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11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重庆市铜梁县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

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

(选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D.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文章通过董仲舒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D.结尾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走向了灭亡。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深 

徐建英

我出生的鄂南地区,山高林密,各类野兽世代扎驻在深山之中,紧挨山边的庄稼跟着常遭罪,各村成立的护农小组中,父亲年轻时候就是其中的一位铳手。

《枪支管理法》实施后,父亲的那杆双管猎枪被公安机关列入收缴之列,到父亲重新持证换上单管猎枪时,山下的庄稼人开始一茬茬往城里卷,山上的野兽下山无食可觅,也很少再来作孽,而父亲此时的年岁也大了。

庄稼少后,荒地多了,从前热闹的围猎随着护农小组成员一样相继老去。

父亲平日里侍弄完屋檐外廊墙角的几丘菜地,余下来的时间,还是喜欢一个人拄着那支老式的单管猎枪上山转悠。

只是年岁大后,从前健步杠在肩上的猎枪,如今经他拄在脚下,成了一支看起来很滑稽的拐棍。

而他总是习惯说:

“转转吧,习惯了咱湖村的山,转转也好。

”特别是雪落的冬季,父亲每隔两日,必定在清早进山一趟。

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

那个人,父亲时常在我们湖村周边碰到。

笼着雾罩泊着小筏的湖边,袅袅升腾着炊烟的早晨,更多的时候,父亲会在密匝匝被夕阳涂得金灿灿的林子里遇到他,那些橡树,槲树,青杉,松柏什么的,平日里庄户人家司空见惯的树们,在那个人眼里像似镀过金的宝贝。

有时他弓着腰,有时会曲膝半蹲着地,伴随着那个人手中的玩意儿“咔嚓”“咔嚓”的灯光闪过,有时还会哗啦啦一下跪在地下,样子庄严肃穆,像似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

再看那个人时,父亲就常常忍不着多瞅几眼,更多时会瞅他背上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

那年冬季的雪很大,母亲的阻止没能如愿,反而加速了父亲进山的频率——隔日一趟转成了一日一趟。

那天一大早父亲又拄他那杆老猎枪,鬼鬼祟祟地瞒着母亲从菜窖里拎出一条棉布小袋,踏着积雪穿过村口,走上了村后被雪落镶白过的南拢凹。

那被大雪厚厚覆盖的山路上,一行脚印直向镶白的树林子,一股啸冷的雪风在父亲错愕的神情里吹动树条子上缀满的冰挂。

顺着那行脚印,父亲很意外地在南拢凹岔路上碰到了那个人。

他立在路边,像似在等着什么,背裹里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缀上了一层薄雪。

迎着父亲错愕的目光,他对着父亲笑笑算是招呼,然后跟在父亲身后,也上了山。

父亲拄着猎枪的步子在前方停了下来,他紧了紧手中的棉布袋子,看着同时停下来的那个人,折返身向另一座山头走去。

那个人在原地仅停了一下,也折转身子跟向父亲身后。

父亲再次停下来,看着那个人,拄着的猎枪在雪地上不满地跺了跺,一动不动地立在雪地上望向那个人。

那个人在父亲的目视下,后退了几步,复又走上前,父亲的猎枪再次在雪地上跺了跺,一动不动地望着他。

那个人停在原地半晌,才背着包一步一回地绕向另一个山头。

父亲站在雪地中,直见那个人在林子里只剩下一个小黑点时,才折转身向南拢凹的深山走去。

父亲在晌午时拄着猎枪空着手走进家门,棉布袋中装着几粒不知名的树木坚果,他边拍打着肩上的残雪,边絮絮叨叨地唠着那个人的不是,唠那个人扰了他的好事。

母亲见此很不满地在一旁接口:

“就是没人惊扰你,你平素不也照样是空手回家的。

”而父亲听罢,嘻嘻哈哈地笑了起。

对此,我们再一次把父亲所有的举动归咎于他老小孩的心理在作梗。

这件事不久我返城找到了新的工作,应新同事约,我陪他参加一个摄影大赛的颁奖会。

在获奖作品展厅中的一角,一幅叫《深情》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雪地里半蹲半跪着一位老人,老人的模样慈眉善眼,在他的手伸前的地方,是一只灰色的野兔,看到老人,灰兔眼神像极了委曲的孩子,挣扎着向老人身边挪近,一旁的雪地上,一只棉布小口袋散在雪地上,几只鲜红的萝卜露出袋口在雪地中格外醒目。

远处一棵枫树,被积雪压弯的树桠下,隐隐有支陈旧的单管猎枪在雪风中飘。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样子庄严肃穆,像似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写出了“那个人”认真严肃和敬业的精神。

B.父亲“加速了进山的频率”却依然打不到猎物,主要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打猎物,而只是想重温昔日的生活。

C.小说中多次出现了雪、树林、风等环境描写,这既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生活背景,又渲染了气氛。

D.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由“我”来讲述故事,既让人感到可信与亲切,又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5.分析画横线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在文中的作用。

(5分)

6.小说为什么以摄影大赛的一幅作品《深情》结尾?

