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47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教案

武威第十九中学度第二学期

第十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在化学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单元的联系

  前几单元中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等知识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单元是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继续和总结。

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第十一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本单元内容与程标准的对应关系。

  本单元内容对应于《新程标准》一级主题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中的部分内容。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标    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②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③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④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

 生长的影响。

①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醋、果汁、

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碱性。

③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

④实验探究酸碱的性质。

(三)本单元内容的特点

   本单元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

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从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新老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比较:

  ⑴新教材将老教材中第八内容分解成第十、第十一两个单元,老教材中的第二节、第三节部分内容合并成题一,但是新教材在题一中只介绍了酸与酸碱指示剂、较活泼金属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介绍了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而将酸与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单独作为一题进行学习。

此外,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化合物的分类等知识移至第十一学习。

  ⑵新教材删去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淡化了酸、碱、盐的概念,尤其是酸、碱的概念,新教材中没有下严格的定义。

在介绍盐的概念之前,通过让学生找出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物的共同点,为盐的概念作了铺垫。

  ⑶新教材只重点学习盐酸和硫酸。

关于硝酸的性质在本单元没有介绍,仅介绍硝酸的化学式,磷酸的化学式没有出现。

  ⑷浓H2S4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改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的碳酸氢钠溶液。

  ⑸新教材中关于溶液的导电性知识没有设立专题介绍,只是利用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

酸和碱的通性没有作出具体的要求。

  (6)新教材除了加强实验所占的比重以外,还大力改革实验内容,使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以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

例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要求学生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取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这个实验既应用了所学的知识——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起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

   

 

武威第十九中学

集体备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

单元()

名称、题常见的酸和碱

时划分6时教学时第1时总备数第1时

标知识与能力:

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认识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方法;认识酸常见的一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注重化学实验探究,运用师生合作展示交流方法,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及规律的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会用指示剂;浓硫酸的特性;酸的几点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酸的几点化学性质

教法讲解,实验,合作

学法运用师生合作展示交流方法,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及规律的记忆

教学准备书本实验10-(1~6)所需实验仪器与器材,小黑板,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一)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和预习

1.精读、实验演示、活动探究,了解指示剂,学会使用。

2.会比较二种常见酸的颜色、状态、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3.理解浓硫酸的特性。

4.总结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1.常用指示剂有哪几种?

如何使用指示剂?

怎样判定溶液的酸碱性?

2.说出常见酸的性质、用途。

3.浓硫酸有哪些特性?

其稀释方法是怎样的?

4.说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三)教师精解点拨预习作业:

(或根据生生互动交流情况灵活处理)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实验10-1

现象记录:

加石蕊后颜色加酚酞后颜色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

结论:

酸性中性碱性

石蕊

酚酞

2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10-2

现象记录: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

瓶盖现象

原因

气味

3.浓硫酸特性

实验10-3

现象记录:

结论:

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

浓硫酸是某些常见气体(如:

2、2等气体)的液体干燥剂

实验10-4:

现象:

结论:

稀释浓硫酸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

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忌往量筒中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堂练习():

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如何变化?

原因是什么,试分析?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浓盐酸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堂小结:

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后作业:

后习题

 

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

单元()

名称、题常见的酸和碱

时划分6时教学时第2时总备数第2时

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2)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形成规律性知识

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

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堂教学有机融合。

教学准备  药品:

两瓶未知溶液1(Nal溶液和稀盐酸)、两瓶未知溶液2(Nal溶液和稀硫酸)、两瓶未知溶液3(蒸馏水和稀醋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镁条、锌粒、铜片、生锈的铁钉若干。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慧眼识酸

[问题1]

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两个无色试剂瓶,分别装有稀盐酸和Nal溶液,如何把它们鉴别出?

[实验]

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利用桌面上提供的试剂及仪器进行实验。

[交流展示]

汇报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

1、

 石蕊溶液变红

2、

 g+2Hl==gl2+H2↑

 Zn+2Hl==Znl2+H2↑

 Fe+2Hl==Fel2+H2↑

[问题2]

 如果把问题1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能否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鉴别?

[小结]

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

1、

 石蕊溶液变红

2、g+H2S4==gS4+H2↑

  Zn+H2S4==ZnS4+H2↑

  Fe+H2S4==FeS4+H2↑

[讨论]

 根据上面的实验,比较盐酸、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它们的反应有什么规律?

[总结]

酸能与指示剂作用

 石蕊溶液遇酸变红

 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金属化合物+氢气

   环节二:

除锈专家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除铁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

上面是物理方法除锈。

在化工生产中人们用什么化学原理除锈?

