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26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4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2)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控制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记忆记忆效果比较好.

3.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费力的机械是(  )

杠杆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杠杆的分类。

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类型,再判断省力情况.

A、因为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所以杠杆可省力也可费力;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也不省力也不费力;

C、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能省力,但不能费力;

D、滑轮组是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所以能省力不能费力.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4.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水的凝固过程

海波的凝固过程

玻璃的凝固过程

蜡的凝固过程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图析法。

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凝固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由图知:

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

由图可知,此晶体的凝固点大约为48℃.由此可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

故选B.

(1)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海波是晶体有凝固点而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2)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声音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动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

(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2)掌握声的发生、传播.

6.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搓手取暖

钻木取火

水蒸汽将软木塞冲出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过程.

A、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C、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C错误;

D、水蒸气顶开软木塞,是利用水蒸气的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主要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新理念.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实验题。

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判断: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

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根据物距和焦距,根据像距和焦距,都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其中能够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

ab不动,磁体上下移动

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

磁体不动,ab上下移动

磁体与ab一起向右移动

电磁感应。

解答本题要求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告诉我们,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由此可知产生电流的条件之一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本题图中蹄形磁体的磁感线方向是竖直方向.

A、ab不动,磁体上下移动,导体ab不切割磁感线,指针不发生偏转;

B、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导体ab切割磁感线,指针发生偏转;

C、磁体不动,ab上下移动,导体ab不切割磁感线,指针不发生偏转;

D、磁体与ab一起向右运动,ab与磁体保持相对静止,ab不切割磁感线,指针不发生偏转.

理解电磁感现象,关键在于三个词:

一是“闭合电路”,二是“一部分导体”,三是“切割磁感线运动”,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阻的串联。

应用题;

推理法。

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是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首先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阻值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判断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从而利用公式I=

分析电流的变化,再利用公式U=IR判断出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最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判断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

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P滑变大,

而灯泡的电阻不变,

∴电路中的总电阻R变大,

又∵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由公式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变小;

由公式UL=IRL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L变小,

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变大,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①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影响,以及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压的特点,并结合欧姆定律来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②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再判断出电压表、电流表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位置,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整个电路的影响.

10.某电热器有两根电阻丝,只给一根通电,煮沸一壶水用的时间为t1;

只给另一根通电,煮沸同样一壶水用的时间为t2.若两根电阻丝并连接到原来的电源上,煮沸同样一壶水需用的时间为t,则(  )

t=t1+t2

=

+

t>t1

t>t2

电功的计算;

焦耳定律。

计算题;

(1)煮沸同样一壶水,水所吸收的热量Q相等,把电阻丝接在相同的电源上,电压U相同,已知两电阻丝单独使用时煮水所用时间t,由公式Q=W=

t可以求出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关系;

(2)求出两电阻丝并联时的电阻,然后利电热公式可以求出两电阻并联时煮沸同样一壶水所需时间.

(1)两电阻丝单独使用时,第一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1=

t1,第二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2=

t2,

煮沸同一壶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1=Q2=Q,则两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之比

×

,则R2=

R1①,

(2)两电阻丝的并联电阻R并=

②,

两根电阻丝并连接到原来的电源上,煮沸同样一壶水Q=

t③,

由①②③解得:

t=

,所以

本题考查了热量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公式Q=W=

t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解题是要认真、细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属于 一次 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聚变 释放出的能.

能源的分类;

核聚变。

(1)一次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如电能.

(2)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1)太阳能属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2)在太阳内部时刻发生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故答案为:

一次;

聚变.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能源的范畴和对太阳能的获得就是发生核聚变的过程的了解和掌握,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2.(2012•烟台)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

惯性。

一起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也就是静止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运动物体有保持运动的性质.

船在水中前行时,人也处于运动状态,当人在船尾竖直向上蹦跳起来,

由于惯性人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落回船尾原处.

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本题以典型的情景考查了惯性的知识,这与人在地球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的现象是一样的.

1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

响度相同的是 甲和丙 .

音调;

响度。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

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甲和乙;

甲和丙.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1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现实.发电机是根据 电磁感应 原理制成的;

电动机是根据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作用而运动 原理制成的.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要弄清两点:

(1)根据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发电机就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电动机就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说明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说明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发电机就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电动机就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电磁感应;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或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电磁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15.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远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A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

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远视眼成因:

由题意可知:

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B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B区看书,通过A区看同学.

远视;

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16.小明同学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如图所示是他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框1和2应连入开关和电灯,则开关应装在 2 方框中.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 零线断路 .

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测电笔的使用。

开关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路了.

保险丝接在火线上,开关应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2处.当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

2;

零线断路.

本题考查了用测电笔检测电路的故障和电灯与开关的接法.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测火线应亮,测零线应不亮.

17.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 250cm3 ,石块的质量是 0.65kg .(石块密度为2.6×

103kg/m3)

密度公式的应用。

计算题。

(1)已知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

求水的体积;

瓶子的容积就等于石块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故投入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2)上面求出了石块的体积,知道石块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

求出石块的质量.

(1)0.2kg水的体积:

V水=

=2×

10﹣4m3,

石块总体积:

V石=V瓶﹣V水=450×

10﹣6m3﹣2×

10﹣4m3=2.5×

10﹣4m3=250cm3;

(2)瓶内石块的总质量:

m石=ρ石V石=2.6×

103kg/m3×

2.5×

10﹣4m3=0.65kg,

250cm3;

0.65kg.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0.22g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18.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1.6W .

电功率的计算;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大小不变,已知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变化,根据公式I=

可求电阻的大小,根据公式P=

可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

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电阻保持不变,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1=

,该电阻的电功率为P1=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2=

,该电阻的电功率为P2=

电流变化量△I=I2﹣I1=

=0.1A,

解得R=40Ω,

所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P=P2﹣P1=

=1.6W.

1.6W.

本题考查电功率和电流以及电阻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是求电阻的阻值,这也是本题的难点,也是此题的突破点.

19.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后轮 ;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省力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

判断婴儿车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只要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

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下按扶把时,婴儿车绕后轮转动,所以后轮是支点;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上抬起扶把,婴儿车绕前轮转动,所以前轮是支点,这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后轮;

省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0.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汽车 为参照物;

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地面 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相对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2)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乘客和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车是运动的.

汽车;

地面.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试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力的示意图。

作图题。

顶出去的足球靠惯性飞行,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始终竖直向下的,不受其位置和运动状态的影响,据此,再利用作图法画出重力即可.

顶出去的足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作重力的示意图是物理作图题中最常考的点之一,重点要明确,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其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同时,本题中还要注意,足球靠惯性飞行时,忽略空气阻力便不再受其他力.

22.请在如图所示中画出两磁极间磁感线的分布并标明方向.

磁感线及其特点。

由于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可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根据磁感线在磁体的周围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可进行作图;

如图所示:

本题考查了磁感线的特点.以及磁感线的作图.

四、分析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3.图1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

为什么?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首先分析“白气”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

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①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

②下;

③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液化和熔化现象的了解和掌握,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