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小导游1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04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古镇小导游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镇小导游11.docx

《古镇小导游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镇小导游1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镇小导游11.docx

古镇小导游11

知我古镇爱我古镇

﹘﹘﹘﹘看“古韵幽幽”让“古韵飞扬”

邵武市和平中心小学廖小红

邵武市和平中心小学开展“知我古镇爱我古镇”活动回顾纪实

和平镇位于邵武南部,是一座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

自唐代以来,历设里、乡、分县建制。

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有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有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仅建筑技艺精湛、雕饰精美、外观壮美的“大夫第”就有5座,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称。

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

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至今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

和平中心小学就是浸润在这浓郁的书香氛围当中。

古镇的未来就在掌握这些孩子们的手中,为了将千年文化传承,为了保护最后的边陲古镇,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镇,我校组织少先队员积极行动起来,蓬勃开展了“知我古镇爱我古镇”活动,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去关注古镇,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古镇,使学生认识古镇、熟悉古镇、喜爱古镇、保护古镇。

从而增强古镇后人的自豪感,让他们能尽可能多地了解家乡,热爱这个平淡又富有生气的闽北古镇。

于是,一个以“我是古镇小游”为主导的“知我古镇爱我古镇”活动在和平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一、前奏准备

1.成立“古镇小导游部”

2007年初经和小校委会决定,由和小少队部组织,利用古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我校的“古镇小导游部”。

首批小导游是在学生中通过自愿报名、海选、才艺展示等过程选拔的。

作为学校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小导游深深吸引了同学们,我们聘请黄伯英老师(校本教材《和平古镇》的编委成员)、并聘请校外的优秀导游、以及了解和平古镇历史的专家,加盟我们的“古镇小导游部”,给我们活动进行指导。

2.建立“和平古镇导游部”的培训制度

“和平古镇导游部”的培训分为普通话、礼仪、古镇景点、古镇文化等多方面的培训。

通过培训给学生的导游工作及时充电,以便于他们在导游的讲解活动中,能灵活运用。

每学期大队部都会邀请校外辅导员给学生作有关知识的讲座。

还会安排队员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队员则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培训记录上。

3.确立小导游活动的评价制度

建立导游团“星级考核”机制,每个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星级考评。

最低为一星,其次是二星,最高是三星。

实行考核合格上岗制。

对于考核符合要求的成员颁发小导游证书。

二、唱响乐章

(一)依托身边的优质资源,培养古镇小导游

要让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做好导游,就要让孩子们心中有古镇,所以我们先要让孩子们先看足“古韵幽幽”而后才能做到让“古韵飞扬”

1、举行“开班仪式”

2007年3月27日为我们在北门樵楼下,为入选的“古镇小导游”举行隆重的“开班仪式”,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樵楼下的小导游们,高举右手,表情庄重,俨然觉得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增强了团体凝聚力。

(古镇小导游开班了)

2、丰富“内存”记牢导游词

活动前,有一个对家乡古镇历史文化的了解积累的过程。

要能记下导游词,小导游们必须培训完《古镇导游》《古镇和平》(1~6年级,每年级一本)的配套校本教材。

在辅导员的定期培训下,孩子们不仅要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还要熟悉各个景点的特点,为了让小导游尽快记牢导游词,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由当天值日教师负责安排小导游们上网查资料,以丰富“内存”。

例如:

“廖氏大夫第”有两副精美的木雕,刻的是“黄香“咨蚊饱血”和“孟宗哭笋”的典故,“咨蚊饱血”和“孟宗哭笋”孩子们不懂,通过上网查资料,孩子们明白了这是古人孝感天地的故事。

不仅领会了古人的美德,同时自己的灵魂也受到一次洗礼。

例如:

“李氏大夫第”八字面的墙上有四幅《三国演义》里的典故:

“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和“宋太祖千里送京娘”,孩子们通过上网和图书室查资料,不仅记下了导游词,同时在充电过程中,古镇这本厚厚的“大书”、“活书”,潜移默化的为学生加强了人文素养。

3、大手牵小手

学校聘请了旅游公司的正牌导游黄学义同志为古镇导游班的校外辅导员。

黄导教小导游们不仅学习日常基本会话,如问候语,告别语,询问应答等等,还教小队员们掌握基本的礼仪,做到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并辅以一定的表情和手势等体态语言;要注意倾听游客的询问,快速地选择词语和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有时,还要察言观色,临场发挥……。

小导游们学到了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

4、说好普通话

小导游将要主动与不同的陌生游客交流,要通过讲解,让客人们了解各个景点的特点,而客人们来自祖国各地,要求在讲解中,要使用规范的口语表达,并且要努力做到发音准确,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

小导游们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还放弃课余时间加紧演习。

辅导员老师下发的导游词材料中,有许多不认识的词,回家就查寻词典。

南方人的语言普遍平翘舌音发音不到位,孩子们多了一道练习,努力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5、用好教师这块活“字典”

与其说我们的古镇是个课程资源挖掘的宝藏,不如确切说我们的老师是本古镇资源的活“字典”。

我校的近半数以上教师都是土生土长的和平人,由于对古镇文化的长期耳濡目染,因此心中自然储存了不少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故事传说、趣闻逸事。

2005年初学校按照实际情况分别组建了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三个校本课程。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足《古镇和平》。

综合课的老师如黄伯英、肖敬明老师等都参与了《古镇和平》的编委工作,而古镇小导游们则分布在这些不同的班级,教师们的讲解,是古镇小导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石。

如今的小导游们在实地讲解古镇时,就经常用上:

“老师告诉我们……”

6、实地讲解,不断熟练提升

在具备文字基础的条件下,为了能让学生们迅速进入角色,由校外辅导员黄学义给学生实地示范,教给他们应变的策略,指导他们讲解的方法。

(瞧,我们的小导游们学的多认真)

接下来就是小导游们“闪亮”登场的时候了!

