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08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docx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于丹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

  篇一:

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心得体会

  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心得体会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尊严。

以怨报怨,以德报怨都不可取,要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也就是你的高尚人格,坦然面对一切,这就是以直报怨。

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我们今天都在说皮面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子游说:

“是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如果没事总跟在国君旁边,虽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不远了;有事没事总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豪猪的哲学》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那怎样与朋友相处?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论语-颜回》)“花未全开月未圆”,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前提“在其位,谋其政”:

1、原则。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逋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处理事情,没有远近、亲疏,一切按道义行事。

2、方式。

重“行”,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做事情要考虑后果。

其次要注重礼节。

子路问君子。

子曰:

“修己以敬。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人。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好好修练自己,保持严

  肃恭敬的态度,再想法让别人安乐,并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连尧、舜都发愁没做好,难道还不够君子么。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于丹教授在此书中是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看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但每个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点就是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与人为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

  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和磨难,怎么样来面对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幸?

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她说: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子曰: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放下时且放下,你

  篇二:

观《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有感

  观有感

  班级:

111022姓名:

何俊军学号:

06

  今天,我们班组织观看了于丹教授的《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

我真的深有感触。

因为我虽然看过听过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有许多都是夸夸其谈,让人感到华而不实,颇有战争年代大喊“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之嫌。

但是于丹教授的《处世之道》让人不仅感到平实,贴近生活,而且很有哲理,看后实在是受益匪浅。

  于丹的《处世之道》主要阐述了以下的几个道理:

  一、利用  

孔子和弟子的问答:

“弟子问孔子说:

“老师,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阐述了人际关系中的对待“德”和“怨”的不同态度。

告诉我们不能一味的以德报怨而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正如于丹教授所提出的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

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我觉得这种做法真的很得当。

既不主张消极的任其所为,也不宣扬积极的以怨报怨,真的能够指导我们正确的对人处事。

看了于丹教授了这一处事的原则,我的心也开始明朗起来,我为以前自己没有体会到这一点而懊恼,因为在过往的工作中,虽然自己真真实实的去认认真真的做了,但却受到别人的非难和不理解而深深的苦恼,感到特别的不值和委屈,但是听了于丹教授的讲解,真的有如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

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大可不必有受委屈的感觉,也没有必要为这样的小事而耿耿于怀,我可以坦然的面对这一切,即:

“以直报怨,”我想如果在人生和工作中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无论受到多大的伤害和打击对自身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可以坦然面对的,那么,在思想上,自己就战胜了自己,因为人说理智是一棵树,情感是一片云,云经常被风刮得到处乱跑,而树被风刮走的,只是几片树叶只有我们具备了坦然面对外界的种种,我们才不会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悲哀。

  二、用孔子的“过犹不及”论阐述了,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甚至是亲人应当具有的“距离”美。

于丹教授列举了一个豪猪相互取暖的故事阐明了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

其实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常常有这方面的困惑:

为什么有时我明明是为了对方好,而对方却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我现在才真正的明白,和人相处真的不是越走得越近越好,而应该保持一定的“度”。

同时呢,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我也明白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多一些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和思考问题,那样就不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到头来落得“两败俱伤,里外不是人”。

说来其实真的很可笑,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曾有过“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别人”那个时候,我常常的苦恼,但是我就是找不到苦恼的原因,经于丹教授这样一讲,我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幼稚和可笑,我总是认为,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总是觉得“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都是出于自己的一片爱,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爱却是建立在可笑的“自我”之中的,总是自然不自然的就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去了,结果经常就会有许多的小矛盾和小摩擦发生。

我想现在明白尚不晚,给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一个足够的个人的空间吧,给所有的人的爱都是要没有回报和没有负担的爱。

不要认自己所爱的人感觉到这种爱是一种负担。

  三、对待工作也要适度。

用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说明了对待工作也要适度。

于丹教授认为:

“只要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因为这

  个社会不缺少锦上添花,缺少的是雪中送炭。

我想确实是这样的,有些时候,我们为了表现或者是为了一片好心,去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却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结果虽然事是做了,但是却做得不尽人意,跟着就招来一片骂声。

虽然是一片好心,却做了坏事。

那么用哲学的“过犹不及”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四、正确处理说与做的关系。

用孔子的巧言令色,鲜仁矣来阐述了不说自己做不到的事,要少说多做,慎言,慎于言,这也是一个分寸。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都不乏夸夸其谈的人物,废话一大堆,但是,真的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就原形毕露了。

于丹教授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故事来阐述了说和做的辩证关系。

告诫我们不要象坏脾气的小孩一样,在别人的心灵之上打一些无法消除的“洞”。

在现实生活中少一些指责和报怨,少一些后悔的经验,那么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

是的,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把所有的指责和报怨都变成行动的动力!

