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3485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认知发展与教育.docx

1认知发展与教育

[2013年大纲]: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辅导讲义]

考试大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

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

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作用:

感觉性和感觉阈限的研究,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如能了解、掌握学生感受性水平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和就业指导都具有积极作用。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的变化:

人的各种分析器的感受性会随条件和机体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

(1)感觉的适应

适应:

指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可以使感受生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作用:

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人们感觉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2)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

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时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有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作用:

研究对比现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产品、艺术品、生活用品等等各种设计都要考虑到感觉的对比现象。

大型的人物雕塑,如果就按人体的比例直接放大就不好看。

教学中的直观教具的制作,也要考虑人的感觉的对比现象。

(3)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

是指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强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现象相当普遍,其一般规律是:

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其他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

作用:

感觉相互作用,指示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相互作用中学习,防止不同感觉间造成互相干扰。

联觉(这种现象不属于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联觉:

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最常见的是色觉所引起的温度感觉。

作用:

联觉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感受性的发展:

人的感受性,无论是绝对感受性,还是差别感受性,都具有巨大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以下条件:

(1)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2)有计划的练习可以提高感受性。

(3)感官的机能补偿作用。

(二)知觉的特性

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受主客观条件折影响,有其特殊的活动规律。

知觉过程的心理规律可以归纳为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十分份繁多样的,在一定时间内,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

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1)觉对象的强度:

有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的影响。

强度大的对象容易被我们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2)对象与背景的差异:

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越容易从背景中选出知觉的对象。

(3)对象的活动性(运动变化):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选为知觉的对象。

(4)对象的特征:

特征明显,容易选有明显特征的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有无明确的目的

●主观因素:

有无积极的态度

知觉者的兴趣、爱好、情绪状态

制作使用直观教具

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改作业用红笔的道理

讲课为何要求抑扬顿挫的道理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组成,有不同的属性,但人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感知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它能使人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认识事物,从而使人有可能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改造世界。

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人就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

二、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环节。

在这一复杂的认识过程中,起点是感知教材,并获得有关教材的较丰富的、全面的正确的感性认识。

为了提高学生感知教材的效果,就需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根据感受性变化发展规律及知觉基本特性,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1、直观教学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直观形式:

(1)实物直观:

指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优点:

生动、形象、逼真。

缺点:

其本质属性易被非本质属性掩盖,容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教具直观:

也叫模象直观,指通过模型、仪器、图片、图表、幻灯等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材料。

优点:

可以突出事物的重点与本质,操作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缺点:

模象直观毕竟与实物不完全相同,容易造成低年级学生对模象的误解。

(3)言语直观:

是通过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的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优点:

灵活、经济、方便。

缺点:

所反映的事物形象在完整性、鲜明性、正确性方面不如直接感知。

以上三种直观教学形式各具特色,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三者应相互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缺乏语言指导的实物直观和教具直观,往往使学生不能全面观察而只注意他们感兴趣的次要部分,忽略事物的主要部分,难以形成正确、全面的表象。

在言语直观中,如果语言描述缺乏有关形象的支持,也难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所以,在教学中要使语言和形象合理地结合起来,在以语言描述为主的教学中,要想办法用形象直观帮助他们建立起表象;在观察为主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很好地发挥语言的指导作用,善于指导深奥的道理用通俗的、学生容易领会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适当举例说明,以有助于学生理解。

2、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

(2)根据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对比规律,在绘制图表、制作教具或准备实验时,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线条粗细、形状大小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3)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的运动对象易被知觉的规律,教师在直观教学方面应多采用活动教具,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

(4)根据知觉的组合规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被人们清晰地感知。

(5)感知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这就要求在直观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动员学生多种分析器参加活动。

(二)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强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观察也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

就是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它是经过系统的训练,逐渐培养起来的。

怎样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1、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目的任务明确,让学生知道应该观察什么。

学生对观察事物有兴趣,才能认真细致耐心地进行观察。

但兴趣需要培养。

2、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有计划、有步骤,学生进行观察就会有序、全面、周密。

3、教育学生在观察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准备,观察才会有效果。

4、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辨多思

要多提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开动脑筋,观察才能有自己真正的收获。

5、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考试大纲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1、定义:

人在感知之后留下痕迹,这个痕迹不会立即消失,还能在人的大脑中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良迹还能重现出来,即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记忆就是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不是一瞬间的活动,它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

3、记忆的意义

记忆在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了记忆,人们才能认识过去反映过的事物;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想象;人类才能积累经验,掌握知识。

(二)记忆表象

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古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记忆表象的特征:

形象性(直观性)与概括性

(1)形象性:

记忆表象是对事物感知后留下的映象,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但它没有感知的形象那么鲜明、完整和稳定,通常反映的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

(2)概括性:

记忆表象常常是综合了多次感知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概括化了的形象的反映,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如:

我们对书桌的表象就不一定是某张特定书桌的表象,而是概括化了的书桌的表象。

表象的作用:

人们能再认或重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主要是依靠表象来实现的;由于表象的直观性和概括性,表象是从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学生丰富的表象,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三)记忆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

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

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具体形象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味觉形象等等。

如画家、演员、建筑师、歌手就要擅于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也叫意义记忆:

是以语词、概念、判断、推理、公式、定理等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是人储存知识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人类特有的记忆。

数学家、思想家善于这种记忆。

3.情绪记忆:

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相联系的记忆,它所保持的是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以及与情感体验相联系的事物。

(如谈虎色变,经历危险后的后怕)。

如演员就要有较好的情绪记忆。

4.动作记忆即运动记忆:

是指以做过的动作或运动为内容的记忆。

记忆的这种分类,只是为了学习、研究的方便,在生活实践中,以上这四种记忆是相互联系的。

要记住某一事物常常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记忆类型的参与。

此外,由于每个人先天素质和后天的实践活动的不同,记忆类型在每个身上发展的程度也不一样。

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又叫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在人脑中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特点:

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极短,大约为0.25-2秒钟,其编码方式为直接以材料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如不注意就会迅速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

指刺激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的记忆。

短时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

短时记忆所能记的,都是现在发生的事情。

以甲乙两人面谈为例,甲说完第一句话,乙在回应时必须以甲刚说的话为根据,所以甲的话就构成乙的短期记忆。

当然,谈话时会用到一些旧的经验,那是临时从长期记忆中检索出来使用的,用完之后仍然放回长期记忆这中,自然不会忘记。

谈话中所涉及的全新经验,即使当时记下,转眼就会记忆。

特点:

①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

②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③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不经复述,也会很快消失,如果经过复述,则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是指信息保持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个月、几年乃至终生的记忆。

特点:

信息保持时间长。

信息容量很大

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

二、记忆过程的规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发生的时序上是先记而后忆的。

“记”--识记和保持;“忆”--再现(再认和回忆)。

可见,整个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这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彼此联系、完整统一的过程。

识记和保持是再现的前提,而再现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或表现。

(一)识记

识记:

就是识别并且记住事物。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是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

识记是记忆活动的开端,是记忆其它环节的前提和基础。

1、识记的种类

按识记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带有极大的选择性:

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有重大意义的或引人注目的;符合人的需要、兴趣及能产生较深刻情绪体验的内容。

人们在无意中就容易记住它。

作用:

对人们知识经验的获得有积极作用;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愉快。

但其对系统知识的是不利的。

有意识记:

是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从人的全部知识经验的掌握看,实际上是通过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综合,就其识记的效果而言,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按识记的材料有无意义或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可以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

是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依靠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有两种情况,一是材料本身缺泛内在的联系,另一种是材料本身有内在的联系,但学习者并没有理解。

对学生而言,这种记忆是必要的;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能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实际上纯粹的机械识记是很少的。

意义识记:

是指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

理解是意义识记的关键:

理解是对材料的一种加工,它根据人的已有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来反映材料的内涵以及材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意义识记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经验也能体会到这一点。

意义识记有其优越性:

记忆的速度快;保持得更牢固;检索更准确速度也更快。

总之,从识记的效果看,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但它们并非互相排斥和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

2、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识记的目的任务。

识记的目的任务越明确,效果越好。

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任务后,人们就能把全部的注意集中到识记的对象上去,并采取方法去实现它。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效果也不同。

实验证明:

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词的材料效果要好些,识记视觉性质的材料比识记听觉性质的材料效果要好些。

识记有意义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好;识记有韵律的材料比识记无韵律的材料更容易。

从材料的数量来说,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所用的时间或诵读次数也就越多。

●识记的方法。

同样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效果也会不同。

因此,在提高识记的效果,还得有良好的识记方法。

识记的方法有很多,如:

直观形象识记法、谐音识记法、特征识记法、歌诀识记法、列表识记法、归类识记法、重点识记法、活动识记法等等。

如果能针对不同的识记材料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意义识记,效果会更好。

(二)保持和遗忘

1、保持:

是对识记的内容进行积累、加工和巩固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保持是人脑对信息的储存过程。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的保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各种因素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既有数量上的变化也有质量上的变化。

量的变化:

保持量一般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也有特殊现象—记忆回涨。

记忆回涨:

又叫记忆恢复。

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儿童身上和不完全学习(即没有达到透彻理解、牢固记忆的学习)上,并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质的变化:

主要是指由于主体的已有知识经验以及对材料的认识、加工能力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其可能有多种变化:

保持过程并非将识记的事物一成不变地维持着原样,而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即积极加工进行系统化,概括化的过程。

其可能有多种变化:

第一,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第二,内容变得更加完整,更加合理和更有意义;内容变得更具体,或者更为夸张与突出。

在保持过程中,质和量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内部活动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主观性的一种表现。

如果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这就是遗忘。

2、遗忘:

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现或错误的再现,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按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过程在记忆的不同阶段都存在。

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

根据遗忘时间长短分类:

暂时遗忘:

指对识记内容一时想不起来,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够再现。

永久遗忘:

是指对识记的内容已经永远不能再现。

根据内容分分类:

部分遗忘和整体遗忘。

遗忘的原因解释:

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主要学说:

即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同化说等。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最后消失引起的,如果记忆经验不断被提取使用,其痕迹就会因强化而变得更加巩固。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先前的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造成抑制的结果,抑制分两种: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以自己为被试,用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学到恰能背诵的程度,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重新学习,以重学时节省的诵读时间或次数作为记忆的指标。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的规律:

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的最初时间遗忘得最快,之后逐渐减慢,最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遗忘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1)学习材料:

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意义性

(2)学习方法:

(3)个人因素:

(三)再现

再现:

指头脑中恢复经验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再现是从人脑中提取信息的过程。

再现有两种基本形式----再认与回忆。

(1)再认: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辨认出来。

再认的速度与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第一,对旧事物识记的牢固程度。

第二,当前呈现的事物与过去识记事物的相类似的程度。

第三,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不同,人的心理活动速度和行为反应快慢也不同。

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证实,独立性强的人和依附性强的人再认有明显的差异。

(2)回忆:

经历地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仍然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

回忆的种类:

●根据回忆时的目的是否明确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回忆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无意回忆: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回忆。

有意回忆:

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意志努力的回忆。

●根据是否需要中介性联想,回忆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

指不需要中介性联想而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旧经验的过程。

间接回忆:

指借助中介性联想回忆起旧经验的过程。

追忆是间接回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较大的意志努力而进行的回忆。

三、记忆的品质与知识巩固

(一)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是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所需的知识。

记忆的这四种品质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衡量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的好坏,不能单看某一个品质,要把四种品质综合起来加以考察。

(二)知识的巩固

1、科学地识记

(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

(2)提高结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3)重视识记方法在识记中的作用

(4)适当过度学习。

2、合理地再现

(1)防止或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2)重视对材料的复述

(3)善于运用回忆策略(联想、心理放松、应用推理等)

3、科学地复习

(1)及时复习。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

(2)复习方法多样化。

单调重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倦和疲劳,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影响复习效果。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同样的复习时间,由于分配方式不同,复习的效果也不同。

时间分配的方式有两种:

集中复习和分配复习。

实验证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配复习中间有时间间隔,可以防止抑制,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集中复习,材料多,时间长,容易疲劳,甚至降低兴趣,抑制的作用大。

(4)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活动。

复习时如果多种感官参与,如听、说、读、写、思交替进行,这种综合活动,信息可以从多种感觉通道到达大脑皮层,形成广泛的神经联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考试大纲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四、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

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产生有关事物的新形象。

这些新形象不同于亲身感知过的、简单再现于头脑中的记忆表象,它可以是个体从未亲身经历过、现实中尚未存在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

例:

无论想象的结果是世上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猪八戒及众鬼神的形象形成,都是人的想象的结果。

尽管想象的形象新颖、离奇,具有超现实的特点,但想象同其它心理现象一样,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构成的材料而言,其源于客观现实。

于是说想象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

人类活动同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活动的目的性、预见性和计划性,也就是说人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

2、补充功能

人脑能够通过感知揭示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和意义。

但由于受时间、空间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无法直接认识的东西。

3、代替功能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人们的某些需要和活动不可能满足或全面实现时,就可以通过想象来代替,从心理上获得一定的补偿和满足。

(三)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2、有意想象:

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

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对人的认知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它是开展学习、发展智力、欣赏文化、交流经验和相互了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再造想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正确理解词和实物标志的意义。

二是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创造想象:

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如作家在头脑中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达的过程,科学家在头脑中形成新假设的过程,建筑师在头脑里酝酿建筑结构的过程。

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成份。

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文艺创作,都必须首先在头脑中形成活动的最终或中间产品的模型,也就是进行创造想象。

可见,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

创造想象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表象储备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