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0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苏教版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基因工程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鸡是基因工程的产物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该过程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D.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将目的基因(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导入了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成的鸡产生了该药物蛋白的鸡蛋,说明目的基因在这些鸡中表达了,A正确;这些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说明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该技术为第一代基因工程技术,并没有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结构进行改造,C错误;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且是对生物性状的定向改造,即这种变异是定向的,D正确。

2.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粘性末端是由不同的限制酶切割而成

B.甲、乙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

C.DNA连接酶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D.切割甲的限制酶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切割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切割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AATTG-,A项正确;甲和乙的黏性末端相同,可以被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B项正确;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片段,所以该酶能催化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项正确;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的序列是-CAATTC-,而甲酶的识别序列是-GAATTC-,且在G和A之间切割,由此可见,甲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限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Myc和Ras两种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检测转基因小鼠的癌症发病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较高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显微注射法将癌基因导入小鼠体内

B.只要有Myc或Ras基因,细胞就会癌变

C.两种癌基因共同作用使细胞更易发生癌变

D.Myc和Ras基因的表达没有组织特异性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

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通常用显微注射法,A正确。

有Myc或Ras基因,癌症发病率低于50﹪,B错。

两种癌基因共同作用最终癌症发病率80﹪左右,C正确。

乳腺和唾液腺的癌变率高于其他部位,表明Myc和Ras基因在乳腺和唾液腺较容易表达,D错。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癌变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4.下列生物通常不用作生物武器的是()

A.炭疽杆菌B.酵母菌C.天花病毒D.肉毒杆菌

【答案】B

【解析】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这些微生物一般有一个共同特点:

营寄生,有致病性,在上述四种生物中酵母菌不是寄生生物,常用在发酵工业上,它也不会使人畜患病。

5.随着基因工程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公众应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

B.基因工程在医、农、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D.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答案】C

【解析】在我国生产及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有些是合法的。

6.(12分)已知鸡的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为证明“鸡红细胞中含胰岛基因,胰岛细胞中也含β珠蛋白基因”。

用编码上述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作探针,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一;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二。

实验一

实验二

细胞总DNA

细胞总RNA

红细胞

胰岛细胞

红细胞

胰岛细胞

β珠蛋白基因探针

胰岛素基因探针

注:

“+”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表示杂交过程中没有杂合双链

(1)用DNA探针检测基因的原理:

________。

(2)分析鸡成熟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的原因:

________;

(3)在实验二的DNA探针杂交实验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________;

(4)试判断:

合成β珠蛋白和胰岛素的遗传密码是否在探针上?

________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明DNA探针在生产、生活中应用(2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基因探针能与相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互补配对。

(2分)

(2)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或鸡红细胞中转录出表达β珠蛋白的mRNA,而没有转录出表达胰岛素的mRNA)。

(2分)(3)A-U,T-A,G-C,(C-G,此项可不写,每项1分,共3分)。

(4)不在(1分)因为探针是用DNA片段做的,而遗传密码存在于mRNA上。

(2分)(5)镰刀状细胞贫血症的检测,苯丙酮尿症的检测,白血病的检测,饮用水中病毒含量的检测等。

(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DNA探针为背景的相关实验的分析能力。

基因选择性表达,即在两类细胞中,虽含有相同基因,但不同的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因而通过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也不同,导致生物性状不同。

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而不是DNA上。

7.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C.在细胞外进行

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是启动翻译的一段DNA

【答案】D

【解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最后用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A正确;抗生素抗性基因一般可以用作标记基因,B正确;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一般在体外进行,C正确;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是启动转录的一段DNA,D错误。

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

B.基因治疗是指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

该生物技术为蛋白质工程

D.用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时常用方法是Ca2+处理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的mRNA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转录,不能说明完成了翻译,A错误;基因治疗是指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正确;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蛋白质工程,C正确;用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时常用方法是Ca2+处理法,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的直接操作对象是蛋白质分子

