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35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docx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  高峡

 

   1998年6月,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

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特征及其意义做些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大体上每十年就要对《学习指导要领》修订一次。

特别是80年代中期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以后,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

针对日本教育面临的偏重学历、过度的考试竞争、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划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问题,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应朝着尊重个性的方向改革。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日本于1989年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修订,在小学低年级以综合性更强、更重视体验学习的《生活课》代替《社会科》;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和比重等。

   此后,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临教审”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并于1996年8月发表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

报告指出,面对今后日益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格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该报告强调,今后日本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使教育由注重灌输知识向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转变。

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的学校课程进行改革:

1.精简那些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内容,严格筛选基础和基本的教育内容,削减课时;2.通过加强课程的弹性化,改善教学方法,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推进个性化教育;3.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丰富的人格,应重视志愿服务,自然体验等活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运动;4.适应国际理解、信息、环境、志愿服务等综合学习和学习的需要,设定“综合学习时间”,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根据上述建议,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从1996年8月开始,就课程改革的方针、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科教育的内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分别于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发表了关于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中间报告、最终审议报告。

文部省根据这些报告,着手修订课程标准,并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学习指导要领,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

此次课程改革集近十几年来课程改革之大成,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构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教育,是近年来日本教育界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观,也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指出,近年来日本青少年发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欠缺,社会规范意识低下、自立迟缓,因而欺负弱小、逃学、暴力等青少年行为问题时有发生,一直未得以解决。

在身体健康方面表现为,肥胖儿增多,学生体力和视力下降等。

尽管根据近年来国际评价协会的调查结果,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还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但不能否认在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过度重视知识灌输教育,缺乏适于不同孩子学习的课程,部分学生对现行的课程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单一的接受型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日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等。

而这些现象既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关,也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适合儿童生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主题。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仅要解决一系列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适合孩子的发展,也要面对一系列社会变化和问题,努力通过改革,充实和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面对日本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教育课程审议会认为,当前日本学校教育要努力解决以下主要课题。

   1.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中,面临着日本出生率降低和进入老年社会的实际状况,必须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伦理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2.适应国际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在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民族、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3.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展开多样的信息和计算机教育,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加深对信息化社会的理解。

   4.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理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

   依据上述认识,教育课程审议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任务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小学的基本任务是:

使儿童具备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具有丰富的人格,在接触自然、社会、人和文化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个性,培养自立意识。

在此基础上,初中的基本任务是: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学生能切实掌握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格,发现、发展自己个性和自立意识。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义务教育的目标,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确定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具有自立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宽松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础,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使各个学校能够发挥主动性、创出有特色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解决现行课程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过度的“应试教育”和竞争、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等;

   2.要使学生掌握人类永恒(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培养其同情心、正义感、奉献精神及对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热爱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

   3.为使学生灵活地适应社会变化,要使教育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为主的教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其个性,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以学校五日制的实施(2002年开始)为契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构学校的教育内容,要使学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并适合其终身学习和选择的需要;

   5.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基本能力和基础内容的学习;要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基础的原则出发,严格精选教学内容,转变以知识的量来衡量学生学力的学力观;

   6.改善学习指导和评价方法;必须改变从前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改进从知识的量上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重视对学习过程、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的评价;

   7.根据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善课程管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给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编制和实施课程的自主权。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设定“综合学习时间”

   这是此次课程调整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1989年设立小学综合课《生活课》(一、二年级开设,2课时/周)的基础上,新的课程计划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增加“综合学习时间”(参见表1、表2)。

文部省在指导要领的总则中指出,所谓“综合学习时间”不同于某个学科领域,它与各科教学、道德和特别活动相并列,是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开有机组成部分。

设定综合学习时间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日本社会国际化、信息化等新的变化,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有机会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关心社会的态度。

   因此,综合学习的目标是:

1.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解决向题和探究活动的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方向。

综合学习时间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综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社会福利、健康教育等。

