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55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1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 考 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文档格式.docx

当代国际社会

考点十:

当今时代的主题考点十一:

我国的外交政策

专题一、国家制度

【总体知识网络】

反映

反映国体决定政体

决定

国家职能国家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机构权利与义务公民

【总体理论】

1、国家性质的理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2、国家职能的理论→我国的国家职能

3、国家政体的理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

5、国家机构的理论→我国的国家机构

6、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理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知识网络】

我国的国体

【考纲内容: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国家职能

(一)本考点知识模块

(二)本考点重点知识

1.基本概念:

国家、民主、国体、国家职能

2.基本观点:

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2)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3)人民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三)本考点重点难点解析

1、。

区别国家三个属性有不同的侧重点。

主权属性----国家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

阶级属性----从国家产生、本质上看

社会属性----从国家与社会关系上看

2、与民主有关的几种关系

(1)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关系(不同步)

(2)民主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它产生于经济基础又经济基础服务)

(3)民主与阶级的关系(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4)民主与国家的关系(民主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证统一)------想“矛盾的对立统一”

(6)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基础、指导)

(7)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基础、保障)

3、与国体有关的几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政体/国家机构的性质/政党制度/民族宗教政策/对外政策

4、关于我国的制度问题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我国的国家制度—-----国体和政体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

5.关于对国家职能的理解

1)区分政治职能与公共服务职能

2)区分经济职能与公共服务职能

3)不是任何时期政治职能比公共服务职能重要

4)国家职能不可能为全社会服务的。

因它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5)区别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区别

6)区别政治职能中的“维护社会治安”与公共服务职能中的“搞好社会治安”的区别7)注意掌握经济职能的四个具体表现,(-----联系经济学”国家宏观调控”)

8)判断是否是国家职能①明确行使国家职能的主体国家机构

党的机关(党中央或中共中央、党委基层党支部及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如:

经济团体、政治团体、文化团体、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区)等都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②同一事例体现不同的职能。

科教兴国体现了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兴建环保设施则体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而扩大就业加快城市化则体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对台政策,采取的措施不属于对外职能,但反对外国的干涉则属于对外职能。

④除了看主体,还要注意客体,如市长去捐款就不是职能

⑤胡锦涛出现要看他代表的身份

9)注意新教材表述差异;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管理与服务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考点二:

【考纲内容】:

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4.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

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6.“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一)本考点知识模块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决反决反

国家制度定映定映我国的国家制度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大

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人大

国家含义单一制

结构类型及特点复合制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形式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牢牢

提出地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一个国家含义和内容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

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问题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4)“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四)重点难点解析

1.比较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异同

异点①国家元首称谓②国家元首产生、任期③历史原因

同点①议会的地位和职权②政府与议会的关系③国家元首的地位和职权

2.比较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看书上笔记)

3.比较西方议会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异同

相同之处:

①二者都是代议制②二者都是政权组织形式,③都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方法

不同之处:

经济基础不同/反映的国体不同/阶级本质不同/作用不同/组织活动原则不同

4.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

不同点:

①制度不同②目的不同③依据不同④权限不同

相同点:

①二者都享有自治权②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5、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说是立法机关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是立法机关,且前者有修宪权,后者则没有修宪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他机关是授权立法,不属于立法机关

2)全国人大拥有最高权力(“四个最高”)其他不是最高

3)“立法、决定、任免、监督”四大权力的区分立法权:

制定法律的权力。

如制定宪法、修改、废除宪法。

决定权:

决定国家或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的权力。

(决定政府工作报告及重大经济项目)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监督”一府两院”

4)人大、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区别

如:

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

人大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

5)权力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关系

6)四种权利的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4个权利---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提案权)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四大权力)公民的政治权利----(3个权力)政协权利(3权利)

7)比较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区别

8)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性质不同职能不同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9)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关系

中共---领导核心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

10)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

A、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注意人民代表≠人大代表)

B、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关系:

人民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他们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C、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

D、各级人大和相应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关系:

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各级人大常设机关,在各级人大闭会期间,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其行使。

6.注意几个常见的错误判断: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3)全国人大常设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4)人民代表直接行使我国的国家权力(√)

5)人民是国家主人,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6)我国的权利机关由人民直接选举出来的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7)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力正在不断扩大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我国的议会

7.注意总结“一国两制”体现的哲学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发展的观点;

量变和质变;

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等)

【背景材料】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

1.“同票同权”:

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为8:

l。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适时修改《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2.“同命同价”:

《侵权责任法》。

3.拆迁条例:

“强行拆迁——强制搬迁”;

“征求意见”。

4.“钓鱼执法”事件。

5.“活得更有尊严”: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问题设计】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何政治意义?

