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87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docx

3D三维可视化BIM模板安全施工方案

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三维可视化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XXXXXXX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

写在前面的话

1、版权归作者银良熏所有,严禁用于出售等商业活动,违权必究。

2、如下图所示方案中共有46张原创性三维效果图。

欢迎下载后查阅完整版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2.1总体概况表1

2.2设计概况2

2.3现场情况3

2.4方案编制范围4

2.5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4

3、方案选型设计5

3.1底板内基坑模板设计5

3.2导墙模板设计6

3.3墙体模板设计9

3.4柱模板设计15

3.5梁模板设计7

3.6楼板模板设计2

3.7楼梯模板设计2

3.8楼板降板模板设计2

3.9预留洞、门窗洞口模板设计1

3.10后浇带模板设计1

3.11其他细部模板设计2

3.12模板体系汇总表2

3.13模板计算荷载取值范围4

4、施工安排和部署6

4.1施工总控节点计划6

4.2现场流水段划分6

4.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7

5、施工准备8

5.1技术准备8

5.2机具准备8

5.3材料准备8

5.4劳动力准备9

6、施工方法及措施9

6.1模板现场制作与加工9

6.2模板安装10

6.3模板的拆除12

6.4模板的维护与修理14

6.5隔离剂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15

6.6雨期施工15

6.7冬期施工15

7、架体构造要求16

7.1楼板模板支架立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6

7.2模板支架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6

7.3模板支架顶部可调托撑应符合下列规定16

7.4剪刀撑应符合以下要求:

16

7.5其他规定17

8、质量要求17

8.1材料标准与检验17

8.2模板安装检查与验收19

8.3工序、实体样板、质量停止点质量报验要求21

9、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21

9.1一般规定21

9.2模板安装注意事项22

9.3模板拆除要求22

9.4模板支架立杆拆除要求23

9.5普通模板拆除要求24

9.6文明施工注意事项25

10、安全应急救援预案25

10.1应急领导小组及联络电话25

10.2事故报告流程26

10.3制定应急措施27

10.4应急响应27

10.5具体的生产安全事故及环境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28

12、计算书60

1、编制依据

表1编制依据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本工程施工图、工程变更

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11

7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00-2013

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9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10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13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SBC·3·QESMS·01-2013,版本C

14

其他相关地方标准、法律法规等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表

表2-1总体概况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XXXXXX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

XXXXX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6

质量监督单位

XXX质量监督站

7

施工总承包

XXXXXX有限公司

8

合同工期

2018年1月10日开工,2019年10月11日竣工

9

合同质量目标

确保质量合格

2.2设计概况

表2-2建筑概况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

地下总建筑面积

2.1万平方米

2

建筑层数

地下

1层,部分夹层。

3

建筑层高及标高

部位

南区

北区

基础底板标高

10.8m、8.9m

8.9m、10.8m、10.4m、16.9m

顶板标高

17.0m、16.8m、17.5m、16.45m、18.3m、16.1m、18.0m

夹层标高15.8m、15.7m、15.2m顶板标高16.1m、17.0m、17.7m、18.0m、20.9m、20.3m、

层高

6.2m、8.1m、6.0m、6.7m、5.65m、7.55m、9.4m、5.3m、7.2m、9.1m

夹层层高5m、6.8m、4.2m顶板层高4m、4.5m、5.3m、6.2m、6.9m、7.2m、8.1m、8.8m、9.1m

4

耐火等级

一级

5

建筑类别

大型公共建筑

6

防水等级

一级

7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抗震等级

4级

表2-3结构概况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桩基+筏板

主体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

构断面尺寸

 

底板厚度(mm)

600

基础

承台高度1200、1600、1800、2200等;基础梁400×800、400×1000、400×1100、400×1400、500×1500、600×1200、600×1400、800×1400

墙体厚度(mm)

地下室墙体

300、400、600

柱子截面(mm)

600×600、600×700、600×800、600×900、700×700、800×800、800×1000、900×900、900×1550、1000×1000、1050×900、1100×1100、Ø1000、Ø1100:

;局部异型柱:

四边形柱、六边形柱。

暗柱:

400×600、400×400

钢筋混凝土梁断面尺寸(载重梁)(mm)

