了供人玩赏的精致的美术作品。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带有宗教性质的宝塔虽然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它到了中国后就变得中国化了,具有鲜明的节奏美。

B.《诗经》等古代文献中的“如晕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体现出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的特点。

C.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装饰与房屋宽厚的正身、阔大的台基等配合,使建筑呈现出情理协调、舒适实用、节奏感强的特点。

D.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都有了变化,中国宫殿建筑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有趣的园林建筑艺术日益发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大修阿房宫开始,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B.中国建筑多专注群体建筑,而不以单一的独立个别的建筑物为目标,中国建筑是以整个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的。

C.中国建筑不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显示出线的艺术特征,体现出时间进程的流动美。

D.园林建筑和宫殿建筑相比浪漫风味更浓了,但没有脱离建筑物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

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

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

季札谢曰:

“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君义嗣,谁敢干君!

有国,非吾节也。

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

”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

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

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四年,吴使季札聘①于鲁,请观周乐。

去鲁,遂使齐。

说晏平仲曰:

“子速纳邑与政。

无邑无政,乃免于难。

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

”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去齐,使于郑。

见子产,如旧交。

谓子产曰:

“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

子为政,慎以礼。

不然,郑国将败。

”去郑,适卫。

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

“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将舍于宿②,闻钟声,曰:

“异哉!

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于戮。

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

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

君在殡而可以乐乎?

”遂去之。

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

“晋国其萃于三家乎!

”将去,谓叔向曰:

“吾子勉之!

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

吾子直,或见疑,必思自免于难。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

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从者曰:

“徐君已死,尚谁予乎?

”季子曰:

“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昧立。

四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

季札让,逃去。

于是吴人曰:

“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

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

今卒,其子当代。

”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

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

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

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

即不传季子,光当立。

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

于是吴公子光曰:

“此时不可失也。

”告专诸曰:

“不索何获!

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

季子虽至,不吾废也。

”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

手匕首刺王僚,遂弑王僚。

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

季子至,曰:

“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

吾敢谁怨乎?

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太史公曰:

孔子言:

“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选自《史记·吴太伯传》,有删节)

【注】①聘:

诸侯之间派使节问候。

②宿:

地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不义:

认为……不讲道义

B.子速纳邑与政纳:

接纳、接受

C.辩而不德,必加于戮辩:

有才干谋略

D.吾子勉之!

勉:

尽力,努力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札政治上“见微知著”的一组是(3分)

①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②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

③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④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

⑤辩而不德,必加于戮

⑥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札是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其贤能,寿梦曾想立他为国君,但是他没有接受。

不得得已,梦寿只好让长子诸樊继位,执掌国政。

B.诸樊死时,留下遗命令传位于余祭,是想按兄弟排行往下传,以实现父亲的愿望,但季札的哥哥们都想做国君,就把延陵封给了季札。

C.季札出使之初路过徐国时,心里已决定将自己的佩剑送给徐国国君;当他出使回来路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死去,季札将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旁边的树上。

D.公子光认为季子不肯接受王位,而自己的父亲应该第一个继位者,接下来应该轮到他自己。

所以在楚国断了吴国军队的退路,吴军陷入困境之时,公子光指使专诸杀死了吴王王僚,夺得了王位。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吾子直,或见疑,必思自免于难。

(3分)

(2)吾敢谁怨乎?

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3分)

(3)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列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正在长安应试的韦庄目击这座古都的衰颓,抚今伤昔,写下这首七律。

②无忌,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女。

(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3分)

(2)前人评价这首诗,称其“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2),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3)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5)君子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8),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问题)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废墟上的生命

程相崧

①机器轰鸣着,那些房子转眼间便成了废墟。

②很快便有几个拆迁工人把残存的钢筋和木料、完整的砖块挑拣出来,归类,码垛整齐,接着几辆三轮车把归类后的东西装上载走,然后他们坐下来喝几口水,等着尘埃落定,再进行下一拨工序。

③此时我分明听到自己在恳请他们停下,可那声音却细若游丝,在废墟上空飘荡,和那些漠然的面容似乎有天然的隔阂;因为他们都只活在当下,不属于过去,也不向往未来。

他们当中谁还会记得这里曾经是一个个家?

