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430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docx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doc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状况

课程名称:

建筑节能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英文名称:

Energy-Saving InBuilding

学时数:

30学时学分数:

1.5学分

课程编号:

02061114课程类型:

必修课

授课对象:

建筑学专业课程性质:

专业课

先修课程:

建筑构造考核方式:

考查

后续课程:

无执笔人:

王俊德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节能》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对建筑节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掌握节能建筑的构造做法,明确节能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拓宽知识面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主要讲述三方面的内容

(一)、建筑节能国内外发展状况

1.欧美国家建筑节能的发展情况。

2.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3.我国建筑节能的有关政策

教学要求:

了解中外建筑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动向,掌握我国建筑节能三个阶段的各项指标:

(二)、建筑节能标准

1.采暖地区2.采暖期度日数3.采暖能耗4.耗热量5.耗煤量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部分专业术语的意义。

(三)、建筑构造

1.节能墙体构造做法

2.窗台过梁节能构造做法

3.窗细部构造

4.屋顶构造

5.其它节能措施

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节能采取的构造指施,掌握重点部位的构造做法,并能绘制墙体构造详图。

 

四、学时数分配(见下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讲课

课堂作业

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

建筑节能标准

2

建筑构造

4

窗台、过梁

4

4

门窗构造

地面构造

2

2

屋顶及其它

合计

20

18

2

五、

七、大纲说明。

1、建筑节能应结合国内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建筑物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构造作法。

2、组织参观典型工程,结合实例,讲解分析。

 

《场地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状况

授课对象:

建筑学专业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数:

30学时学分数:

1.5学分

课程编号:

02040824课程性质:

必修专业课

先修课程:

建筑设计考核方式:

考查

后续课程: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场地设计》是建立在多学科、多专业基础知识上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基础课,为建筑学专业的限选修课程。

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建筑师应掌握的场地设计基础知识和从事一般场地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要求、重点、难点及培养途径

(一)主要教学内容

1、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及程序;

2、场地设计的主要基础资料;

3、场地总平面布置;

4、场地竖向布置;

5、场地道路与停车场;

6、场地管线综合。

(二)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场地设计的工作内容、特点、程序及主要基础资料,熟悉有关规范、规定和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场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场地设计的基本技能。

2、参观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参观是《场地设计》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场地的感性认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参观的内容及形式,可以是亲临在建或已建成的工业或民用建筑场地进行参观、也可以是对实际工程案例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观摩。

结合现场参观或规划、设计方案观摩,要求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场地设计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辨别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所参观或观摩的场地规划、设计方案做出评价。

3、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现场参观或规划、设计方案观摩及课程作业,要求学1

生能够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地质、交通状况及邻里空间特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城市规划的要求,综合运用场地设计的基础知识,根据建设项目的组成内容、功能要求和建设场地的自然条件及建设条件,合理确定各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平面和空间关系。

处理好功能分区、建筑布局、场地平整、场地排水、道路布置、管线综合、停车场等问题,具备从事一般场地设计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场地“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其中“竖向布置”尤其是设计等高线的绘制是教学难点。

(四)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

1、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先将矛盾或问题提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着重讲清楚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整体思维能力。

2、采用讨论式现场参观或工程案例观摩,要求学生从场地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参观或观摩的场地规划、设计方案做出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法,培养学生方案比较、优化的能力。

3、通过课程作业巩固场地设计基础知识。

4、采用虚拟或借鉴实际建设项目的场地自然条件、组成内容及功能要求编制课程作业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项目内容、功能要求和场地条件,做出场地设计方案(包括总平面图、剖面图等),并计算场地平整工程量,培养学生从事场地设计的工作能力。

5、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场地设计、总图设计、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园林绿化、工程测量等方面的参考书、说明书等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成绩考核与评定

1、记分方式采用百分制。

2、基础知识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

3、通过课程作业,培养和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4、课程作业成绩与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50%。

四、教学总时数与课时分配

本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3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课程作业10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序号

内容

学时

备注

1

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及程序

2

2

场地设计的主要基础资料

2

3

场地总平面布置

6

4

场地竖向布置

6

5

场地道路与停车场

2

6

场地管线综合

2

7

课程作业

10

8

合计

30

 

《建筑构造Ⅰ》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061110

课程名称:

建筑构造Ⅰ

总学时:

60学分:

3.5

开课学期:

3

课程性质:

必修专业课

授课对象:

建筑学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建筑构造Ⅰ是建筑学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技术课程,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建筑物从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到节点细部构造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从事构造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方面的训练课程。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建筑设计教学的一部分,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到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否深入进行。

该课程以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概论及初步建筑设计为基础,与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课程有密切联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建筑的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施工工艺和建筑艺术、要求,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设计实用、坚固、经济、美观的构配件,并将它们组合成建筑整体。

理解建筑构造设计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教学及课堂作业和课程设计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学会绘制建筑施工图,并会应用有关标准图集进行施工图设计,了解近年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构造知识。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1、讲授本课程的内容与任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2、建筑的类型

3、建筑物构造组成

4、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民用建筑的分类,房屋的构造组成,理解建筑模数的含义,掌握定位轴线的标注方法。

第二章基础

1、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

2、常用刚性基础构造

3、基础沉降缝构造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基础类型与构造,掌握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处理

第三章墙体

1、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2、砖墙构造

3、隔墙构造

教学要求:

让学生重点掌握实心承重砖墙及框架填充复合墙的构造及应用,掌握内外墙面的装修做法与应用。

第四章楼地层

1、概述

2、钢筋混凝土楼板

3、地坪层构造

4、阳台及雨蓬

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现浇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布置和构造要求,掌握各种常用吊顶和楼地面的构造及其应用。

第五章饰面装修

1、概述

2、建筑物主要部位的饰面装修

教学要求:

掌握主要装修材料及方法,建筑物主要部分的装修做法。

第六章楼梯与电梯

1、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3、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4、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5、室外台阶构造

教学要求:

了解楼梯的结构类型,能够根据房屋用途及楼层高度正确设计楼梯,掌握楼梯细部的连接及做法。

第七章屋顶

1、讲授屋顶类型及设计要求

2、屋顶的排水

3、卷材防水屋面

4、刚性防水屋面

5、涂膜防水屋面

6、瓦屋面

7、屋顶的保温和隔热

教学要求:

掌握排水方式及设计,各种屋面的防水构造。

第八章门窗

1、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2、木门窗构造

3、钢门窗构造

4、铝合金及塑料门窗

5、遮阳措施

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门窗的构造和应用,各种门窗的特点及构造。

三、实践教学环节

1、参观,结合教学进行三次现场参观,墙与基础、楼梯、屋顶。

2、作业,结合理论讲授,做三个课堂作业。

作业1:

题目:

外墙墙体剖面构造设计(严寒地区)

图纸内容:

①绘制外墙剖面祥图,比例1:

20,包括墙脚、窗台、过梁、楼地层、屋顶、窗等部分,各部分材料自定,注明尺寸和做法

②绘制所选窗窗框及窗扇垂直剖面构造祥图,比例1:

5

要求:

采用2号图纸、铅笔绘制

作业2:

题目:

楼梯构造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图纸内容:

①绘制楼梯底层、标准层、顶层平面图,注明三道尺寸,比例1:

50

②绘制楼梯剖面图,包括一、二、三层,注明各部分尺寸和标高,比例1:

100

③绘制楼梯转角扶手、栏杆、踏步构造图,其中部分节点和进行二次放大,比例1:

2~1:

20

要求:

采用2号图纸、铅笔绘制

作业3:

题目:

轻钢龙骨吊顶设计(走廊或教室)

图纸内容:

①平面图、剖面图1:

100

②板材与龙骨布置图1:

50

③节点构造详图(两个)1:

2~5

④简要设计说明

要求:

采用2号图纸、铅笔或墨线绘

四、教学时数、学分及课时分配

教学时数:

60

学分:

3。

5

课时分配(见下表)

顺序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课

参观

作业

备注

1

绪论

2

2

2

基础

4

4

3

墙体

16

10

2

4

2#图一张

4

楼地层

6

6

5

饰面装修

4

4

6

楼梯与电梯

12

6

2

4

2#图一张

7

屋顶

12

6

2

4

2#图一张

8

门窗

4

4

总计

60

42

6

12

说明:

墙身详图作业时间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进度情况调整,参观时间教师可调整。

墙体参观包括基础部分。

五、几点说明:

1、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及模型实物等,以加强教学效果。

2、参观是本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可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课程作业利用课堂及课外时间完成(教师可视情况调整)。

4、要注意训练学生学会查找和使用标准图集。

建筑构造

(2)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建筑学(限选)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学分:

1。

5

日期:

2004年10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筑构造

(2)是一门综合性技术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正确选用材料,掌握建筑构造理论,使学生具有对特殊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进行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建筑设计中特殊构造的设计原理;

