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323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docx

语文高考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

【语文】2013年高考作文:

孔子和他的学生(考前押题22)

  材料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写作导引及例文

  【文题回放】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

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

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

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

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

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

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

关注微信号80796072,每天都会给你推送最新高考备考资讯。

  【写作导引一】审题指导1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的叙述对象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

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

  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

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

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

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

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

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

  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写作导引二】审题指导2: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应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立意。

(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

  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

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学生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

  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

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

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即如何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德与利的关系完全对立吗?

这得看谁是最大受益者。

  个人虽收受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

袁隆平教授接受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金牌运动员获得重奖,难道我们会认为他们丧失了道德吗?

国家设此重奖,是激励更多的科学家、运动员们为国作出更大贡献。

  据此,可这样立意:

  ⑴从做好事者一方来讲:

做好事者不必藏藏掖掖,更不应苛求做了好事都不得留名、不得图报;或行善者理应得到酬报。

  ⑵从受助者和得救人一方来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蒙惠而不萌感恩之心理当受到谴责,而恩将仇报则禽兽不如。

做好事者接受感激也是对受助者人格的尊重,不让受助者脆弱的自尊旧伤添新创,让人家老感到欠情无以回报甚至连机会都不会有也是残忍的。

所以,只要不是主观上的故意,接受回报,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

圣人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

  方法提示:

  1.概括段意。

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

助人与回报。

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

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写作导引二】写作流程:

  一、审题:

  1、读材料,抓主旨

  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同样是善举,另一个学生私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责备。

为什么?

  因为孔子以多数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为重。

(以人为本)

  2、选角度,定立意

  材料中的任何一个人、事、物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但并不是所有角度得出的立意都是切题的。

因此,得出立意后,应选择其中切题的、并有把握写好的立意来作文。

  另外,从全面的角度得出的立意一般都切题,可优先考虑选用。

  

(1)从孔子的角度

  ①以人为本②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这是首要的③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正确指导人

  

(2)从行善者的角度

  ①要遵守社会规则②符合社会规则的小贪未尝不可或:

为了生命(为了让更多人得到救助),宁可背负贪名。

③破坏社会规则的小善不可为。

或:

行小善应以多数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为重。

或:

行小善应以大局为重。

④道德高尚并不排斥利益

  (3)从人们的角度

  ①看问题做事情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②多数人的意见(看法)并不总是正确的。

③不应人云亦云

  (4)从被救者、受助者的角度

  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②好人应得好报③表扬善行更应是有形的物化。

  二、选立意,定中心,设置分论点

  三、联系历史和现实,选用论据

  四、写作

  【例文四篇】

  1、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

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

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作者用两句话高度概括材料,简捷地引述材料,入题快)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

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

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提、析。

行文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孔子观点不理解这个关键,提出“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的观点,审题准。

  古人云:

“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

”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

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

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道理论证。

援引古人的话先退一步,承认道德的重要,再指出片面过激推崇道德的错误,分析实。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

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

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

“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

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12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

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

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列举袁隆平和雅典奥运会获金牌运动员接受国家重奖的正面事例,以及雷州海岸和韩国演艺圈的反面事例,有力论述了论点,材料鲜明准确。

  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2、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

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

••••••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

(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

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

墨子曾经说过:

“义,利也。

”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

利是义存在的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

  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

“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

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

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

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

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

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

”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

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义而不利,行而不远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读了这两则材料,真的感慨万端,对咱们的孔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思想真的可以穿越时空,烛照古今,泽被后人。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大多是这样的词语,君子重义不言利,施恩不图报,拾金不昧,大公无私,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洁身自好。

在义与利的交锋中,咱们民族一贯视义为荣,瞅利为耻。

也正因为此,历朝历代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大爱无私大忠无己大义无亲之人,他们以自己的光风霁月绚烂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空,凭自己的拯溺扶危温暖千千万万悲冷的心灵。

汶川大地震,生动地演绎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壮歌,大悲大爱大喜;08奥运会,灿烂地张显了众多志愿者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笑靥,有累有情有义。

我们生活中,同学、同事、亲人、邻人、陌生人,家庭、班级、单位、社区、全社会,人人之间群体之间也时时可见助人为乐急人之困的小事琐事,这些看似细小的真言善行,让我们可能有些冷漠的生活可能有些阴暗的心情平添了多少炽热的亮色!

这些不计回报的馈赠,这些挺身而出的支持,让我们活着有意义,有方向,有份量。

所以,当你救了人,却接受了牛的时候,人们议论纷纷;当你垫了钱,却不寻求补偿时,大家交称赞。

对呀,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善行美德。

  可孔子为什么总与大家相反呢?

