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70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填空或选择)

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叫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成为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即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反之,感受性越低,感觉阈限越高。

注意:

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值,他是随着刺激的客观因素和个人的主观因素不断变化的。

2.感觉的种类(了解即可)

3.感觉的相互作用(重点)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决于该刺激的强度,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和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种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相互作用。

包括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填空、选择)

注意明适应和暗适应两个概念,可能会考选择题。

(2)感觉后效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

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成为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有两种,即正后像和负后像。

注视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就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里,这时出现的是正后像。

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的斑点,这是负后像。

(3)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选择题)

盲人视觉丧失后,听觉会部分补偿视觉的功能,因而显得非常灵敏。

(4)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产生的变化,即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先吃了甜的东西,再吃苦的东西,会觉得特别苦。

这是继时对比。

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小方块显得较暗,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小方块显得较亮,这是同时对比。

(5)联觉

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

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产生温暖,白色、绿色、蓝色、黑色等给人产生冷的感觉。

(2011年考选择题)

(二)知觉概述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选择题、填空题)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简答)

联系:

第一,感觉和知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区别:

第一,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第二,感觉是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是以某一个感觉器官为主,多个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

第三,感觉只受生理因素的制约,而知觉除了受生理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如兴趣、爱好等。

3.知觉的种类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包括形状错觉、时间错觉、空间错觉等。

例如,古诗“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实际上就是一种错觉。

“度日如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都描写的都是时间错觉。

胖的人显得矮,瘦的人显得高,或者是一条线段横着平放显得短,竖着放显得长,是一种形状错觉。

房间如果是白色的墙壁,家具摆放整齐,房间显得宽敞。

如墙壁是深色,物品摆放凌乱,房间就会显得拥挤,这是空间错觉。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重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选择、填空,注意理解)

1.知觉的选择性

当面对众多刺激时,人们将刺激区分为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并将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开来。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因素:

(1)刺激物绝对强度:

阈限范围内,越是强烈的刺激,越是容易被选择知觉。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差别越大,越容易被选择知觉。

(3)对象的活动性:

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选择知觉。

如闪烁的霓虹灯容易被人知觉。

主观因素:

(1)有无知觉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和任务越明确,越容易选择知觉。

(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已有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选择知觉。

(3)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等。

此外,还受知觉定势的影响。

2.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

A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更准确。

B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事物。

对于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做一个整体来感知,对于不熟悉的东西,整体性就受到破坏。

C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知识经验关系密切。

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梧桐一叶,天下知秋”

看到桌子底下露出一条尾巴,根据毛的颜色和花纹,可以断定桌子下面藏着一只猫。

2012年考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在整体知觉中,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知觉过程中虽然事物的个别部分发生了改变,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变,人们仍然把它当做一个整体知觉。

如同一首曲子由不同的人演唱或用不同乐器演奏,仍然被认为是同一曲子。

提示:

做题时考生容易将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整体性混淆。

如果看到部分想到整体,不是知觉的整体性,而是知觉的理解性。

如果我们知觉事物时,把事物放在一个整体中进行知觉,即联系具体的情景或上下文,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强调知觉对象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等。

注意:

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以上四种规律是同时存在的,在同一知觉现象中可能会存在多种规律,但可能以某一种为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可能考简答)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实物直观富于真实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实物直观不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因素,且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它无法提供某些事物的重要的感性材料。

(2)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是指观察与教材相关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

模象是模拟的形象,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简化或夸张,突出本质特征。

模象直观与实物之间往往有些距离,真实性会削弱。

(3)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言语直观不受时空和设备的限制,感性材料来源广泛,是教学中大量使用的直观方式。

但言语直观所唤起的表象不如通过观察实物和模象所获得的映像完整、稳定、鲜明和准确。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选用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例如,制作教具、图片大小,声音高低都要适当。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五)观察(重点,2010、2011年连续考试)

1.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精细性。

(4)观察的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提出一定的观察方法。

③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相关的知识;

④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的结果。

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一)记忆的概述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2.记忆的分类

根据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以讲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信息储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的时间大约为5秒到两分钟。

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约为7个单位(即7±2单位)。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储存,它保存的时间从1分钟到许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度。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如我们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后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留在了我们的头脑中。

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如,对公式、定理和法则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个体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多年后我们仍清楚记得我们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的心情。

这种记忆就属于情绪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运动记忆。

如对溜冰动作、舞蹈动作等的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知识记忆和程序性知识记忆。

根据记忆时意识的参与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即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如过目成诵。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难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精确性特征。

