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27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docx

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汇总

 

即墨宾馆院内地面整修工程

项目建议书

 

建设单位:

即墨宾馆

编制单位:

青岛国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

乙级

证书编号:

工咨乙11920060033

编制时间:

2014年9月

 

第1章总论…………………………………………………………2

第2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5

第3章建设必要性………………………………………………11

第4章项目拟建地点及建设条件…………………………………13

第5章环保与节能………………………………………………18

第6章劳动安全…………………………………………………23

第7章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25

第8章招投标管理………………………………………………27

第9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0

第10章社会效益评价……………………………………………31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即墨宾馆院内地面维修工程。

项目建设地点:

朝阳路109号(振华街25号),即墨宾馆院内。

项目建设单位:

即墨宾馆。

1.1.2建设单位概况

即墨宾馆是青岛即墨市委、市政府招待所,属挂牌三星级酒店,位于朝阳路109号(振华街25号),紧靠即墨市委、市政府,相依墨水河畔,毗邻墨河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5公里,距青岛港40公里,是一座集住宿、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园林宾馆,是旅游小憩、喜庆欢聚、会议讲座、商务洽谈的理想去处。

馆内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高档典雅、温馨舒适。

是即墨地区有口皆碑的一块响当当的服务品牌。

客房楼有中央空调、电梯、24小时热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宽带上网、商务中心、购物商场,拥有豪华套房、标准间、商务间共106间。

会议中心有可容纳689人与会的大礼堂,有多媒体会议室,有同声翻译的外资签约多功能厅及其它会客室、会议室10个,能举办各种工作会议、演出、新闻发布会、电视电话会议、项目签约等活动。

餐饮中心有承接300多人就餐的宴会大厅,有容纳100余人的自助餐厅,有容纳20--30人就餐的高档VIP贵宾包间4个,有宴会单间16个,一次可同时接待600人就餐,是举办婚宴等大型接待的理想场所。

贵宾楼有会议室、接待大厅、高档VIP贵宾包间和豪华套房,可以独立承接30人左右的贵宾团体,是集住宿、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贵宾接待中心。

安全的食宿环境、良好的卫生条件、完善的服务、合理的价格是宾馆的特色。

1.2编制依据与原则

1.2.1编制依据

1、即墨宾馆院内地面维修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告编制委托书

2、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图;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相关各专业的国家设计规范;

5、建设单位的委托及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2.2编制原则

1、在即墨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即墨宾馆的发展现状,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工程建设中遇见的问题;

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园区建设技术先进性,又要体现出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性,又要表现建设过程中安全可靠性;

3、贯彻园区建设为宾馆发展服务的原则,以美化宾馆环境和为提升宾馆服务档次为目标的方针,同时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提高即墨市城市品位,确定合理的宾馆园区规划建设方案;

4、考虑建设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发展。

1.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A区面层罩油7146.5平方米,C区新建混凝土地面并面层罩油353平方米,埋设D3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约51米,新增污水井8座,采用Φ700圆形污水检查井,新建暗渠(蒸汽管道)约40米,D区新建混凝土地面320平方米。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次为18cm水泥混凝土,16cm水泥稳定碎石,罩面结构为4cmAC-10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同时更换单篦铸铁篦子30个等工程内容。

1.4项目建设起止时间

2014年9月—2015年7月,共计11个月。

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工程造价估算77.84万元。

2、资金来源:

自筹。

 

第2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1项目地理位置概况

项目位于朝阳路109号(振华街25号),紧靠即墨市委、市政府,相依墨水河畔,毗邻墨河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5公里,距青岛港40公里。

2.2研究区域概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等七区)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等五市为9552平方公里。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

即墨地区陆地属第四系上更新系统冲击洪地层,地形受崂山山脉和胶潍河谷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为低山丘陵,约占总面积的55%,西北部为平原洼地。

即墨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东临黄海,南依崂山,处于日韩等国家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小时经济圈。

全市陆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18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33个村庄,111万人口。

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明街,秦代置县,汉代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区位优越。

地处山东半岛咽喉,胶济、蓝烟铁路横穿境内,济青、青银、乌威高速公路和青烟、青威等一级公路纵横全境,距青岛国际机场15公里、青岛港40公里,处于半岛城市群核心地带。

资源丰富。

拥有183公里黄金海岸线,历史名岛田横岛等24个岛屿、青岛市第二大的鳌山湾、全国稀有的海水温泉、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马山石林等众多旅游资源。

2.3社会经济

即墨市2011年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总量比“十五”末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77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0亿左右,是“十五”末的3.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全社会用电总量26.8亿千瓦时,是“十五”末的1.7倍;各项存款余额35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239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加214亿元和1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3000元,是“十五”末的1.8倍。