因为他明白,义而不利,行而不远。

对一个人而言,实现一项义举一件善行,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多做一些,不间断地做下去。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都有着自己的责任与权利。

非功利地行善仗义,付出精力与财力,内心固然是得到了慰藉与充实,人格与灵魂因为无私无悔而变得饱满而鲜活。

但人终归是社会之人,他不免受制于现实中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绝不能苛求一个人总是牺牲自己奉献自己。

也正是由于这种牺牲与奉献使得许许多多的人视行善举义为畏途,从而他们只是感动感激只是钦佩敬仰,却不去效仿不加推广。

  如果在可能的情境下,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或一些有识之士,也包括那些在别人的善行义举中获得利益的受益人,能够主动且真诚地对善行义举的实施者给予合适的回报,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因为自己的本不图报的行为获得了精神与物质的补偿,让他们真正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其说是帮别人助社会,不如说是在帮助自己,是在为自己本人自己亲人积蓄生活的美好可能,惟其如此,有爱有善之人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施爱使善,他们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或世薄之叹。

让义行有利可图,对此,政府机构有责任去建构一种机制,形成一种常规,始以规范,终以风俗。

  前两天,媒体报道卫生部长陈竺亲自参加无偿献血,以期缓解日益严峻的“血荒”。

为什么会出现“血荒”?

还不是愿意无偿献血的人变少了。

一直在宣传,“无偿献血,无上光荣”,相关优惠政策也在实施,可为什么献血的人会越来越少呢?

究其原因,正在于义而不利行而不远。

虽然献血时,发给献血证,万一用血时享受优待,有的血站在过节过生日时还发短信祝贺问候,但事实表明这些还是不够,相关部门还得想点子让献血者因为自己的奉献而有利相报。

  还有,中国的慈善事业,为什么企业不愿意捐赠?

中国的有钱人现在多了去了,为什么积极行善的人却少得可怜?

如何让那些见义勇为的人奋不顾身?

如何让扶危济困者义无反顾?

当然,我们身边支教者一天天地多了,志愿者也渐渐地密了,但我还是要说,我们要让好心人有好报,这样好心人才会层出不穷,义善之行才会蔚然成风。

  是的,我们发自内心地赞同咱们传统的义利价值观,重义轻利,最好不言利。

我们也热切地盼望施恩不图报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神圣而美好的品行,让我们庸碌而灰暗的生活有了光有了彩,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高贵什么叫伟岸!

  4、“道”亦有“道”

  第一个“道”是道德,第二个“道”是道理,这样一来,文题便清晰了许多。

  自古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的秩序,而对道德的理解和评鉴又总能左右一个社会中普遍的思潮。

而真正定义道德的是行为,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既是由于社会的规范,又同时可以改变社会面貌。

孔子的两个学生正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行为定义,而孔子的指教正在于告诫大众:

一种道德的诠释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对社会的影响。

  我想孔子的具体说法读者都能理解,而这种说法的内在缘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这样一个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谓“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开……

  我便以中国作为背景,随着十年文革动荡与改革开放的骤变,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思维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变中,同时也不断有因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争论发生在媒体中,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事故都是针对个人的,很多民众总愿想当然地认为某个处于舆论一时焦点的对象该作出什么行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种规范准则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应提倡而非强制。

其实即使乌托邦式的道德传扬都要比就事论事地道德说教要聪明得多,前者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是影响了社会心理,心若变,生活则会有所动荡。

  道德的道理,在于非原则性的指导,在于社会的尝试和进步,是一种有机的调剂。

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后,很多诸如“某明星身价很高却捐款甚微”的说法在日常交流中产生。

而这样的指责往往能达到孔子指责的第二个学生的行为效果。

即是你可以赞颂捐款多的人,但不应把捐款数量作为道德标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义指数。

这种道德规范便是无道理的,有缺憾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爱心的人,而不是一个人捐得更多。

这其间便存在着道义的选择,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于看清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标榜个人,而是引守群体,所以道德的铺设方向,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现。

  【社会评论二篇】

  1、“道德回报”也需要制度表达

  七旬老人15年资助13名贫困学子,晚景生病无人助。

75岁老人沈兆骅,自1992年以来,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2006年,他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

但他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

如今,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

  《吕氏春秋》里有个“子贡赎人”的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一个流落国外的鲁国籍奴隶,战国时期人口稀少,国君鼓励大家赎买外国奴隶来本国,因此按规定子贡是可以向鲁国国库“报销”的,但子贡偏自己埋单,孔子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孔子认为他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鲁人以后再也不肯替同胞赎身了。

这个逻辑很简单:

子贡是大款,绝大多数鲁国人根本没法像他那么“大方”,子贡这么做只会逼得大伙不敢再有行善之举。

换句话说,古人早就给正常道德行为确立了经济学的价值准则:

即任何道德行为、向善之举都离不开一定的“补偿机制”,道德选择也有一个“成本核算”或者“边际效用”的考量。

  我们要反对“道德行为制度化”、倡导“道德回报制度化”。

好在沈兆骅老人的遭遇是个例,也好在我们终究可以发现并弥补这种道德回报缺失后的酸涩。

道德行为是无法制度化的,它更多地出于一种内心自觉,这个世界可以宣扬“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但我们永远没办法制订一套“行善制度”来归置任何人的社会生活,善行是权利、而不是义务。

黑格尔曾提及一种社会现象:

有道德的人常常遭受不幸,而不道德的人往往万幸。

道德人的不幸在于社会构架与社会秩序本身疏漏四出,即正常的社会安排有了缺失,对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在付出与回报的安排上放任了偏颇;不道德人的幸运则是非制度化社会安排起了作用,一种逆向的激励分配机制为那些失范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失范者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有着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与可能,社会结构却没有规范(或有规范却没有力量来限制失范者的作为)——正因如此,“道德回报”尤需要制度化表达,玛丽道格拉斯在《制度是如何思维的》一书中指出:

制度是社会“公义”的体现,它超出了个人功利性或自私性,而建立在人们共同接受的基本理念规范之上。

“制度化道德回报”就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性来纠偏道德行为失衡的成本收益预期——若想使真善美的价值信念被信奉,就得设法让真善美与利益相统一: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行善,但我们起码应做到让行善者不吃亏。

  政府需要成为“道德回报”制度化表达的主导,这也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义。

沈兆骅老人所资助的,不正是推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进程的劳动者吗?

道德一旦要求直接受益人必须如何,就可能异化为一种值得警惕的道德暴力;但道德若不能从间接受益人(政府、社会)处谋求到基本保障与尊崇,则道德选择的成本必将日益高昂、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必将凌空高蹈而丧失生命力。

给“道德回报”一个制度化的出口,就是放“道德行为”一条生路。

  2、拾金有奖真君子——“伦理制度化”一议

  与这个故事类似,我在多年前曾在报上看到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

有个老外在宁波乘坐出租车时,不慎丢了一个软件包,十分着急。

无奈之下到电台与报社求助,发布了一则寻物启事:

声明谁捡到并归还软件包,他将重金报答。

启事见报后,捡到失物的出租车司机果然通过媒体向失主归还了软件包,并接受了老外的酬金。

本来,这事到此为止有了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双方皆大欢喜。

但是宁波的媒体却对司机的表现颇不满意,认为出租车司机不该拿这笔报酬,于是对他们口诛笔伐。

在宁波的媒体看来,拾金不昧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司机事先不主动向公安机关交还失物,却要等到外国人许诺丰厚的报酬才肯归还,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而且此事关国际友人,司机的行为简直是大大破坏了宁波人的形象。

  以上两个故事耐人寻味。

同样对待好人好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

到底是谁错了?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做好事不留名”是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可孔子却不这样看。

共同的价值取向,却有不同的行为规范,令人深思。

它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伦理的制度化”。

  伦理与制度是不同的两种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软约束,而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是一种硬约束。

它们各司其职,在社会行为规范中有着不同的功用。

伦理规范要求每个人都像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行为做事,是一种高要求。

而制度规定了每个人不能像品德恶劣的人一样胡作非为,它是社会最起码的约束。

  “做好人好事”是一种道德要求,但如果通过立法来奖励“好人好事”,这就变成了一种硬性约束。

本来是伦理规范的内容就成了一项制度,这就是“伦理制度化”。

所谓伦理的制度化是指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它是为倡导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制订的鼓励与惩罚的规则,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奖励好人好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我们许多地方设有“见义勇为奖励基金”。

在西方,许多国家还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

日本的法律就规定:

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

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

  中国古代就有先贤认为,人本无所谓性善性恶,就像水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一样,“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告子上》)。

而如何“决”,就是制度的作用。

制度规定着人们利益取向,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道德的作用要求每个人都像品德高尚的“君子”那样行为做事,通过伦理的制度化,可以鼓励“小人”也去做好事。

对“小人”而言,他可能做好事是冲着奖励去的,这无可厚非,因为他毕竟做了好事。

对“君子”而言,他做好事不是为了报酬去的,而伦理制度化则消除了他们因为做了好事接受奖励、却被人议论“沽名钓誉”而产生的心理成本。

这样做,在全社会将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与社会风尚,使得见义勇为、失物归主都成为大家自觉的行为。

一项好的制度不光可以杜绝小人的恶劣行径,更可以创造出人人追求美好的愿景。

“人皆可以为君子。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从个人的角度讲,做好人好事而隐姓埋名,精神可嘉,但最后结果未必见好。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在碰到类似事情时,勇敢站出来接受奖励。

做好事需要一定的道德情怀,接受奖励更需勇气!

而真正能这样做的人不愧为“真君子”,因为他起到的是双重的示范作用。

  第二,新闻媒体应对做好事者接受奖励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树立典型对于倡导新风不可或缺。

好人的形象愈是光辉,那些见死不救、欺诈舞弊的小人形象就更显龌龊,这样会增加他们做坏事的心理成本。

  第三,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而言,虽然不该抱着为图回报去做好事,但是大家对做好事者应持赞赏态度,并对他们接受奖励表示理解,而议论别人“沽名钓誉”则恰恰是不道德的行为。

  【素材积累】“义”与“利”真的不能得兼吗?

  素材1、2006年夏天,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立在莱茵河畔的一座小镇投宿时,被警察找到,在警局,杨立接到克里斯托镇镇长打来的电话,要他回镇领取500欧元的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这是小镇历来对拾金不昧者的奖励。

原来,两天前杨立路过克里斯托时,将捡到的一个装有几千欧元现金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送到了市政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就悄悄离开了。

镇长告诉他,在他离开后,镇上的人们立即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