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71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docx

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练习题

备考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2018•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商汤成功源于他的仁慈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乃去其三面”、“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这种网开一面的仁爱之心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A项正确;

夏商时期已形成奴隶制生产方式,奴隶集体耕作,土地轮流休耕,且材料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故B项错误;

由材料“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故C项错误;

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汤灭夏建商,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反正暴政而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2.清人洪亮吉在其文集中曰:

“春秋时,列国皆用同姓,惟秦不然。

”据他统计,秦国自孝公以来共引进了53名外国人才,这些人才对秦的发展和壮大直至最后的统一起了重大的作用。

据此可知秦国(   )

A. 商鞅变法影响深远         B. 军功爵制推行得力         C. 历来重视招揽人才         D. 贵族势力严重削弱

【答案】C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A商鞅变法内容中,有关人才选拔只有“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并没有有关人才来源的特别规定,故材料与A选项不构成直接关系。

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C选项与材料的含义相符。

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秦国自孝公以来共引进了53名外国人才,这些人才对秦的发展和壮大直至最后的统一起了重大的作用是关键信息。

3.据《礼记·王制》记载:

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材料表明(   )

A. 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B. 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

C. 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           

D. 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C材料反映的是宗庙制度,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贵族内部亲疏贵贱,把宗族关系同政治等级联系起来,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

A材料反映的是宗庙制度,不是分封制,排除A;

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

D夏商周时期,中央政治权利尚未形成高度集中,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联系:

它们都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按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庶子分封的原则进行;宗法制则为分封制的实行提供了分封的原则和方法,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实施和国家的稳定。

4.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国家政权统治在最基层的乡土社会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由此产生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性法的秩序。

对这一法律秩序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紧密结合                             

B. 社会基层深受宗法伦理观念影响

C. 传统法律运行以民间调解为主                             

D. 国家行政的垂直管理体制的简化

【答案】B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统治中行政管理只到达县级,国家法在基层中乡土中的作用不大,乡土社会中的纠纷更多是通过调解解决,故社会基层深受宗法伦理观念影响,B项正确。

材料重点强调用民间法调解乡土社会中的矛盾,而非国家法,且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重点强调用民间法调解乡土社会中的矛盾,而非传统法律运行以民间调解为主,排除C。

材料没有提到国家垂直管理体制的内容,排除D。

所以选B

5.《仪礼·觐礼》曰:

“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 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                         

B. 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                         

D. 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

【答案】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材料“同姓大国”“异姓大国”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分封制;材料“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说明这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材料中的现象说明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故C项正确;以血缘关系来区分伯舅关系,故A项错误;

6.春秋时期,文武不分家。

封君们平时担任民政长官,战时充任军队统帅。

而战国时期军队就多由职业军官统率,名将如白起,李牧、赵奢,都专职打仗而不问政治,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职业军队取代了兵农合的民兵                             

B. 军事指挥学发展到专业化水平

C. 分封制的崩溃和郡县制的兴起                             

D. 儒家的教育忽视军事

【答案】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分封制下“文武不分家。

封君们平时担任民政长官,战时充任军队统帅”,战国时期军队就多由职业军官统率,说明春秋时期的官制──分封制受到冲击,通过建立军功为官的职业军人增多,贵族政治的分封制被官僚政治的郡县制取代,故C正确。

7.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                                       

B. “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C. 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                                       

D. “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

【答案】D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和所学知识可知,诸侯会盟后,霸主成为事实上诸侯国的中心,但名义上仍尊崇周天子的地位,同时以遵从礼制的名义来对诸侯的违反礼制的状况进行讨伐,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驱逐。

事实上“霸政”作为过渡时期的社会体系是分封制社会秩序的一种变相的存在,只是名义中心是周天子,事实中心是霸主,因此D项说法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C项说法错在“新的”;本题答案为D。

8.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

这说明了(   )

A. 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                                

B. 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

C. 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                                

D. 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

【答案】A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据题干“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可得出族人必须在经过宗族裁判后,再向官府投诉,由此可得出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宗族审判,“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由材料“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可得出宗族司法需在国家地方司法的领导下存在,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宗族审判效率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9.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厥三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醉,天命噬(杀死)”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

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

A. 以不行宪法作为开战说辞                                    

B. 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

C. 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D. 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答案】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分析】据材料“弃捐五帝之恩刑,推厥三王之法籍”、“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反映了商汤和周武王利用其不遵守古代祖先礼节而讨伐进攻夏桀、纣王,体现了重视传统观念的应用,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不按照祖宗之法执行,而不是不行宪法,故A项错误。

