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48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高考模拟专练卷 3Word文档格式.docx

2x/3)g

6、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双氧水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溶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缓慢变成蓝色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的氧化性强于

B.H2O2被高锰酸根离子还原成O2

C.H2O2具有氧化性,能把KI氧化成I2

D.KI在淀粉溶液中滴加铋酸钠溶液,溶液一定变蓝色

7、P4(s)+6Cl2(g)=4PCl3(g)

=akJ/mol;

P4(s)+10Cl2(g)=4PCl5(g)

=bkJ/mol;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KJ/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H

C.P-P键的键能为

kJ/mol

D.Cl-Cl键的键能

kJ/mol

8、室温下用0.10mol·

L-1的NaOH溶液分別滴定20mL0.10mol·

L-1的HCl溶液和20mL0.10mol·

L-1的CH3COOH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I、I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I是滴定盐酸的曲线,曲线II是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

B.由图可知醋酸在室温下的电离常数Ka约为1

10-5

C.a、b两点所处的溶液中C(CH3COO-)=c(Cl-)

D.c、b两点分别表示两种酸被恰好中和,且在c点所处的溶液中c(Na+)=c(CH3COO-)

9、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 ℃),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燃料多样、余热利用价值高等优点。

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

B.该电池可利用工厂中排出的CO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负极反应式为H2-2e-+

=CO2+H2O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电子,消耗3.2 gO2

10、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其合成方法之一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A为CO2

B.CH2=C(CH3)COOCH3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C.该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无爆炸危险

D.CH3C≡CH与丙烯的化学性质相似,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反应

11、X、Y、Z、L、M、Q、R七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元素X、Z、Q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B.M、Y、Z、Q、L均存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氢化物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D.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M>

L>

Z>

Q>

R

12、锡为IVA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

,熔点144.5℃,沸点364.5℃,易水解)。

实验室以过量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

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B.

可溶于

C.装置I中a为冷凝水进水口

D.装置Ⅱ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

13、某电镀废料的主要成分为Cr(OH)3(含有Al2O3、ZnO、CuO、NiO等杂质)。

以该废料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水浸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Na2CrO4和少量的NaAlO2、Na2ZnO2等物质;

②2

+2H+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两条即可)。

(2)焙烧过程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_,51.5 gCr(OH)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mol。

(3)“一系列操作”包括加入稀硫酸、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德等。

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将重铬酸钠转化为重铬酸钾的方法是:

在浓重铬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采取降温结晶法析出重铬酸钾。

由此推知,相同条件下,重铬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于”)重铬酸钠的溶解度。

(5)测定产品纯度:

取a g重铬酸钠样品,溶于适量蒸馏水,配制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

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 mL。

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14、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已知汽车尾气排放时容易发生以下反应:

①N2(g)+O2(g)

2NO(g)ΔH1=akJ·

mol-1

②2NO(g)+O2(g)

2NO2(g)ΔH2=bkJ·

③CO(g)+

O2(g)

CO2(g)ΔH3=ckJ·

④2CO(g)+2NO(g)

N2(g)+2CO2(g)ΔH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①②③,确定反应④中ΔH4=________kJ·

mol-1。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①的K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达式表示)。

(3)下列情况能说明反应②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NO2的同时消耗了1molNO

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N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4)试分析高温下不利于反应③自发进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反应④中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与反应物中起始n(NO)/n(CO)的比值、温度的关系,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

在X、Y、Z三点中,CO的转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欲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装置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装置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种装置连接的顺序按气流从左到右是接、接、

接、接(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连接好装置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①待装置B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装置C中水的体积为

mL;

②除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装置B中的带孔隔板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装置A中共放入水

mL。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计算表达式为.

(4)若装置B的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出装置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定的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某小组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测定。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

mL、

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mL。

16、铜、银和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金属

1.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Ag(NH3)2]OH,配制方法是,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为止,得到澄清的银氨溶液

①AgN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

②[Ag(NH3)2]+中银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NH3分子中N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

③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

_____________。

3.现代工业冶金中,2

+Zn=2Au+

CN-是常见的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是C不是N,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银是有机反应常见的催化剂如CH3CH2OH

CH3CHO+H2↑。

CH3CH2OH的沸点高于CH3CHO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从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分类,H2分子中σ键类型是____________。

5.一种铜镍合金(俗称白铜)的晶胞如图1所示,铜、镍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6.金晶胞如图2所示,这种晶体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_堆积。

该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

)为___________(用π含的式子表示),(提示原子空间利用率=

17、某研究小组拟合成染料X和医药中间体Y。

已知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A能与FeCI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化合物C具有弱喊性

