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34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6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docx

必修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汇总

必修二期中复习资料汇总2013年4月

(二)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的数量变化是由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决定的。

其中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时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水平迅速、医疗事业进步,死亡率降低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即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

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内地到沿海

2.山区到平原

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

有利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

有利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

[理解记忆]

古代:

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

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

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城市形态的概念:

[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城市形态的类型:

[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记忆]

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占用城市土地面积

区位特点

功能区特点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40%~60%)

低价较低,污染较少

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两者背向发展

商业区

占用土地相对较少

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经济活动频繁;建筑物高大稠密

工业区

一个城市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市区内部工业区相互聚集,形成成片的工业区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理解记忆]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较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弱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记忆]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

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相切的服务范围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1)每一个高等级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次一级的城市在高一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六个顶点上)

(2)每一个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低的城市服务范围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1)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2)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3)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4)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记忆]

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

[记忆]

(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记忆]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地形(平原;热带高原;山区沿河谷或在开阔低地)

气候(降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河流(提供水源、河流汇合点、过河点、护城河等)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人类活动的产物。

内容:

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两方面

范围:

可以是单要素的、多要素的

形成: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综合作用

状态:

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交通工具、艺术作品等,也有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社会制度等。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

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耕地

农作物

役畜

 民 居

饮食

运动项目

交通工具

北方

旱地

 小麦玉米甜菜

黄牛

牛旧式民居以土坯做材料,注意防寒

 面食

 冬季溜冰

 马

南方

 水田

 水稻油菜甘蔗

 水牛

 旧式民居以砖瓦竹木为材料,注意通风散热

 大米

 游泳龙舟竞赛

 船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空间布局

1.与其他城市相比,阿拉伯国家的城市的突出特点?

宗教用地面积大,清真寺居于城市的突出位置

2.这种特色的形成原因?

当地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3.上述事例说明了城市发展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

美国城市的建筑特征?

请用地域文化特点解释城市特征。

移民→经济发达→社会活动以工商业为中心→商业文化→现代化都市

下图中的建筑特点?

这种特点表达出的地域文化特点?

水平方向上整齐划一:

反映了规范与刻板

垂直方向上高差很小:

尊重历史与平和的人际关系

中心位置广场:

崇尚开放、民主,将公众置于中心位置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建筑结构

1.中国园林建筑的基本元素?

围墙、亭子、曲径;假山、水塘、小湖、园艺等。

“步移景异”

2.这种建筑结构反映出哪些中国地域文化特征?

内向型、封闭性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异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1.与中国园林相比,西方园林有什么特点?

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2.说说这种建筑结构表达出的地域文化特点。

外向性、开放性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建筑风格

中国:

强调主次,多用曲线,富于神秘与想象,重群体。

西方:

强调理念与逻辑,直白而开放,重个体。

 

典型试题:

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为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

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1~2题。

1.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2.c地建休闲度假地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3.最适宜在b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建材工业  B.仪表工业C.造纸工业D.森林工业

(2010·济南3月)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1、图2回答4~5题。

图1图2

4.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

5.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根据《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

读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示意图,回答6~8题。

6.近年来,我国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原因是

A.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

B.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少年儿童的比重下降

D.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

7.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红利”期,其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A.高少儿、低老年B.低少儿、低老年

C.低少儿、高老年D.高少儿、高老年

8.“人口红利”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①社会成员需要供养的子女比较少 ②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 ③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

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图回答9~11题。

9.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阶段,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③阶段,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④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10.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B.1963年C.1975年D.1985年

11.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2010·成都市重点高中联考)读某地区2008年人口资料表(单位:

人)回答12~13题。

总人口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

出生人数

死亡人数

169000

142000

27000

2200

850

12.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

13.该地区

A.大量人口外迁B.城市化水平高

C.人口增长过快D.老年人口比重递减

14.(2010·佛山)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牛刀小试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统计图。

完成1~2题。

1.1996年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高—低”模式

D.“低—低—低”模式

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中国东部

C.拉丁美洲D.亚洲中部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3~4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C.人口迁移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

回答5-7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3

70

129

313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35

3503

934

559

5.表中四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从表中资料来看,粮食压力最小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7.若表中四国是中国、埃及、加拿大和印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中国B.乙是埃及

C.丙是印度D.丁是加拿大

8.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

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

9.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

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

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

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

10.关于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A.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只是普遍影响各类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B.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只是间接影响城市地租的高低

D.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异影响较大,但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基本不产生作用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

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

据此完成11-12题。

1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A.制造业高度发达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C.大量征兵抗战D.畜牧业水平高

12.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中的()

读“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13-14题。

13.曲线②表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乡村→城市B.城市→乡村

C.城市→城市D.不固定

14.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

A.①B.②C.③D.④

15.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D.气候因素

16.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③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力④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0·海淀模拟)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

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7-18题。

表: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

的人口数量

约8~9亿

17.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B.15.1亿或16.6亿C.约8~9亿D.约14~15亿

18.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