综合学习的活动方式可采用体验大自然、志愿者活动等社会体验,观察和实验、参观和调查、发表和讨论、制作和生产活动等体验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也可采用小组学习或跨年龄的集体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

文部省还特别指出,在综合学习的具体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上,各地区、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与社区联手,努力创设和展开符合儿童兴趣和他们关心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方式要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

中小学综合学习的时间总时数为640—765节,约占总课时的8.7%。

其中小学为430节,每周为3课时,约占总课时的8%;初中为210—335课时,平均每周为2—3课时,约占总课时的9.3%。

这一改革使得原有课程结构的“三板块”(即学科、道德、持别活动)变成了“四板块”(即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综合学习)。

表1、小学课程的构成及教学时数的变化    (单位:

节)

      年级

分类

分类课时总计

 

 

 

 

语文

272(306)

280(315)

235(280)

235(280)

180(210)

175(210)

1377(1601)

社会

 

 

70(105)

85(105)

90(105)

100(105)

345(420)

算术

114(136)

155(175)

150(175)

150(175)

150(175)

150(175)

869(1011)

理科

 

 

70(105)

90(105)

95(105)

95(105)

350(420)

生活

102(102)

105(105)

 

 

 

 

207(207)

音乐

68(68)

70(70)

60(70)

60(70)

50(70)

50(70)

358(418)

图画

68(68)

70(70)

60(70)

60(70)

50(70)

50(70)

358(418)

手工

 

 

 

 

 

 

 

家庭

 

 

 

 

60(70)

55(70)

115(140)

体育

90(102)

90(105)

90(105)

90(105)

90(105)

90(105)

540(627)

道德

34(34)

35(35)

35(35)

35(35)

35(35)

35(35)

209(209)

特别活动

34(34)

35(35)

35(35)

35(70)

35(70)

35(70)

209(314)

综合学习

时间

 

 

105

105

110

110

430

学年课时

总计

782(850)

840(910)

910(980)

945(1015)

945(1015)

945(1015)

小学总计

5367(5785)

注:

①表中()里的数字为调整前课程计划(1989年颁布)的课时数。

②特别活动为班级(会)活动时间,课外活动时间不在表内。

③小学一年级一学年为34周,其余年级为35周。

④“道德”不在学科内。

表2、初中课程的构成及教学时数的变化   (单位:

节)

            年级

分类

分类课时总计

 

 

 

 

语文

140(175)

105(140)

105(140)

350(455)

社会

105(140)

105(140)

85(70?

05)

290(367.5)

数学

105(105)

105(140)

105(140)

315(385)

理科

105(105)

105(105)

80(105—40)

290(332.5)

音乐

45(70)

35(35—0)

35(35)

115(157.5)

美术

45(70)

35(35—0)

35(35)

115(157.5)

保健体育

90(105)

90(105)

90(105—40)

270(332.5)

技术、家庭

70(70)

70(70)

35(70—05)

175(227.5)

外语

105

105

105

315

道德

35(35)

35(35)

35(35)

105(105)

特别活动

35(35—0)

35(35—0)

35(35—0)

105(157.5)

选修课

0—0(105—40)

50—5(105—10)

105—65(140—80)

155—80(490)

综合学习时间

70(100)

70—05

70—30

210—35

学年课时总计

980(1050)

980(1050)

980(1050)

初中总计:

2940(3150)

注:

表中课时总计是按课时上下限的中间值计算的。

   

(二)削减课时,调整课时比例

   日本在新的课程方案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削减。

从表l、表2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的总课时数由原来的8935节减为8307节,共减课时628节,其中,小学的总课时数减少了418节,削减比例为7.2%;初中的总课时数减少了210节,削减比例为6.7%。

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学年削减课时70节,每周削减课时2节,削减率为7%。

随着总课时的削减,各学科的课时比例也有所变化。

(参见表3)

表3、调整前后课时比例变化情况

 

总课时

学科课时数

学科外课时数

 

