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016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市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docx

《市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docx

市政

简答与论述

1.简述现代城市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从现代城市管理主体的主角——城市政府角度出发,现代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

1、市场垄断上升;2、城市群大量出现;3、城市问题突出;

2.现代城市管理与传统城市管理有什么不同?

*

1、传统城市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惟一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以权力控制、行政命令、制度约束等非人性化管理为主要手段。

(1)在管理理念上,重生产轻生活、重建设轻管理,通常是“见物不见人”;

(2)在管理体制上,机构重叠、政出多门,缺乏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

(3)在管理机制上,主要依靠行政措施,忽视运用法律、经济、教育等综合手段,导致“以罚代管”、粗暴执法现象经常发生,城市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

2、相对于传统城市管理,现代城市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互动合作、协调联动,注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教育等手段,着力提升城市承载能级,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管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群众意愿的体现,代表了城市现代化发展大趋势。

3.现代城市管理包括那些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城市住房管理

、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

5.试分析现代城市管理的手段体系。

调研、决策、计划、实施、协调、反馈等环节,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其管理手段应该是综合的手段体系。

关于城市管理的手段,还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也是科学管理发展的问题。

从手段来说,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简答与论述

城市化(发展规律…曲线p31)2.1.2.4★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描述。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会遵循所谓的S曲线。

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UrbanSystem),又称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城市体系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从城市化的共性看,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农业的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三)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

工业化对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手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2、企业为了寻求规模效益及提高竞争能力,集中布局工业企业,形成各类相对集中的工业地域,这种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工业集中地域成为工业化时期城市地域分布形态和地域格局形成的核心动力。

(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名词解释

市制:

广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和管理体制,后者也称市政管理体制。

市的建制,指市的行政区划体制。

市的管理体制,包括城市政府的权力分配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制度,也称城市行政区划。

市领导县

市管县”体制架构主要涉及经济管理权限和人事管理方面,在经济管理权限上,主要是经济计划指标的下达方式为由省→市→县;在干部人事管理上,省市分工,省任命县的正职、市管理和任命其余副职。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市带县”下的市县共同发展。

整县建市

从世界范围看,设市模式基本有两种类型,一是仅以区域内城镇的实体地域范围为主并划进必要的郊区设置为市,可称为切块设市,即城乡分治。

另一种是撤消县建制,将整个县改设为市,可称为整县改市,即城乡合治。

前者是国际惯例,后者是中国大陆特色。

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城市和市的区别和联系。

*

1、“城市”与“市”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城市”相当于英语中的“City”,是指一个人口密集的居民点,通常是工商业较为发达、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居民大都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是其邻近区域的政治、行政、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邻近居民的社会活动中心。

它是一个社会、经济、地理概念,是一种历史存在、一种空间现象。

2、“市”则相当于英语中的“municipality”,它是一个行政概念、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条件,按照法定程序设置在城市地区的地方行政建制。

市是与省、县等行政建制等相对应的术语。

2、什么是市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市制的发展变化有哪些特点?

(一)市制的概念

1、广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和管理体制,后者也称市政管理体制。

市的建制,指市的行政区划体制。

市的管理体制,包括城市政府的权力分配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狭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制度,也称城市行政区划。

市制是市的建制和市政管理体制的总和。

(二)变化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中国的市制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沿袭了市作为地方国家行政单位的组成部分的内容和市县分治的行政区划体系,与地方的省——(地区)——县三级管理体制相平行设有直辖市(省级)——设区市(地级)—不设区市(县级)三级体制。

市制出现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

设置标准、行政地位和管理体制。

因此,当代中国的市制同以往的市制,从性质上、形式上、管理体制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本为专门管理城镇地区的市政府单位,已经不再纯然是一个城市政府。

3、试述中国现行市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当代中国市政管理体制的特色★

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和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

2、政治体制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市政府是市人大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3、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政职能要转变,万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

4、当代中国的“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

5、当代中国的市,都管辖着一定的农村地区,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

简答与论述题

1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组织体系(1、市级组织机构2、区、街党的组织)

2,城市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体系(市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

3,城市政府行政组织体系(市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城市司法机关组织体系(市各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2试举例分析城市非权力社会系统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职能的边界(单位....)

城市权力政治系统

它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有机结合的总体。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城市权力政治系统又包括两部分:

其一,以国家名义和强制性方式出现的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包括城市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即通常所谓的城市国家政权系统或广义的城市政府系统。

其二,以执政党名义和督导性方式出现的城市非国家的权力政治系统,包括共产党的市委员会、区委员会及街道委员会等。

就城市权力系统是否具备齐全的功能、完整的结构,又可以将现代城市权力系统分为下列五个系统:

决策系统、执行系统、情报信息系统、参谋咨询系统、监督系统。

简答与论述题

1.什么是市政府体制?