参考答案:

①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②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政治权利,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有利于优化代表的结构比例,更好地体现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⑤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和谐。

(2)修改《选举法》,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变化,决定了我国需要对按城乡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作出调整;

②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我国选举人大代表按城乡人口比例作出调整是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乡人口比例结构以及人口素质等情况变化作出的;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乡人口比例结构以及人口素质等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对按城乡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作出调整。

(3)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政府必须要履行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4)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注意:

用背景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论证)

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好各项职能,即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④政府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⑤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同票同权,同工同酬、同命同价”,体现《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

④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⑤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考点三我国的国家机构

【考纲内容】

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2.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4.依法治国

含义

我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组织体系---五大国家机关

的类别分:

六大机关五大部分

国设置层次分:

中央地方

家中央六大国家机关的性质、职权及其相互关系

机我国的国家机构

构民主集中制目的-维护

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原则的地位

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依法治国

1)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2)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三)重点难点解析

1.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1)区分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社国家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中央+总和=

会/检察机关/军事机关≠政权机关地方国家机构

组1、政党2、人民政协

织非国家机关3、社会团体4、群众组织

2)不能把国家主席等同于个人----它是一个机关,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区分非国家机关

A党的机关--中共中央、地方各级党委、基层党支部、民主党派机关

B人民政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C群众团体社会团体---经济团体、政治团体、文化团体、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

4)注意我国的权力机关包括:

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主席

5)司法机关;

①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上下级关系是不同的,前者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后者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②要辩证地理解独立行使审判权;

一方面强调不受个人、社会团体、行政机关干涉;

另一方面还要受到党的领导监督和人大的监督

6)我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和民兵。

没有警察。

警察是暴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也是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但不全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7)注意新教材关于政府的新内容

A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B对人民负责的基本要求:

C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D.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E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掌握一个新概念“行政问责制”(为什么;

怎么做)

2.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3.关于依法治国

1)法制和法治法制——是静态意义的法律制度,建设法制国家,强调的是有法可依,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法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立法、执法等诸多环节,强调“法治”是由过去的立法为主到立法与执法并重,突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建设新阶段。

2)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4)理解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关系

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依法执政---党二者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5)识记依法治国的–地位、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

6)注意几个问题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

B.依法治国体现了我国的国体,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根本是一致的

C.依法治国在经济学中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律手段、加强食品质量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法制性,重视企业信誉形象、提高经营者素质等有联系

D.以德治国注意与哲学上的“集体主义”联系

4.关于对人民负责原则

1)。

注意使用范围

2)区别党的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

3)区别哲学上的“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内容

4)掌握三个表现和“为什么”政治依据

考点四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5、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国家性质

国家:

保护为何保护人民地位

公民的权利怎样保护国家使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自由监督权

公民和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how)

国家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how)

的关系处理国家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关系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二)本考点重点知识

基本观点: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5)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关于监督权的主体与对象

1)权力部门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

2)执政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

3)人民政协的监督--民主监督

监督权的主体4)行政的监督--行政部门监督国家机关

5)司法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对象及工作人员

6)公民的监督--公民

7)舆论的监督--新闻单位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平等不是平均

2)指的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靠经济教育等手段来解决,不是指立法平等

3)反对一切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正确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权利≠权力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与服从相联系权利—法律概念,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对应

4.全面理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1)公民≠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的主体是人民

如不能说公民是国家主人;

2)原因A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地位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国家使命决定(国家捍卫保障公民的权利)

5.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不能认为“义务先于权利或权利先于义务”。

B.权利可以放弃,但对同时是义务的权利是不能放弃

C.只有合法的权利才受法律保护。

6.注意几个问题:

1)新教材增加公民的的义务:

A.遵守宪法和法律B.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深挖两个“为什么”A.为什么国家要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主人;

我们的国家以捍卫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为自己的根本使命;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B.为什么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的荣誉义务(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五)学科整合思维扩展

【背景资料】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按照规定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2010年我国经济以及民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要着力抓好的8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是“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部分指出:

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

为应对各种困难,我们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

广大公务员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

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知识精析】

(一)政治常识角度:

1.我国国家性质和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我国政府要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基层群众意见,重视维护群众利益。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全面发展。

2.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我们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