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36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docx

耳鼻喉期末参考复习资料全版

[解剖和生理]


[耳]


1、试述外耳道的长度及分部。

(外耳道全长约2.5~3.5cm,分为软骨部和骨部,软骨部位于外侧1/3,骨部位于内侧2/3。

二部的交界处较窄,称为外耳道峡部。

)


2、试述外耳软组织的临床特点。

(外耳道的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甚少,和软骨膜,骨膜粘连较紧,故炎症时疼痛较剧。

软骨部皮肤有毛囊,富有皮脂腺,耵聍腺,易发生炎症或疖肿。

3、中耳包括哪几部分?

(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四部分)


4、鼓室内容物有哪些?

(鼓室内容物有听骨、肌肉、韧带和神经。

)


5、鼓室依据什么解剖标志分为哪三部分?

(鼓室依鼓膜紧张部上下缘水平,分为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三部分。

)


6、试述鼓室六壁的解剖标志。

(上壁有岩鳞裂;下壁借薄层骨板和颈静脉球分隔;前壁有鼓膜张肌半管和咽鼓管半管;后壁有鼓窦入口;内壁的中央隆起为鼓岬,其后上方有前庭窗,向内和前庭阶相通,后下方有蜗窗,向内通内耳的鼓阶。

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面神经管突;外壁大部分为鼓膜。

)


7、为什么2岁以内的婴幼儿患中耳炎容易引起颅内并发症?

(2岁以内婴幼儿鼓室盖上的岩鳞裂未闭,故中耳炎可循此进入颅内,引起颅内并发症。

)


8、鼓膜的正常标志有哪些?

(光锥、鼓脐、锤骨柄、锤骨短突、前后皱襞、松弛部和紧张部)


9、听骨链是由哪几块听骨连结而成的?

(由锤骨、砧骨、镫骨互相连结而成。

)10、鼓室内的肌肉有哪些?

(鼓膜张肌、镫骨肌)

11、试述咽鼓管的长度及分部。

(咽鼓管全长约35mm,外1/3段为骨段;内2/3段为软骨段。

)


12、婴幼儿的咽鼓管有何特点?

(婴幼儿鼓口和咽口几近水平,且管腔相对较宽,较短,是易患中耳炎的重要解剖因素。

)


13、支配咽鼓管开放的肌肉有哪些?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
14、根据乳突的气化程度,可分为哪三型?

(根据乳突的气化程度可分为气化型、硬化型、板障型。

)


15、骨迷路分为哪三部分?

(骨迷路分为前庭、半规管、耳蜗三部分。

)


16、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液在哪里相通?

(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液在蜗孔相通。

)


17、膜迷路分为哪四个部分?

(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四个部分)


18、人类的听觉感受器叫做什么?

[螺旋器(柯替氏器Cortis)]
19、供应内耳的动脉是什么动脉?

(内听动脉)



[鼻]


1、鼻包括哪三部分?

(鼻包括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


2、外鼻的支架包括骨性支架和软骨性支架二部分,骨性支架和软骨性支架分别由哪些组织构成?

(骨性支架由鼻骨、上颌骨鼻突,额骨鼻突构成。

在鼻骨的下缘和上颌骨鼻突之间,共同形成梨状孔。

软骨性支架由鼻外侧软骨,大翼软骨,小翼软骨和籽粒软骨、鼻中隔软骨组成。

)


3、外鼻的软组织特点如何?

(外鼻上端骨部的皮肤较薄,皮下组织较松,故有一定的活动度。

软骨部尤以鼻尖、鼻翼、鼻前庭的皮肤较厚,和皮下组织粘连较紧并富有汗腺、皮脂腺、腺口大,易形成粉刺、痤疮和鼻疖,亦是酒渣鼻的好发部位。

)


4、外鼻的静脉回流特点如何?

(外鼻的静脉回流有二条途径:

一是经面静脉汇入颈外静脉,二是由内眦静脉经眼上静脉、眼下静脉,向内汇入颅内的海绵窦。

由于面部静脉无辨膜,故炎症处理不当,易向颅内扩散。

)


5、鼻腔分为哪二部分?