课时数(节)

占课时比%

课时数(节)

占课时比%

课时数(节)

占课时比%

原5785

新5367

结果↘418

 

↘7.2

原5262

新4519

结果↘743

91

84.2

↘6.8

原523

新848

结果↗325

9

15.8

↗6.8

原3150

新2940

结果↘210

 

↘6.7

原2415

新2240

结果175

76.7

76.2

↘0.5

原735

新700

结果↘35

23.3

23.8

↗0.5

原8935

新8307

结果↘628

 

↘7

原7677

新6759

结果↘918

85.9

81.4

↘4.5

原1258

新1548

结果↗290

14.1

18.6

↗4.5

   注:

表中“原”表示1989年指导要领中规定的课时数;“新”表示1998年12月新公布的课程计划中的课时数:

“结果”表示课时对比结果。

↗和↘分别表示增加和削减课时数和课时比。

   总体上看,小学除生活课外,各学科课时均有所减少,学科总时数减少了743节,使学科时数的比例下降了6.8个百分点。

初中各学科课时均有所减少,学科共减课时490节,使原有学科课时比例减少了约l1.2个百分点;但由于外语从原来的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增加了315课时,使新的学科总时数变为2240节,因此,初中学科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变化不大,仅由原来的76.7%下降为76.2%,减少了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课程计划中学科以外的课时比例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总时数增加了290节,约占总课时的比例由21.7%上升为28.8%,增加了7.1个百分点。

在小学阶段,学科外的课时增加了325节,占总课时的比例上升了6.8个百分点。

在初中阶段;尽管从绝对数上看,学科外的课时由735节减为700节,课时有所减少,但从占总课时比例的情况看,还上升了0.5个百分点。

表面上由于外语课的调整,初中的选修课时有所减少,但根据文部省的意见,选修课时可以和综合学习时间打通使用,两者加起来为490课时,与原来的选修课时数相同,由于原选修课时中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外语课,所以实际上对于初中生来说,选修学习的时间是大大增加了。

   (三)精选课程内容

   适应周五日制学习和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此,课程改革就不仅仅需要削减课时,更重要的是要精简和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富有弹性。

   为此,他们提出的精选教学内容的原则是:

对那些在各学科中多数孩子理解上感到困难的内容,仅仅是结论性的知识和死记硬背的内容,各级学校、各年级、各学科之间重复的内容,在校外活动或今后生活中可以掌握的内容,采取删除、转向高年级或减轻分量的办法。

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显示,将于2002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计划中,各个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1.精简、删除了部分内容。

例如,小学语文课中删除了各年级的抄写、听写文章,五、六年级的改写文章等内容;社会科中删除了三、四年级“地区人们生活的变化”“地区人们的各种活动”等内容;算术学科中,删除了不等式(二年级)、多位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三一五年级);带分数的计算(四一六年级)、四边形的相互关系(四年级)、梯形和多边形的面积(五年级)、丈量法的构成、度数分布、比值等(六年级)。

初中社会科中,删除了“文艺复兴”“和欧洲世界、伊斯兰世界的接触”等内容;数学中删除了平行、旋转移动和对称移动(初一),近似值、二进位法(初二),平方根表(初三);理科中删除了不同溶质水溶液的差别(初一),信息手段的发展(初三),气候图的制作(初二)等。

   将内容按年级做重点安排。

这是精选课程内容的重要一环。

例如,语文中正确发音阅读为小学低、中年级的重点,弄清文章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年级的重点,能理解人物的情感为高年级的重点。

   2.降低难度,上调了部分内容。

例如,小学社会科,五年级的人口分布、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等内容调整至中学;四年的日本国土状况上调至五年级。

算术中,时间的读法、两位整数的加减法等由一年级调至二年级,图形的组合、图形的对称、缩小和放大图形、应用题(五年级)、柱体和锥体的体积、表面积、比例和反比例(六年级)等内容均调至中学。

