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91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docx

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修改

松原中东新生活城市广场工程

 

 

松原中东新生活城市广场

工程项目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3

二、编制目的3

三、工程项目概况3

四、工程项目应急救援组织保障体系5

五、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批及培训演练6

六、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6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职责组长:

李胜利6

(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副组长:

于立强7

(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员(安全员)职责组员:

何国岐7

(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余组员职责8

七、应急救援小组资源配备8

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9

(一)报警和通讯9

(二)现场抢险10

九、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12

(一)火灾12

(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12

(三)触电19

(四)烧伤20

(五)创伤性出血21

(六)传染病、职业病22

十、培训和演练:

22

(一)培训22

(二)演练23

十一、预案的评估和修改2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2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25

 

松原中东新生活城市广场

工程项目冬季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根据《冬季施工方案》及松原市冬季施工有关规定编制,为保证本工程及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工程的“冬季应急预案”。

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强化本工程进度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应急应变能力,有效地控制在冬施过程中人员不受到伤害和经济不受到损失,达到工程预期的最佳效果。

二、编制目的

本项目经理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是在工程项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状态下,迅速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缩小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

三、工程项目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11244.86m,属于城市综合体项目。

塔楼为宾馆酒店,商场高30.250米,塔楼高84.8米。

本工程为综合楼,商业部分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1层,地上4层)本工程由商业部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大型综合商场、游乐城、影院、商铺等)和主楼(1栋18层宾馆)组成。

因本工程工期紧张,需要在施工中合理组织、统一安排、做好各项工序衔接工作。

冬季施工部位主要为大商业部分,包括商业3层、4层、5层主体结构施工。

冬施阶段主要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柱砼为C35、C30。

梁、板为砼C25。

.

本地区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36.1℃,年平均气温4.5℃,年降雨量约400-500mm,日最大降雨量约为117.8mm,冬期最大冻结深度约为1.8m,春秋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为西北北风,四季分明。

冬期施工日期一般为本年10月13日至次年3月15日,本地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1、本工程项目人员情况:

项目经理:

李胜利

执行经理:

于立强

生产经理:

王进

项目总工:

高安培

项目书记:

王俊华

商务经理:

金熙

商务部经理:

陈文坚

物资部经理:

邵震

质检部经理:

张同顺

安全部经理:

邓泽林

工程部经理:

王进

2、本工程项目部重要危险源识别如下

在冬季施工现场危害最大的隐患如下:

整体模板支撑体系倒塌、塔式超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倒塌、大面积漏电等。

使用、贮存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求援危险目标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人员设备及周围带来的危害及范围。

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等。

在冬施过程中及时了解风向,特别是塔吊、脚手架的施工,≥6级风严禁施工。

对各冬施重要部位的施工要有针对性,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及应急措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四、工程项目应急救援组织保障体系

1、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工程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应包括:

组长:

李胜利

2、副组长:

于立强

3、组员:

高安培、王俊华、金熙、张同顺、程瑞、邓泽林、陈文坚、邵震、王进、佟智一。

4、工程项目义务消防队

工程项目经理部成立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组成成员应包括:

队长、副队长、队员。

5、工程项目应急指挥中心

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地点设在项目部办公室,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

6、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2)检查制度,结合生产、质量、安全等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3)例会制度,结合质量、安全等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应急人员会议,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总结评比,与质量、安全、生产的评比结合进行。

五、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批及培训演练

1、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由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2、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审批

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由项目经理审批。

3、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由生产副经理负责组织进行培训和演练。

六、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职责组长:

李胜利

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分析相应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

3、与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通报外部机构,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

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5、保证现场和外部人员的安全;

6、协调后勤,以支援现场反应人员;

7、负责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宣布场内应急状态的停止,领导应急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8、决定是否撤离、外部影响区域的安全和场内的重大应急行动;

9、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随时与副组长及组员保持联系。

(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副组长:

于立强

1、作为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长的代理人,当组长不在现场或在紧急事故中受伤时,代替履行职责;