400×500、400×600、400×1000、400×1100、450×1100、400×1300、400×1200、400×1800、400×2950、550×1100、500×2100、600×1200、600×2700、600×3000、600×2300、600×1400、600×4400、600×2100、600×2000、600×1800、600×1000、600×3500、600×1900、700×1200、700×1400、700×1600、700×1800、700×1500、800×1400、800×1500、800×1200、800×1600、800×1800、800×2100、900×1300、900×2100等

楼板厚度(mm)

250

3

楼梯结构形式

板式楼梯

4

施工缝留置位置

1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在基础底板+300标高位置;

②其余水平施工缝留在基础底板顶和楼板顶;

③梯段板两侧无墙体时,楼梯梯段板的施工缝可留置于第三步台阶。

梯段板两侧有墙体时,楼梯梯段板的施工缝宜留在休息平台自踏步往外1/3的地方,楼梯梁应有入墙≥1/2墙厚的梁窝。

5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承台、基础梁、基础板)

C35、设计抗渗等级P8

竖向构件(剪力墙、柱)

C40

地下室顶板

C35、设计抗渗等级P8

基础垫层

C15

构造柱、圈梁、压顶、过梁、竖板、女儿墙等二次构件

C25

2.3现场情况

XXXXXXXXX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1401㎡,层高为7.2m,设计南北向长度为670m,东西向宽度为32~51m,其中本工程南区紧贴地铁车站,北区临近地铁区间。

整体为一层地下室,纯地下工程,与主市场地下二层有7个出入口连接,结构底板顶标高为10.8m,相对主市场底板面低0.55m,在中间2-3轴交4-15轴部位沿南北向有一条深1.9m综合管沟,管沟部位的底板顶标高为8.9m。

本工程顶板面标高为15.8m~20.9m,相邻顶板最大高差为2.3m,层高为7.2m,中间管沟部位层高为9.1m。

设计相对标高±0.000=绝对标高22.05m,地铁商业与临近建筑物关系见下图。

 

图2-1项目位置图

本工程进出工地的主要道路有2条,进出工地共3个大门,工地场内四周采用主市场已完成施工道路,布置七台塔吊,新立四台为TC5610,两台借用主市场地块塔吊TC6015及一台借用长薪河地块塔吊TC6015,现场钢筋及模板堆放区等详见平面布置图。

(见附图1:

平面布置图)本工程分两个区,按现场情况南区施工区划分为9个施工段分两次施工,北区施工区划分为5个施工段,每个区按所含施工段进行流水作业(详见附图2-1、2-2:

地下施工平面流水段布置图)。

2.4方案编制范围

2.4.1本方案针地下室车库部分地下室基础、墙柱、汽车坡道、预留洞口、楼板降板、夹层梁板及未超限的梁板等部位进行模板设计;超限模板方案见《高大模板及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4.2根据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及江西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要求:

搭设高度8m及以下;搭设跨度18m及以下;施工总荷载10kN/㎡及以下;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下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2.5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

2.5.1本工程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难度大、同时对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环境管理的要求非常高是本工程施工重点;

2.5.2因建设单位工期要求较紧,抢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是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

2.5.3本工程东侧为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成主市场地块、西侧为未施工地铁施工项目,施工场地狭小。

3、方案选型设计

3.1底板内基坑模板设计

(1)本工程电梯井、基础梁、承台、底板外侧及集水坑采用标准页岩多孔(190×190×90)砖砌砖胎膜,h≤1.2m厚度统一为180mm墙;h>1.2m厚度统一为360mm墙;h>2m厚度统一为540mm墙,都为非渐变墙体。

(2)砖胎膜内侧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阴角和阳角抹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状。

底板周圈砌筑挡墙,用于底板的浇筑及防水卷材的上返,砌筑自垫层至底板顶面处。

做防水层,防水层做完后在墙上面再砌两皮砖作为防水保护层。

图3-1砖胎膜做法示意图

(3)集水坑、电梯井坑侧模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集水坑、电梯井内侧模板采用埋置预先拼装好的箱盒现场制作。

当集水坑、电梯井边长尺寸≤2000mm时,采用40×80mm木方横龙骨间距300mm,40×80mm木方支撑、水平间距400mm;当集水坑、电梯井边长>2000mm时采用φ48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对撑为φ48x2.8钢管@400x300mm。