B.蛋白质工程不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最终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应先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后再预期其功能

【答案】C

【解析】蛋白质工程直接对基因进行修饰或合成基因,A项错误,C项正确;蛋白质工程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B项错误;蛋白质工程根据蛋白质的功能设计蛋白质的结构,D项错误。

10.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基因工程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酶,露出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

B.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C.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

【答案】C

【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包括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在基因工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一般用相同的限制酶分别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也可以不同,但露出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以便连接,A项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一般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入水稻细胞中,B项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染色体组数是两个体细胞染色体组数之和,一定不是单倍体,C项正确;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部分基因修复,并非对所有基因全面修复,D项错误。

【点睛】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一般采用显微注射法。

11.某种微生物合成的蛋白酶与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的结构和功能很相似,只是热稳定性较差,进入人体后容易失效。

现要将此酶开发成一种片剂,临床治疗消化不良,最佳方案是将此酶中的少数氨基酸替换,而不是直接改造这种酶,原因是()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操作难度大

B.改造基因易于操作且改造后能够遗传

C.蛋白质高级结构十分复杂

D.缺乏改造蛋白质所必需的工具酶

【答案】B

【解析】要获得大量所需的蛋白质,最好是让细胞(或生物体)能不断地合成产生该种所需蛋白质,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得到所需蛋白质。

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决定性物质并且可遗传的物质是DNA上的基因,所以要通过改造基因并让其随细胞(或生物体)遗传,故B选项是正确的。

12.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

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即①处,A正确;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处,B错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会随着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使之产生定向变异,从而改变其遗传性状,C、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

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两种工具酶,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酶

B.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要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并能在宿主细胞中正常复制

C.将目的基因导人不同类型宿主细胞的方法会有所不同

D.目的基因会因需求不同而不同,载体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而有所不同

【答案】A

【解析】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两种工具酶,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A项错误;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要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并能在宿主细胞中正常复制,B项正确;将目的基因导人不同类型宿主细胞的方法会有所不同,如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动物细胞可用显微注射技术,C项正确;目的基因会因需求不同而不同(如目的基因可以是抗虫基因或抗冻蛋白基因等),载体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而有所不同(如载体可以是质粒或λ噬菌体的衍生物等),D项正确。

14.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Ⅰ

G↓GATCC

KpnⅠ

GGTAC↓C

EcoRⅠ

C↓AATTC

Sau3AⅠ

↓GATC

HindⅡ

GTY↓RAC

SmaⅠ

CCC↓GGG

(注:

Y表示C或T,R表示A或G)

A.—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点位于识别序列的内部

C.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推知,每种限制酶都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但不一定是一种序列,如限制酶HindⅡ,A错误;限制酶的切点位于识别序列的内部或外侧,故B错误;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后可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如限制酶BamHⅠ和Sau3AⅠ切割后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C错误;限制酶切割后能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如限制酶HindⅡ切割后露出平末端,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有本质区别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对离体的组织进行消毒处理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细胞的培养

【答案】B

【解析】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A项正确;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B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对离体的组织进行消毒处理,C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细胞的培养,D项正确。

16.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花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利用解旋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答案】A

【解析】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然后扩增,可获得大量的基因B,A正确;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可以获取基因B。

这种方法叫鸟枪法(散弹射击法),B错误。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片段、DNA聚合酶连接单个核苷酸,故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连接需要用DNA连接酶,而不是DNA聚合酶,C错误;利用DNA连接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形成重组质粒再导入农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下图所示,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向的限制酶E和P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l(3.7kb,l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0.2kb)V,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限制酶具有专一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并且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

解:

由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因此由题意可知,限制酶E和F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目的基因上的两个黏性末端与质粒上的两个黏性末端分别完全相同,因此形成重组质粒后,仍然具有这两种酶的识别序列,所以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

故选:

A.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8.下列各项不属于基因工程在实际中应用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B.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中有无病毒

C.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胰岛素D.将一种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另一种植物细胞内