2、协助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3、向组长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4、保持与现场操作组员的直接联络,协调组员的救援工作;

5、评价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管理应急活动;

6、决定并管理补救活动;随时向组长提供事故信息。

(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员(安全员)职责组员:

何国岐

1、作为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副组长的代理人,当副组长不在现场或在紧急事故中受伤时,代替履行职责;

2、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3、现场事故评估;

4、保证内部、外部人员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5、控制紧急情况;

6、与副组长及时联络沟通;

7、诊断安全状态,评价损伤程度;

8、识别危险物质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补救方案,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

9、组织评价事故的场内外辐射后果,提出应急防护措施的建议;

10、组织制定应急终止后的恢复计划。

(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余组员职责

当组长、副组长、安全员不在现场或在紧急事故中受伤时,由组员代替其履行职责.

七、应急救援小组资源配备

1、救护人员的装备:

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呼吸保护器具等;

2、灭火剂:

水、泡沫、干粉等;

3、灭火器:

干粉、泡沫、1211、气体灭火器等;

4、简易灭火工具:

扫帚、铁锹、水桶、脸盆、沙箱、石棉被、湿布、干粉袋等;

5、消防救护器材:

救生网、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垫、救生滑杆、缓降器等;

6、自动苏生器:

适用于抢救因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态的伤员。

7、通讯器材:

固定电话一个,移动电话:

原则上每个管理人员一人一个,对讲机4个。

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一)报警和通讯

1、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人员,应马上向组长(副组长)报告,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向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2、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3、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2)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露、传染病、触电、中毒、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3)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4)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二)现场抢险

1、对于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1)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2)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3)通过信号、广播,组织、引导人员的疏散;

(4)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5)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尽量减少损失,如继续扩大,由副组长及时向组长报告,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2、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1)实施急救措施,严重者,由组长及时与医疗部门联系就医;

(2)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3)切断气源,预防爆炸,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而引起爆炸,立即实施消防措施;

(4)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合适的地方,实施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5)应急处理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

(6)合理处理废弃的气体,减少环境污染。

3、对于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1)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2)迅速脱离电源;

(3)脱离电源后,应迅速通知医疗部门,同时对伤情进行简单诊断,实施对症救治措施,如口对口人工呼吸、胸腔挤压法。

4、对于热烧伤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1)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2)尽快使伤员脱离致伤因素,以免继续损害深层组织,并格外注意观察伤员有无进展呼吸困难,为下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3)伤员经现场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救治。

5、对于电烧伤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1)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2)视情况进行心肺功能的复苏;

(3)经相应处理后,尽快护送到医院救治。

6、对于化学烧伤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1)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2)现场处理;

(3)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7、对于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引起的出血、软组织割裂伤、挫伤、骨折等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1)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2)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正确地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方法止血;

(3)采取包扎固定措施,预防感染,减少出血、损伤、疼痛,预防休克;

(4)伤员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尽快正确地运送伤员到医院。

8、对于传染病、职业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宣传、贯彻、执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目录中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

九、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一)火灾

1、采取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2、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3、扑灭油品火灾用干粉、泡沫灭火器,扑灭可燃气体火灾用干粉、1211灭火器,可燃固体复燃火灾用水体灭火器,电气、高温场所用干粉、气体灭火器,精密仪器、贵重设备用气体灭火器,贵重书籍用干粉、气体灭火器;

4、对于固体物质的地面火灾,可用扫帚、树枝进行人力拍打,或用铁锹挖土覆盖、掩埋,沙箱可用于扑灭地面油类火灾,油锅着火,可用棉被、毛毯沾水捂盖灭火,液化气角阀或胶管着火,用干粉撒上;

5、自动苏生器适用于抢救因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态的伤员。

(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

1、一氧化碳(CO)

(1)健康危害

1)CO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

2)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

3)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

4)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胀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

5)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2)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3)爆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CO2、干粉。

(4)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5)储存注意事项

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类存放,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6)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状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CO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

(7)环境

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8)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规,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控制焚烧后处置。

2、液化石油气

(1)健康危害

危险特性:

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中毒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2)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爆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CO2。

(4)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5)储存注意事项

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卤素(氟、氮、溴)、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类存放,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6)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状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CO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

(7)环境

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8)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规,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控制焚烧后处置。

3、乙炔(C2H2)

(1)健康危害

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

急性中毒:

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失调、严重者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2)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3)爆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

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CO2、干粉。

(4)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5)储存注意事项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中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氮、溴)、氧化剂等分类存放,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6)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状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CO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的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

(7)环境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8)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当作燃料使用。

4、氧气(O2)

(1)健康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制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

长期处于氧气压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2)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爆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源选择灭火剂灭火。

(4)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5)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类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6)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三)触电

1、速脱离电源。

发生触电事故后,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要立即切断电源,使伤员脱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的程度。

在切断电源前应注意伤员身上因有电源通过,已成带电体,任何人不应触碰伤员,以免自己也遭电击。

切断电源可采取以下的两种方法:

其一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拨掉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其二是不能立即按上面的办法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拨开,使伤员脱离电源。

此时切不可用手或金属和潮湿的导电物体直接触碰伤员的身体或触碰伤员接触的电线,以免引起抢救人员自身触电。

在切断电源的动作时,要事先采取防御措施,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肌肉放松而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

切断电源的动作要用力适当,防止因用力过猛造成带电电线击伤其他人员。

2、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向医疗部门呼救,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

3、同时对伤情进行简单诊断,伤员是否还存在呼吸,伤员是否还有心跳,瞳孔是否扩大等,实施对症救治措施,如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法等。

症状

对症救治措施

神志

心跳

呼吸

清醒

存在

存在

静卧、保暖、严密观察

昏迷

存在

存在

严密观察,做好复苏准备,立即护送医院

昏迷

停止

存在

心脏体外挤压来维持血液血循

昏迷

存在

停止

口对口人工呼吸来维持气体交换

昏迷

停止

停止

同时进行心脏体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四)烧伤

烧伤包括热烧伤、化学烧伤和电烧伤等。

热烧伤又分Ⅰ度烧伤、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及Ⅲ度烧伤。

1、热烧伤的现场救护

热烧伤的现场救护的主要措施是尽快使伤员脱离致伤因素,以免继续损害深层组织,为下一步的救治创造条件。

对一般部位的烧伤处理:

一般部位是指头部、面部、呼吸道等要害部位以外的身体烧伤。

让伤员脱离致伤物后,要用清洁布覆盖创面,简单包扎,避免感染。

伤员经现场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对特殊部位的烧伤处理;特殊部位是指头部、面部、呼吸道等要害部位的烧伤。

头面部是一个多器官、多力能的部位,烧伤后常极度水肿,且易引起继发性感染。

因此,在抢救时要特别注意,应以最快速度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呼吸道烧伤的现场救护

呼吸道烧伤属于内脏烧伤,外表症状不太明显,容易被漏诊而延误抢救,以致造成早期死亡。

碰到此类情况,要格外注意观察伤员有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并及时护送到医院作进一步诊断治疗。

3、电烧伤和化学烧伤

处理电烧伤应视情况进行心肺功能的复苏,有神志障碍者,头部可放置冰帽或冰袋,经相应处理后,尽快送医院救治。

化学烧伤,症状各不相同,常采取以下急救方法:

采取各种方法迅速消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用大量水冲洗局部创面;采用恰当的中和治疗;化学物质进入眼内,切忌用水或手帕揉擦,以免增加创伤;误服有毒化学物质,造成口腔、消化道烧伤时,可服牛奶、植物油、尽快清等进行防护。

经现场处理后,应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五)创伤性出血

建筑施工现场的伤亡事故多发生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方面,而这些事故都会造成出血状况,且常伴随软组织割裂伤、挫伤、刺伤、骨折等原发性创伤。

发生创伤性出血时,应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正确地采取下列暂时性的止血方法进行止血:

1、压迫止血法:

抬离受创伤肢体,在找不到消毒纱布和棉垫时,可用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