基坑模板支设完成后注意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抗浮措施,采用袋装水泥或沙子等放置到筒模内的压重方法,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

具体作法见如下附图:

 

3.2导墙模板设计

外墙混凝土随底板一同浇筑的高度一般为基础底板上表面300mm高,在基础底板面向上300mm外墙体处留设水平施工缝,预埋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开口方向朝向迎水面,即朝向肥槽方向,止水钢板依靠止水螺杆托住固定。

防水保护墙(砖胎膜)砌筑高度至基础顶标高处,砖墙外侧与护坡土壁间空隙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粘土回填夯实,压实系数0.94,内侧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阴角和阳角抹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状。

在做底板卷材防水时,卷材沿砖胎膜墙内侧向上顺延至砖墙顶,上用两皮砖压住保护防水接头,方便后续外墙防水接茬使用。

砖胎膜墙作为基础底板外模使用。

底板上300mm高导墙模板横向次龙骨采用40×80mm木方,间距150mm,木方要经压刨刨平,以保证模板的平整度,竖向主龙骨采用2Ф48×2.8钢管,间距500mm;300mm高导墙中间加一排M14止水穿墙螺杆水平间距300mm,上口用Ф48×2.8钢管加固,下口采用钢筋地锚与底板马凳焊接固定。

模板立在T形钢筋上。

T形钢筋构造:

采用Φ16钢筋焊接,竖筋长200mm、上部水平筋长100mm,竖筋与底板马凳钢筋焊接,严禁与主筋焊接,具体做法见下图:

钢板止水带长度不够时使用搭接进行加长,钢板止水带搭接长度为100mm,采用双面焊接,两端均应满焊。

焊缝高度不低于钢板厚度。

焊条应采用E43XX焊条。

焊接之前应进行试焊,调试好电流参数:

电流过大易烧伤甚至烧穿钢板;电流过小又起弧困难,焊接不牢固。

钢板止水带接头应尽量避开拐角处。

钢板止水带在阴阳角拐角处,可将钢板翼缘切开,在弯折后,再将翼缘焊接在一起,当在阳角时,弯折后两侧翼缘之间空隙可使用零星钢板片焊接补满。

在不同标高导墙处需要跟随变标高时,水平及竖向变标高处止水钢板之间应使用T型或7型连接焊接。

图3-2钢板止水带接头示意图3-3钢板止水带穿柱处安装示意

图3-4钢板止水带横、竖向转弯接头示意图3-5钢板止水带穿柱处安装

3.3墙体模板设计

3.3.1地下室外墙模板

外墙模板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竖肋次龙骨采用40×80木方间距250mm,横肋主龙骨采用2Ф48钢管间距500mm,穿墙螺杆为M14防水型穿墙杆,竖向间距500mm、水平间距500mm,墙体第一道对拉螺杆距需加固底面高度为200mm,最后一道螺杆距浇筑面小于300mm,止水螺杆中间焊接50x50x3mm的钢板止水片,必须满焊,防止渗漏。

为保证墙根不涨模,最下面三排对拉螺栓采用双山型螺母加强,为防止漏浆,在新旧混凝土交界处加设20-25mm宽、3-4mm厚的双面胶带。

详见如下附图。

 

3.3.2地下室内墙体模板

地下室内墙体模板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竖肋次龙骨采用40mm×80mm木方间距250mm,横肋主龙骨采用2Φ48x2.8钢管,间距500mm。

墙体阳角模板(含门窗洞口)采用套角做法。

穿墙螺杆为M14水平、竖向间距500mm,提前预埋PVC20套管。

为保证墙根不涨模,最下面三排对拉螺栓采用双山型螺母加强,墙体第一道对拉螺杆距需加固底面高度为200mm,最后一道螺杆距浇筑面小于300mm。

详见如下附图:

地下室内墙墙体模板安装详图,计算书详见附件2:

600厚内墙体计算书。

3.4柱模板设计

3.4.1方柱模板

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用40×80mm木方间距200mm作竖肋。

2φ48×2.8mm钢管作柱箍,柱箍第一档距楼面200mm,以上间距400mm;采用M14对拉螺杆,截面尺寸>600×600mm柱中间需用M14对拉螺栓进行对拉,柱宽大于1000mm时,在柱中间设置两道对拉螺栓水平间距均分(预埋PVC20套管),为保证柱根不胀模,最下面三排对拉螺栓采用双山型螺母加强。

柱模每边设2根φ48×2.8钢管斜撑加固,水平间距1200mm。

浇筑混凝土时距离柱外侧边350mm搭设双排操作架,扫地杆距地200mm,操作架间距为800mm×800mm,步距为1500mm,操作面满铺脚手板,下挂大眼兜网,顶部栏杆高度为1200mm,外挂密目网,操作架不得与模板支撑体系连接。

具体作法详见如下附图,计算书详见附件3:

1240×1650方柱模板。

3.4.2圆柱模板

圆柱模板采用17mm厚内外环氧树脂覆膜桦杨木胶合板(属于定型模板)现场组合拼装,30mm宽水平固定钢带及固定卡作柱箍,柱箍第一档距楼面100mm,以上间距300mm。

用40×80mm木方沿四周(4根)做竖楞,用Φ48×2.8钢管间距1500mm沿四周拉接做水平横楞与操作架相连。

浇筑混凝土时搭设落地式双排操作架,扫地杆距地200mm,操作架间距为800mm×800mm,步距为1500mm,操作面满铺脚手板,下挂大眼兜网,顶部栏杆高度为1200mm,外挂密目网。

具体作法详见如下附图,计算书详见附件4:

Φ1100mm圆柱模板。

3.4.3连墙柱模板

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现场预拼成定型模板,模板安装与墙体一并进行,并连成整体,连墙柱操作架同墙体操作架,阴角处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加工成定型角模。

连墙柱采用40×80mm木方作纵肋间距250mm;2Φ48×2.8mm钢管作横肋,间距500mm,模板安装后接缝部位用海绵条塞严,以防漏浆,内墙采用M14对拉螺杆(预埋PVC20套管),外墙螺栓中间焊接50×50×3mm的钢板止水片,水平、竖向间距为500mm,为保证底部不胀模,最下面三排对拉螺栓采用双山型螺母加强。

具体作法详见如下附图:

 

3.5梁模板设计

根据南昌市要求梁截面≥0.4m2属于超过一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本工程超过此范围的梁需进行专家论证,具体详见《高大模板及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普通梁模板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模板,40mm×80mm木方间距150mm作纵肋,48x2.8钢管作托梁,扣件架支撑,步距1500mm。

梁侧背楞采用2φ48×2.8双钢管@500mm。

梁高≥600mm设置一道M14对拉螺栓(梁高每增加300mm增加一道M14对拉螺栓)。

梁两边板底立杆距离梁截面不能超过1500mm。

具体布置立杆时,需对主梁、次梁、顶板三者支撑立杆间距整体考虑,使三者立杆纵横方向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立杆上水平杆应延伸至相连一侧的架体两跨,并用扣件与纵向水平杆连接固定,调整平分立杆间距时,以方案中立杆间距为最大极限值,间距只能调小,不能调大。

梁模板支设详见如下附图:

本工程混凝土梁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选用架体参数表如表3-1

表3-1混凝土梁类构件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

梁高mm

301-600

601-900

901-1200

1201-1500

<5m

立杆纵向间距(mm)

800

800

800

800

立杆横向间距(mm)

800

800

800

800

步距(mm)

1500

1500

1500

1500

5m≤H<8m

立杆纵向间距(mm)

800

800

800

800

立杆横向间距(mm)

800

800

800

800

步距(mm)

1500

1500

1500

1500

3.5.1当满足下表要求时,梁下可不设置立杆。

表3-2梁下不设置立杆时钢管模板支架

支架高度H

H≤3m

3m

5m≤H<8m

梁截面mm

b≤300且h≤500

梁边板厚mm

250

剪刀撑

立杆纵距mm

800

800

800

梁两侧立杆横距mm

800

800

800

步距mm

1500

1500

1500

梁底小横杆间距

800

800

800

3.5.2当满足下表要求时,梁下可只设置1根立杆。

表3-3梁下设置1根立杆时钢管模板支架---无剪刀撑框架式模板支架

支架高度

H≤3m

3m

梁截面积m2

≤0.27

≤0.4

≤0.2

≤0.4

梁边板厚mm

250

立杆纵距mm

800

800

800

800

梁两侧立杆横距mm

800

800

800

800

步距mm

1500

1500

1500

1500

梁底小横杆间距

800

800

800

800

表3-4梁下设置1根立杆时钢管模板支架---有剪刀撑框架式模板支架(此部位属于高支模)