我市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第11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17位,处于全省经济强县第一方阵。

2.4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2012年,即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工业经济上了新平台,实现了新发展。

2.4.1经济社会现状

即墨市2011年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总量比“十五”末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77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0亿左右,是“十五”末的3.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全社会用电总量26.8亿千瓦时,是“十五”末的1.7倍;各项存款余额35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239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加214亿元和1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3000元,是“十五”末的1.8倍。

我市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第11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17位,处于全省经济强县第一方阵。

2.4.2社会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即墨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启动年开局良好,城市功能形象有了新提升。

扎实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三年攻坚活动。

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7.7%,比“十五”末提高8个百分点。

城市规划体系更加完善。

深化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田横组团规划,完成城市中心区、鳌山温泉组团重点整治规划、商业网点规划和鳌山湾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城区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98.5%。

重点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德馨大厦、宝龙城市广场初步展现地标形象,金融大厦、世贸大厦、正大商业广场、即发科技大楼等陆续开工,十大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三大城区入口改造提升工程扎实推进。

坊子街区域汇钱安置房主体封顶,解家营等城中村改造安置区正式启动。

新汽车站形成主体。

城市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完成蓝鳌路大修、长江二路整修等工程,新建长江一路等城区道路,实施振华街与嵩山二路等4处路口渠化,城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高标准亮化鹤山路部分路段,实施嵩山一路等道路照明工程。

绿化华山二路等5条道路,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7%。

新建改建供水管网49公里,改造一户一水表3000户。

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0%,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55%,分别比“十五”末提高30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

完成港中旅110千伏变电站和温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架设改造天横线、温泉线。

升级即发污水处理厂和西部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22公里。

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集中整治违章建筑、乱停乱放等行为,规范升级户外广告。

完善城市管理快速反应体系。

推进城管体质创新和执法重心下移,初步形成属地管理为主、部门齐抓共管的打城管格局。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鳌山卫、蓝村等重点重心镇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47平方公里发展到60平方公里。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开创新局面。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全市粮食总产量53.7万吨,连续七年增产丰收。

完成西北部4.5万亩现代农业电气化示范区建设,新发展设施农业1120亩。

三大农业园区的服务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海珍品健康养殖基地3200亩高标准养殖池投入生产。

正大生猪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

建成畜牧标准化养殖基地40个。

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新创国家有机食品4个。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改善。

继续组派50个农村工作队驻村帮扶。

新完成176个村庄“五化”建设。

实施大田路罩油工程,改建扩建蓝王路、田新线等道路,新修通村公路119公里。

完成90个村庄自来水设施改造和5处镇集中供水工程,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率达到50%。

综合治理流浩河、桃源河,实施823个农田水利项目,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0.5万亩。

完成造林1.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1.8%。

建成七级等4个电气化镇和125个电气化村。

村庄管理更加规范。

监理完善村务公开日、民主议政日、机关干部下访日、基层调解日“四日合一”工作体系。

委托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更加健全。

发放小麦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民农资金1.63亿元。

设立1400万元现代农工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帮助农户贷款2.1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2亿多元。

新培训农村劳动力3.6万人,向二三产业转移2.75万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2.4.3即墨旅游业

旅游资源丰富。

山、海、岛、林、泉、滩、港等资源丰富,拥有183公里的海岸线和青岛第二大海湾鳌山湾,24个岛屿星罗棋布,36座山峰风光秀丽,含溴海水温泉全国唯一,具有发展综合性滨海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市名胜古迹众多,其中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柱群、硅化木等地质遗迹景观独特,被誉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还有76处历史遗迹,分别被确定为山东省、青岛市和即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墨古县衙是山东省仅存的三堂老县衙,田横五百义士墓、雄崖古所、鹤山道教遇真宫、天井山龙王庙等古迹保存完好。

另外,富有地方特色的田横镇周戈庄祭海民俗节等节庆活动吸引着各方来客,农家宴、渔家宴成为广大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近年来,围绕把东部鳌山湾区域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中心、会议接待中心、科研教学中心、精英人才居住中心和新兴临港产业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了连接青岛与鳌山湾快速通道的滨海公路和连接即墨城区与鳌山湾快速通道的鹤山路东通工程,建设了泉海路、观光路等域内道路,构建起了东部沿海旅游度假区环状路网框架,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着眼于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益,即墨市坚持从严把关、优中选优,先后引进建设了天泰山海泉综合开发项目、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项目、由澳大利亚客商投资的海市盛景项目、由台湾客商投资的青岛温泉健诊中心项目等旅游大项目,以休闲度假疗养保健为特色的旅游业将迅速崛起。

