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476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养护技术手册共14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对受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往往发生在支座附近,由下部开始,沿着与轴线成25~50。

左右的角度裂开。

随着荷载的增大,裂缝长度将不断增长并向受压区发展,裂缝数量不断增多,裂缝区也逐渐向跨中方向扩大。

3)断开裂缝: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时,进入整个截面的裂缝称为断开裂缝。

受拉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均沿正截面开展,裂缝间距有一定规律性。

受拉构件在内力较小时,混凝土和钢筋均匀承受拉力,拉应力值较小不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这是未出现裂缝的构件的工作状态。

随着内力增大,混凝土内拉应力达到其受拉极限,产生裂缝并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这是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的工作状态。

荷载继续增大,钢筋应力达到极限,钢筋伸长率较大,裂缝很宽超过设计规范允许宽度的许多倍,这时多为使用所不允许的或构件将接近破坏的状态。

4)扭曲裂缝:

混凝土构件受扭转与弯曲同时作用而产生的裂缝称为扭曲裂缝。

该裂缝一般呈45°

倾斜方向。

5)局部应力引起的裂缝:

局部应力引起的裂缝,主要表现在:

墩台支座处受到较大局部压力,构件突然受到冲击荷载;

构件角隅处,超载梁端锚固端受到较大局部应力而引起裂缝。

 

 

受力裂缝易出现部位

(一) 

构造

示 

意 

简 

原因

简支梁

①跨中弯拉裂缝

②1/4跨径处腹剪、弯剪裂缝

③支座处因局部承压不足引起的开裂

连续梁

②反弯点处弯剪裂缝

③超载处负弯矩弯拉裂缝

④支座处因局部承压不足引起的开裂

悬臂梁

②牛腿处应力集中开裂

刚构

①跨中弯拉裂缝

②角隅处应力集中开裂

③立柱处弯拉裂缝

斜腿刚构

③斜腿处弯拉裂缝

拱式

②拱肋连接处弯剪裂缝

③拱脚处负弯矩受弯裂缝

受力裂缝易出现(chūxià

n)部位

(二) 

构造形式

重力式桥墩

①支座底面受压病害

②墩身偏压构件弯拉裂缝

③水面处受压或冲刷病害

单柱式桥墩

②盖梁顶面负弯矩受拉裂缝

钻孔桩

桩式桥墩

②盖梁受弯裂缝

③横系梁弯剪裂缝

④横系梁与桩连接处剪切裂缝

⑤与水面处交接处受压或冲刷病害

T形桥墩

&

prod;

形桥墩

②悬臂根部应力集中病害

③盖梁跨中受拉病害

Y形桥墩

②Y形交接处

③混凝土接缝处

n)部位(三) 

轻型桥台

②支撑梁

③耳墙

扶壁式桥台

①支座底面

②台身

③基顶

重力式桥台

框架式桥台

②混凝土浇筑界面

③角隅处

1.3裂缝的处置方式

(一)裂缝修补的必要性

根据经验,裂缝是否需要修补,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判定和考虑:

1)若裂缝超过线性规范限值,均应予以修补,以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及强度。

2)若裂缝较细小(宽度小于0.15mm)、数量较少且不继续发展的,对梁体刚度等不会造成明显影响的,钢筋不至于锈蚀的情况下,裂缝可暂不修补。

3)若裂缝宽度成发展趋势,超过桥梁相应规范限值的,应予以修补。

4)若裂缝宽度虽未增加,但裂缝数量增多时,应予以修补。

(二)裂缝修补的常用方法

通常,针对不同类型的结构裂缝,视开裂的具体情况,应先根据开裂原因对结构本身进行加固,从根源上抑制裂缝继续开展,然后再根据裂缝的严重程度对裂缝采取不用的维修方式。

其主要目的是恢复结构的整体性、保持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抗渗性及外形的美观。

目前常用的方式有:

1)表面封闭修补法:

即采用抹浆、凿槽嵌补、喷浆、填缝的方法使结构表面裂缝封闭。

2)压力灌浆修补法:

即采用水泥灌浆或者化学灌浆的方式,将浆液灌满结构内部裂缝中。

3)表面粘贴玻璃布或钢板等材料法,即可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又能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混凝土结构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

2.1混凝土结构常见缺陷

混凝土结构的常见缺陷主要包括:

1)结构本身存在的先天性缺陷,如混凝土的空洞、蜂窝、麻面;

