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72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docx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2008版

 

技术开发(委托)项目

开题报告

 

项目名称

负责单位: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机械动力部

项目负责人:

朱瑞松

职称:

高级工程师

 

研究开发年限: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印制

 

编制须知

一、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及开题意义

(一)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泵是一种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成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和压力能,即给予被输送流体能量的流体机械。

化工和石油企业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需要用泵进行输送,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

泵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排灌机械,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泵。

泵也是矿业和冶金工业中使用得最多的设备,矿井下需要用泵排水;选矿、冶炼和轧制过程中,需要用泵来供水。

核电站需要核主泵、二级泵、三级泵;热电厂需要大量的锅炉给水泵、冷凝水泵、循环水泵和灰渣泵等。

飞机襟翼和起落架的调节、军舰和坦克炮塔的转动、潜艇的沉浮等都需要用到泵,而且对泵有很多特殊的要求。

泵也广为应用于船舶行业,每艘远洋轮上所用的泵一般在百台以上。

城市给排水、蒸汽机车用水、机床的润滑和冷却、纺织工业中输送漂液和染料、造纸工业中输送纸浆,以及食品工业中输送牛奶和糖类食品等,也都需要大量的泵。

近年来,能源消费大幅度增加,世界已面临能源紧缺问题。

2005年底,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2万亿桶,可供生产40.6年;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9091亿吨,储采比为155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9.83万亿立方米,储采比为65.1年。

节能问题已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随着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其装置的大型化、高参数化、长周期运行对泵系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泵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节约能源,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和节能改造技术以及高效泵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为提高泵的设计和运行水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国外Furukawa等人采用奇点法研究了离心泵叶片切割后的性能,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为吻合。

Fechner研究了在满足部分载荷启动和其它技术条件下如何控制或改变泵的转速,使泵的效率较高且能满足不同流体输送的要求。

Geraedts等人对长输泥浆管路的泵的选型和经济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研究。

Bower对可调速驱动的离心泵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泵内部流动方面,通过内部流动的研究来指导节能高效泵的开发。

Paone等人最早采用PIV研究叶轮内部流动,测量了叶片间流道内的流场,描述了旋转叶轮叶片附近尾迹的性质。

Akin和Rockwell采用PIV研究了模型叶轮中的尾迹及其与静止扩散叶片的动静交互作用,并用瞬态流线模型和涡量云图描述了流动分离和附着现象。

Eisele等人采用粒子跟踪测速技术对有叶扩压器内部流动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几种不稳定流动现象。

Majidi等利用CFX软件基于标准k-湍流模型,对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Gonzalez等利用FLUENT软件基于标准k-湍流模型,对蜗壳和叶轮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非稳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Delgosha等利用NUMECA软件基于Baldwin-Lomax两层代数湍流模型,对汽蚀状态的两维弯曲叶片的离心泵叶轮进行了试验和数值研究,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非常吻合。

目前,国外有关泵系统的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结果,建立适合特定系统的经济运行优化模型,研究相应的经济运行措施。

(2)高效节能泵的理论与设计方法科学化。

理论研究的重点仍然是泵内流动测试、三元粘性流动计算、多相流和汽蚀等。

建立基于泵内部真实流动分析的性能预测和计算机仿真方法,以代替目前的经验设计和反复试验。

(3)密封无泄漏化。

无泄漏泵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

屏蔽泵、磁力驱动泵等。

随着环境和节能意识的增强,这种对无泄漏泵的需求将呈现迅速增长趋势。

(4)原动机无极化和监控系统自动化。

未来的原动机将根据泵运行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转速,而服役泵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使泵的运行更为高效可靠,并减少运行维修费用。

(二)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然而,能源消费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节能问题已成为一个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同时强调,要提高节能环保水平,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

能源节约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泵最多的国家,泵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所消耗的大量能源不容忽视,因此也吸引了人们对泵性能的倍加关注。

据统计,泵耗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20%,耗油量占全国总用油量的5%。

然而我国泵的效率平均仅为75%,比国外低10%左右,部分泵的实际运行效率更低,仅为30%~40%,比发达国家低15%~20%。

若对泵系统进行改造,节电率可提高20%~30%,一年可节电300~400亿千瓦时,约为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的一半,效益十分巨大。

