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17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对联专题训练.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对联专题训练

200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对联专题训练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素为大众喜闻乐见。

无论岁时节令、婚丧嫁娶,还是聚会庆典、行业开张,无不使用对联,且常用常新,历久不衰。

对联,作为一门文学艺术,其文辞之隽永精妙、意趣之深远阔大、风格之多姿多彩,无不给人以艺术享受。

正因如此,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15套中就有7套考了对对联,且均以“出上联,对下联”作为新的仿写题型,分值一般为4分,有的甚至高达6分。

但据阅卷情况看,普遍失分现象严重,答题出现明显失误,现列举主要误区,望以之为鉴:

    一、常识缺乏难成对

    请看全国卷Ⅱ第24题的部分答案: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大地盈春晖、秋实压枝低、落日映山红

    科学能致富,跟党奔小康、技术显身手、携手奔强国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人安居民乐业人民安康

    无疑,上述错误都是相当缺乏对联常识的典型表现,为什么?

    所谓对联,也叫“属对”,属,类也;对,配偶也。

即以类字配成偶句以成,其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

具体说,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反。

就中学语文以仿写题型出现的对对联,只要求宽对,平仄不作限定。

    训蒙课本《千家诗》所附的《笠翁对韵》(东韵之一)写道: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何谓对仗?

这就是经典阐释:

词性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结构上,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内容上,或者正对,即两个并列的事物相对,如“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或者反对,即上下内容相反相衬,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由此可知,“压枝低”、“映山红”无法对上“盈大地”;“携手”是动宾,无法对“科学”;“强国”是偏正,无法对“致富”这一动宾词组;而“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就属理想的正对。

所以,要拟好下联,首先要讲究对仗。

    二、意趣浅俗难贯通

    也有些答案在字词上很讲究对仗,但在立意上肤浅庸俗,与上联无法贯通,这也是对对联的明显失误。

如: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夏日满乾坤、秋风扫落叶

    科学能致富,养猪可发财、体育可强身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

    古人云: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对联的“意”,就是主旨意趣、思想情感。

好的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旨趣高远。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之所以成为千古名联,就是因为它表现了博大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因此,拟对下联,为确保意念贯通,旨趣一致,必须认真品读上联,仔细揣摩关键字词,充分把握其特点,是赞美还是批评,是祝福还是勉励,题材是大还是小,风格是高雅庄重,还是清新明快、幽默诙谐,等等。

    分析今年所考对联,主要是春联,其意趣主要有以下几类:

    1.咏春景,抒喜悦之情。

如“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全国卷Ⅲ);“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全国卷Ⅲ);“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全国卷Ⅰ)。

只有根据上联把握了题材与情感基调,才能对得意合神似。

若以“夏日满乾坤”对“春晖盈大地”,则了无意趣;以“秋风扫落叶”对之,则更是意趣相悖、庸俗之至。

    2.写时事,颂吉祥如意。

借春联反映国家人民命运、时代生活变迁,是相当普遍的;以春联祈福纳祥,也不只是对个人、家庭的祝福,更多的是对祖国江山的热情赞颂、对社会前程的美好祝愿。

如“祖国江山好”(全国卷Ⅰ),大题材,高境界,下联必以“大地气象新”、“乾坤气象新”等对之,才显大气磅礴,意趣贯通。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全国卷Ⅱ),若以“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对之,则强弱悬殊,境界差之千里,实在幼稚可笑,肤浅俗气。

    3.说风习,树文明之风。

如“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全国卷Ⅰ),“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福建卷)就是此类,所对下联就充分体现了题材相同、旨趣一致的原则。

相反,以“养猪可发财”对“科学能致富”,则离题万里,俗不可耐。

“千古文章意先行”,对对联一如作文,务求境界高远,格调高雅,上下意趣贯通。

    三、用语生僻难思量

    对联虽形式简短,但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必须充分掌握其高度的概括特征,以最精炼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拟写对联也就是炼字炼意的过程。

但在考场上,很多人为求对仗,常常生造词语,语意滞涩,令人费解。

如: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旧去新来万户人家遇事乐,爱聚情散万丝泪痕罢酒香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军喜乐民喜乐军民喜乐

    其中“旧去新来”、“爱聚情散”、“罢酒香”、“喜乐”均属生造词语,晦涩不通,这也是对联大忌。

    写对联,用语以贴切为上,既不可胡乱生造,也不能堆砌辞藻,哗众取宠,务必细心斟酌,反复锤炼,主要做到:

    1.精心选择近义词。

1985年全国“迎春——长城”征联中,有这样一幅应征联,“东临碣石涛声旧,西近阳关柳色新”。

此联在立意、对仗、平仄等方面都很不错,但“旧”表意不明,涛声能有新旧之分吗?