请结合全文,从艺术结构、情感表现、思想内容三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

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者却是孩子的这样的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

当前,中产阶层家庭队伍逐步壮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

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口接近1.8亿,预计到了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

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

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体现出价格优势。

”熊丙奇认为。

——搜狐网2017年08月18日

材料二:

近段时间,“小猿搜题”涉不雅内容,指控“作业帮”蓄意抹黑陷害,两大在线教育平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背后的乱象及问题也浮出水面。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

”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

“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

”程方平解释说。

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极性。

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

“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

”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

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让整个行业受益。

——新华网2017年08月15日

材料三:

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

程方平认为:

“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方能取得办学资格,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

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

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

“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以鼓励,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

”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

7.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密切相关。

B.在线教育依托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响面,促进社会进步。

C.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

D.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在线教育自身的优势两个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

B.材料二和材料三具体分析了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并从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C.依法依规对在线教育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机构资质审核和教师资格认证,以及鼓励性政策等方面。

D.多种在线教育形式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兼顾课程种类及内容。

E.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政府不仅要打造有利的环境,还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行业自我完善发展的具体可行措施。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

登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

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以便宜斩之,人服其略。

张尧佐判河阳,兑言尧佐素无行能,不宜以戚里故用。

改同知谏院。

狄青宣抚广西,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兑言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非计。

仁宗为罢守忠。

太常新乐成,王拱辰以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与古异,胡瑗及阮逸亦言声不能谐。

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转运使制禄与郡守殊,时有用弹劾夺节及老疾请郡者,一切得仍奉稍。

兑言非所以劝沮,乃诏悉依所居官格。

兑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襮,故鲜传世。

出知杭州,帝书“安民”二字以宠。

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

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

徙邓州。

富人榜仆死,系颈投井中而以缢为解。

兑曰:

“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

必吏受赇教之尔。

”讯之果然。

兑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

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

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

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

卒,年七十六,谥曰庄。

从弟先,起进士,知信州、南安军,抚楚州,历利、梓、江东、淮南转运使。

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

在信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

在楚为“照天烛”,称其明也。

积官至秘书监致仕。

兄兑尚无恙,事之弥笃。

闲居一纪卒,年八十三。

子庭玉,年六十即弃官归养。

人贤其家法云。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九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B.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C.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D.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指关系较远的亲属,如妻族,“亲”指直系或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亲属,“亲戚”泛指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悦亲戚之情话”。

B.节:

用于代表君主出征、监察、办案、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古代可指符节,是朝中大臣的一种凭证;

又特指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使节。

C.纪:

古代记年的一种方式,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年,故古称十年为一纪,李商隐的《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一句中的“四纪”即为40年。

D.谥:

有官谥和私谥,多为官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后妃等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李兑谥号“庄”是对他的褒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兑明察于事,知人善任。

处理案件十分果断,明辨是非;

仁宗时就官员任职之事进谏,帮助朝廷选拔合适的官员。

B.李兑家风淳厚,受人称赞。

他的堂弟在朝廷身居要职,年老时对他依旧恭敬;

他的儿子恪守孝道,弃官回家供养他。

C.李兑为官敢谏,处世淡泊。

在官吏俸禄不合官级时,他及时向皇帝进谏;

为政简明严肃,年老精明,后来无意仕途。

D.李兑历任多职,备受荣宠。

他任职期间,皇帝曾赐字赐诗;

后来在便殿谒见皇帝时竭力求退,英宗还命他不要行拜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以便宜斩之,人服其略。

(2)“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4—15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韩十四:

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

②老莱衣:

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

③黄牛峡:

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④白马江:

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当时诗人寓居于此。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

(3)《爱莲说》写莲花形象高洁,仪态庄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高考指挥棒下,一些语文教师只忙于对课文“条分缕析”,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目无全牛,妨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②庄子和陶渊明就是这么一类人物,他们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简朴纯正,让多少渺小的人难以望其项背。

③上世纪四十年代这位犹太艺术家长居上海,他的画作以卡通的形式大致再现当时这座城市繁华生活的吉光片羽,让人可以领略当时“东方巴黎”的风貌。

④杨教授开发的这套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使我们工作效率大幅度地提高,真可谓如虎添翼。

⑤画家、诗人联手打造的“扬州好人”画像配诗展在扬州文化馆展出,参观者不绝如缕。

⑥华盛顿地方法院就白宫和国会因联邦检察官被解职一事而发生的争执召开听证会,白宫和国会各自派出代表对簿公堂。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从不屈服于权威的压力,从不徇私情,坚持做到刚正不阿,秉公执法。

B.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因素,书法不是简单地写字,作诗也不是随便地堆砌词语。

C.只要是孩子们认真读了教材上的古诗文,将这些优美的文字记在心中,随着自身的成长,终究是会有感受的。

D.慰安妇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中国人心头的一道伤口,应当坚决制止对她们进行戏谑和消费的事件不再发生。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新政,李老师等三人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撰写了一份高质量调查报告,并已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B.小明生病了,给班主任老师写了请假条,主要内容是“因我不慎感冒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希望准我一天假,特此声明。

C.辩论会上,他对中国人口问题发表了一番高论,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他的观点也引起全国知名专家的高度关注。

D.前几日我将装有重要票据的手提包丢失,非常着急,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

一张百圆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①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件东西的价值本身,也许它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它有办法让人觉得它有价值,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②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