首先让每个学生讲解一个自己最拿手的故事,全体小导游在倾听、提问、参与的过程中共享成功的欢乐。

经过的近一个月的实践磨练,小导游们终于不羞涩不胆怯了,终于可以落落大方、顺畅流利地讲解了。

在2007年6月,小导游们正式迎接了第一批客人。

小导游们他们自信的微笑,稚嫩的童音,娴熟的讲解,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觉得别有一番韵味,俨然就像一名正宗导游。

(这是小导游正在为客人讲解东门谯楼的景点)

7、“小手”牵“小手”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身子女,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体现在,自我意识太强,农村孩子也不例外。

为了增进城乡互动,增强孩子间的交往能力,特举办“小手”牵“小手”活动。

2008年寒假,邀请城区昭阳小学的一批少先队员到我校体验生活,由“古镇小导游”们负责接待。

小导游们不俗表现,让城里的孩子们刮目相看。

过后,孩子们结下了深深的友谊,互留了通讯方法。

这项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还起到提升了自信力与郊外能力。

(小导游正在为城区昭阳小学的小朋友讲解古镇)

8、媒体频频报道

《邵武教育电视台》为和平中心小学的古镇小导游做了一期“我是古镇小导游”的专题栏目。

《邵武报》也对我校的“古镇小导游”做了专题报道。

三、华乐飞扬

为了古镇导游的活动更加立体化,与“古镇小导游”活动同时设立了两套计划,进行“古镇风貌小报编辑”、“雏鹰小摄影队”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写写、编编、画画、拍拍中品味家乡的真善美。

并将学生的习作、摄影作品、书画作品登刊在校刊《多彩生活》报的“知我古镇爱我古镇”、“我真棒”专栏中。

使家乡美育的显性材料与隐性材料尽显全校学生眼前,从而让全校少先队员员纷纷行动起来,加入“知我古镇爱我古镇”的活动当中。

“套餐活动一”

建立“古镇风貌小报编辑”,为了让孩子深刻地了解古镇的民俗风情,更自豪于自己能生活在这样一处具有浓郁古韵的地方,并能使这份了解、喜爱、自豪不仅了然于心,更能流淌笔端,公布于众,我们“古镇小导游”的成员们,利用双休、节假日,带领着“小报编辑”的孩子们,走古镇的木屋、古宅、古巷,赏古镇如画美景,听古镇的美丽传说,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于是,小记者们点滴体会,些许积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的作品中充分展示了古镇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民风文化、名人文化……他们的作品不断地刊登在校刊《多彩生活》专栏上并参加‘海西’杯征文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小记者的穿行忙碌,与古镇小导游的身影,共同组成了幽幽古镇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套餐活动二

与古镇小导游紧锣密鼓奏响的同时建立“雏鹰小摄影队”:

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闽北名镇,它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特色建筑,(这些是“雏鹰小

摄影队”自己的作品)

(《晨读》获摄影比赛特等奖)(《奔腾》获摄影比赛一等奖)

呈现着江南小镇有美感和古朴的民居。

还有那一条条幽深的古弄,透露出丝丝神秘气息,那一幅幅雕刻精美的砖雕……这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一群又一群的摄影爱好者纷涌而来,也同样吸引着我们“雏鹰小摄影队”的每一位成员,他们用心地去发现,去捕捉一个个精彩瞬间,于是,一份份作品呈现于学校宣传栏,使更多的人领略到了古镇的美。

四、曲乐回响

奠一块美丽的基石

1.“古镇小导游”活跃传颂美

古镇是一首诗,深沉而悠远;古镇是一幅画,古朴而典雅;古镇是一支歌,绵长而悠扬。

这似诗如画胜歌的古镇美景,“古镇小导游队”:

每逢节假日,这群小精灵们的忙碌身影或穿行于幽深的古弄中,或奔跑在悠长的雨巷中,或游走于古朴的民宅内……他们穿着整洁,头戴小黄帽,项挂“小导游”证,他们个个精神饱满,彬彬有理,能说会道。

他们骄傲地向游客介绍古镇的景点和风土人情,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博得游客的一致好评和阵阵掌声,成为了古镇吸引游客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2.感知民俗风情美

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古镇的民俗风情,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生活中体验到美是无处不在的,从中发现美、享受美。

学校以各项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走走古镇的古宅古弄,欣赏古镇的如画美景,听听古镇的美丽传说,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让每位学生都能用心地了解了古镇,理解了古镇的美丽之处,探求到了古镇的真善美,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竖一块美的丰碑

学校组织“我是小小导游”,“知我古镇爱我古镇”等演讲比赛、征文活动与成果展示,还开展了“我爱古镇我的家”,“我该为古镇做什么”等主题班会。

(孩子们在义务清扫古镇街道)

利用节假日开展“我是古镇小美容师”,为古镇清理街道,让学生从“知古镇”投入到“爱古镇”“护古镇”的行列当中从而在孩子心中竖立一块美的丰碑。

展望和平古镇——再创美好未来

扎根古镇这片沃土的百年老校,世纪沧桑培英才;站在滚滚时代浪潮中的和平古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年轻学校,几度春秋育新人。

和小不仅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更要谱写灿烂辉煌的将来,一批同学在活动中走向成熟,更多的同学正在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