这里曾经有老人,有孩子,有女人,有锅灶,有饭菜,有热炕头和炕头上的梦;这里曾经让一个个外出上学和打工的年轻人魂牵梦绕。

而现在,这里只有废墟,风穿过这片废墟,发出像穿过荒原一样的尖利呼啸。

④现在站立在这些废墟上的生命,还有那些树:

枣树、香椿树、石榴树、柿子树。

这些树并不珍贵,就像每家都要有厕所、厨房一样,每家都要栽些这一类的树。

叶落归根,这些树是不会离开了,它们还在用自己一身的碧绿守候着脚下的土地。

⑤和树相伴的还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不是所谓“钉子户”,那些人早已满足地离开了。

这些老人一想到自己的父亲、爷爷还有那些跟自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人百十年来都深深地扎根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就被一种想法折磨:

如果离开这块土地,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拥有什么。

如果上了高楼,便可能一辈子都下不来了。

纵使下来,也是被年轻人背着,丧失了尊严,像一个被人抱在怀里的婴儿。

想到这里,老人们便哭了。

但是年轻人并不这样想,他们没有老人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一切仪式都迫不及待地简化到极致:

放鞭炮,雇辆搬家公司的车,找上人,带上值钱的家具和电器,说走就走了。

⑥其实,站在这里的每一棵树,都能讲出一段感人的故事,它们记得年轻的媳妇进门之后,倚在它们身上说话时候的羞涩模样;它们更懂得自己身上承载的中国人朴素而简单的梦想,枣树包含着早生贵子的福梦,石榴则寄托了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梦想。

于是在时光的催促下,年轻的媳妇被催成了婆婆,再接着婆婆的媳妇又熬成了婆婆。

孩子们在树下玩耍,背着书包去上学,回来之后便在树下喝水,写作业……今年的枣子还挂在枝头上,青着,它们或许已经等不到成熟了。

而从前那些外出上学或者打工的游子,上了火车,翻开背包,便会看见家人塞进包里的红枣和石榴。

于是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记忆,便都如同放电影一样,伴着铁轨声,一帧一帧地慢慢放映着……

⑦在这些房屋被夷为平地的那几个晚上,总是有几条毛都有些脱落的狗在废墟边上狂吠。

那是些找不到家的流浪狗,它们不停地吠叫,令附近居民楼上的住户焦躁不安。

于是住户们叫来保安,将它们诱骗进尼龙袋子里,然后这些流浪狗被愤怒的人们踩踏踢打。

可即使这时候,它们还在凄厉地呼喊着自己的家园。

⑧当然,除了这些树,和人们曾经生活在这些院落的,还应该有其他的生命,像老鼠、蛇和昆虫。

毛老鼠跟人类一起共处了几千年,但它们见异思迁,重利轻义,在人们陆续搬出这片房子之后,也便仓皇地追随着人们的足迹而去。

蛇更不用说,它们比人们跑得还快。

昆虫是常在锅灶边啃噬散落的饭粒的,但自从锅灶冷寂了之后,便再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唱了。

废墟上的那些树啊,真是寂寞极了,但连这寂寞,也在一分一秒地慢慢损减着了。

⑨这些树仍旧站在那里,朝废墟上望着,望着……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选对两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有选错的0分)

A.文章列举了老人、树、流浪狗等始终坚守在废墟上的生命,表现了他们对故园的眷恋和对固有生存方式的坚守。

文章结尾用“这些树仍旧站在那里,朝废墟上望着,望着”深化这个主题。

B.文中写作者看到那些房子转眼间便成了废墟,拆迁工人将拆下的东西运走,作者恳请他们停下的声音“却细若游丝,在废墟上空飘荡“,是因为“我”的恳求无人倾听、无人在意。

C.文中的老人失去脚下这片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依托,一无所有,他们主要为将来的物质生活没有着落而忧虑,因此他们不愿意离开故土。

D.文章以拆迁的一处废墟作为典型场景,描写了它的过去和现在,涉及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狗等物人的情感,极具感染力。

E.文中描述了拆迁之地的废墟、灰尘、噪音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盲目拆迁的忧虑,同时有对青年人外出打工、对故园漠不关心等重利轻义行为的批判。

17.文章第②段作者写一些人在废墟上忙碌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4分)

18.文章第⑥段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叙事技巧的运用上各有怎样的特点?

