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74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docx

北京交通大学培养计划指导性纲要

北京交通大学

关于制订2008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性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进“质量工程”,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构建与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整体目标定位相适应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坚持“知行”统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适应时代进步、科技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目标定位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材。

在整体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各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优势与特色。

其中,“思源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本硕连读班”等实验区要积极探索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业以及在国内高校中优势比较明显的学科专业,要保持领先地位,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高素质人才;铁路特色专业要追踪轨道交通领域的高速发展,培养具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潜质的紧缺人才。

三、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1.系统优化

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构建,科学设计“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自主教育”3个层次和“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专业”3个平台,统筹兼顾局部优化与整体优化,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交叉性。

(1)优化整体设计

从系统观角度出发,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

设立和完善专业导论、科研技能训练、专业研究方法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各层次、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概念,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

按学科大类培养,打通基础平台,进一步拓宽、整合、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群,增强学生今后在该学科大类向任一专业方向发展的适应性。

(2)加强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基础教育

优化人文、社科、经管、艺术、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的结构,课内外教育相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

注重加强“工科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强化数理基础。

(3)夯实大类专业基础平台

凝练和建设大类专业基础平台系列课程,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引入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起点,注重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交叉性,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

(4)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凝练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追踪学科前沿和应用,重新审视教学内容,处理好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建设高水平、多方向的专业系列课程,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知行统一

秉承“知行统一”的办学传统,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完善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习教学环节,切实保障实习、实训时间。

(2)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

以科学研究方法训练为主线,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载体,结合各层次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建立科研训练平台和多维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

3.个性发展

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注意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要求的课程设置,考虑分层次、分类型学的需要,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突出柔性培养,实现个性化发展

压缩课内学时,增大选修课程比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

继续坚持“严格目标要求,放活培养过程,实行弹性学制”的原则和“基础有平台、特色有选修、专长有政策、学习能自主、学业能分流、学程能灵活”的设计思路,进一步完善面向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分流教学,设置不同特色的专业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以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加强学业引导,实现自主教育

加强对学生学业的指导,加大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力度,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发展方向,自我规划学习方案;增强学生自主教育,加大自主教育学分比例,供学生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在课内外的课程和活动中自主选择。

4.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建设研究方法课程群,奠定研究基础

结合专业的研究性质与特点,加强专业研究方法课程群建设,突出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建设研究性课程群,引导自主学习

在主干课程中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建设研究性课程群,推进启发式、研究式、问题式、案例式、研讨式等研究性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强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构建本硕共享课程,打通本硕通道

建立与研究生教育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有机衔接,实现学分互认、本硕共享。

5.开放办学

拓宽办学视野与渠道,积极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加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加强国际合作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研究国外一流大学的培养方案,实现与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衔接,建立国际联合培养的有效通道。

(2)加强校企合作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人才培养,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推进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引入力度,及时在教学中选择和引进国内外学科的最新进展,注意引入行业国际规范与标准,提高课程国际通用程度;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建设双语系列课程,实现课程的精品化、国际化与网络化。

四、专业培养计划的基本内容

6.专业培养计划构成

专业培养计划包括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计划。

培养方案主要包括:

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学位授予、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选学第二专业(辅修专业)要求等项内容。

教学进程计划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总体安排。

包括教学类别、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学时数、各学期课程进程安排与分布、必须修满学分、备注等项。

7.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包括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自主教育3个层次。

(详见附件一: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

通识教育层包括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2个模块。

学科门类教育层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3个平台。

自主教育层供学生在任一专业、任一模块中选择课程、实验项目和课内外活动。

五、具体操作建议

1.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

(1)培养计划课内外总学分建议限制在170-190之间,其中经、管类专业建议175左右,理工科各专业建议180左右,文、法等专业建议185左右。

选修课比例原则上不少于30%。

理论教学110-130学分,实践教学50-70学分。

根据工学、理学、经济学与管理学、文法艺类学科的不同特点,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可以适当调整。

通识教育必修至少39学分,选修至少21学分;自主教育选修至少10学分。

(2)通识教育综合基础模块至少选修14学分,其中文化素质类课程不少6学分,文法艺、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应至少要求2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或实践,体育至少选修6学分;基本技能模块中计算机类课程不少于6学分;

(3)按大类专业整体构建专业主干课程群,包括6-8门大类专业和2门左右专业主干课程。

每门课程原则上不少于64学时。

(4)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与项目应设置相应学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