目前,即墨市有建成运营的旅游景区点12处,各类旅游企业30余家,其中,星级饭店8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7处,旅行社及门市部25家。

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9.5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占GDP的6.2%,实现旅游商品收入12.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即墨市深入开展了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三城并创”活动,实施了以“治路、治河、治污”和“绿化、亮化、净化”为重点的“三治、三化”工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第3章建设必要性

3.1功能定位

项目位于即墨市行政区域内,该区域内商业经济发达,江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综合性产品交易市场—即墨小商品城等商业市场在该区域内,带动周边商业经济发展,外地来即经商人员较多,另外即墨拥有山、海、岛、林、泉、滩、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达,即墨宾馆建成较早,随着时代的发展,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渐落后,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作为即墨市旅游名片式接待场所,不断改善自身条件才能适应现代即墨发展的趋势。

3.2建设必要性分析

即墨宾馆是青岛即墨市委、市政府招待所,属挂牌三星级酒店,紧靠即墨市委、市政府,相依墨水河畔,毗邻墨河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5公里,距青岛港40公里,是一座集住宿、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园林宾馆,是旅游小憩、喜庆欢聚、会议讲座、商务洽谈的理想去处。

馆内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高档典雅、温馨舒适。

是即墨地区有口皆碑的一块响当当的服务品牌。

但由于建成较早,周边高档酒店不断兴起,越显宾馆配套落后,为了更好地适应即墨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改善宾馆园区配套设施已迫在眉睫。

3.2.1项目的建设符合即墨市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即墨宾馆是即墨市旅游及商务接待的窗口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尤其是撤地建市以后,即墨人民精神焕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特别是即墨市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更是日新月异。

然而,即墨宾馆由于自身性质及所处位置限制,不能在硬件基础方面进行大面积建设改造,为了更好地彰显自身品牌优势,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及质量,园区环境整治工程势在必行。

3.2.2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即墨宾馆服务水平及质量,改善宾馆的接待条件,提升宾馆的服务档次。

3.2.3是为了满足建设“千年商都,泉海即墨”,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

近年来,即墨市发挥得天独厚的山、海、泉等资源优势,聚力打造“千年商都 泉海即墨”城市品牌,城市旅游形象日益突出,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市场环境更加优化。

 

第4章项目拟建地点及建设条件

4.1项目拟建地点

即墨宾馆园区内

4.2项目地理位置与交通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

即墨地区陆地属第四系上更新系统冲击洪地层,地形受崂山山脉和胶潍河谷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为低山丘陵,约占总面积的55%,西北部为平原洼地。

即墨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东临黄海,南依崂山,处于日韩等国家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小时经济圈。

全市陆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18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33个村庄,111万人口。

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明街,秦代置县,汉处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区位优越。

地处山东半岛咽喉,胶济、蓝烟铁路横穿境内,济青、青银、乌威高速公路和青烟、青威等一级公路纵横全境,距青岛国际机场15公里、青岛港40公里,处于半岛城市群核心地带。

资源丰富。

拥有183公里黄金海岸线,历史名岛田横岛等24个岛屿、青岛市第二大的鳌山湾、全国稀有的海水温泉、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马山石林等众多旅游资源。

即墨市是青岛市所属的县级市,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

即墨市的对外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

即墨市区域境内国道一条,省道9条,县道12条,乡道21条,共计883.43公里。

胶济、蓝烟铁路横穿即墨市西部,境内兰村火车站是胶东半岛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区距青岛港40km,距青岛国际机场15km,交通方便。

即墨市处于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内圈层和“一主三辅多组团”现代化城市框架的重要节点,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地带,即墨以纵横交错的海、陆、空线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客商投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4.3气候条件

即墨市属于受海洋影响的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潮湿多雨,秋季降温缓慢,冬季干冷少雨雪。

该地区夏季偏西南风,冬季偏西北风。

年主导风向为N和S,频率分别为14.3和16.5%。

年平均风速5.0m/s,最大风速44.5m/s。

年平均降雨量为750.4mm,无霜期平均为193天。

该地区日照,日照率62%。

气候特点:

多雾。

全年有雾53天,主要出现在4~7月。

4.4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即墨市。

项目工程场地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苏北—胶南断块内,属华北地震区。

对工程场地有影响的主要活动构造带有郯庐断裂带和南黄海构造带,它们对区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其中郯庐断裂带强震活动对工程现场地震危害性有较大影响,该地震带具有强度大、频次低、复发周期长的特点。

