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877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 431 电解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Word下载.docx

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并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电解、电解池的概念。

2.理解电解池的原理。

3.能够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重点)

2.比较离子在电解池中的放电顺序。

3.原电池与电解池比较。

(重难点)

电解CuCl2溶液

1.装置

CuCl2溶液的电解

2.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

结论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说明电解质溶液在导电,形成闭合回路

与负极相连的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

析出金属铜

与正极相连的碳棒一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产生了氯气

3.实验原理分析

(1)通电前,Cu2+、H+、Cl-以及OH-在溶液中作自由运动通电时,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自由运动的离子改作定向运动即Cl-、OH-等阴离子趋向阳极,Cu2+、H+等阳离子趋向阴极。

(2)两个电极上的反应和总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2Cl--2e-===Cl2↑。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Cu2++2e-===Cu。

总反应:

CuCl2电解,Cu+Cl2↑。

(3)结论: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1.溶液中含有Cu2+、H+为什么是Cu2+去阴极得电子,而不是H+呢?

【提示】 阴极上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本身是氧化剂应具有氧化性,而氧化性Cu2+>

H+,故Cu2+先得电子。

电解原理

1.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在两个电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

(1)定义: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

构成有外加电源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两个

电极阴极:

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阳极:

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闭合回路

2.

(1)电解CuCl2溶液产生Cl2的两电极能用铁吗?

(2)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一定会有化学反应发生吗?

【提示】 

(1)阴极可以用,但阳极不能用,否则阳极发生反应为Fe-2e-===Fe2+,而不放出Cl2。

(2)一定。

电解池电极及电极产物判断

【问题导思】 

①电解池中,阴、阳两极的材料与电解产物有关系吗?

【提示】 阳极产物与材料有关,阴极无关。

②电解CuSO4与NaCl的混合液,首先在阴、阳两极产生什么物质(用惰性电极)?

【提示】 阳极―→Cl2 阴极——Cu。

1.电解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

2.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1)阳极产物的判断

①活性金属电极

金属电极失电子,被溶解,生成对应金属阳离子。

②惰性电极(Pt、Au、C)

阴离子失电子,生成对应非金属单质。

阴离子放电顺序:

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F-。

(2)阴极产物的判断

与电极材料无关,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

Ag+>

Hg2+>

Fe3+>

Cu2+>

H+>

Pb2+>

Sn2+>

Fe2+>

Zn2+>

Al3+>

Mg2+>

Na+>

Ca2+>

K+。

根据两极产物也可判断电极,一般情况下

(1)析出金属(质量增重)或有气体(H2)放出——阴极。

(2)有非金属单质生成,是气态的有Cl2、O2或电极本身减轻——阳极。

 现用Pt电极电解1L浓度均为0.1mol/L的HCl、CuSO4的混合溶液,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开始时阴极有H2放出

B.电解开始时阳极上发生:

Cu2++2e-===Cu

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超过0.1mol时,此时阴极放电的离子发生了变化

D.整个电解过程中,SO

不参与电极反应

【解析】 依据放电顺序阴极先放电的是Cu2+,故阴极开始析出的是Cu,阳极先放电的是Cl-,故阳极开始产生的是Cl2。

故A、B错;

由阴极反应Cu2++2e-===Cu,n(Cu2+)=0.1mol,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达到0.2mol时,此时Cu2+消耗完毕,阴极放电离子变为H+,所以C错;

阳极先是Cl-放电,当Cl-消耗完毕,此时H2O电离产生的OH-开始在阳极放电,SO

不参与电极反应。

【答案】 D

判断电解池中的产物步骤

1.对于电解池,首先要考虑阳极材料,若为惰性电极,溶液中的阴离子被氧化;

若为金属电极,则被氧化的是电极本身。

过于活泼的金属不能作电极材料(K、Na)。

2.若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有多种,则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判定什么离子先放电,什么离子后放电,并写出电极方程式。

3.注意根据电子流向和电流流向判断电极是相反的。

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解析】 电解食盐水时发生的反应为:

阳极:

2Cl--2e-===Cl2↑

阴极:

2H++2e-===H2↑

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对照分析选项,A错误;

阳极附近的溶液中会溶有少量的Cl2,滴加KI溶液后发生反应:

Cl2+2I-===I2+2Cl-,溶液呈棕色,B正确;

阴极附近产生大量的OH-,滴加酚酞后变红色,C错误;

电解后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D错误。

【答案】 B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①电解H2SO4溶液与盐酸溶液(惰性电极)的产物相同吗?