(鼻腔分为鼻前庭和鼻腔本部二部分)


6、鼻腔中最窄处叫做什么?

(鼻腔中最窄处叫做鼻内孔(鼻阈))


7、鼻中隔由哪些组织构成?

(鼻中隔由前部的鼻中隔软骨,后部的筛骨垂直板和下部的犁骨组成。

)


8、鼻中隔前下方有一动脉丛叫做什么?

主要由那几条动脉汇集而成?

(在鼻中隔前下方有一动脉丛叫做黎氏动脉丛(Little's)。

主要由筛前动脉、筛后动脉、腭大动脉、上唇动脉汇集而成。

)


9、鼻腔的外侧壁有几个鼻甲?

几个鼻道?

(鼻腔的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鼻甲?

上中下三个鼻道。

)


10、下鼻道的前端有什么开口?

后段的静脉丛叫做什么?

【下鼻道的前端有鼻泪管的开口,后段粘膜血管丰富,其血管由静脉形成鼻─鼻咽静脉丛(Woodnuff,吴氏血管丛),常为循环系统病变而致鼻咽血管丛的出血部位。

】


11、鼻腔粘膜分为哪二个区域?

各自的上皮结构有何不同?

(鼻腔粘膜分为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

嗅区粘膜:

为中鼻甲游缘以上的粘膜,占1/3,由假复层无纤毛的柱状上皮组成。

呼吸粘膜:

为中鼻甲游缘以下的粘膜,占2/3,主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大部)和少量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前庭后)构成。

)
12、鼻窦按其解剖位置有几对?

(鼻窦按其解剖位置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4对。

)


13、鼻窦按其窦口的开口位置分为哪二组?

(按其窦口的开口位置分为前组(开口于中鼻道)和后组(开口于上鼻道及蝶筛隐窝)二组。

)


14、鼻窦中容积最大的一对鼻窦叫什么?

(上颌窦)


15、前组和后组鼻窦分别包括哪些鼻窦?

(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


[咽]


1、咽分为哪三部分?

(咽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

)


2、鼻咽癌的好发于鼻咽的哪里?

(鼻咽癌的好发于鼻咽侧壁的咽隐窝。

)


3、鼻咽癌可循何处侵入颅内?

(鼻咽癌可循颅底的破裂孔侵入颅内。

)


4、咽峡由哪些结构组成?

(咽峡由悬壅垂、舌根、软腭和前后弓组成。

)


5、咽异物常易停留在什么部位?

(咽异物常易停留在会厌豀和梨状窝。

)


6、咽壁的构造由内而外分为哪几层?

(咽壁由内而外分为粘膜层、腱膜层、肌层、筋膜层4层。

)


7、咽淋巴内环由哪些淋巴组织互相连结而成?

(咽淋巴内环由咽扁桃体(腺样体)、腭扁桃体(简称扁桃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互相连结而成。

)


8、咽淋巴外环由哪些淋巴组织组成?

(咽淋巴外环由咽后淋巴结、颌下、颏下、舌下及椎淋巴结等组成。

)


9、什么是咽淋巴中最大的淋巴组织?

(腭扁桃体是咽淋巴中最大的淋巴组织。

)[喉]


1、喉由哪些组织构成?

(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组织和粘膜组成。

)
2、软骨共11块,包括哪些软骨?

(包括单块的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状软骨、楔状软骨、麦粒软骨。

)


3、喉部的什么标志是男性成人的特征之一?

(喉结是男性成人的特征之一。

)
4、喉部最大的软骨是什么?

(喉部最大的软骨是甲状软骨。

)


5、确定喉中线位置的重要解剖标志是什么?

(确定喉中线位置的重要解剖标志是甲状软骨上切迹。

)


6、喉和气管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是什么?

(环状软骨)


7、喉的肌肉可分为哪二群?

(喉的肌肉分为喉外肌和喉内肌二群。

)


8、喉内肌分为哪二组?

(喉内肌分为内收肌和外展肌二组。

)


9、喉的内收肌主要有哪些肌肉?