国内鄢碧鹏等人以泵站总耗能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叶片可调节泵站经济运行优化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应用Matlab语言实现优化计算,并以仿真优化结果为样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相似工况进行预测。

罗志刚对火电厂泵系统的经济运行及自动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火电厂的给水泵系统,对其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基本框架。

刘庆坤对离心泵的能耗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节能措施:

合理选型,减小裕量和阻力,减小叶轮直径,加强操作维修管理,采用调速电机驱动离心泵,合理设计管路系统。

胡彬彬等人用统计归纳方法给出了叶轮切割定律的具体计算公式与曲线图,并验证了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公式与曲线图的准确性。

王钢锋等人针对多级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出口压力过大、能耗高的问题,从降低离心泵的扬程入手,分析了减少多级离心泵级数的方法。

柴业森等人阐述了在调速节能技术应用中,离心泵的工况不仅要满足管路系统流量、压头的需要,在调速范围内还要对其进行振荡、汽蚀和阻塞的校核。

邵春雷等人采用PIV技术和FLUENT软件对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实例的离心泵动态虚拟设计方法。

袁寿其等人采用PIV技术对不同工况下带分流叶片的离心式水泵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叶轮内的流速分布规律,揭示了直接影响带分流叶片离心泵性能的多种流动现象。

于新华分析了泵的汽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以及泵发生汽蚀现象的条件,确定了泵允许几何安装高度,提出了减少泵发生汽蚀现象的措施。

根据国内泵行业的发展以及石化企业用泵的使用状况,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现代设计方法研究。

工程上通常采用的离心泵设计方法主要是模型换算法和设计系数法。

模型换算法依赖的水力模型库不易完善更新,且水力模型库中未考虑泵的汽蚀性能;速度系数法中的速度系数技术水平落后,已无法适应现代工业对高性能离心泵的要求。

这些传统设计方法的试验工作量大,设计准确度低。

因而,研究泵的现代设计方法,无论对高性能泵的开发还是对现役泵的节能增效改造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现役泵的节能增效技术研究。

泵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面广量大,过去由于缺乏严格统一的选泵程序,不合理地加大余量,再加上系列品种不全等,往往选用了过大的泵,匹配过大的电机,出现所谓的大马拉小车现象,在实际生产中,造成节流损失过大,泵不在高效区工作,运行效率太低。

而现役泵数量之大,欲采用更换泵的方式来提高泵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显然得不偿失。

可行的办法是对现役泵进行节能增效改造,针对不同类型泵的运行状况制定相应的节能增效措施和实施方法。

(3)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泵定常性能、非定常性能以及汽蚀性能预测方法,使预测性能与试验和实际运行性能相吻合,减小泵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的试验工作量。

(三)与中国石化主业发展的关联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泵的使用大户,虽然石化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总体上较其它大多数行业的水平高,但由于生产能力、工况条件等的改变,有部分泵仍然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具有较大的节能增效改造空间。

例如,扬子石化公司有泵4300多台,其中约有150台运行效率较低。

按每台泵平均功率200kW、改造后节电率提高6%、年运行80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电1440万度,可节省电费748.8万元。

此外应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大大提高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或避免非计划停车。

如能避免一次停车损失,经济效益便有几百万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相当规模的大型石油化工、化工、炼油企业有几十家,仅就这些企业采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就可创造经济效益2~3亿元。

大量现役泵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而全面更换又并不符合实际。

因此,对现役泵系统的运行经济性进行评价,研究开发节能增效技术,扩大其高效运行范围、改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对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致力于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研究。

对现役泵系统的运行经济性进行评价;研究开发节能增效技术,包括叶轮切割方法、多级泵叶轮抽减方法、变频调速节能方法以及高效叶轮的设计方法等;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泵性能预测方法;研究汽蚀防治的措施;开发“石化企业用泵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泵系统的高效、低耗、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该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我国泵设计运行技术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已有200多年的泵技术研究历史,已形成较完善的研究体系。

而我国这方面起步较晚,真正开展泵的研究工作是在70年代以后。

因此,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加强泵设计运行技术的开发并形成我国自身特色,有利于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并增强我国工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