溶液pH有何变化?

【提示】 阴极产物相同(H2),阳极产物不同[H2SO4→O2,HCl→Cl2],pH都增大。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一段时间后,若要使溶液复原,应加入什么物质?

【提示】 加入HCl。

类型

电解质

特点

实例

电极反应式

阴极

阳极

电解方程式

电解

对象

质溶

液浓

度的

变化

液复

原的

方法

水型

含氧酸

H2SO4

可溶性

强碱

NaOH

活泼金

属含氧

酸盐

KNO3

4H++4e-===2H2↑

4OH-

-4e-

===

2H2O

+O2↑

2H2↑+O2↑

增大

加水

质型

无氧酸

HCl

2H++

2e-===

H2↑

2Cl--2e-

Cl2↑

2HCl

H2↑+Cl2↑

不活泼

金属无

氧酸盐

CuCl2

Cu2++

Cu

Cu+Cl2↑

减小

加入

氯化

放H2

生碱型

属无氧

NaCl

===Cl2↑

2NaCl+2H2O

2NaOH+H2↑+Cl2↑

和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放O2

生酸型

金属含

CuSO4

2Cu2++

4e-===

2Cu

===2H2O

2CuSO4+2H2O

2Cu+2H2SO4+O2↑

质和

CuO

 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解析】 电解稀硫酸实质上是电解水,c(H+)增大,溶液pH减小,A项错误;

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实质上也是电解水,c(OH-)增大,溶液pH增大,B项错误;

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析上生成H2,阳极上生成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项错误。

D项正确。

电解产物判断

1.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首先要全面分析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两组,然后排出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2.根据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写出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

若参与电极反应的H+(或OH-)是由水电离出来的,应用水的分子式表示。

3.若阴极为H+放电,则阴极区c(OH-)增大;

若阳极区OH-放电,则阳极区c(H+)增大;

若阴、阳极同时有H+、OH-放电,相当于电解水,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饱和溶液例外)。

2.下列有关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增加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升高

C.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O固体不能使溶液恢复至电解前的状况

D.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解析】 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总的电解反应式为:

4AgNO3+2H2O电解,4Ag+O2↑+4HNO3,则阴极上析出银,阳极上放出氧气,A项正确,D项错误;

由于生成HNO3,溶液的pH应不断降低,B项错误;

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况要看加入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

2Ag2O+4HNO3===4AgNO3+2H2O,得到的物质恰好是反应掉的物质,可使溶液恢复至电解前的状况,C项错误;

故选A。

【答案】 A

【教师备课资源】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

【解析】 由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可知,电解NaOH、H2SO4、Na2SO4溶液的实质都是电解水,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增大,故NaOH溶液的pH增大,H2SO4溶液的pH减小,Na2SO4溶液的pH不变;

AgNO3的电解方程式为:

4AgNO3+2H2O

4Ag+O2↑+4HNO3,故溶液的pH减小。

1.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池中的闭合回路仅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B.金属导线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阳极,从电解池的阴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C.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运动,阳离子向阳极运动

D.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解析】 在电解池中,外电路上是靠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解质溶液中是靠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因此A项错误;

在电解池中,电子由电源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由电解池的阳极流向电源的正极,因此B项错误;

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着阳极移动,阳离子向着阴极移动,因此C项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质的导电过程是化学变化,而金属的导电是物理变化

B.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质被电解的过程

C.电解质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以导电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 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就是被电解的过程,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而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B、D项正确。

电解质要导电只有在电离的条件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才能导电,所以C项错误。

【答案】 C

3.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

【解析】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应设计成电解池,金属银失电子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4.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

(1)当X为Pt,Y为Fe,Z为AgNO3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电解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为Cu,Y为Fe,Z为CuSO4时,阳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X)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负极(Y)。

【答案】 

(1)4OH--4e-===2H2O+O2↑ 

4Ag++4e-===4Ag 

2H2O+4AgNO3

4Ag+O2↑+4HNO3

(2)Cu-2e-===Cu2+ Cu2++2e-===Cu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通过电解实现

B.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C.电解池和原电池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电解、电离、原电池均需要通电

【解析】 电离不需要通电,而是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的。

2.如图所示,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负极

B.两个铜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是阴极

D.两个番茄都形成原电池

【解析】 由于番茄汁显酸性,左侧番茄形成原电池,Zn作负极。

右侧番茄形成电解池,Cu作阴极。

故只有A选项正确。

3.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②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须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D.①③④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原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①对、②错;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将伴随着两个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同时生成新的物质,故③、⑤对;