C.化合物F能发生加成、取代、还原反应

D.X的分子式是C17H22N2O3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写出C+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化合物A(C10H12O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M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1H-NMR谱和IR谘检测表明:

①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②分子中有有苯环、甲氧基 

( 

) 

没有羟基、过氧键 

(5)设计以

为原料制备Y(

)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别任选)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A.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A正确;

B.黄铜是铜锌合金,选项B正确;

C.该过程中反应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选项C正确;

D.“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选项D不正确。

2答案及解析:

B

3答案及解析:

C

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3,故应该表示为

,A项错误;

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B项错误;

Cl-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项正确;

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

A.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条件不破坏共价键,不形成阴阳离子,故A错误;

B.一个氖原子还有10个质子,22.4L(标准状态)氖气为1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故B正确;

C.乙烯的丙烯最简式相同,都为CH2,14gCH2为1mol,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为3NA,故C错误;

D.SO2和O2的催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存在一个化学平衡,所以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2NA,故D错误.

5答案及解析:

A. 

x=2y时,设x=1,

、Fe3+各1mol,

2mol,Ba(OH)20.5 

mol,所以

、Fe3+均未完全反应,

没有参加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3

+3Ba2++6OH−=2Fe(OH)3↓+3 

BaSO4↓,故A错误;

B.当x⩾y时,类似选项A,

BaSO4↓,故B正确;

C.当2x=y时,设x=1,此时y=2,Ba2+2mol,OH−4mol,五种离子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3++

+2Ba2++4OH−=Fe(OH)3↓+2BaSO4↓+2 

NH3⋅H2O,故C错误;

D. 

y=l.5x时,Fe3+与OH−恰好完全反应,SO2−4有部分剩余,y=x时,Fe3+、SO2−4均有剩余,所以 

当x<

y<

l.5x时,Fe3+、

均有剩余,Ba(OH)2完全反应,生成Fe(OH)32y/3 

mol、BaSO4y 

mol,沉淀质量为(233y+107×

2y/3)g,故D错误;

故选:

B。

6答案及解析:

A

根据加入适量铋酸钠溶液的现象可知,Mn2+和

反应生成了

和Bi3+,故氧化性:

(氧化剂)强于

(氧化产物),故A正确;

根据再加入过量双氧水时的现象可知,H2O2被

氧化生成了O2,故B错误;

最后滴加适量KI-淀粉溶液,溶液缓慢变成蓝色,可能是H2O2氧化了I-,还可能是溶解在水中的少量O2氧化了I-,故C错误;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折,可知氧化性:

>

I2,结合过量的KMnO4与KI溶液反应可生成KIO3可知,在KI-淀粉溶液中滴加铋酸钠溶液,

不一定把I-氧化成I2,可能会氧化成高价态的碘的化合物,故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

8答案及解析:

A选项,0.10mol·

L-1的HCl溶液pH等于1,0.10mol·

L-1的CH3COOH溶液pH大于1,观察曲线的起点可知,曲线II是滴定盐酸的曲线,曲线I是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故A错误。

B选项,根据电离常数的公式,醋酸Ka=

,室温下在醋

酸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10mL时,NaOH刚好将ch3cooh中和一半,溶液中的c(CH3COO-)≈c(CH3COOH),由图可知,此时pH=5,c(H+)=1

l0-5mol·

L-1,所以室温下醋酸的Ka约为1

l0-5.故B正确。

C选项,图象中a、b两点所处的溶液都是pH=7,a点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可得c(H+)+c(Na+)=c(OH-)+c(CH3COO-),而c(H+)=c(OH-),则有c(Na+)=c(CH3COO-),同理,b点溶液中有c(Na+)=c(Cl-),但a、b两点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不等,a点比b点加入的NaOH少,故c(CH3COO-)≠c(Cl-),故C错误。

D选项,盐酸被恰好中和时溶液PH=7,落在b点,醋酸被恰好中和时,因生成的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由图可知落在c点,c点所处的溶液中C(H+)<

c(OH-),结合电荷守恒有c(Na+)>

c(CH3COO-),故D错误。

9答案及解析:

氢氧熔融碳酸盐中的

参与正极和负极的反应,A项错误;

该电池中,尽管有CO2参与电极反应,但另外一个电极生成CO2,总反应中不消耗CO2,B项错误;

负极为H2被氧化,与

反应生成CO2和H2O,C项正确;

外电路流过0.2mol电子时,消耗0.05molO2,D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根据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结合原子守恒可确定A为CO,A项错误;