“先祖支持”只是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手段和借口而已,故B项错误。

材料与核心文化形成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需要掌握商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弃捐五帝之恩刑,推厥三王之法籍”、“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查对商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0.(2018·卷Ⅲ)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

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宋代的宰相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其父辈或者是祖辈并无任何任职的情况,完全是由下层发展而来,因此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增加,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为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授予官职。

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使得下层地主也有条件通过努力进入到上层,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这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到现在依然有指导意义。

11.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

这两次改革(   )

A. 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 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C. 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                             

D. 差异源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

【答案】A

【考点】梭伦改革,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A商鞅改革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调,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这两次改革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梭伦改革也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故B错误;

C商鞅变法军功授爵,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都扩大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故C错误;

D这两次改革的差异源于经济形态的差异,而不是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次改革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入手,即可认识到它们对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难度中等。

12.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

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答案】D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

国家的统一是中国文明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有利于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是西周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故答案选D项;A选项属于西周对后世的影响,但不是不是最深远的,故排除A项;“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不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后被“郡县制”和“行省制”所取代,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B项;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存在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中央集权,后被科举制所取代,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

13.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这一变化说明(   )

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答案】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瓦解。

C材料中齐国诸侯没有按照周天子崇尚的服饰颜色进行穿戴,说明春秋时期的宗法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

A中丧失殆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中走向统一不符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

D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可知,在西周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而春秋战国老百姓与齐桓公穿同色的衣服,说明天子的独尊地位逐步丧失,反映了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难度中等。

14.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   )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强化了中央权力             

D. 促进了文化整合

【答案】D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D根据材料可知,“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是指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的开明政策;“变其俗、革其礼”是指用周文化强行改造鲁当地文化;两者的做法体现了分封制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整合。

A材料强调分封制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整合,与扩大了地方权力无关,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是强调其促进了文化整合,排除。

C材料反映齐国和鲁国推行的统治政策,与强化了中央权力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的能是关键信息。

15.西周时期,周王设有“大司马”,管理国家军事,诸侯国也设有司马,称为“国司马”,而国司马之下又有都司马;卿大夫之家设有“家司马”,都司马和家司马都受制于国司马。

这反映出西周(   )

A.中央到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

B.分封制度下的等级森严

C.天子通过司马控制全国军权

D.诸侯无权控制国内军事

【答案】B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B西周时期司马是根据不同级别设立的,中央和地方的名称和管理范围各不相同,体现了分封之下的等级关系;

A先秦时期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A错误;

CD分封制下诸侯掌握着军事大权,诸侯的军权天子无法控制,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周王设有“大司马”,管理国家军事,诸侯国也设有司马,称为“国司马”,而国司马之下又有都司马;卿大夫之家设有“家司马”可知,西周的官职设置名称不同,职权不同,体现了严格的隶属关系,反映的是森严的等级制度,难度中等。

16.商朝设立了“三风十愆”罪,是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

“指巫风二:

舞、歌;淫风四:

货、色、游、畋(打猎);乱风四:

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年高德劭、素孚众望者之称)、比顽童(愚钝无知的人),合而为十愆。

”这说明(   )

A. 商朝官吏腐败现象非常普遍                                

B. 商朝统治者推行以德治国

C. 商朝重视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D. 政府对百姓加强教化

【答案】C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据材料“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风十愆”罪都涉及不良的社会风气,这说明商朝重视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故C选项正确;“三风十愆”不仅仅限于官吏腐败现象这一个领域,故A选项错误;以德治国属于儒家思想,当时没有形成,故B选项错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对象也不仅仅限于百姓,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三风十愆”,同时,对于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应该从社会风气和道德养成的角度来理解,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要注意对社会风气所涵盖的范围的认识和分析,既有官僚、贵族,也有百姓。

17.(2017·新课标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内涵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故A项正确。

B项,分封制下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诸侯国内王侯地位最高,并没有强化君主专制。

故B项错误。

C项,诸侯国相对独立,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并不能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故C项错误。

D项,古代中国贵族世袭制的确立并非始于周代分封制,夏商时期已经开始了。

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2016•新课标Ⅱ)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分析】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中台湾竟然回大陆请祖先牌位“赴台”,说明他们已经在台湾定居下来。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

19.(2018·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有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名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宏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的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的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答案】

(1)变化:

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背景:

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意义:

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每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明理学,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分析】

(1)从材料“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可以看出宋代强调惩恶扬善和道德教化;从材料“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可以看出明清主要宣讲“圣谕”,即宣传皇帝的旨意。

作用从材料“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可以看出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从材料“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可以看出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从材料“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可以看出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从材料“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可以看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也是重要背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是保障村民行使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