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93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8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docx

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

2013理科综合模拟试题1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1、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取自某一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所示。

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

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

B.图中7种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

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

2.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

B.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丰富度

C.利用显微镜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及细胞有丝分裂,细胞需保持活体状态

D.蔗糖溶液浓度由0.3g/mL升到0.5g/mL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都会更加明显

4.某男性基因型为Yy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那么,一般情况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注:

分裂过程未发生异常)

A.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

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D.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

5.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

C.染色体变异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菌增殖过程中

D.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不稳定的特点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

B.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足量的Fe粉与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B.常温常压下,15g甲基(—CH3)所含的中子数为6NA

C.在1L的碳酸钠溶液中,若c(CO32-)=1mol•L-1,则Na+个数为NA

D.含4NA个离子的固体Na2O2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浓度为1mol/L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稀盐酸中c(H+)=c(Cl-)+c(OH-)

B.常温下,在0.1mol/L的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C.如果Na2Y的水溶液显中性,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电离平衡

D.热水中加入氯化钠溶解至饱和,此时溶液的pH小于7

10.将4.48gFe溶于1L0.1mol·L-1的稀硫酸,再加入50mL0.4mo1·L-1KNO3溶液后,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NO3-也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氮氧化物NYOX。

则该氮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N2OB.NOC.N2O3D.NO2

11.分子式为C7H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加成后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将2molSO3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吸收Q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3(g)

2SO2(g)+O2(g)△H=+QkJ/mol

B.向0.1mol·L-1、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H++OH-=H2O

C.以金属银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铜溶液Cu2++2H2O=2Cu+O2↑+4H+

D.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13.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LO2(标准状况下)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

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2、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4—16、20、21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7—19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公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

现有物理量单位:

m(米)、s(秒)、C(库)、A(安)、V(伏)、F(法)、T(特)和Wb(韦伯),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力的单位N(牛)等价的是

A.V·C/sB.C/F·sC.T·s·C/mD.Wb·A/m

15.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桌面以上的绳子始终是水平的,关于物体P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P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就是m,大小等于mg

B.P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不是m,大小等于mg

C.P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一定小于mg

D.P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有可能等于mg

16.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某一位置P处斜向上抛出,到达斜面顶端Q处时速度恰好变为水平方向,已知P、Q间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v0的大小及其与斜面间的夹角α,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有

A.

B.

C.

D.

17.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

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

设这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并设两种系统的运动周期相同,则

A.直线三星系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B.此三星系统的运动周期为

C.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星体间的距离为

D.三角形三星系统的线速度大小为

18.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α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

有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其电阻与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运动,当其速度为v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此时

A.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Fv/6

B.电阻R2消耗的热功率为Fv/3

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F+μmgcosα)v

D.整个装置消耗机械能的功率为(F+μmgcosα)v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I1、I2分别为原线圈中的电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P的位置和U1不变,S由b切换到a,则R上消

耗的功率减小

B.保持P的位置和U1不变,S由a切换到b,则I2减小

C.保持P的位置和U1不变,S由b切换到a,则I1增大

D.保持U1不变,S接在b端,将P向上滑动,则I1减小

20.如图所示,竖直直线为某点电荷Q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M、N是其上的两个点。

另有一带电小球q自M点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到达N点时速度恰变为零。

由此可以判定

A.Q必为正电荷,且位于N点下方

B.M点的电场强度小于N点的电场强度

C.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D.q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21.如图所示,一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2L

的某矩形区域内(长度足够大),该区域的上下边界MN、

PS是水平的。

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距

离磁场上边界MN的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而穿过该磁

场区域,已知当线框的ab边到达MN时线框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此时开始计时)以MN处为坐标原点,取如图坐标轴x,并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与ab边的位置坐标x间的以下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第Ⅱ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4分)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和加速度实验均被选为最美的实验。

在加速度实验中,伽利略将光滑直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铜球的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曾预言铜球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伽利略却证明铜球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请将亚里士多德的预言和伽利略的结论分别用公式表示(其中路程用s,速度用v,加速度用a,时间用t表示)。

①亚里士多德的预言:

②伽利略的结论:

伽利略的实验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抓住了主要因素,而忽略了次要因素。

你认为他在加速度实验中,伽利略选用光滑直木槽和铜球进行实验来研究铜球的运动,是为了减小铜球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这一次要因素,同时抓住了这一主要因素。

若将此实验结论做合理外推,即可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其原因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铜球运动的加速度(填序号即可)。

A.与铜球质量成正比

B.只与斜面倾角有关

C.与斜面倾角无关

D.与铜球质量和斜面倾角都有关

23.(11分)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

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

现有下列器材:

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电键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

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

(l)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在方框中画出完整的测量电路图。

(2)以下为简要的测量步骤,请将不完整处补充完整:

A.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

B.将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0;

C.将待测物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1;

(3)根据以上测量,可求出:

比例系数k=,待测物体的质量m=。

(4)请设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24.(13分)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25.(19分)下图是某装置的垂直截面图,虚线A1A2是垂直截面与磁场区边界面的交线,匀强磁场分布在A1A2的右侧区域,磁感应强度B=0.4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1A2与垂直截面上的水平线夹角为45°。

A1A2在左侧,固定的薄板和等大的挡板均水平放置,它们与垂直截面交线分别为S1、S2,相距L=0.2m。

在薄板上P处开一小孔,P与A1A2线上点D的水平距离为L。

在小孔处装一个电子快门。

起初快门开启,一旦有带正电微粒通过小孔,快门立即关闭,此后每隔T=3.0×10-3s开启一此并瞬间关闭。

从S1S2之间的某一位置水平发射一速度为v0的带正电微粒,它经过磁场区域后入射到P处小孔。

通过小孔的微粒与档板发生碰撞而反弹,反弹速度大小是碰前的0.5倍。

(1)经过一次反弹直接从小孔射出的微粒,其初速度v0应为多少?