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或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记忆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那么记忆的其他品质就没有了价值。

(4)记忆准备性(有些书上称为记忆的灵活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它使人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三个环节。

(填空、选择)

1.识记

(1)识记的概念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个体不能将输入的所有的信息记住,只有少数的信息能通过识记进入下一个环节。

(2)识记的分类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

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

如不经意间记住了别人给你说的一个笑话。

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目的,并能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学习中大部分记忆都属于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如对英文字母、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识记的效果较好。

(3)活动任务的性质。

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效果更好。

(4)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就越多。

有意义的、有规律的材料更容易识记。

(5)识记的方法。

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记忆效果更好。

2.保持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或提取。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成负加速型,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影响遗忘的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如学习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和意义性等。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熟练程度。

识记的材料数量越多,越容易遗忘。

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或熟练程度达到150%),记忆的效果最好。

(3)识记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一般来说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

(4)识记的方法。

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要好得多。

(5)时间因素。

根据遗忘的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

(6)情绪和动机。

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等也影响遗忘的进程。

学习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遗忘的原因:

(主要考选择题)

(1)痕迹消退说

遗忘就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桑代克的练习律符合痕迹衰退说的观点。

(2)干扰说

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一旦干扰排除,记忆就能恢复。

干扰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

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营销叫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影响叫倒摄抑制。

例如,英语老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背英语单词,这是因为可以避免前摄抑制的干扰,所以效果较好。

(3)压抑动机说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该理论是弗洛伊德在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

个体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该回忆使人感到痛苦或尴尬丢人,因此被人为地压抑在无意识之中。

考试中因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也属于这种类型。

(4)提取失败说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种现象叫“舌尖现象”。

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

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

(3)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或再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

(三)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即发展规律,可能考简答)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

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但这种记忆仍然是被动的。

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和抗干扰性较强,且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中学生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

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只是在某一年龄阶段,某一种记忆占优势。

小学低年级形象记忆占优势。

在学习中常常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

中学阶段,学生抽象记忆已经占优势地位,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

(四)根据记忆规律,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方法(重点,可能考简答)

(1)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2)深度加工材料,运用记忆术。

(3)尽量减少或避免相互干扰。

尽量避免将两种比较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

(4)合理组织复习。

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复习形式多样化D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E适度过度学习。

F组块化编码

(一)想象的概述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注意: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重点,理解各类想象的概念)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读古诗《敕勒川》头脑出现辽阔草原,蓝天白云和牛羊成群的景象。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如人们创造出的九头鸟、美人鱼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能够实现,那么它就变成了理想。

如果幻想脱离现实,毫无实现可能,那么幻想就成为空想。

(二)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可能考简答)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机。

教学中注意营造宽松自由的气氛,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对学生的想象给予肯定。

教师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形成爱想敢想的习惯。

同时教师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

2.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或图标所标识的意义。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以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3.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越丰富,想象也就越丰富。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选择和充分利用有助于开展想象的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可以发挥想象的潜在因素,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以其他事物为中介。

例如,早上起来看到路面潮湿,可以推测晚上下过雨。

2.概括性:

指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三)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

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或个别属性,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高级的认识过程。

(四)思维的类型(可能考选择题,注意理解各种思维的概念)

A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不同可分为:

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觉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特征,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

两三岁前的幼儿就有初级的动作思维,他们只能在动作中思考。

B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

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C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

集中(求同)思维和分散(求异)思维

D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

再造性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思维的过程(2011年考纲新增部分)

思维是人脑中的一种活动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填空、选择)

可以记成:

两头发疯(分)的棕(综)色犀牛,抽打它们,并盖上盖(概)子,看看它们的比分(比较与分析)是否相等,这是多么具有戏剧(系统化、具体化)化的事啊!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如,把一个人分为头部、躯干、四肢等。

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

例如,把一个人的语言和他的行为联系起来,或把他过去的各种不同行为联系起来,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信赖。

(2)比较与分类

比较就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他们的异同点和联系的思维过程。

如区别教育与学习的异同。

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分类的基础。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与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

如将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鸟类,就是概括的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6.良好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个体思维品质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一般来说,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广阔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广阔,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想到事物之间的引力。

(2)敏捷性和灵活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况变化时能当机立断,能迅速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和变化,主动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机动灵活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3)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指思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推理合乎逻辑。

(4)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问题,不轻信、不迷信“权威”的意见,能客观地分析评价事物。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求异,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良好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

(重点准备,可能考简答)

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②运用启发式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1.注意概述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准确的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特点:

指向性和集中性。

(选择或填空)

①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长时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