(2)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企业中泵的使用面广量大,一个系统中往往就有几十台乃至上百台泵。

泵系统的低效运行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其不稳定运行甚至有可能造成停工停产、损坏设备以及影响产品质量。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泵系统的运行经济性评价、泵的选型和使用、现役泵的节能改造以及高效节能泵的开发,从而大大减少能源浪费,减小事故发生率。

初步估计,如果应用本研究成果,每年可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节电4~6亿度,节约生产成本2~3亿元。

(3)环境效益:

由非定常流动引起的泵运行时的噪声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操作者的身心健康,严格控制泵运行时的噪声对环境保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对泵的噪声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但研究大多集中在机械因素引起的噪声方面。

本研究工作不仅着眼于解决泵的高效运行和高效泵的设计问题,而且涉及非定常流动的研究,提出控制泵压力和流量波动幅度、汽蚀防治的措施,提高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加速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四)项目的创新性

本课题的独到之处是既有石化企业泵系统经济运行评价、节能增效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又有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泵性能预测理论、性能曲线的分区方法和高效叶轮现代设计技术的研究,架起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之间的桥梁。

这是泵节能增效技术领域内的首创性工作。

具体创新之处包括:

(1)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泵非定常性能预测方法。

(2)泵定常性能曲线的分区方法和非设计工况下扩大泵高效运行范围的措施。

(3)基于泵内部流动分析的汽蚀性能预测方法与汽蚀防治技术。

(4)基于动态虚拟技术的高效叶轮全三维正-反-正设计方法。

(5)“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二、研究开发的目标、内容、技术方法和路线、技术经济指标

(一)技术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为:

以扬子石化公司泵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运行状况,对其运行经济性进行评价;研究开发节能增效技术,包括叶轮切割方法、多级泵叶轮抽减方法、变频调速节能方法以及高效叶轮的设计方法等;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泵性能预测方法;研究汽蚀防治的措施;开发“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泵系统的高效、低耗、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二)技术内容和技术关键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泵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

依据泵系统经济运行相关的工况调查分析,对机组设备、机组运行、管网、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判别与评价。

(2)泵节能增效措施研究。

在泵系统运行经济性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非经济运行泵系统的节能增效技术,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泵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改造措施。

具体包括:

①叶轮切割方法研究。

针对泵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切割方式,应用相似准则和切割定律,初步确定叶轮的切割量。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叶轮切割后的泵的内部流动状况,预测并验证其外特性,得到叶轮切割修正系数,建立切割量与泵效率之间的关系,精确确定不同比转速泵的叶轮最大允许切割量。

②多级泵抽减或更换叶轮研究。

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确定叶轮抽减级数及抽减位置,对于无法采用抽减方法进行改造的多级泵,确定更换叶轮方法及更换级数。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改造后的多级泵的内部流动状况,预测其外特性。

③泵变频调速节能方法研究。

根据系统的特点,制定泵变频调速的最佳方案。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在满足系统中最不利点压力的情况下泵流量所对应的压力值。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管网中泵变频调速供水模型。

采用遗传算法计算系统的多泵优化组合和变频调速优化问题。

④高效叶轮设计研究。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泵的内部流动和非设计工况下运行的性能,分析泵的水力损失,提出定常性能曲线的分区方法,建立泵结构与外特性之间的关系,得到扩大泵高效运行范围和提高泵水力效率的措施。

研究泵内部的非定常流动与泵出口压力和流量波动的关系,分析影响泵非定常流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减小压力和流量波动、提高泵运行稳定性的措施。

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虚拟技术,建立高效叶轮的全三维正-反-正设计方法。

(3)泵汽蚀性能研究。

研究定常和非定常流动以及泵结构参数对汽蚀性能的影响,建立基于泵内部流动分析的汽蚀性能预测方法,提出汽蚀防治措施,通过实验验证理论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并确定改造后泵的汽蚀余量。

(4)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开发“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

项目的技术关键为:

(1)考虑泵非定常流动的外特性预测方法。

(2)基于传统理论和现代数值及试验分析的叶轮切割技术、叶轮抽减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