支架高度

5m≤H<8m

梁截面积m2≤

0.4

梁边板厚mm

250

立杆纵距mm

800

步距mm

1500

梁两侧立杆横距mm

800

梁底小横杆间距

800

3.5.3梁模板支撑搭设要求。

结构梁的模板支架的纵向立杆应沿梁长方向布置;横向立杆应沿梁截面中心线两侧对称布置,且最外侧立杆距梁外侧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

根据第二种情况按附图11进行搭设(其余种类详见高大模板方案),计算书见附件5-1、附件5-2。

3.6楼板模板设计

本工程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根据南昌市要求板厚>200mm属于超过一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超过此范围的混凝土板需进行专家论证,本工程顶板厚度统一为250mm,无其他厚度楼板,属于超过一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具体做法详见本工程《高大模板及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本方案中不展开描述。

3.7楼梯模板设计

楼梯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架,立杆垂直于梯板。

楼梯底模板采用12mm木胶合板,次龙骨采用40×80mm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2根40x80mm木方间距1000mm,钢管支架采用钢管,立杆间距1200mm,横杆步距1200mm。

楼梯踏步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现场制作定型模板。

施工缝留置:

梯段板两侧无墙体时,楼梯梯段板的施工缝留置于第三步台阶;梯段两侧有墙体时,楼梯梯段的施工缝宜留在休息平台自踏步往外1/3处,楼梯梁留置入墙≥1/2墙厚的梁窝。

施工缝留设必须要求垂直于平面,采用12mm厚梳子模板作为间隔。

详见如下附图:

楼梯模板支设图。

 

3.8楼板降板模板设计

3.8.1楼板降板高度小于100mm时,模板采用定型钢框模板(角钢框、方钢管框等),利用钢板焊接成直角连接件,直角连接件上可用圆钢焊接吊环。

支设定型钢框模板时底部采用混凝土垫块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高度=降板处楼板厚度,利用降板四周墙梁的水平筋、箍筋焊接定位筋固定定型钢框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MPa时可拆除并做好成品保护。

做法如下图所示:

3.8.2当降板高度大于100mm小于300mm,可采用胶合板后背木方进行支模处理,可对撑的用钢管进行对撑,不可对撑的采用C10钢筋焊接三角形支架@800进行回顶,如下附图所示。

图3-6楼板降板模板设计

3.8.3本工程结构底板顶标高为10.8m,在中间2-3轴交4-15轴部位沿南北向有一条深1.9m综合管沟,管沟部位的底板顶标高为8.9m。

高低差为1.9m,底板厚度都为600mm。

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浇筑时先施工低跨部分底板,待混凝土初凝前再施工高跨底板及侧墙,支设详见下图:

 

3.9预留洞、门窗洞口模板设计

门窗预留洞口模板参考局《混凝土结构施工典型做法图集》,预留洞口和门洞采用定型模板,模板整体采用木方制作,表面覆一层12mm覆膜木胶合板,四角用角钢夹具连接。

注意窗洞口模板下设排气孔,支设洞口模板时,必须在洞口模板侧面加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浇筑混凝土时从门窗两侧同时浇筑,避免洞口模板偏位。

详见下图:

 

3.10后浇带模板设计

底板后浇带为800mm宽膨胀后浇带,止水钢板采用HRB400直径18mm钢筋焊接固定,HRB400直径18mm钢筋横向固定钢筋与竖向固定钢筋焊接,钢丝网与竖向及横向固定钢筋绑扎。

图3-8底板后浇带处模板加固示意图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两侧采用12mm厚木胶合板,背部40×80mm木方。

两侧木方间采用4根Φ48×2.8mm钢管对撑沿墙高方向1000mm,止水钢板处模板木方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