几经斟酌,将“旧”换为“古”,则成为佳作。

    2.下语务求有针对性。

即用语切合特定的情、境、人、事,得体妥当。

如鲁迅病逝,蔡元培作挽联如下:

“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此联一是切合鲁迅其人,说成就谈遗嘱合乎事实;二是切合哀悼之情,风格沉稳谨严而深情。

    四、修辞不顾难工巧

    对联极重修辞,为使作品形象生动、内容深刻,往往需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

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反复、顶真、双关、叠字等。

对下联作为一种新的仿写题型,一般有仿修辞的考查意图,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对得工巧。

    譬如,“一代园丁乐”(全国卷Ⅲ),有人对之以“万户百姓喜”,就很不高明。

字词虽对仗工整,内容却难以贯通,原因就是不明上联中的比喻——园丁喻人民教师。

若明悟修辞相同的要求,就极易由园丁想到以“桃李”喻学子,这样,锁定了题材与意趣,“九洲桃李荣”就很容易对出了。

所以,只有兼顾仿修辞,才能对得工稳。

    对对联,除上述几类问题外,还有两点也须注意:

一是上下联忌用字重复,尤其是异位重复。

如:

科学能致富,勤劳能持家;二是忌合掌,即因上下联反复使用同义词,导致上下联完全同义,表意贫乏。

如:

春晖盈大地,朝阳沐万物;科学能致富,技术可脱贫。

    对对联看似容易却艰辛,它是一个人学识积淀与语言修养的综合反映,但只要我们注重读书养气、勤于积累,时时把握“对仗工整、意趣贯通、用语贴切、修辞相同”的原则,定能妙笔生花,对出工巧佳作!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

对联

【2004年全国Ⅰ】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全国Ⅱ】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2004年全国Ⅲ】3.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2004年全国Ⅳ】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1处处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代园丁乐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福建卷】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

(平仄不论)(3分)

    上联:

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

下联:

【2004广东卷】 6.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6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05福建】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

(4分)

上联: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参考答案及解析

1.(4分)  【答案】第一题  例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  ①树世纪新风②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  例: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解析】04年全国卷,福建、浙江等地卷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查形式斗有了新的突破,即采用对联(主要是春联)的方式,实际上还是句式的仿用。

春联就是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从形式上看,春联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春联凝炼集中地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时代风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这种考题考查了对偶、对仗、对联的制作常识以及表达能力。

内容上有一定的开放性,自主性,但由于上下联的相关,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引导与暗示。

内容的积极健康,格调高昂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说明】本题考查的考点是: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学习中有很多诗文名句就是对联,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对联很常见,春联、喜联、园林风光楹联等,稍微留心,不难领会。

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对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2.(4分) 【答案】第一题例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第二题例: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3.(4分)  【答案】第一题例:

①祖国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例: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4.本题考了对对联。

对对联要求词性相对,平仄相对。

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有知识介绍。

恐怕该题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估计命题者的本意不会在平仄上提出要求。

  参考答案:

第一题

(1)家家气象新。

(2)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5.【答案】示例:

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解析】这道题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特点的,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学习与考试的优点。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上联是个判断句式。

要注意分析清楚各句子成分的词性与内在的结构,尤其合成词的要注意其内在的组合特点。

主语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名词短语“爱国诚信”,这离的“爱国”是个支配式合成词,“诚信”是个并列式合成词。

谓动词是“乃”。

宾语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做人根本”,“做人”是个支配式合成词,“根本”是个并列式合成词。

要对出下联,就必须按着上述这个结构来组织语言。

参考答案所给的“求学谦虚是治学前提”这个下联是对得比较工稳的。

6.【答案】例如:

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7【答案】下联:

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

振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