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22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docx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

“古诗词鉴赏”提优练习(答案版)

(二)古诗鉴赏(湖南郴州、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

(2分)

10.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二)古诗鉴赏(4分)

9. 白居易(乐天)振作

评分标准:

2分。

每空1分。

10.写作手法:

用典(1分)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评分标准:

2分。

手法1分,情感1分,意近即可。

(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

(福建、5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4.(3分)C

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说明:

意思答对即可。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甘肃兰州、5分)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

金城,在现今的兰州。

②磻(pán)溪老:

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

是指体悟道理。

④更:

经历。

8.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          、湍上急流、      的金城美景。

(2分)

9.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8.(2分)积水连山,城头残月。

9.(3分)C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广州、5分)

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

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12

(1)宦游:

出外做官。

无为:

无须,不必。

(2)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解析】先翻译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

(河北、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答案】A

7.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分)

答:

                    

【答案】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坚忍不拔(意志坚定)

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8-19题。

(河南、共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答:

             

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

             

18.①思念家乡。

②渴望成就功业。

(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19.示例:

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噪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风光。

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阙的抒情蓄势。

(―点1分,共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湖南衡阳、4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

(2分)

答: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7.参考答案:

“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评分标准:

2分(能够说出故乡的水送行舟这一意思即可)

8.参考答案:

对偶或拟人。

雄伟壮阔(雄奇壮美也可)

评分标准:

2分,每空1分。

第二题:

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呼和浩特、4分)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1分)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

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

“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

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2)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写能够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第二题(3分):

(1)(1分)C

(2)用了似人的修辞方法。

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浓密、艳丽与香气扑鼻。

表现诗人对花的喜爱,以及他闲散与快乐的心情。

四、古诗鉴赏(广西柳州、共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2分)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2分)

答:

                  

14.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

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1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1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题。

(山东临沂、4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②,夕贬潮阳③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④,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⑤边。

【注释】①左迁:

贬官。

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

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

蓝关:

现在陕西蓝田东南。

湘:

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

②九重天:

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

③潮阳:

潮州下辖的一个县。

④云横秦岭家何在:

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

⑤瘴江:

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11.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

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4分)

答:

               

11.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

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

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

真实处处见悲,一路悲愤。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

(陕西、4分)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1分)

阴阳割昏晓。

2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

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3分)

答:

            

21.阴阳/割/昏晓。

22.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四、古诗词赏析(甘肃天水、10分)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

苔藓植物。

②谬:

(miù)

2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    (1分)押    韵(1分)

2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2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4分)

答:

                 

21.(2分)律诗、ang。

22.(4分)示例一: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

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23.(4分)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译文】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13题。

(山东潍坊、4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12.词的上片采用    手法,突出了环境    的特点。

(2分)

13.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2分)

答:

        

12.以动衬静(对比)(1分)   清幽(寂静)(1分) 

13.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态(1分);一个“碎”字把水珠四射,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行十分生动(1分)。

译文: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二)(无锡、4分)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

②沉水:

沉香的别称,是一

种名贵的熏香。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4分)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2分)

 答: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2分)

 答:

                    

 11.(4分)

(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分)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1分)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1分)。

【解析】

(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

(2)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

(一)阅读《行路难》,完成11-12题。

(湖南湘西、共6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1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3分)

答:

               

11.(3分)B

12.(3分)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

(二)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22-23题。

(湖南岳阳、共4分)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zhan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22.“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

请做简要分析。

(2分)

答:

              

2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22.(2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3.(2分)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

译文: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第11题。

(湖南长沙)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西尘丝:

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0.全诗写了哪些意象?

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11.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10.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

(评分说明:

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

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意思相近便可。

)(2分)

11.拟人:

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2分)比喻:

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2分)

三、古诗文阅读(浙江嘉兴、18分)

(一)送人之荆门(5分)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ɡ):

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

②白雪:

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③赓(ɡēnɡ):

继续。

12.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  、  ▲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分)

13.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3分)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答:

            

12.(2分)历史兴亡(人文遗迹)、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13.(3分)答案示例:

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5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的态度。

(2分)

(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

请作赏析。

(3分)

答:

20.

(1)孤寂批评

(2)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18题。

(浙江金华)

(一)

小雨(4分)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12.诗人写出了下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

请你化身效益,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

(4分)

12.(4分)该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

只关注小雨某一方面的形态或心思。

示例一:

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

实例二:

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

示例三:

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第二层:

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系。

示例四:

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

示例五:

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示例六:

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

第三层:

不仅能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还能指出两者的关系。

示例七:

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于是,我虽然下的不大,但也不肯全无,细细疏疏,形成一幕帘珠,挡在诗人眼前,让他欣赏我的美。

(一)(浙江丽水、4分)

   晓行望云山                               披仙阁上观荼蘼②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问,满目奇峰总可观①。

   仰架③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④佳:

   却有一峰忽然去,方知不动是真山!

      荼綮蝴蝶浑无辩,飞去方知不是花。

   (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

【注释】①可观:

壮观。

②荼蘑(túmí):

花名。

③仰架:

仰望花架。

④脱然:

舒畅喜悦的样子。

【知识卡片】

   理趣是指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宋诗往往不排斥说理,但不用抽象、直露的“理语"入诗,而要用具体生动、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来表现一定的道理。

12.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4分)

答:

 

12.《晓行望云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茶蘑》写诗人在观荼蘑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

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

顿觉幽默风趣。

  

(一)(浙江台州、5分)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

唐朝人。

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2.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    、    的特点。

13.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12.芳草萋萋,静美清澈

13.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

(一)(浙江温州、5分)

如梦令•汉①上晚步[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

惊起满川寒鹭。

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

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

【注释】①汉:

汉水  ②霁(ji):

雪后转晴

10.“何处一声鸣橹。

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的特点。

(2分)

11.“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3分)

答:

                           

10. (2分)宁静 

11. (3分)“且住,且住”表达了词人无限留恋之情。

“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远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词人流连忘返。

“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成都)

山雨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

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2分)

答:

                

2. 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