该分子中一OCH3上的碳原子不一定与其他4个碳原子共面,B项错误;

该反应中三种原料均为可燃性化合物,该方法的缺点是原料有爆炸危险,该方法的优点是原料利用率髙,C项错;

CH3C≡CH含有不饱和键,与丙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由题图中七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可知,X是H、Y是C、Z是N、Q为O、K为Na、M为S、L为Cl。

由N、H、O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NH4NO3,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A正确;

O不存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氢化物,B错误;

碳氧元素可形成多种烃,C正确;

Cl-与S2-电子层结构相同,O2-、n3-与Na+电子层结构相同,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一般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r(S2-)>

r(Cl-)>

r(N3-)>

r(O2-)>

r(Na+),D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加入碎瓷片能防止暴沸,A项正确;

锡为IVA族元素,

为非极性分子,故

中,B项正确;

球形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C项正确;

装置Ⅱ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中使产物水解,D项错误。

13答案及解析:

(1)加热、搅拌(答案合理即可)

(2)O2;

1.5

(3)促进铬酸钠转化为重铬酸钠

(4)小于

(5)6Fe2++

+14H+=6Fe3++2Cr3++7H2O;

(131bc/3a)%

(1)搅拌、适当加热等都能提高水浸效率。

(2)Cr(OH)3中Cr为+3价,焙烧后生成的Na2CrO4中Cr为+6价,所以该反应中Cr(OH)3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51.5 g(0.5 mol)Cr(OH)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1.5 mol。

(3)根据已知信息②可知,增加c(H+)能促使铬酸钠转化成重铬酸钠。

(4)根据题意知,相同条件下,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小于重铬酸钠的溶解度。

(5)重铬酸钠作氧化剂,(NH4)2Fe(SO4)2作还原剂,二者发生的离子反应为6Fe2++

由上述离子反应可知,25.00 mLNa2Cr2O7溶液中n(Na2Cr2O7)=[bc/(1000×

6)]mol,则产品中Na2Cr2O7的纯度为:

×

100%=(131bc/3a)%。

14答案及解析:

(1)2c-a 

(2)

(3)CD

(4)因为该反应的ΔH<

0,ΔS<

(5) Z>

Y>

X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

2−③即得,确定反应④2CO(g)+2NO(g)⇌N2(g)+2CO2(g)△H4=(2c−a)KJ/mol,故答案为:

2c−a;

(2)根据反应①的方程式得出Kp=P 

2(NO)/P(N 

2)P(O 

2),故答案为:

2);

(3)A.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NO2的同时消耗了lmol 

NO,都是正反应,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密度=总质量体积,总质量一定,体积一定,故密度一定,故混合气体的密质不再发生改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因为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当平衡常数不再变化,即反应的温度不变,又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N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平衡,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CD;

(4)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即△H<

0,△S<

0,所以在高温下△G=△H−T△S>

0非自发,故答案为:

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即△H<

0;

(5)温度一定,随反应物NO、CO的起始物质的量比增大,X−Y反应正向进行,一氧化碳的转化率X<

Y,Y−Z平衡正向进行,一氧化氮增大会提高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则Y<

Z,X、Y、Z三点,CO的转化率的从大到小的顺序Z>

X,

故答案为:

Z>

X;

15答案及解析:

(1)ahgbcfed

(2)③②④①

(3)

(4)偏小

(5)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

可以消除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②

(1)根据实验目的及各装置的特点分析可知,利用装置A将装置E中稀盐酸压至装置B中,装置B中产生的气体将装置D中的水排入装置C中以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所以连接顺序为a→

h→g→b→c→f→e→d。

(2)根据测定原理及实验装置,可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④①。

(3)根据金属镁和盐酸的反应,可得关系式

,解得

(4)由于装置B未冷却至室温,会导致

变大,所以使测定的Mg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小。

(5)①装置中导管a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

可以消除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产生氢气的体积为两次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之差,由于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面,实验后滴定管的液面要上升,故第一次读数比第二次读数大,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16答案及解析:

1.3d104s12.平面三角形2sp3H3O+3.C的电负性比N小,吸引孤电子对的能力比N弱4.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s-s5.3:

16.面心立方最密

1.铜原子有29个电子,电子排布要遵循洪特规则的特例。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2.①

形成3个σ键,或价层电子对为3+(6-2×

3)/2=3,故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②配位数等于配位原子个数,NH3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Ag(NH3)2]+中银离子的配位数为2;

NH3分子中N的杂化类型是sp3杂化。

③等电子体原子个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

H3O+。

3.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孤电子对,二是配位原子的电负性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