2)钢筋、钢绞线及锚具锈蚀;

3)混凝土因表面风化、钢筋锈蚀而发生剥落;

4)结构连接部位发生开裂、断裂等损伤;

5)各种因素影响下,结构产生裂缝;

6)车辆撞击、刮蹭导致的结构掉角、缺边、混凝土脱落等损伤。

2.2混凝土缺陷的养护维修

混凝土缺陷的养护维修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清除表面污垢,污垢宜用清水洗刷,不得使用有腐蚀性的化学清洗剂。

2)修补混凝土空洞、破损、剥落、表面风化时,应先将松散部分清除,再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改性环氧混凝土、聚合物砂浆或改性环氧砂浆等进行修补。

新补的混凝土或砂浆要浇筑或涂抹、填塞密实,且与原结构应结合牢固、表面平整。

3)梁体若发现(fāxià

n)露筋或保护层剥落,应先将松动的保护层凿去,并清除钢筋锈迹,然后修复保护层。

如损坏面积不大可用环氧砂浆修补,如损坏面积过大可用喷射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的方法修补。

4)空气、雨水、河流水中含有对混凝土和钢筋有侵蚀的化学成分时,应对桥梁结构进行防护。

5)对损伤较为严重的构件及时予以加固或更换。

2.3有关注意事项

1)在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的冬季维修桥梁时,对维修的混凝土构件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修补材料的凝固硬化。

2)用于修补的混凝土、砂浆等,其强度和其他质量指标应不低于原桥材料。

修补用的混凝土、砂浆强度等级应比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3)受拉区修补用的混凝土宜用环氧树脂配制,受压区修补用的混凝土可用膨胀水泥配制。

用水泥混凝土或砂浆修补的构件应加强养生,有条件时宜用蒸汽养生或封闭养生。

3、支座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

3.1常见支座的主要病害

1)板式橡胶支座:

主要病害:

支座本身老化龟裂、钢板外露、钢板锈蚀、不均匀鼓出及脱落、支座局部脱空、支座剪切变形甚至超限、支座位置串动、支座垫石部位缺陷等。

2)盆式支座

钢板裂纹和变形、钢件脱焊、钢件锈蚀、聚四乙烯板磨损、支座位移超限、支座转角超限、螺栓变形或断裂、锚固螺栓剪断或拔出、支座垫石部位缺陷等病害。

3)铸钢支座

钢部件裂纹变形等损伤、锚固件及定位件失效等、活动支座不活动、转角超限、支座垫石部位缺陷等等病害。

3.2常见病害的主要处置措施

对于支座劣化或损伤的检查方法以及(yǐjí

)修补的紧急程度等,各国都有不同标准及要求,本文根据多年实践列出将为常用的处理措施见表3

表3 

支座的病害和修补方法

分类

构成构件

损伤特征

可能的原因

修补及加固方法

上部工程安装部分

主梁部分

支座附近变形、裂缝

混凝土的变形、螺栓类损伤

薄弱部位加强

安装螺栓

破断

焊接部位劣化/螺栓强度低

再焊接和螺栓更换

脱落

连接不足、振动

换新再连接

松弛

再连接

支座本身

上下支座

上下支座垂直荷载支持部分开裂、压坏

强度底、支座压坏、其他

支座更换

滑动面、转动面生锈

漏水、堆积、逐年老化

除锈后注入润滑剂

支承板

间隙

强度低、施工不好、其他

垫板调整或重做

开裂、压坏

活动不灵活

磨损、生锈

中央开裂处破坏

强度低、腐蚀、逐年老化

修正或更换

转动不灵活

出现生锈

滚筒

移动方向偏离

安装时的施工误差

滑脱

偏载、腐蚀

极微小龟裂

逐年老化

部分修补

龟裂

部分修补或支座更换

侧面部位异常鼓出

偏载、上下部面的平行和加工不好

不适合部位修正或支座更换

上下面裂隙

偏载、施工管理

垫板调整或重浇砂浆

限位装置

断面缺角

强度低、腐蚀、老化、间隙量不够

更换

断面破断

移动间隙不足

间隙量不够

切割

螺栓类

连接不足、老化、振动

防尘装置

破损

其他

部分生锈

除锈后再涂装

下部工程安装部位

底板

焊接部位开裂

强度低、逐年老化

锚固螺栓

拔出

埋入长度不够、后浇材料不密实

连接不足、密贴性

支座

开裂

保护层不够

灌注或重浇

压坏

逐年老化、施工管理

再浇筑

垫石

裂缝/压坏

边缘距离和加强钢筋不足

边缘加宽、其他

从间隙部分漏水

伸缩装置部位不合适

伸缩装置的修补

砂土堆积

修补时的清扫不彻底

1)支座的维修:

1板式橡胶支座局部脱空时,可采用填塞楔形钢板维修。

2辊轴支座的实际纵向位移,应与计算的正常位移相符;

当纵向位移大于容许偏差或有横向位移时,应加以修正。

当辊轴出现不允许的爬动、歪斜或摇轴倾斜时,应校正支座的位置。

2)支座的更换:

超载支座如产生故障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或有如下缺陷时,应综合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予以更换:

1支座的固定锚栓剪断,滚动面不平整,轴承有裂纹或切口,辊轴大小不合适,混凝土摆柱出现严重开裂、歪斜等,必须更换;

2支座座板翘起、变形、断裂(duà

nliè

)时应予以更换;

3板式橡胶支座出现严重不均匀压缩变形,或发生过大的剪切变形、中间钢板外露、橡胶开裂、老化变质时应及时更换;

4小跨径(板)桥油毡支座的油毡垫层损坏、掉落、老化,应予更换;

5盆式支座组件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应予更换;

6滑板支座滑动面磨损严重,并造成其他构件出现病害,应予更换;

7固定支座有大量的锚栓剪断,造成其他构件出现病害,应予更换;

8钢支座主要受力部件出现脱焊、钢部件磨损出现陷凹,或出现较大裂缝、牙板折断或辊轴连杆螺丝剪断、支座卡死等,应予更换。

9支座其他影响桥梁正常运营或结构受力安全(ānquá

n)的病害。

3)注意事项:

支座更换时宜(shí

)将同一墩台上的同一排支座全部更换。

支座技术要求,应按《超载规范》JTG/TJ22-2008和《公路(gōnglù

)桥梁超载技术规范》JTG/TJ23-2008相关规定执行。

支座顶升更换

4、桥面铺装常见病害及处置措施

4.1超载超载铺装层的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1)超载混合料桥面出现泛油、拥包、裂缝、波浪、坑槽车辙等病害时,应及时处置。

当损坏面积较小时,可局部修补;

损坏面积较大时,可将整跨铺装层凿除,重铺新的铺装层。

2)桥面铺装长期含水浸泡造成的脱落、拥包,应有效改善排水措施后,再进行面层修补。

3)老化的沥青超载,宜进行铣刨更新处理,不应在原桥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进行补强。

加铺厚度应根据沥青面层设计需要和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计算结论共同确定。

4)沥青混凝土微表处或罩面养护时,不应覆盖伸缩装置。

5)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理和修补应满足《公路沥青超载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4.2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常见病害及维修措施

1)水泥混凝土桥面出现断缝、拱涨、错台、起皮、骨料外露等病害时,应及时处理。

损坏面积较大时,应将原铺装整块或整跨凿除,重铺新的铺装层。

2)铺装层较大面积表皮脱落、麻面,亦可在桥梁承载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或进行沥青微表处。

3)对大于3mm的桥面裂缝,应检查其发生原因。

在确定无结构破坏和延续发展的条件下,可进行灌缝处理。

4)铺装层的局部损坏,超载或I级公路桥梁桥面松散、坑洞面积不应大于0.2m2,深度不应大于20mm;

其他公路桥梁不应大于0.3m2,深度不应大于30mm。

当铺装层的损坏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进行补修。

5)水泥混凝土桥面的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确定修补范围,划线并切割成顺桥方向的矩形,不得扰动完好部分。

切割深度应小于混凝土铺装厚度,但应满足桥面维修最小厚度,不得损坏防水层。

②损坏的防水层,应按本节第6款的要求进行修补。

③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④桥面维修可采用半幅作业、半幅通行的方法进行施工。

⑤清除损坏的结构层时,应切割出清理边界,然后再进行清除作业。

清除应彻底,不得留隐患。

应避免扰动其他完好部分。

⑥钢筋网结构的防水混凝土层清除作业时,应确保原钢筋结构的完整。

⑦在浇筑新混凝土前,作业面(包括边缘)应清洁,结合面应做成凹凸不小于6㎜的粗糙面。

6水泥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置和修补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超载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4.3桥面防水层的修补