[实验]

生锈严重的铁钉分别加入稀盐酸、稀硫酸进行实验。

[总结]

3、酸+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水

 Fe23+6Hl==2Fel3+3H2

  Fe23+3H2S4==Fe2(S4)3+3H2

通过学习酸的化学性质,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呢?

1、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两个棕色试剂瓶,分别是蒸馏水和稀醋酸,可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2~题详见学案。

  学生谈谈学完本节的一些收获、启示、发现……

  后小结及作业:

后习题

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

单元()

名称、题常见的酸和碱

时划分6时教学时第3时总备数第3时

标   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②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形成规律性知识

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

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堂教学有机融合。

教学准备   药品:

NaH固体、20%NaH溶液、a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引入新

   演示:

   

   1实验(如图)观察甲、乙中发生的现象。

2清水变“牛奶”:

吹入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题:

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实验引导NaH的性质及用途

   取固体Na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

   问题:

1Na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怎样保存Na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演示实验10-8:

观察用20%Na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问题:

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使用NaH时应注意什么?

3Na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实验引导a(H)2的性质及用途

   材料引入:

   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

问题:

   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09:

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

   问题:

1实验现象及反应。

   2a(H)2的用途是什么?

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活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

   1NaH、a(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2充满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H溶液,密封观察。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

   问题:

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熟鸡蛋掉下去的原因。

   3“清水变牛奶”的原因。

   4碱有哪些类似的化学性质?

活动:

竞赛书写相关的反应原理。

   实验引导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演示实验1010:

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问题:

1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

   2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思小结:

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

②学会运用哪些方法?

③明白哪些道理?

后小结及习题:

后练习后

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集体备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

单元()

名称、题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时划分6时教学时第4时总备数第4时

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扩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

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堂教学有机融合。

教学准备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

   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引入:

(播放录像益达无糖口香糖广告)“咀嚼益达口香糖,平衡酸碱度”。

口腔内的酸碱之间会怎样呢?

板书:

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指点。

思考:

1观察到什么现象?

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为什么?

板书:

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指点。

思考:

1观察到什么现象?

2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为什么?

引导评价:

在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价哪个组的实验方案更方便操作,更快捷

实验探究:

请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的进行情况。

提问: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麽?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

电脑动画:

NaH+Hl反应的微观过程,讨论上述反应中离子的变化。

讲解:

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演示:

新制的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分析:

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铜的构成特点。

引出盐的概念和中和反应,并分析中和反应特点。

板书:

中和反应

提问:

同学们实验后的废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

应该怎样处理?

了解了中和反应,你是怎样理解酸碱平衡的?

请用生活实例说明。

总结板书: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

请同学们归纳酸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归纳:

已学习的酸、碱的化学性质。

后作业:

后习题

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学科下册第十单元()

单元()

名称、题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时划分6时教学时第时总备数第时

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测试溶液pH的方法。

教学难点   酸碱性的变化对PH的影响

教法本节内容采用以下“探究—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

学法将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与堂教学有机融合。

教学准备   ①演示准备:

浓度不同的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②分组准备:

橘子、糖水、肥皂水、汽水、自水、草木灰水、洗洁精、点滴板、pH试纸、滴管、玻璃棒、镊子等。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复习提问]:

1、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导入新]:

我们知道,盐酸、硫酸等酸类物质的溶液显酸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类物质的溶液显碱性,而像食盐、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我们将这样的溶液称为中性溶液。

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仅仅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够的,比如,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为何不叫酸雨呢?

什么样的雨水才是酸雨呢?

这就需要知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碱度,即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

稀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常使用pH试纸测定。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组织讨论]:

谈谈阅读后对酸碱度表示法的初步认识

[教师小结并板书]:

三、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pH的范围:

0-14

2pH与酸碱性的关系:

       0──────7─────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即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3pH的测定

  测定pH的方法:

将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知溶液的pH。

[交流与讨论]:

(1)能否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能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能否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测试?

(3)、能否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

为什么?

[小结]:

(1)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既能测定酸碱性也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待测液,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3)也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

如果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则待测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

[活动与探究一]:

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实验,并将实验结果汇报给大家。

教师在旁边指导纠错。

 [交流与讨论]:

酸或碱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pH的关系是怎样的?

[活动与探究二]: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

  根据所给器材测定并记录橘汁、糖水、肥皂水、汽水、自水、草木灰水、洗洁精等的pH(分小组进行,教师巡场并指导)。

[应用]:

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有何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P63内容)

[板书]:

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①化工生产中:

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酸碱度的溶液中进行

②农业生产中:

作物的生长须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大于8或小于4时,一般作物将难以生长。

③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

[本节小结]

[练习与作业]:

后习题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