(2)求上述微粒从最初水平射入磁场到第二次离开磁场的时间。

(忽略微粒所受重力影响,碰撞过程无电荷转移。

已知微粒的荷质比

只考虑纸面上带电微粒的运动)

26.(14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与CuSO4溶液中反应后生成了蓝绿色颗粒状沉淀。

就沉淀成分提出了如下三种假设:

假设一:

沉淀是CuCO3  ;

假设二:

沉淀是Cu(OH)2

假设三:

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1)写出假设二,沉淀是Cu(OH)2生成的理由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⑵为了探究沉淀的成分,取出了一部分沉淀,滴加稀盐酸,有气体放出。

凭此现象,判断沉淀中含有;

⑶为了进一步探究沉淀的成份,进而确定假设中何种假设成立,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①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

具体操作依次为 、洗涤、干燥;

②装置E中药品的名称是作用为  ;

③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此步骤的作用是  b.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c.再通入过量空气时,活塞处于打开的关闭的。

④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g;若沉淀样品为纯净物,m、n之间的关系为    

若假设三成立,则Cu(OH)2的质量分数为 ;若不进行步骤C,则会使测得结果(填“偏高”“无影响”“偏低”)

27.(14分)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1

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1

2H2(g)+O2(g)=2H2O(g)△H=-483.6kJ·mol-1

写出氨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如果在1L密闭容器中,3molNH3在等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平衡时的反应热为92.4kJ,保持温度不变,将起始NH3的物质的量调整为8mol,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一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4)如果某氨水的电离程度为1%,浓度为0.01mol/LMgCl2溶液滴加氨水至开始产生沉淀时(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的NH3·H2O的浓度为{已知Ksp[Mg(OH)2]=4.0×10-12]}

28.(15分)

(1)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阴离子

CO32-、SiO32-、AlO2-、Cl-

阳离子

Al3+、Cu2+、Mg2+、NH4+、Na+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Y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Y是盐酸,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ab段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表中oa段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要标明离子符号,如n(Na+)]。

2若Y是NaOH溶液,则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不考虑离子的水解因素,忽略H+和OH—影响,且溶液中只存在四种离子,则它们的离子个数比为

[按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高价在前,低价在后的顺序排列]。

(2)锡为第IVA族元素,锡的单质和化合物与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已知锡元素具有如下性质:

Sn4++Sn====2Sn2+;2Sn2++O2+4H+====2Sn4++2H2O;

2H++SnO

Sn(OH)2

Sn2++2OH-,试回答:

①锡溶于盐酸,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有关反应类似于铁的相应变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①中溶液蒸干后继续加热所得固体,变化过程类似于FeCl3溶液相应的变化,则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分子式)。

③若可用SnCl2溶液与过量的碱溶液反应的方法制Sn(OH)2,该碱是。

29.(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

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暗反应产物转变成纤维素的场所是。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30.(6分)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1)在建构种群增长模型时使用到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若图一表示受精作用,则A与B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有关。

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法处理得到原生质体,将其放在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3)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d为抗利尿激素,则a为刺激。

(4)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的影响。

31.(13分)某多年生植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XY决定的,现有一对相对性状高茎(A)与矮茎(a)。

但不知道其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于是进行探究实验。

可供选择的杂交实验材料有:

纯合雌性高茎、雌性矮茎、纯合雄性高茎、雄性矮茎。

(1)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Ⅰ片段上,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雌性__________,雄性__________。

若子代雌性表现__________,雄性表现__________,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上。

(2)若选择雌性矮茎与纯合雄性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现为高茎,__________(能/否)确定其基因的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最简便的办法是选择F1的雄性高茎个体与__________雌性(基因型),再进行杂交,若F2中雌性表现全为__________,雄性表现全为__________,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

(3)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能/否)位Ⅲ片段上,原因是__________。

若控制生物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则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中其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种。

(4)若是人类遗传病,则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的是_________(显性、隐性)遗传病。

32.(8分)右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TS)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1)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

(2)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要的时间,y值和x值之间呈相关。

(3)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

(4)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原状,总稳定性。

(5)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一种昆虫在使用农药前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则A处与B处相比,抗性基因频率较高的是,由A到B,该昆虫(是/否)进化。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⑴(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

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

⑵(9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

塞面积之比为SA:

SB=1:

2.两活塞以穿

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

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

B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

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压强升到pA=2.0p0,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

时A中气体温度TA’.

34.【物理——选修3-4】(15分)

⑴(6分)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A.甲为Q点振动图象

B.乙为Q点振动图象

C.丙为P点振动图象

D.丁为P点振动图象

(2)(9分)折射率为n、长度为L的玻璃纤维置于空气中,若从A端射入的光线能在玻璃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最后从B端射出,如图所示,求:

①光在A面上入射角的最大值.

②若光在纤维中恰能发生全反射,由A端射入到从B端射出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5.【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徽子(νe)而获得了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