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59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docx

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点34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18世纪英国纺织行业的革命中,凯伊的身份是钟表匠,哈格里夫斯是织工,阿克莱特是理发师,克隆普顿是纺纱工。

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民间社会具有创新氛围B.发明家的社会地位较低

C.自然科学尚未真正产生D.政府大力提倡技术革新

2、英国棉纺织业曾有过一个“狂飙时期”,这一时期棉纺织品出口总额增长了10多倍,机器织布机数增长了近百倍。

这“狂飙时期”应该是指()

A.17世纪中期B.17世纪末18世纪初

C.18世纪中期D.18世纪末19世纪初

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B.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兴建

C.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D.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4、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

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

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B.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C.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D.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

5、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口蔗糖、香料、烟草、茶、咖啡、棉花及其他种植园产品,19世纪,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主要是因为(  )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B.生活改善人口大量增长

C.国际分工日益深化D.工业革命原对料需求增大

6、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法案规定在纺织厂(除了丝绸与饰边的劳动领域),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岁至13岁儿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13岁至18岁的年轻工人每天工作不超过12小时。

这些由监督员监督实施。

这一法案说明()

A.工业革命期间童工的待過得到根本性改善B.英国建立起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C.自由主义政策时期存在国家的干预D.英国建立了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

7、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七个。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

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迅速地变为工业人口。

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农业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多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③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明④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8、以英国为例,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这充分说明了(  )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B.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C.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9、英国诗人巴特摩尔发表的《家中天使》一诗,颂赞自己的妻子AngelIntheHouse,“家中天使”是指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家中照顾子女,让在外辛苦工作的丈夫,回家后可以得到温暖。

下列哪一观点给当地解释了这种家庭价值观的成因()

A.工业革命的开展B.女权运动的成果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D.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

10、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手工工场生产形式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D.城市化生活方式

11、早期的工业家经常将他们的“工厂”建在相对遥远的山区,在那里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建造廉价的工人住房。

这说明了()

A.山区地区最适宜建设工厂B.山区的劳动力资源廉价

C.生产动力制约着工业发展D.城市管理排斥工厂建设

12、1761年英国“奖励工艺协会”一则文告中说:

“本协会得知,当男女纺工因收获而在田间的时候,毛织品、麻织品和棉织品的制造者们便感到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工人,以便能够继续交活给织工去做;……协会认为必须奖励各种适宜于补救这种情况的探索。

”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获得此协会奖励的是()

A.凯伊B.哈格里夫斯

C.卡特菜特D.瓦特

13、“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

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

”材料现象反映了()

A.煤炭已成工业主要能源B.英国急需煤碳的大量进口

C.英国铁路交通已经建立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14、“从1763-1871年,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行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

”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行”主要是指()

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15、下表是关于17世纪英国一个庄园经营的统计情况

时间

1633年

1649年

项目

户数

使用土地

缴纳租金

户数

使用土地

缴纳租金

公簿持有农

57户

60%—70%

50%

46户

58%

29%

租地农场主

7户

不足30%

50%

10户

42%

67%

该统计表格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英国的圈地运动B.西欧的殖民扩张

C.英国的工业革命D.西欧的价格革命

16、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

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

较能合理解析这一现象的是()

A.民主政治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

17、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

这种现象是由于()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18、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为:

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

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19、“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

”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匹兹堡社会化大生产程度高B.工业革命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低

C.美国是福利国家,商品价格低廉D.政府干预经济,强制降低钢铁价格

20、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分离的方向发展。

虽16世纪中西方文化已开始汇合,但是西方的影响直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

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缺乏()

A.文明交流的技术条件B.文明扩张的经济动力

C.文明交流的历史基础D.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

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

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

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

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是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

(至少举两例)若清政府也派团参展,提供的展品除丝织品外,还可能有哪些?

(至少举两例)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经济统计表

时间

农渔

工矿业

商业运输

房租

万镑

%

万镑

%

万镑

%

万镑

%

1801年

7550

32.5

5430

23.4

4050

17.5

1220

5.3

1811年

10750

35.7

6250

20.8

5010

16.6

1720

5.7

1821年

7600

26.1

9300

31.9

4640

15.9

1790

6.2

1831年

7950

23.4

11710

34.4

5900

17.4

2200

6.5

——根据[英]查尔斯《技术史》绘制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两项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每项信息进行说明。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

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

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 完成英国工业革命核心人物是工匠的儿子瓦特,是铁匠的儿子法拉第,是农夫的儿子焦耳。

他们自小就生活在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勤奋好学,并能自觉接受科学对技术的指导。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位平民出身的发明家都有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实验室。

