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35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docx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集锦

三峡郦道元【北魏】

一、文学常识

1.课文选自《水经注》。

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2.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二、理解性默写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出三峡山高峡深的特点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从正面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水势凶险特点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7.写水流湍急特点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8.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三、简答题

1.概括每段段意:

①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②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③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④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概括全文中心:

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

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

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

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峡深、连绵不断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5.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

水势迅猛(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

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刘禹锡【唐】

一、文学常识

1.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主旨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统领全篇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致的环境的句子(室外环境之优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作者生活清闲、高雅脱俗,表现作者不为琐事萦绕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场的干扰,厌倦世俗生活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文中应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中,实写的部分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的部分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从居室环境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从交往人物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3.作者使用类比手法,与仙人进行比较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三、简答题

1.概括本文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陋室环境,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将本文分成三层(见原文),并分别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层——点明全文主旨,陋室值得铭颂是因为深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第二层——从陋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描写陋室,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三层——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句起了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说明具有美好德行的室主人使陋室不陋。

用类比、比兴手法,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

4.作者写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警策有力,引人深思,强调了“陋室不陋”。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不陋。

这个屋子从构造布局来讲是简陋的,但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这就不显得简陋了。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可取:

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不可取:

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8.本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到“交朋友”的话题。

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

请联系本文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

我认为对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

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

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

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一、文学常识

1.选自《周元公集》。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宋代理学创始人。

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2.说:

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写出莲的可爱之处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文中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文中与“洁身自好”意思相近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

4.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互为反义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文中描写莲花品质、直接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名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

中通外直。

7.文中最能概括(集中表现)莲的品质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8.文章的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9.文中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的句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文中说明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的两个句子: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12.在“简答题”的第六项的表格里,也包含一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

三、简答题

1.概括文章主旨(概括作者所言之志)。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2.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中心。

3.本文的感情线索:

4.本文的写法:

托物言志、衬托(菊是正衬,代表隐逸者;牡丹是反衬,代表富贵者;而莲代表君子)。

5.课文三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找到这些句子并总结它们的作用:

①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②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③菊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6.作者一开始就写与陶渊明、世人不同的爱好,说明了什么?

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谈富贵,在污浊的世间,能够坚贞不屈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

7.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

这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这是衬托手法。

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8.作者写莲的具体内容(作者爱莲的原因):

方面

对应句子

莲的品质

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

(AB)生长环境

(A)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A)高洁

(B)质朴

比喻君子(A)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B)又不以孤高自诩。

(C)体态

(D)香气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

(C)正直

(D)芳香

比喻君子(C)通达事理,行为端正,

(D)美名远扬。

(E)风度

(F)气质

(E)亭亭净植,(F)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EF)清高

比喻君子(EF)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

谈一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表回答):

这句话从莲的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花,突出它高洁的品质,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俗同流合污。

9.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

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目的是什么?

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明他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人的鄙弃。

10.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比拟不睦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用意是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1.写出几个与莲花有关的诗句: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

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

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

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控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

13.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

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

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一、文学常识

1.文章选自《柳河东全集》。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柳河东”、“柳柳州”。

2.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二、理解性默写

1.侧面写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四字短语是:

伐竹取道。

2.暗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原因的句子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从侧面衬托水清的句子(游鱼和潭水的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从听觉角度写流水的四个字:

如鸣佩环。

5.写小溪曲折蜿蜒的四个字:

斗折蛇行。

6.逼真地描绘出溪岸状貌的几个字是——其岸势犬牙差互。

7.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小石潭的全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9.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

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

10.小石潭得名的根据: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11.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4.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6.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8.抒发作者愤懑的句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表现“喜”的句子:

①心乐之;②似与游者相乐。

三、简答题

1.概括每段的段意:

2.①写潭,写树;②写鱼,写水;③写源头,写岸势;

④写感受,抒愤懑;⑤写同游者。

3.概括本文中心:

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因政治上受挫遭贬谪的忧伤愤懑、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

4.本文的写作顺序:

空间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源→氛围)。

5.本文的感情基调——悲伤。

本文的氛围——凄清寂静。

6.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7.在游历小石潭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快乐到愁苦。

8.第一段从四个方面写出了小石潭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①水特别清澈;②以整块的石头为底;③潭岸岩石形状各异;④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9.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乎难以形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一百二十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

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一、文学常识

选自《苏轼文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主旨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文中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本文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色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文中正面写月的句子:

月色入户。

5.文中侧面写月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找出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文中表现作者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8.文中“念无与为乐者”一句中“念”的结果是: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作者夜游的原因:

月色入户。

10.作者寻张怀民的原因:

念无与为乐者。

11.文中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的词语:

积水空明。

12.文中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的词语:

藻荇交横。

三、简答题

1.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记叙作者与好友在寺院中散步,共赏月景(寻伴夜游)。

第二段——描写庭院月色(庭院月色)。

第三段——抒写作者感受(月下感叹)。

2.概括全文中心:

这篇游记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全文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嘲、自矜、自解、自慰,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好在哪里?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

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

5.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

此文作者也写了竹柏,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和张怀民之间深厚的友情。

6.如何理解“闲人”:

①指性情高雅的人;②包含了作者被贬的悲凉与对人生的感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四书”:

《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他与孔子合称“孔孟”,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二、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本文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5.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课文第三段是承接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观点,其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行拂乱其所为”而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苦其心志”而言;“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动心忍性”而言。

7.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9.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0.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国家灭亡的原因: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简答题

1.概括全文主旨。

通过一些历史人物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磨难的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逆境对成才的作用,进而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揭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2.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二段——举例论证,说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主要论述了人处于逆境才能奋发向上,国无忧患就会遭受灭亡的道理。

第四段——突出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的另一版本见下)

第一段——列举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一个人成就大业都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折磨的观点。

第三段——谈人论国,进一步阐述观点。

第四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第一段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

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都经历艰苦磨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即逆境成才。

5.孟子从反面论证亡国的原因,但正面意思很清楚,这就是:

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磨难。

6.孟子认为国家长久不衰的条件: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7.请写出有关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

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强,争取更大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

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2.《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

1.故事发生的背景: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2.鲁军反攻的时机:

彼竭我盈。

3.鲁军追击齐军的时机: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忠之属也”具体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概括地交代了作战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的句子: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6.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9.指出士卒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的句子:

夫战,勇气也。

10.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取信于民。

说明鲁庄公取信于民的一件事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文中叙述了利于反攻的阵地:

长勺,叙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

彼竭我盈之时。

12.文中还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

辙乱旗靡。

13.从鲁庄公的三次答话中可以看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文中表现曹刿积极的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请见。

15.本文的线索:

远谋。

三、简答题

1.概括全文的主旨。

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2.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写战前。

记叙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第二段——写战中。

记叙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

第三段——写战后。

记叙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3.概括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曹刿——有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敢于负责的态度,沉着果断,有高超的战略思想、卓越的军事才能的爱国的平民军事家。

鲁庄公——平庸的国君,但不是昏君。

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急躁、轻率;他敢于并善于纳谏,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是一个较为开明的国君。

4.出自本文的成语: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5.本文的对比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好处是什么?

本文将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这样可以突出曹刿有高超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6.曹刿说: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忠于职守是当今社会每位公民必备的素质,我们都要做到忠于职守。

7.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注重战前的准备,强调的是取信于民。

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

②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