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522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练习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6、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面是反映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体制兴起于隋唐,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B.图2所示体制由1787年宪法确立,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C.图l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图2反映的是民主制

D.图1图2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制衡

8、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9、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③文化专制,以确保思想的一统④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

十年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

A.宋朝 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 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

C.汉朝 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 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

11、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12、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

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

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

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以氏族为姓

B.以封地(国)为姓

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1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

」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那一场事件?

A.西晋五胡乱华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清末八国联军

14、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15、商朝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内外服制

D.宗法制

16、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7、

近代中华民族渴望独立自主的外交之争的史实有( 

①太平天国坚持了外交上的自主精神

②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在国内人民反帝斗争高涨的背景下,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迫使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做出让步

③在国民革命的大潮中,南京国民政府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④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在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取得收回国家利权的重要成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18、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

宋太祖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同的是

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 

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 

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19、“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

A.“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B.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C.与皇帝“共治国事”

D.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20、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

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

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21、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②杯酒释兵权③犯颜直谏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22、《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

“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23、据下图所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方面出现“郡”“国”并存的情况,这一朝代应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4、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这段话应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5、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

“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

”以上材料表明( 

①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

②元朝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③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

④八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

分卷II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卓尔不群的雅典》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

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四: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

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五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2)据所学知识,在下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时期

政治机构

职能

伯里

克利

时代

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民众法庭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

(4)据材料三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材料四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5)据材料五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27、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

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我们的手相握时。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在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我们应谈尊重各圆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图情实现振兴和发展;

应谊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

(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4)请列举二个实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8、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

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

会议商讨的主题: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

太宗曰: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

……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

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

内阁大学业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

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

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

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

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XX百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

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

(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

29、阅读下列材料: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

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

事稳便,方可奏行。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

据司马光说: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1)据材料一,“三公”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

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3)材料三中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

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什么时候废除了丞相?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

的主要影响。

参考答案

1,A2,C3,B4,A5,D6,C7,D8,B9,B10,A11,D12,B13,C14,A15,C16,A17,D18,B 

19,D20,A21,C22,C23,B 

24,D25,A。

26,

(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利。

(2)

最高权力机关

五百人议事会

最高司法机关

(3)如:

法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多数人决策、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答出4点即可)

(4)平等;

人权;

理性;

法律至上;

正义。

(,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陪审制度;

律师制度;

“不告不理”审判原则。

(5)古代中国:

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

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古代希腊:

建立起民主政治。

极大地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繁荣。

27,

(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之间的友好合作。

(2)50年代,当时世界出现两极格局,新中国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

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2分)(任意写到两例即可)

28,

(13分)

(1)确定了“皇帝”名号;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理由:

地广人众,事杂多变;

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

过程:

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

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在此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

(3)充当皇帝的顾问,“传旨当笔”;

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

(2分)特点:

群主专制强化。

(4)利:

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弊:

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在群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难以参与议政。

29,

(1)“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

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态度:

应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

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

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元朝实行行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

明朝废除丞相。

(4)趋势:

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