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赢得全社会的普遍尊敬,这也是技术和科学相互交融最光辉的典范。

——摘编自范良藻《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自主创新》

材料三 对于世界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

原本在西方文明视野之外的美洲和澳大利亚彻底西方化(欧洲化)。

工业革命对生产的促进拉动了欧洲对世界原料和市场的需要,而工业革命的剩余资本也四处奔走,这一切都促进了欧洲对世界的殖民活动。

同时,即使在一些不完全属于欧洲强国殖民地的地方,例如中国,迫使其成为欧洲的附属国。

——摘编自沈湘平《全球化与现代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平民发明家作出的重大贡献并简析其意义。

(任答两位即可)从英国工业革命来看,“自主创新”需具备哪些社会条件?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机器织布机数量的惊人增长,可见是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从1765年开始的,故排除A和B。

瓦特蒸汽机出现后,广泛应用于生产,工业革命加速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出现是在1782年,故其运用当在18世纪末开始,故选D。

3、C

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农业采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即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尚未出现工业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之前世界贸易的特征和工业革命以后世界贸易的特点来分析材料.A.海外市场的扩大是材料的表现,不是原因.B.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C.材料看不出国际分工.D.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深入,所以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故选D.

6、【答案】C

【解析】材料中规定了禁止雇佣儿童及儿童与年轻人的工作时间,但并不能说明童工待遇得到根本性改善,故A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童工的保护制度,无法得出工厂保护制度发展程度,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法案规定在纺织厂”“这些由监督员监督实施”等信息反映了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存在某些方面的干预,干涉企业对童工的过分压迫,故C项正确;“英国建立了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7、【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根据时间,结合所学,这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①②④都表述正确,③内燃机不对,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排除③即可。

8、【答案】B

【解析】题干中材料反映出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煤、铁产量都有了极大提高。

9、【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发生于18、19世纪,再有材料中提到的中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故A正确;妇女安心在家照顾子女,没有体现女权运动,故B项错误。

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维多利亚时代为19世纪期间,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是要通过调整选区,降低财产限制,使工业资产阶级能能参与国家政权,故D错误。

1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指出:

“工业革命……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家倡导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这种经济政策被称为“自由主义”,B项正确;A项是工业革命后生产组织形式是变化的;C项始于“技术革新”;D项是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无关。

1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的工业生产动力主要靠水力等自然力,故工厂建立在河流边,这说明生产动力制约着工业发展,故C选项正确;“山区地区最适宜建设工厂”说法过于绝对,没有说明生产动力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山区的劳动力资源廉价,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城市管理排斥工厂建设,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学生应该可以理解水力成为工业动力的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工业生产依赖水力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2、【答案】B

【解析】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使纺纱效率提高了,故B正确;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3、【答案】C

【解析】铁路交通使用的是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而蒸汽机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又可以运输煤炭,所以是“自己运输自己”,C项正确;虽然煤炭是近代工业的主要能源,但材料与此无关,A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煤炭的运输而不是进口,B项错误;电力工业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从时间1763~1871来推断应该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这应该是考查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所起的积极作用。

题目又强调“在整个世界”,只有B符合要求,故B为正确答案。

15、A

16、B

17、C

18、C

19、B 

20、B

二、非选择题

21、

(1)特点:

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工业品,广大亚、非、拉美殖民地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

原因: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最强大殖民帝国.

(2)产品:

蒸汽机、水压机、工作母机、铁路设备、纺织品等.

展品:

茶叶、瓷器、家具等.

差异:

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英国是工业经济,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解析】

(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的内容明显可以得出特点是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工业品,广大亚、非、拉美殖民地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最强大殖民帝国.

(2)第一小问的产品,依据材料二“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可知,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可知,产品是蒸汽机、水压机、工作母机、铁路设备、纺织品等.第二小问的展品,结合19世纪中期中国的史实可知,中国的展品是茶叶、瓷器、家具等.第三小问的差异,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中国与英国的史实可知,差异是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英国是工业经济,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2、信息一:

从18011831英国农渔行业收入变化不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

说明:

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工业革命使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降低。

信息二:

工矿业收入急剧增加,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

说明:

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对第二产业影响相对较大,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上升。

23、

(1)特质:

注重实用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意识。

原因:

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

(2)贡献:

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焦耳定律宣告了“永动”的不可能性,并预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有利于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社会条件:

“法治与民主”的政治环境;社会性的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资本的自我扩张能力;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3)工业革命后,美洲和澳大利亚被彻底欧洲化;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寻求原料和市场,并不断进行资本输出,最终将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等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强化了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