南黄海构造带内的地震活动强度低于郯庐断裂带,其地震活动对工程场地也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贡献。

近场区内发育有沧口断裂、王哥庄—山东头断裂、即墨—唐家庄断裂、七级—马山断裂、大留庄—店集等断裂。

其中沧口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具有发生中强震的活动构造条件。

七级—马山断裂部分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劈石口断裂、王哥庄—山东头断裂、即墨—唐家庄断裂为中晚更新活动断裂,大留庄—店集等断裂为早更新世活动断裂。

本项目场地为平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修整,不存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

即墨市地层自新至老为第四系的海积层、冲积层、坡积层和冲积坡积层;白垩系的王氏组第二段、青山组第二段、青山组第一段;侏罗系的莱阳组第四段、莱阳组第三段及第二段。

因此在东部沿河地带分布着淤泥、淤泥质粉砂及细砂,在沿河地带分布着粘土质砂土及粘土层,在丘陵区分布着砾砂质粘土和砾石,在河谷两侧分布着细砂和粘质土。

岩石的分布在境内西北部为紫色砂页岩、砂页岩,中部地区为安山岩和凝灰岩;东南部为花岗岩;东北部为砾岩、砂砾岩、细砂岩。

本项目用地第四系分布广泛,土地结构简单,覆盖层厚度较大,基层以白垩纪的砂岩为主,工程场地不存在发生沙土液化的土层。

根据野外地质考察、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地球物理勘察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工程场地内不存在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具有影响的断裂结构。

4.5水文地质

地上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过境河道引入水。

年平均降水量737毫米。

东部山丘地区多为花岗岩、玄武岩、地下水水量很少。

西部大沽河沿岸地下水较丰富。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6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1亿立方米,地下水1.62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可开采水量1.35亿立方全市主要河流有大沽河、五沽河、流浩河、桃源河、墨水莲阴河、店集河、大任河、洪江河、王村河、温泉河、社生河、皋虞河、大桥河共14条。

除五沽河、流浩河、桃源河汇流于大沽河入胶州湾外,其余10条单独入海。

五沽河、大沽河、桃源河为与莱西、平度、胶州的分界河,长度101.59公里,流域面积483.6平方公里,其它11条河总长176.81公里,流域面积1128.3平方公里。

即墨市境内历经多次地质运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目前境内共发现各类矿产20余种,其中金属矿产资源有:

铁、铜、金、铅等,主要分布在丰城镇的白马岛、温泉镇的四舍山脉及鳌山卫镇的冯家河等地区,由于储量少、品位低,至今尚未开发利用。

非金属矿产使我市的主要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安山玢岩、玄武岩、沸石岩、珍珠岩、辉长岩、重晶石、麦饭石、膨润土、粘土、石英砂、砚岩、地热、矿泉水、地下卤水等。

因沸石岩、珍珠岩、砚岩、辉长岩、地下卤水等矿产品位低,达不到工业要求,加上条件限制,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安山玢岩、玄武岩、重晶石、麦饭石、膨润土、粘土、石英砂、地热、矿泉水。

重晶石分布市境西南,蓝村至即墨城一带,储量300万吨以上。

膨润土多见于环秀街道办事处西山前村,储量500万吨以上。

花岗石分布鳌山卫、白庙一带。

玄武岩分布段泊岚、毛家岭一带。

麦饭石分布城东南部和留村镇一带,储量较大,质地优良,矿床浅露,易于开采。

4.6地震

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和《青岛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应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规定的抗震防设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5章环保与节能

5.1环保

5.1.1环境整治对城镇环境的作用和评价目的

根据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二类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区域大气扩散能力和大气污染物迁移能力中等偏强,主导风向相对比较稳定,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大气环境容量。

评价的目的是:

1、通过对该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提出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2、通过对该区域周围的噪声及大气污染的评价提出对该工程的可行性意见。

5.1.2环境评价的内容

根据工程特点和沿线地区的环境特点,对本区域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从而确定严重影响因素,一般影响因素,通过筛选、确定本次评价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项: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声环境影响评价;

3、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4、社会经济环境评价;

5、工程与环保措施分析。

5.1.3大气环境现状与评价环保措施

工程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地扬尘和铺筑路面时的沥青烟气。

场地的风吹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100米以内。

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的扬尘量减少70%,收到较好的降尘效果。

沥青烟气主要出现在沥青熬炼、搅拌和铺设过程中,以熬炼时排放量最大。

在铺设路面阶段,应对沥青作业场地,尤其是熬炼场地慎重选择,使其下风向避开居民密集区,并要求周围100米范围内无居民住宅。

建议采用封闭式搅拌工艺。

营运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