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供给电能可以实现,故④对。

所以①③④⑤选项都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

4.将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极材料为Pt),用玻璃片分别压在一张用食盐水、碘化钾、淀粉溶液和石蕊试液浸透的滤纸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附近滤纸的颜色分别是(  )

A

B

C

D

【解析】 阳极上I-放电生成I2,使淀粉变蓝,阴极上H+放电后,使溶液中的c(H+)<

c(OH-),呈碱性,使石蕊显蓝色,故D项正确。

5.同温、同压下,用惰性电极在U形管中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消耗相同的电量,生成气体体积最大的是(  )

A.饱和食盐水B.CuCl2溶液

C.CuSO4溶液D.NaOH溶液

【解析】 电解饱和食盐水,两极分别产生氢气和氯气,假设转移2mol电子,生成氢气和氯气各1mol,共2mol;

而电解CuCl2溶液产生的气体只有氯气,转移2mol电子,生成氯气1mol;

电解CuSO4溶液,产生的气体只有氧气,转移2mol电子,生成氧气0.5mol;

电解NaOH溶液,两极分别产生氢气和氧气,转移2mol电子,生成氢气1mol、氧气0.5mol,共1.5mol。

6.

如图所示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现现象中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解析】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时,阳极(b极):

4OH--4e-===2H2O+O2↑,阴极(a极):

4H++4e-===2H2↑,则a极附近溶液显碱性,b极附近溶液显酸性,滴加石蕊试液后,a极附近呈蓝色,b极附近呈红色。

7.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

L-1CuSO4溶液,当c(Cu2+)为0.5mol·

L-1时,停止电解,向剩余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原来状况(  )

A.CuSO4       B.CuO

C.Cu(OH)2D.CuSO4·

5H2O

【解析】 电解过程中的反应为:

2H2O-4e-===O2↑+4H+;

2Cu2++4e-===2Cu。

总反应为:

2H2SO4+2Cu+O2↑。

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Cu和O2,每放出1molO2,即析出2molCu,Cu与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加入CuO可使溶液恢复原状。

8.用Pt电极电解含有0.1molCu2+和0.1molX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Cu2+>

X3+>

H+B.H+>

Cu2+

C.X3+>

Cu2+D.Cu2+>

X3+

【解析】 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分析,就将X3+与Fe3+联系起来,选择答案C。

这其实是简单记忆阳离子放电顺序导致定势思维而造成的结果。

本题的解题信息在图像中,一通电就有固体析出,且通过0.2mol电子后,就再没有固体析出了,说明是Cu2+放电的结果,X3+不放电。

9.如图所示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溶液

石墨

负极

正极

AgNO3

【解析】 根据题意,a为锌时,X为负极,则a为阴极,a极上有铜析出,质量增加,Y为正极,则b为阳极,b极处有O2放出,A选项符合题意;

B组中,两电极均为石墨时,实质为电解水,两极上都放出气体,电极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组中,当b极为Fe时,X为正极,b极Ag+得电子,铁极质量增加,a极银失电子,质量减轻,不符合题意;

D组中,a极为铜时,X为负极,a上析出铜,铜极质量增加,但b极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Cl2,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A正确。

10.将含有KCl、CuBr2、Na2SO4三种物质的水溶液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且电解时间足够长。

有以下结论:

①溶液中几乎没有Br-;

②电解质溶液为无色;

③最终溶液显碱性;

④K+、Na+和SO

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

正确的是(设Cl2、Br2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

A.①②③ B.仅③  C.①④  D.均正确

【解析】 此题电解的是混合溶液,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阴、阳离子放电顺序掌握的熟练性。

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

Cl-、Br-、SO

、OH-,阳离子有:

K+、Cu2+、Na+、H+。

因用Pt电极电解足够长的时间,阴离子首先放电的是Br-,其次是Cl-,最后是OH-,SO

在溶液中不放电,阳离子先放电的是Cu2+,其次是H+。

所以先电解CuBr2,阳极逸出Br2,阴极析出Cu,当CuBr2电解完毕后,相当于继续电解HCl(H+来自于水中),当Cl-被消耗尽后,则继续电解水。

由于Cu2+转化为单质铜,电解质溶液变为无色;

Cl-放电时,水电离出的H+放电,使溶液中的c(OH-)增大;

由于电解足够长时间,水被消耗,c(K+)、c(Na+)和c(SO

)会增大。

11.从NO

、SO

、H+、Cu2+、Ba2+、Ag+、Cl-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采用惰性电极对其溶液进行电解。

(1)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为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