其中,专业导论、科研技能训练、研究方法论等课程至少要求3学分,有条件的专业建议将研究方法论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5)理论教学每16学时计1个学分,每课时为45分钟;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计1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安排14-16周,计8学分。

2.教学进程安排

(1)基本学制4年(建筑学5年),学习年限为3-6年(建筑学4-7年)。

(2)政治思想理论、体育、计算机、英语、数学、物理、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等类课程建议安排在前4学期完成。

(3)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实验建议按照归口学院课程安排统一设置。

(4)注意课程之间先修与后续关系,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做好选课组合说明。

3.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1)重要基础课程(数学、物理、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实施分级教学。

(2)专业主干课程要创造条件实施小班授课,开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中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等实验项目的比例不少于60%。

注重课程设计(论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和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训练,提高质量和效率。

(4)原则上每个专业应有2门及以上专业课程采用优秀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

优势学科及金融、信息技术等专业双语课程授课比例逐步达到专业课程门数的10%。

(5)将科研训练活动和学科竞赛等纳入自主教育,完善学分认定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4.其它

(1)增强培养计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加强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明确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的条件,为有条件提前毕业的学生安排好学习计划,满足学生的升学与择业需要。

(2)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为开设第二专业、辅修专业,以及提高学生选课的机动性和解决学生重修时间冲突等创造条件。

 

附件一:

专业培养计划框架及说明

附件二:

专业培养计划格式(示例)

附件一: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

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必修19

学分)

综合基础军训(必修3学分)

(必修22学分)体育类(选修6学分)

(选修至少14学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国防建设类(选修至少8学分)

通识教育基本技能英语类(必修16学分)

(必修至少39学分)(必修至少17学分)科研训练Ⅰ(科技文献检索)(必修1学分)

(选修至少21学分)(选修至少7学分)英语类、计算机类及其它技术训练(选修7学分)

工科(必修不超过85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经济与管理(必修不超过80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学科门类教育

理科(必修不超过85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文法艺(必修不超过90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自主教育自主教育:

可在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教育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开放实验、

(选修至少10学分)竞赛、科学研究、报刊发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系列讲座、英

语角、证书认定、就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内容中选择。

 

学分要求:

总学分:

170-190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不超过120-130学分,选修课至少55-60学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工科)

通识教育(必修39学分)

(选修至少21学分)

 

学科门类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必修至少25学分)

(必修至少29学分)

物理实验(必修至少4学分)

学科门类教育大类专业基础

(必修不超过85学分)(必修至少24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

专业毕业设计(必修8学分)

(必修不超过32学分)

专业特色课程及课程设计、实验、实习

 

自主教育自主教育:

可在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教育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开放实验、

(选修至少10学分)竞赛、科学研究、报刊发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系列讲座、英

语角、证书认定、就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内容中选择。

 

学分要求:

总学分:

175-185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不超过130学分,选修课至少53学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理科)

通识教育(必修39学分)

(选修至少21学分)

 

学科门类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必修至少24学分)

(必修至少33学分)

物理实验(必修至少2学分)

学科门类教育大类专业基础

(必修不超过85学分)(必修至少26学分)

(选修至少25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

专业毕业设计(必修8学分)

(必修不超过26学分)

专业特色课程及课程设计、实验、实习

 

自主教育自主教育:

可在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教育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开放实验、

(选修至少10学分)竞赛、科学研究、报刊发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系列讲座、英

语角、证书认定、就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内容中选择。

 

学分要求:

总学分:

175-185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不超过130学分,选修课至少53学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经济管理类)

通识教育(必修39学分)

(选修至少21学分)

学科门类基础数学、物理、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

(必修至少37学分)(必修至少32学分)

 

学科门类教育大类专业基础

(必修不超过80学分)(必修至少12学分)大类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必修至少12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

专业毕业设计(必修8学分)

(必修不超过31学分)

专业特色课程及课程设计、实验、实习

 

自主教育自主教育:

可在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教育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开放实验、

(选修至少10学分)竞赛、科学研究、报刊发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系列讲座、英

语角、证书认定、就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内容中选择。

 

学分要求:

总学分:

170-180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不超过126学分,选修课至少51学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文法艺)

通识教育(必修39学分)

(选修至少21学分)

 