  五、为人处事要先学会礼仪。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修己以信就是要好好的修炼自己,以安顿别人,只有把自己修炼好了,才能帮助别人。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的人报怨社会不公,报怨处事艰辛,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掌握处事的原则,把握做事的分寸,礼行天下,修身养性那么我们就掌握了处世之道,自然生活就会变得无比的快乐。

  听了于丹的讲演讲,我真的是由衷的感动!

  篇三: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共2篇)通过学习于丹教授《论语》的这本书后,

  我深受启发。

于丹教授的讲课,剖析现代社会人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德,告诉我们既

  是人们身边所发生的日常琐事,也是最简单的真谛,《论语》中把天比做理想主义,地比做现

  实主义,天、地、人和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每一个人把自己容入大自然,因势

  利道,不断学习,内心充满快乐,宽容,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讲到处世之道,我深有体会。

  记得在我遇到麻烦和问题时,也曾痛苦过,曾徬徨过,不知道该怎么办,干什么都感到没意

  思,整天提不起精神,但是时间或许能够减轻痛苦,等过了一段时间想开了,既然痛苦不能

  解决问题,每天痛苦也是活,开心也是活,为什么不能每天开心点呢。

人的一生难免要遇到

  挫折和磨难,怎样来面对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幸呢?

于丹教授告诉了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

  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她说: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

  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

  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如果你无力改变,那

  就努力去适应它。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应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

  来一片海阔天空。

在工作中,对待同事,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帮互助。

家庭中,

  长辈、家属、亲戚之间,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不要抑郁于胸,要学会自己劝自己,想开

  些,就像人所言;你心量有多大,就有多大的福气。

所以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一种遗憾,可

  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

那就如印度诗人哲泰戈尔所说:

“如果你因为

  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

  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只有工作上

  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上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

平淡的生活,

  足以滋养世人。

看于丹《论语》体会到的是,《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

  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

  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在现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

  一份清凉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总之,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

  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给人以启

  迪。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读《于丹心得》的感想

  红枫六小:

朱汝萍

  本学期,我有幸拜读了于丹教授的《于丹心得》这本书,简单的一百多页文字

  却足以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的心灵都有所触动。

我也不例外,读完这本书,我对生活中

  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有了重新的定义,并试着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

  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的每

  一个小故事都告诉我们许多的人生哲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

  这本书给我感受最

  为深刻的就是天地人之道,在“读《论语》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

  他通常是用缓和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

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

  种态度。

”这一段。

说实话,作为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教十余年的我面对这

  个称号真觉得惭愧,想想我对学生的态度,往往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孩子做错了事犯了错误,要么指责要么批评教育,很少用一种平和的、从容不迫的心态来和

  学生平心静气的谈论,然后把道理给他们一一讲清楚。

我知道我的这种教学态度就像书中所

  说的“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

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

  境界,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

  跟学生商量着

  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其实,我们这样做也许是因为现代学生共有的特点

  让教师改变了教学的态度。

但是,在现代这样一个追求“人文”的大教育环境下,我们不得

  不向古代先贤“取经”。

那么,以后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我的工作中,我都会以一种平和的、

  快乐的、缓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

因为“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当然,这本书告诉我

  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还远远不止这一点,但它将会作为我从教之路上一本永远的教育书籍教

  会我怎样教育学生。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共2篇)]篇二: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王晓莉

  读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王晓莉

  于丹教授结合其深

  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

  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这个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

  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

  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

  们的启迪。

  《论语》中国古代精

  神的集中体现和象征。

在中国,没有读《论语》也会知道《论语》,不知道《论语》也可能按

  照《论语》行事。

自从汉武帝独遵儒术,《论语》便不只是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是深入道德、伦理、生活的一部大典。

如果将一个民族比如为一个学生,那在中国,《论语》

  便是学生守

  则。

  对《论语》重新认识

  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

  为外界表象所迷惑。

  除了法律因素外,我

  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

马克思主义上

  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

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

人们对

  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

  断了。

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

  就是要讲求“忠孝”。

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

  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

把忠深

  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

  二、安贫乐道淡薄名

  利思想。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

  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

  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

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

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

  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

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

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

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

  记得于丹老师在书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学习于丹《论语》心得体会(共2篇)]的花岗岩砌成,台阶很不服气对佛像提出抗议,说:

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

你有什么了不起?

佛像淡淡地说:

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心胸要宽广,对问题的思考要有虚心的态度。

不要盲目的与他人比较。

这也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