1)损坏的防水层,应及时进行修补。

2)修补后的防水层,其防水性能、整体强度、与下层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3)当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时,防水层修补应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等柔性防水材料。

4)当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面层时,宜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等刚性防水结构进行修补,严禁采用防水卷材。

5)当桥面纵向或横向坡度大于4%时,不宜采用卷材防水层。

6)当桥梁的平曲线半径小于或者等于60m时,桥面防水宜采用防水涂料。

5、排水系统

5.1排水设施的主要缺陷

桥面排水设施主要有泄水管和引水槽两种,其常见缺陷主要有:

1)管道破坏、损伤。

在外界作用影响下而产生局部破裂,损伤,出现洞穴而产生漏水等;

2)管体脱落;

主要由于接头连接不牢而产生掉落,失去排水作用。

3)管内有泥石杂物堵塞,从而排水不畅,甚至水流不通。

4)管口有泥石杂物堆积。

由于桥面不清洁,堵死泄水管管口。

5)引水槽主要缺陷有堆泥、堵塞,水流不畅,槽口破裂损坏而出现漏水、积水等。

5.2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

1)桥面的泄水管、排水槽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并经常保持通畅。

桥面泄水管长度不足时,应予以接长。

2)桥面应保持大于1.5%的横坡,以利于桥面排水。

3)桥梁上设置的封闭式排水系统,应保持个排水管道的畅通,排水系统的设施如水泵等应工作正常,若有堵塞应及时疏通,若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6、人行道、栏杆、护栏

6.1人行道、栏杆、护栏的主要缺陷

1)撞坏。

多数是在交通事故中由车辆冲撞所致,也有的是车辆在运输超宽物件时不慎碰坏或被船只撞坏等。

2)缺损。

缺乏养护管理,被人偷拆,或者金属、木料栏杆遭到锈蚀、腐烂破坏,造成个别部件缺损。

3)裂缝。

钢筋混凝土栏杆、人行道板等长期外露,混凝土表面常因水分浸入钢筋锈胀而使构件产生裂缝,混凝土保护层出现损坏、剥离、脱落等现象。

6.2人行道、栏杆、护栏的养护维修

1)人行道块件应牢固、完整,桥面路缘石应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若出现松动、缺损应及时进行修整或更换。

2)桥梁栏杆应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栏杆柱应竖立正直,扶手应无损坏、断裂,伸缩缝处的水平杆件能自由伸缩。

栏杆柱、扶手如有缺损,应及时补齐。

因栏杆损坏而采用临时防护措施时,超载或一级公路桥梁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其他等级公路桥梁不宜超过两个月。

3)钢筋混凝土栏杆开裂严重或混凝土剥落,应凿除损坏部分,修补完整。

4)钢制栏杆应涂漆防护,一般每年一次。

5)栏杆、防护墙应牢固、可靠,若有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钢护栏与钢筋混凝土护栏上的外露钢构件应定期涂漆防锈,一般每年一次。

6)桥梁梁端的栏杆柱或防撞墙端面,涂有立面标记或示警标志的,应定期涂刷,一般一年一次,是油漆颜色保持鲜明。

7)冬季使用除雪剂进行桥面融雪的桥梁,不得将积雪堆积于桥梁护栏内侧。

8)伸缩装置处的栏杆或护栏维修后满足桥梁随温度变化的位移,不得将套筒焊列。

7、桥梁照明的养护维修

桥上灯柱应保持完好状态,如有缺损和歪斜,应及时修理、扶正。

灯具损坏应及时更换,保证夜间照明。

8、伸缩装置的养护维修

8.1伸缩装置养护的一般要求

1)伸缩装置应平整、直顺、伸缩自如,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应经常清除缝内积土、垃圾等杂物,使其发挥正常作用,若有损坏或功能失效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橡胶板式伸缩装置的固定螺栓应每季度保养一次,松动应及时拧紧;

橡胶板丢失应及时补上,弹簧(止退)垫不得忽略。

4)毛勒或仿毛勒类伸缩装置的密封橡胶带(止水带),损坏后应及时更换。

密封橡胶带的选择,应满足原设计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5)钢板(梳齿型)伸缩装置的钢板开焊、翘曲和脱落时,应及时发现并及时补焊。