理科中将三年级的“空气和水的性质”调到四年级,四年级“平衡物的重量”“流动水的作用”调到五年级。

初中理科向高中上调的内容较多;如力和弹簧的伸长、质量和重量的差异、水的加热和热量,月球、地球和行星的表面、不开花的植物(初一),交流和直流、真空放电、无脊椎动物(初二),遗传的规则性、电池、生物的进化、工作和工作效率(初三)等,均移至高中。

   经过删减和调整,各学科的内容得到了简化,各年级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突出了教育课程审议会强调的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和满足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以小学算术科为例(见表4)。

表4、小学算术学科调整后的内容

年级

A.数和计算

B.量和计量

C.几何图形

D.数量关系

一年级

1.整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1,2位数)

2.整数的加法、减法(1位数)

3.数数的方法

1.长度的比较

1.物体的形状

 

二年级

1.整数的表示方法(3,4位数)

2.整数的加法、减法(2位数)

3.整数的乘法和乘法口诀表(1位数)

1.长度的单位

2.时间的读法*

1.物体的形状

(三角形、四边形)

 

三年级

1.整数的表示方法(万以内)

2.整数的加法、减法(3位数)*

3.整数的乘法(2位数)

4.整数的除法(除数是1位数)

5.珠算

1.长度,容积和重量的单位**

2.长度的计量

3.时间的计算*

1.箱子的形状

(正方形、长方形、直角三角形)*

1.表和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

1.整数的表示方法(亿,兆)

2.近似数(四舍五入)

整数的除法(除数是2位数)

3.小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4.小数的加减法(1位小数)

5.分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1.面积的含义和单位

(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2.角的大小

1.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角*

圆*

1.表和折线统计图

2.四则混合的式子,

带()的式子

3.资料的分类整理

五年级

1.奇数和偶数

2.整数、小数的记数法

3.小数的乘、除法(1位小数)

4.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5.近似数的计算(和、差)*

1.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面积

1.直线的平等和垂直

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

图形的基本性质

圆周率的意义

1.四则运算的性质

2.百分比

3.圆形统计图、分层统计图

4.检查数量关系的方法

六年级

1.约数和倍数*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分数的乘、除法

4.近似数的计算(积、商)*

1.三角形、平行四边的面积*

2.体积的含义和单位、计算*

3.速度的计算*

1.立方体、直方体**

简单的棱柱、圆柱

1.简单的比

2.比例图

3.平均

   注:

此表依据1989年学习指导要领和新学习指导要领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表中带*的项目均为由低一个年级调上来的内容,带**的为由低两个年级调上来的内容。

三、日本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课程改革旨在全面关注儿童发展

   日本在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新背景下,重新探讨和认识学校教育的功能,并以此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教育课程审议会反复强调,课程是构成学校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必须按照儿童发展的需要来考虑课程改革,以便为所有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校生活的幸福。

   怎样的学校教育才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教育课程审议会认为,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孩子的教育环境更加多样,在多种教育环境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

学校教育要有助于学生成长,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

它是一个使学生愉快成长的场所,可以满足并发展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场所;教师的教学生动、易懂,允许学生在不懂时说出来,视学生犯错误为合情合理的事,在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使学生在充满友爱气氛的班级中自由地发挥能力。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学科教学,每个儿童都可以在和老师、同学的相互学习的活动中,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受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切实感受自我实现的喜悦,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最重要的。

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在于学校生活的全部,即学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在各学科教学中、课间休息时间、下课或放学后和同伴们在一起的自由活动或游戏、兴趣小组活动、阅读以及一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等等,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理想学校教育”也是我们构建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学校教育首先要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健康,要发展每个学生的独特价值;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是一个整体,课程内学习和课程外学习同样需要关注孩子的主体性;学校课程应当是宽松的,富有弹性的;等等。

这就是日本特别倡导的新学校教育观和课程观,它集中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是日本对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异化现象的反思。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发展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