学科门类基础文科理论与训练(必修至少27学分)

(必修至少29学分)

学科门类教育大类专业基础

(必修不超过90学分)(必修至少24学分)大类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必修至少22学分)

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

专业毕业设计(必修8学分)

(必修不超过37学分)

专业特色课程及实训

自主教育自主教育:

可在通识教育和学科门类教育的各类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及开放实验、

(选修至少10学分)竞赛、科学研究、报刊发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系列讲座、英

语角、证书认定、就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内容中选择。

 

学分要求:

总学分:

180-190学分

其中:

必修课不超过133学分,选修课至少54学分。

2.基本框架说明

培养计划课内外总学分为180左右。

理论教学110—130学分,实践教学50—70学分,根据工学、理学、经济与管理学、以及文法艺的不同,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可以适当调整。

新计划按照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和自主教育3个层次,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2条线来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1)通识教育层:

按照人才培养的共性规律和高素质的社会人的要求而设置,分为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两个模块。

综合基础模块,为满足学生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活动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素质要求,理论教学中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形势教育、军事理论等必修课程,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实践教学中,将军训设为必修课程,将第二课堂中的社会调查、通讯报导、演讲与辩论、各类社团活动、务工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列为选修内容。

基本技能模块,必修课程包括英语系列、计算机系列和科研训练Ⅰ等理论与实践课程;选修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类、英语类等理论与实践课程。

(2)学科门类教育层:

分为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三个模块。

学科门类基础模块是学科门类中共性的、必须的基础性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及其扩展类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大类专业基础模块应该设置经过整合后形成的大课,涵盖大类专业领域中必要的、最基础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专业模块分专业基础和专业特色两部分,专业基础部分指该专业应主修的理论课程、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

专业特色课程指按专业的特色方向设置的不同课程模块。

(3)自主教育层

主要为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科研技能训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设计。

学生可以在任一专业、任一模块中选择课程和实验项目,组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和个性化培养方案。

附件二:

专业培养计划格式(示例)

XXXX专业培养计划

本培养计划涵盖XXXX、XXXX、XXXX本科专业,由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计划组成。

其中培养方案是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学进程计划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总体课程安排。

本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

4年;学习年限:

3-6年。

二.学位授予

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专业定位

四.培养目标

五.基本规格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1、基本素质要求

2、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说明

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2、培养方案框架说明

(1)学分分布

表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学分分布

课程性质

课程层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

通选

合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通识

教育

综合基础

基本技能

小计

学科门类教育

学科门类基础

大类专业基础

专业

小计

自主教育

合计

注:

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每16~18学时计1学分;

集中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每周计1学分。

(2)必修课程

本计划共XX门必修课程,共计XX学分。

其中主干课程XX门,计XX学分。

(包括理论与实践)

必修课程表

序号

课号

课程名称

学分

主干课程

先修课程

通识教育—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模块

1

00L001T

军事理论

1

2

00S052T

科技文献检索

1

3

00S053T

军事训练

3

4

60L008T

体育I

2

5

61L007T

形势教育

2

6

61L008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7

61L009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8

61L010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9

61L011T

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I

3

10

61L012T

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II

3

11

62L054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Ⅰ

2

12

62L055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Ⅱ

2

13

62L056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Ⅲ

2

14

62L057T

大学英语视听说Ⅳ

2

15

62L058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Ⅰ

2

16

62L059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Ⅱ

2

17

62L060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Ⅲ

2

18

62L061T

大学英语读写译Ⅳ

2

小计

学科门类教育—学科门类基础(数理基础)模块

19

20

21

22

小计

学科门类教育—XXXX大类专业基础

小计

学科门类教育—XXXX专业

小计

(3)选修课程及其要求

七.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

八.文化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

1.文化素质培养

2.实践能力培养

3.科研能力培养

九.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

1.毕业标准

2.学位标准

十.选学第二专业(辅修专业)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进程计划

教育层次

课程层次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分

学时数

先修课程

建议修课学期

学分要求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课外学时

通识教育

综合基础

必修

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1L008T

3

48

48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61L009T

2

32

3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1L010T

3

48

48

3

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I

61L011T

3

48

48

4

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II

61L012T

3

48

48

5

形势教育

61L007T

2

56

56

1-7

军事理论

00L001T

1

16

16

1

体育I

60L008T

2

32

32

1

实践

军事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