(3)高效叶轮全三维正-反-正设计技术。

(4)基于非定常流动分析的泵汽蚀性能预测方法。

(三)技术方法、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为:

(1)与泵系统经济运行有关的工况调查。

以扬子石化公司泵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运行状况,掌握与运行有关的工况,了解系统中机组管网是否经常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建立相应的泵系统运行数据库。

需要调查的工况因素有:

工作制、负荷性质、泵特性、管网特性、系统结构特点、调节特性、输送介质、工艺要求、起制动要求、年运行总时数等。

(2)泵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

机组设备判别与评价。

以在装使用的机组额定效率与国家发布的相应规格的节能型产品机组的额定效率相比较,对机组设备进行判别与评价。

机组运行判别与评价。

将统计期内机组电能利用率与其额定电能利用率相比较,对机组运行进行判别与评价。

管网判别与评价。

将统计期内管网电能利用率与其额定电能利用率相比较,对管网进行判别与评价。

系统经济运行判别与评价。

在机组设备和机组及管网运行判别合格的基础上,用系统运行时单位液体实际电耗与电耗定额相比较,对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判别与评价。

(3)泵节能增效措施研究

在对泵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基础上,针对具体运行工况,分别对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等不同类型泵提出相应的节能增效措施。

如:

切割叶轮、多级泵抽减叶轮、变频调速、更换高效叶轮等。

(4)叶轮切割方法研究

针对不同类型泵(低、中、高比转速离心泵,混流泵),确定不同的叶轮切割方式(正切、斜切、只切叶片、切叶轮),采用相似准则和切割定律初步确定不同切割方式和切割量与扬程、流量、轴功率和效率的关系。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在泵试验台上对切割前后的泵的内部流动状况进行试验研究,测量不同切割量下泵的扬程、流量、轴功率和效率,将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确定叶轮切割修正系数。

采用FLUENT软件提供的多参考坐标系模型(MRF)对不同类型泵不同切割方式下切割前后的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切割量下的扬程、流量、轴功率和效率,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修正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切割量。

最终通过试验和数值研究得到不同类型泵不同切割方式下的切割修正系数,建立切割量与泵性能之间的较为精确的关系。

(5)多级泵抽减或更换叶轮研究

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多级泵抽减叶轮级数和抽减位置,对于不可抽减叶轮的多级泵,确定叶轮更换方式和更换位置。

采用FLUENT软件提供的多参考坐标系模型(MRF)模拟抽减或更换叶轮前后多级泵内部流动情况,预测多级泵的外特性,确定外特性修正系数,修正抽减或更换叶轮后理论计算得到的多级泵外特性。

(6)泵变频调速节能方法研究

从变频调速原理出发,根据系统的特点,遵循最佳节能原则,得出泵变频调速的最佳方案。

采用FLUENT软件提供的多参考坐标系模型(MRF)进行计算,求出在满足系统中最不利点压力的情况下泵流量所对应的压力值,然后应用神经网络技术,通过训练,得出泵变频调速的压力—流量关系式。

采用遗传算法计算系统的多泵优化组合和变频调速的优化问题,给出优化计算的适应度函数表达式。

(7)高效叶轮设计研究

试验研究: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在内同步模式下对不同结构叶轮的泵内部定常流动进行测量,并同时测量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和效率等外特性,研究叶轮结构参数对泵内部定常流动和外特性的影响。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在外同步模式下对不同结构叶轮的泵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测量,研究由于有限叶片叶轮旋转引起的周期性非定常流动与叶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数值研究:

采用FLUENT提供的多参考坐标系模型(MRF)对不同结构叶轮的泵内部定常流动进行数值计算,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泵定常性能预测方法,预测泵的定常性能(流量、扬程、轴功率和效率)。

根据不同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规律,提出定常性能曲线分区方法,以指导非设计工况下泵的改造设计,扩大泵的高效运行范围。

结合试验结果建立叶轮结构与定常性能之间的关系。

采用FLUENT提供的滑移网格模型(SM)对不同结构叶轮的泵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计算,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泵非定常性能预测方法,预测泵的非定常性能(流量、扬程随时间的变化)。