【答案】D

【解析】将一种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另一种植物细胞内,移植的是细胞器,由于是在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细胞,属于细胞工程技术,不属于基因工程技术。

19.继在上海和安徽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我国多地出现禽流感疫情,为此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

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反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步骤③可用显微注射法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①是反转录,②是形成重组质粒,③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是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进而结合题意分析、判断各选项。

分析图形可知,步骤①代表反转录,是以禽流感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A正确;步骤②是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相连形成重组质粒,B正确;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是用Ga2+处理,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感受态,进而吸收重组质粒,C错误;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D正确。

【点睛】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种类不同,导入方法也不同,可通过下表比较记忆:

生物种类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微生物细胞

常用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

显微注射法

转化法

受体细胞

体细胞或受精卵

受精卵

原核细胞

转化过程

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导入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表达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20.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的是(  )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答案】C

【解析】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

①在棉花的植株上提取叶肉细胞②在苏云金杆菌上提取相应基因③将提取基因导入植物叶肉细胞的DNA(利用基因重组技术)④通过培养既培养出愈伤组织,进行再分化⑤最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得到含抗虫基因的棉花植株,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属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错误;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经过脱分化产生,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是细胞本身增多的过程,也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18分)

(1).土壤农杆菌能将自身Ti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诱发植物形成肿瘤。

T-DNA中含有植物生长素合成酶基因(S)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如图1所示,它们的表达与否能影响相应植物激素的含量,进而调节肿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

基因工程常用Ti质粒作为运载体,图2表示抗虫棉培育中使用的三种限制酶A、B、C的识别序列以及Ti质粒上限制酶切割位点的分布,抗虫基因内部不含切割位点,两侧标明序列为切割区域。

①据图2分析,切取抗虫基因时,使用限制酶,切割Ti质粒时,使用限制酶。

②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含有限制酶A的识别位点个,若用酶C处理该重组质粒,将得到个DNA片段。

③若抗虫基因插入的位置在R基因内部,根据图1可知,筛选出植株即是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棉花植株。

(2).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相关问题:

④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⑤在技术操作中,需要将融合细胞用培养基进行筛选,并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检测,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

⑥若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可从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⑦研究人员应用工程技术,改造了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了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答案】

(1).①酶B和酶C酶A和酶B②22③生根瘤

(2).④动物细胞培养⑤特定的选择(不答“选择”不给分)抗体⑥(细胞)培养液⑦蛋白质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分析图2中DNA序列和酶切位点序列可知应使用酶B和酶C切割获取抗虫基因;导入的目的基因时应在T-DNA上,因此Ti质粒应用酶A和酶B切割。

②根据酶B和酶C切割目的基因后留下的粘性末端与酶A和酶B切割质粒后留下的粘性末端可知,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含有限制酶A的识别位点2个;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能得到2个DNA片段,应是A-C,和C-A片段。

③若抗虫基因插入的位置在R基因内部,则基因R被破坏不能表达,但S基因结构完整能够表达,根据图1可知,筛选出生根瘤植株即是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棉花植株。

(2).④动物细胞培养是其他技术包括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⑤在单克隆抗体技术操作中,需要将融合细胞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

⑥若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可从培养液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⑦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改造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和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2.[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1所示为用PvuⅠ限制酶切下的某目的基因及其上DNA片段示意图;图2所示为三种质粒示意图。

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

EcoRⅠ、PvuⅠ等为限制酶及其切割的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

复制原点是在基因组上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是指质粒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时的起点。

(1)组成片段D的基本骨架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相同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图2中质粒A、质粒C能否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最理想的质粒?

_________(填“能”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3)重组质粒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一般仅在10-7,用质粒B构建重组质粒,为了筛选出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导入完成后,将所有大肠杆菌分别在含有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在两种培养基的生长状况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4)若想在山羊的乳汁中收获上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则需要将重组质粒导入至山羊的_________(细胞)中。

【答案】C、H、O、P否质粒A缺少标记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