它有哪些特点?

(一)概念:

市政府体制又称市政体制,它是以城市政治权力配置为中心内容的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即关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它是支撑市政府系统的骨架,其核心是权责配置问题。

(二)市政府体制的特点:

1、法律上,它一般由效力高的法律予以确定。

2、内容上,它具有一般地方政府体制共性基础上的特质。

3、内部权力配置上,其市行政系统相对突出。

4、历史沿革上,既有继承性又有变迁性。

2.试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城市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方式上的异同。

*

城市化:

唐宋的市政管理体制(5~6),宋朝开始市政管理体制向现代转化(布局、市政特色、城市功能(分区、打破

多数西方国家市政府职能的实现方式是多途径、多元化的,但主要采用间接管理为主,直接管理为辅;宏观调控为主,微观监控为辅;法制手段为主,经济和行政手段为辅;公共服务为主,公共管理为辅的模式。

这些成熟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城市政府借鉴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政府职能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实现方式是以直接、微观管理为主,行政手段为主,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市政府职能一般包括国家在该市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事务,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在市政府管理过程中体现为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决定的执行。

包括经济职能、城市建设与管理职能、教科文卫管理职能、城市社会控制与保障职能

3.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政府职能如何转变?

*

1、我国市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体制上,高度集中地管理城市事务特别是城市经济企业,片面地把城市政府的经济行政职能等同于城市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从而形成了一套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

方式上,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控制城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长期把企业经济活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抓得过细、包得太多,从而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机构上,分工过细、职能重叠的政府职能部门变来变去。

2、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目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根本任务——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我国市政府职能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基本思路:

(1)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撤消部分职能;

(2)按照“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转移部分职能;(3)增加部分职能;(4)强化部分职能。

3、我国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调整城市政府行使职能的外在环境,为转变职能提供前提。

调整城市政府内部系统的经济行政职能,为转变职能提供保证。

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行政职能,为确立科学的政府职能开路。

在市政府职能实现方式上,坚持从过去的行政命令为主,向综合使用规划指标、经济杠杆、经济信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这五种调节手段转变;坚持从过去以直接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向间接控制,引导企业行为转变;要进一步充实加强综合经济管理和经济检查机构,适当合并和精简专业性管理部门。

简答与论述

1、什么是城市规划?

它有什么作用?

(一)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它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一致,最终实现城市总体效益的最优化。

(二)作用:

1、宏观层面上看,城市规划具有的基本作用

(1)城市规划是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的结合体,它从城市建设上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

(2)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它指明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

(3)城市规划是用地和建筑的规范,它促进个别和城市整体的土地和建筑的效益

(4)城市规划是市民生活质量的卫士,并通过指导产业设施、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

2、从微观层面上看,城市规划具有的制度作用

(1)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2)确定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

(3)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4)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寻租行为

2、我国城市规划有什么特点(了解)?

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有益的启迪?

1、我国城市规划的特点:

(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的职能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2)计划经济下的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在空间上的具体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把国民经济计划确定的建设项目和内容落实到蓝图上,通过综合平衡求得空间的秩序。

这一职能决定了中国城市规划的传统是以物质规划为主。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

市场机制的引入,既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速度,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城市新问题,成为摆在中国规划师面前的新课题。

2、启迪: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作为社会理性的代表,承担着避免和防止市场失效、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可以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程就是探寻城市规划如何更合理更公平地界定社会公正(公众利益)的过程。

其次,公众利益的界定必然涉及价值观,西方规划界已经走过了单纯由技术专家决定的历程,尝试引入更民主的公众参与、讨论、协商从而达成一致的意见。

随着社会的转轨,个体利益多元化的倾向将日趋明显,公众对空间资源分配的导向性也将会日趋重视,由专家、领导负责界定公众利益的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再次,西方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

市场存在失效,政府规划干预也有失效。

因此,—种辨证客观的态度是寻求—种混合体制:

既能让市场发挥其效率,又能保障社会公平,因为可持续发展需要交融的效率和公平。

最后,城市规划自身需要不断发展,西方的城市规划正是在回应各种社会需求、变革和挑战的背景下,不断地发展、壮大、成熟。

3、实施城市规划的管理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1、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土地,因而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证用地,就应该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作用,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

(1)对建设用地提出选址意见书

(2)审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中的用地位置和界限

(3)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对建筑的其他方面进行规划管理

2、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1)对一般建筑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对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管线铺设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对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对建筑的其他方面进行规划管理

3、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和奖惩

市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仅要严格核发建设用地规划和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城市规划法和规划许可证,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予以相应的奖惩,这是实施城市规划的保障。

(1)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

(2)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检查结果的奖惩

4、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实施城市规划日常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