根据叶轮内部非定常压力场和速度场,结合试验结果建立叶轮结构与非定常性能之间的关系。

提出减小泵压力和流量波动幅度的方法,提高泵运行的稳定性。

全三维正-反-正设计方法研究:

采用传统设计方法,根据给定的泵性能参数初步设计泵水力模型;对此模型进行动力学建模,并作动态特性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给出其动态特性要求或预定的动态设计目标;按动力学“正问题”分析方法,分析所设计的结构是否满足预定动态设计要求,再按动力学“逆问题”分析方法,求解满足设计目标的结构参数,并对修改后的结构按“正问题”分析方法进行重新分析,对结构进行反复多次修改并预测修改效果,直到满足泵动态特性的设计要求。

(8)泵汽蚀性能研究

采用FLUENT软件对泵内部定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泵的结构参数对泵汽蚀性能的影响,提出泵的临界汽蚀余量预测方法。

采用FLUENT软件研究非定常流动对泵汽蚀性能的影响,提出基于非定常流动分析的泵汽蚀性能预测方法。

研究影响叶轮进口压力波动的因素,提出减小压力波动幅度的措施。

在泵闭式回路试验装置上进行汽蚀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汽蚀余量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根据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的结果,确定泵的临界汽蚀余量,制定汽蚀防治的措施。

(9)软件开发

软件名称:

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

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泵系统运行数据查询。

泵系统各运行工况数据查询。

②泵系统经济运行评价。

根据泵系统运行情况对其运行经济性作出评价,包括:

机组设备评价、机组运行评价、管网评价、系统运行评价。

③泵节能增效措施。

依据泵运行状况、管网特性和专家经验,针对不同类型泵,推荐合理的节能增效措施。

④切割叶轮。

根据不同类型泵确定叶轮切割方式,分析在役泵的运行状况确定叶轮切割量,对切割后泵的扬程、流量、轴功率、效率等性能进行预测,计算节能效果。

⑤抽减叶轮。

分析在役多级泵的运行状况,确定抽减叶轮级数和抽减位置,对抽减叶轮后多级泵的扬程、流量、轴功率、效率等性能进行预测,计算节能效果。

⑥变频调速。

根据系统的特点,遵照最佳节能的原则,得出泵变频调速的最佳方案,对调速后泵的扬程、流量、轴功率、效率等性能进行预测,计算节能效果。

⑦更换叶轮。

预测更换高效叶轮前后泵的扬程、流量、轴功率、效率等性能,计算节能效果。

⑧汽蚀性能评价。

依据所建立的汽蚀余量预测方法,对改造前后泵的汽蚀性能进行评价,推荐汽蚀防治措施。

(四)技术经济指标

(1)石化企业常用泵系统经济运行判别与评价方法。

(2)石化企业常用泵节能增效措施。

(4)石化企业常用泵叶轮切割技术、叶轮抽减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

(5)石化企业常用泵高效叶轮设计方法。

(6)石化企业常用泵汽蚀预测与防治方法。

(7)“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

(8)申报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项。

(9)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5~8篇。

(10)研究成果应用于扬子石化炼油厂、化工厂、烯烃厂和芳烃厂等厂使用的泵系统中,节能效果平均提高6%。

四、市场前景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现状和需求分析

石化企业的设备繁多,管道系统庞大,处理的流体主要靠泵输送,系统中泵的数量众多,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装置的运行。

泵是石化企业中的主要耗能设备,据调查,由于选型或操作不当系统中的泵大多处于连续低效运行状态,部分现役泵效率较低,仅为65~70%左右,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目前,我国许多石化企业现役泵按设计寿命推算尚未到寿命后期,重新按工艺要求进行选型,对所有低效泵进行更换势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不符合实际。

根据泵系统经济运行评价结果,对泵进行节能改造乃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通过本项目研究,对泵系统的运行情况作出评价,针对不同类型泵的运行情况,提出不同的节能增效措施,开发叶轮切割技术、多级泵叶轮抽级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建立高效叶轮的设计方法,提出泵汽蚀的防治措施,开发“石化企业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可有效改善我国石化企业泵的运行状况,节约能源,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泵最多的国家,除石化工业外,其它工业领域中泵的应用同样面广量大,其节能增效空间很大。

泵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排灌机械,我国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