请具体分析。

(4分)

19.文章从多个角度向读者传达了作者的思考,请任选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探究。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阅读《老人与海》中的这一段文字,写100字左右的评点赏析文字。

(4分)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他想:

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

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

“Dentuso”(一种鲨鱼)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

可我比它更聪明。

也许不吧,他想。

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21.用4个词语(词与短语均可)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4分)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微信有许多功能。

其中微信支付就是一项对我们非常有帮助的功能。

在手机上完成微信支付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地铁中的自动售卖机也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了。

据悉,微信与友宝售卖机合作,将在北京国贸、西直门、奥体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内设置300台自助售卖机,人们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的方式进行购买。

为了鼓励用户体验这种新的消费方式,从9月12日-10月12日,用户还能以1元的价格购买到饮料,每个用户有两次1元购买饮料的机会。

除了自动售卖机外,微信支付也在正在更大的范围推广。

 

22.拟定于2014年元旦开通的武咸城际铁路是武汉城市圈内一条连接武汉与咸宁的快速城际铁路,武昌至咸宁南站直达最快运行时间为28分钟,每隔10分钟左右一趟。

武咸城际铁路开通之际,请你为它写两则宣传标语。

(4分)

要求:

①分别宣传“武咸城际铁路”开通的意义与优质的服务;②语言表达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则标语字数不超过30字。

(1)

(2)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己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别人往往也在不断进步。

面对这种情况,牛根胜说:

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面对这种情况,邵燕祥说:

一棵树看着一棵树,恨不能自己变成刀斧;一根草看着一根草,甚至盼望着野火燃烧。

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2014年度咸宁市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

A“角色/咀嚼”,“因为/为虎作伥”读音相同;C“颓圮/否极泰来”读音相同;D“辽阔/寥廓”读音相同。

2.D。

解析:

A“凄婉”;B“礼尚往来”;C“不能自已”。

3.C。

解析:

(1)“浅薄”指缺乏学识或修养;(感情等)不深,微薄;轻浮,不淳朴。

“淡薄”指(云雾等)密度小;(味道等)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浅薄”。

“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是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信口雌黄”。

“缘故”指原因。

“理由”指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成或那样做的道理。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缘故”

(2)“从容不迫”指不慌不忙,沉着,镇静;“镇定自若”指在情况紧急是不慌不忙,很坦然,如往常一样。

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从容不迫”。

4.D解析A缺主语,“但是”后加“人们”;B语序不当,“严峻的形势给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巨大的挑战”C句式杂糅,去掉“盖的”或“盖的除个别人由大衣充当被子外,绝大部分人没有,只能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5.A。

解析:

A“谢灵运”不是盛唐诗人。

6.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强加因果,两个分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7.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如晕斯飞”,“作庙翼翼”等描写说明的是中国木建筑在《诗经》出现的时代已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而不能说明“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

8.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作者在文中举阿房宫的事例的目的是说明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高,文中并没有提到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利用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的开始时间。

9.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纳:

交出。

10.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①叙述的是子臧的事,表现的不是季札,对象错。

②表现的不是季札的政治远见,而是善察人心。

⑤是季札的听闻,不能表现季札的政治远见。

1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但季札的哥哥们都想做国君”错,应为季札的哥哥们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

12、参考译文

(1)您为人刚直,或许会被猜疑,(您)一定要慎思如何使自己免于祸患。

(“直”1分;被动1分;句意1分)

(2)我能怨恨谁呢?

(也只能)哀悼念死者,侍奉生者,等待天时到来。

(宾语前置1分;“哀”“事”1分;句意1分)

(3)延陵季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