实施城市规划的日常管理是对某方面建设或某个建设项目的管理,而对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管理,是全面的、综合的、区域性的城市规划管理。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中的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2)制订分期实施的开发计划

(3)基础设施、事业设施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配套建设

(4)综合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5)保护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简答与论述

1.阐述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和范畴。

(一)含义: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包含设施、产品(服务)和产业三种形态。

(二)范畴:

(1)能源设施。

包括电力的生产、输配和供应设施;燃气和暖气的生产、输配和供应设施等;

(2)供、排水设施。

包括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设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系统;污水、废水和雨水的接纳、输送、净化及排放系统;中水供应系统等;

(3)交通设施。

包括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和内部交通设施两部分;

(4)邮电通信设施。

包括邮政设施、电信设施、电视和广播等;

(5)环保设施。

包括绿化、园林、垃圾收集和处理、环境卫生、环境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等;

(6)防灾设施。

包括城市防洪设施、公共消防设施、防地震设施、防止地面沉降设施、人民防空设施以及防风、防潮设施等。

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1、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土地,因而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证用地,就应该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作用,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

(1)对建设用地提出选址意见书

(2)审定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中的用地位置和界限

(3)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4)对建筑的其他方面进行规划管理

2、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1)对一般建筑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对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管线铺设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对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对建筑的其他方面进行规划管理

3、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和奖惩

市政府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仅要严格核发建设用地规划和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城市规划法和规划许可证,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予以相应的奖惩,这是实施城市规划的保障。

(1)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

(2)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检查结果的奖惩

4、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实施城市规划日常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

实施城市规划的日常管理是对某方面建设或某个建设项目的管理,而对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管理,是全面的、综合的、区域性的城市规划管理。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中的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2)制订分期实施的开发计划

(3)基础设施、事业设施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配套建设

(4)综合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6)保护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3.简单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

BOT★

公共住房政策(了解)

1.简述城市住房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2.简述城市住房政策的基本内容。

3.现阶段我国城市住房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与论述

1.当前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及作用意义?

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核心在于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致思路:

(1)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取消农业、非农业等各种户口类型;废止所有关于“农转非”的政策规定。

(2)实行居住地登记原则,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以户口簿、身份证,出生证为主的管理办法。

(3)实行以公民住房、职业和收入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与政策控制相结合的户籍迁移制度。

(4)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取消一切附加条件,恢复户籍本来面目。

(5)实行大城市严格控制、中小城市适当放宽,城镇全面放开的方针,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

(6)建立以科学、合理的户籍登记内容为基础的户籍体系,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全国户籍管理信息网络。

户籍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也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程度。

国家对此项改革总的原则是积极稳妥,分清轻重缓急,从易处入手,分步实施。

2.何谓城市社区管理?

其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其管理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保障性住房→人口结构(贫困人口)

限价房

(一)定义:

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管理主体:

(1)行政性组织:

主要指街道办事处及各政府主管部门在社区中的派出机构。

(2)企事业组织:

主要是指社区中的各类生产、服务性组织。

(3)社团性组织:

这是指群众性自治组织及专业性社会团体。

(4)社区成员:

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治,即由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生活所在社区的社会事务。

(三)管理内容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这是指由社区内司法、警察、安全、消防等部门组成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由社区居民组成的从事治安保卫工作的自治性组织,为创造安全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而对社区内的社会公共秩序、户口、特殊行业、道路交通、消防及法制和安全教育进行的管理。

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这是由街道环卫所及各区的房管所、园林所及社区内各单位组成的市政管理委员会以及群众自治性组织和全体社区成员,为谋求适合居民身心健康的和谐环境,而对生活垃圾,污水、粪便处理工作,道路清扫工作,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以及环保宣传工作等等进行的管理。

3、社区服务

主要指在政府的倡导和组织下,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依靠社区居民所进行的自助互助活动。

这是一种具有社会福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社会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民政部门主管的社区服务工作已开展多年,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已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诸多项目中的“龙头”。

4、社区卫生保健

这主要是指由街道卫生科,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地段医院和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卫生保健部门,组织发动社区成员,为保证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对卫生防疫、计划生育、老年人保健、妇幼保健和少年儿童保健,以及心理咨询、社区康复等工作进行的管理。

5、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这主要是指由社区自治性组织和各专业性团体,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动全体社区成员,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里弄、文明楼和文明家庭等活动,进一步完善调解、帮困、服务网络。

同时,做好教育、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及传媒的发展规划,以生态一环境物质文明为基础,加强理想、道德、法制教育,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的社区社会风尚。

简答与论述

  1.简述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了解)。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

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

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简答与论述

  1.简述城市竞争力、经营城市的内涵。

(一)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1、参与竞争力的主体应是城市而非国家。

2、城市竞争力是受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其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