(二)了解建筑构造设计中与其它学科专业的协调关系;

(三)具有对建筑中的一些特殊构造进行设计的能力,并绘制大样图。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工业化建筑构造

主要讲述砌块建筑大板建筑的平立剖及细部设计,防水构造。

了解大模板建筑及其它工业化建筑,如:

滑模建筑,升板建筑,盒子建筑等。

注意解决建筑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

(二)高层建筑构造

主要讲述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构造的关系,高层建筑的楼板外墙构造,尤其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玻璃幕墙及铝板幕墙,地下室构造,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及防火设计要求。

(三)建筑装修构造

主要讲述建筑的墙面地面顶棚装修构造及其它一些特殊装修构造。

(四)大跨度建筑构造

主要讲述大跨度建筑的结构与造型,大跨度建筑屋顶构造及天窗构造。

四,讲课课时分配表

章次内容学时作业

第一章工业化建筑构造62

第二章高层建筑构造84

第三章建筑装修构造42

第四章大跨度建筑构造6

合计248

五、其它教学环节安排

作业

(一)砌块建筑砌体排列图

作业

(二)大板建筑节点构造及防水处理

作业(三)高层建筑地下室构造详图

注:

作业利用课内及课外时间完成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城市规划原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讲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述城市的组成要素及用地规划和居住区详细规划,对学生掌握单体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及群体建筑的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的任务

1.了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方法,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着重理解城市各项用地的组成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要求,掌握居住区规划任务,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内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

3.了解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1.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城市预测规划学科的发展。

教学要求:

让学生重点掌握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主要理论,了解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

2.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步骤与阶段划分。

教学要求:

让学生重点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了解城市规划体系及与其相关规划的关系。

3.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城市用地概述,城市用地自然条件分析,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人口及变化与规律、城市性质及类型、城市总体布局。

教学要求:

让学生对整个城市规划其础资料的内容作了解。

4.城市用地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城市工业用地,仓库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园林绿地、城市各种工程路线的规划布置、竖向规划、防灾、救灾规划、小区规划。

教学要求:

本章为教学重点,着重掌握城市各种用地的规划布置及方法。

5.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任务与编创;居住区组成与规模,居住区规划结构;居住区住宅类型选择,用地规划及平面空间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公共服务设施布置;道路及绿化规划布置及技术经济指标。

教学要求:

本章节为重点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居住小区的规划原理和设计要求,熟悉居民区规范,和小区的具体规划设计。

6.城市规划的实施,实施目的与作用,实施的机制和原则。

教学要求:

本章节为一般了解。

三、实践教学环节

1.参观城市重点建成区规划,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以增加感性知识。

2.作一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包括住宅类型设计和选择,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布置、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教学要求:

通过课程作业,使学生掌握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时数、学分及课时分配

1.教学时数、学分

总教学时数:

60

学分:

3。

5

2.课时分配(见下表)

顺序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课

参观

作业

1

城市规划

28

28

2

居住区规划

16

16

3

城市规划实施

8

8

4

居住小区规划作业

8

8

合计

60

52

8

五、几点说明

《居住小区规划作业》利用课内及课外时间完成。

《建筑施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作用

《建筑施工》课程以一般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施工组织为主要研究内容,按其内在规律,主要阐述其基本概念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小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律及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混合结构施工

1.基础施工:

放线、挖槽、砌筑、回填。

2.主体结构施工:

砌筑工艺、质量要求。

3.屋面与装修理施工:

防水施工、一般抹灰、装饰抹灰。

教学要求:

了解与熟悉施工程序、常用材料、机械设备;熟悉与掌握施工方法、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1.框架结构施工:

楼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

2.墙板结构施工:

大模板工艺、滑升模板工艺。

3.装配式结构施工:

构件生产与安装工艺。

4.单层厂房结构施工;安装工艺、方法、吊装方案。

教学要求:

了解与熟悉施工程序、特点、常用工具设备;熟悉与掌握现浇工艺与模板、钢筋工种工程施工特点、技术要求。

(三)地下室施工

1.土方开挖:

土壁稳定技术、土方机械选用。

2.单层地下室施工:

施工工艺、方法。

3.多层地下室施工:

施工工艺、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与熟悉地下室施工程序;熟悉与掌握土壁稳定条件、方法、机械原理、使用。

(四)施工组织概论

1.建筑项目与建设程序

2.施工组织分类与作用

教学要求:

了解与熟悉建设程序、施工组织设计作用、内容。

(五)建筑施工准备

1.准备工作主要内容。

2.各种准备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与熟悉施工准备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六)流水施工

1.流水原理、流水参数。

2.流水组织方法。

教学要求:

熟悉流水特点与确定流水参数;掌握流水组织方法。

(七)网络计划

1.基本规划

2.双代号网络计划:

时间参数计算、时间网络计划。

3.单代号网络计划:

时间参数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网络计划的计算方法、时差分析方法;了解网络计划优化概念。

(八)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方案确定

2.编制施工平面图

教学要求:

熟悉与掌握施工方式的编制方法;施工进度计划的确定程序与方法,施工平面图布置。

(九)建筑工程定额

1.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作用、内容与使用。

2.费用定额的概念、作用、内容与使用。

教学要求:

熟悉定额的内容组成,如何使用。

三、教学时数、学分及课时分配

1、总教学时数:

60

2、学分:

3.5

3、课程编号:

4、课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其中

讲课

录相、实验

其他

1

混合结构施工

6

4

2

2

钢盘砼结构施工

12

10

2

3

地下室施工

4

2

2

4

施工组织概论

4

4

5

流水施工组织

4

4

6

网络计划

10

10

习题练习

7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

8

合计

48

6

6

四、大纲说明

1.结合课程内容特点,适当安排工地参观。

2.引入实例,加强生动、具体、形象。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工程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建筑与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可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建筑材料的能力。

本门课程可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关于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3.材料的耐久性。

(二)氯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1.石膏胶凝材料的生产、品种、凝结硬化机理、技术性质及应用。

2.建筑石灰

石灰的生产、生石灰的熟化和硬化、石灰的技术性质和应用。

3.水玻璃

水玻璃的化学组成、硬化机理、技术性质及应用。

(三)水泥

1.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熟料的矿物组成及水化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应用及存放。

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

2.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混合材料的类别、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品种、技术性质、特点及应用范围。

3.其它品种水泥

高铝水泥的成分、性质及使用范围;白色硅酸盐水泥、彩色水泥、快硬水泥、膨胀水泥的应用。

(四)混凝土

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水泥品种和等级选择、骨料的品种、粒度、级配、颗粒形表面特征、强度、有害杂质含量及含量水状态,拌和及养护用水的质量要求。

2.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其测定方法,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

2)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爱力变形及破坏过程,混凝土的土方体搞压强度、立方体搞压强度标准值及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轴心搞压强度,混凝土的搞拉强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提高混凝土和促进混凝土强度发展的措施。

3)混凝土的变形

混凝土的化学变形、干湿变形、湿度变形;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及变形模量;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混凝土碳化及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分布、标准差、强度保证率配置及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3.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4.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减水剂及其作用机理;其它外加剂的应用特点。

5.轻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性能和配套合比设计特点.

6.其它品种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简介。

(五)砂浆

1.砂浆的组成材料;

2.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

3.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4.抹面砂浆与装饰砂浆。

(六)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1.砌墙砖的分类、品种、技术标准及其应用;

2.墙用砌块的品种、技术标准及其应用;

3.墙用板材的品种、技术标准及其应用;

4.屋面瓦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七)金属材料

钢材的分类、钢的冶炼及钢材的加工对钢材质量的影响。

钢材的抗拉性能、冷弯性能、冲击韧性及其它力字性能。

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强化、钢材的焊接加工。

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建筑钢材的锈蚀及防止;

铝和铝合金制品;

铜和铜合金;

金、银。

(八)木材

1.木材的分类及构造;

2.木材的性质;

3.木材的干燥、防腐、防火处理;

4.木材的综合利用;

5.木材的装饰特性及木装饰制品。

(九)建筑塑料和建筑胶粘剂

1.塑料作为建筑材料的特点,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2.塑料的组成;

3.常用建筑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4.胶粘剂的组成、胶粘机理、建筑中常用的胶粘剂。

(一十)防水材料

1.防水材料的基本成分

1)石没沥青的组成、结构;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石油沥青的分类标准及选用。

2)橡胶的种类、性质。

3)石油沥青的改性材料;改性石油沥青的性质。

2.防水卷材的主要品种、技术性质和适用范围;

3.防水涂料的品种、性能和选用;

4.建筑密封材料的主要品种及应用。

(十一)绝热材料和吸声、隔声材料

1.绝热材料的绝热机理、性能及常用绝热材料;

2.吸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