6)弹塑体伸缩装置出现脱落、翘起时,应及时清除,并应重新浇筑弹塑体混合料。

8.2伸缩缝的更换

以下几种伸缩装置出现下列病害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1)U形锌铁皮伸缩装置的锌铁皮老化、开裂、断裂。

2)钢板伸缩装置或锯齿钢板伸缩装置的钢板变形,螺栓脱落,伸缩不能正常进行。

3)橡胶条伸缩装置的橡胶条老化、脱落,固定角钢变形、松动。

4)板式橡胶伸缩装置的橡胶板老化开裂,预埋螺栓松脱,伸缩失效。

8.3伸缩缝更换的注意事项

更换的伸缩装置应选型合理,伸缩量应满足桥跨结构变形需要,安装应牢固、平整、不漏水。

伸缩缝选型应满足一下要求:

1)原设置不合理的伸缩缝,可换型更换。

2)新型伸缩装置的伸缩量和承载能力应满足原设计要求,并应满足防水要求。

伸缩装置的安装高度应小于桥面板至桥面层表面间的高度差。

3)当无伸缩装置设计资料时,应对伸缩量值进行重新计算。

计算方法应考虑旧桥受力特点。

9、桥头搭板的养护维修

桥台搭板经常出现诸如脱空、断裂或枕梁下沉等病害,该类病害均会引起桥路连接不顺适,出现不同程度的桥头跳车,应进行维修处理。

桥头搭板损坏及桥头引道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出现较多的病害。

其养护维修应从桥梁与公路两个方面着手。

桥头搭板的病害主要是桥头填土沉降造成搭板脱空、断裂或枕梁下沉。

搭板损害严重的需要挖开处理超载,重新浇筑搭板。

关于桥头跳车处路面、超载的处理,参见《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10、调治构造物养护维修

1)导流堤、丁坝、顺坝、格坝和透水坝等调治构造物,应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引导水流均匀、顺畅地通过桥孔,防止和减少桥位附近河床和河岸的变迁,保证桥梁、桥头引道和河岸的安全与稳定。

2)洪水前后应巡察,及时清除调治构造物上的漂流物。

3)导流堤、梨形堤、丁坝或顺坝的边坡受到洪水冲刷和波浪冲击,坡脚发生局部破坏时,应及时抛填块石和铁丝石笼等进行防护。

4)对河道改变而增设的护岸工程,应注意坡面有无变化,基础是否牢固,发现缺损及时处理。

5)河滩、河岸的路堤边坡外侧,可种植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的乔木或耐水的灌木作为防护。

其布置以乔、灌间种的多行带状或梅花式为宜。

6)调治构造物的维修与加固

将竹木、铁丝石笼等临时性的调治构造物有计划地改为浆砌块、片石或混凝土的永久性结构。

调治构造物由于洪水冲刷及漂浮物撞击,发生基础冲空,砌体开裂时,应及时维修。

若调治构造物不足以抗御洪水冲击,则应进行加固。

可采用植草皮、干砌或浆砌片石、铁丝石笼、抛石等,亦可用梢捆、柴排、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板、土工织物等进行加固。

加固时,应综合考虑水深、流速及波浪冲击等因素。

加固的高度,淹没式的应加固至坝顶,非淹没式的应高于设计洪水位以上至少50cm。

7)河床冲刷严重,危及墩台基础时,可分别进行下列处治:

水深较浅的,结合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定,在枯水季节修整墩台基础冲空部分,中、小桥可对桥下河床做单层或双层片石铺砌,必要时可铺设挑坎防护。

水深较深、施工困难的,可采用沉柴排、沉石笼、抛石护基等方法。

对于流速过大或河床纵坡过大、冲刷严重的不通航小河,可在下游适当地点修筑拦砂坝。

拦砂坝的高度、间距应根据河床的标高和纵坡确定,下游坝顶标高一般应与上游桥址处河床的标高相等。

8)通过观察,发现调治构造物的位置不当,数量、长度不合理,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时,应在洪水退后进行改善。

9)因河道变迁、流向不稳定,或因桥梁上下游河道弯曲形成斜流、涡流危及桥梁墩台、基础、桥头引道时,应因地制宜地增设调治构造物。

新增的调治构造物的布设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调治构造物的增设与加固参见《公路工程水温勘察设计规范》(JTGC30)。

11、钢结构的养护维修

11.1结构日常养护

1)保持钢结构杆件的清洁,清除钢结构表面污垢。

2)保持铆钉、螺栓接合和焊接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