作用如何?

(喉的内收肌主要有环甲肌、甲杓肌、环杓侧肌、杓间肌。

作用是关闭声门、和吞咽、发声有关。

)


10、喉的外展肌主要有哪些肌肉?

作用如何?

(喉的外展肌只有环杓后肌,作用是开大声门。

)


11、会厌的哪一面粘膜下较疏松,容易发生炎症,导致水肿?

(会厌的舌面粘膜下较疏松,容易发生炎症,导致水肿。

)


12、喉腔的分部如何?

(喉腔由室带、声带将其分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三区,声带和室带之间形成喉室。

)


13、室带又叫做什么?

(室带又叫假声带。

)


14、哪一区粘膜下组织疏松,富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炎症时易发生肿胀,水肿,导致喉阻塞?

(声门下区。

)


15、呼吸空气进出的最狭窄处在哪里?

(呼吸空气进出的最狭窄处在声门裂。

)16、喉的神经由第几颅神经分出?

有哪几支?

(喉的神经由第10对颅神经分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二支。

)


17、两侧喉返神经的径路如何?

有何临床意义?

(两侧喉返神经的径路不同,右侧在右锁骨下动脉前方由右迷走神经分出向下、后绕锁骨下动脉,左侧在主动脉弓前由左迷走神经分出,绕主动脉弓下方,两侧喉返神经再沿气管食管沟上行至环甲关节的后方进入喉内。

因此左侧径路较长,受病变的机会常较右侧为多。

)[生理]


1、耳的主要生理有哪些?

(耳的主要生理有二:

一是听觉功能,二是平衡功能。

)2、人类的听觉范围和语言频率是多少Hz?

[人类的听觉范围在16(20)~20000Hz之间,儿童可听到24000Hz。

常用的范围为1000~3000Hz(语言频率)。

]3、声波传入耳的途经有二,分别是什么?

(声波传入耳的途经有二:

分别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


4、外耳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外耳的生理功能有①集音作用、②定位作用、③增益作用、④保护作用。

)


5、咽鼓管的作用是什么?

(咽鼓管的作用有二:

①维持中耳的气压平衡,②排液作用)


6、半规管是感受什么方式的运动刺激的?

(三个规管互相垂直,两侧相对,故能接受任何方向的角加速运动(旋转运动)。

)


7、耳石器是感受什么方式的运动刺激的?

(耳石器位于椭圆囊斑(水平面)和球囊斑[垂直面]的耳石膜上,主要接受加减速运动(包括地心引力)的刺激,故当身体在向任何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时,耳石器上的耳石均可产生堕性位移,刺激内耳毛细胞,生产神经冲动。

)


8、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呼吸、嗅觉、共鸣三大作用。

其中呼吸功能又包括空气滤过作用,清洁作用,防御作用,温度的调节,湿润作用)


9、咽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咽的生理功能有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味觉功能、语言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调节中耳的气压平衡)


10、喉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喉的生理功能有呼吸功能、发音功能、防御保护功能、屏气作用、心血管反射)


[中耳炎]


1、脓耳的证候特征如何?


急发者,以耳痛逐渐加重、听力下降、耳内流脓为主要症状;
全身可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症状;
小儿急性发作者,症状较重,可见高热并伴有呕吐、泄泻或惊厥。


鼓膜穿孔流脓后,全身症状缓解。

病久者,主要表现为耳内反复
流脓或持续流脓、听力下降。

2、鼓膜的正常标志有哪些?


正常鼓膜标志:

鼓膜前上部有一灰白色小突起名锤骨短突;锤骨柄之影称锤纹,
自锤骨短突向下,微向后到鼓膜中部,呈白色条纹状;在锤骨柄末端鼓膜成一浅凹,名鼓脐;
自锤骨柄末端向下向前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
在锤骨短突前、后皱襞以上的部分为鼓膜松弛部,前、后皱襞以下为鼓膜紧张部。


鼓膜分为四个象限,中耳有病变时,鼓膜的正常标志即消失。

3、什么是灯塔征?


鼓膜穿孔时,在鼓膜上见有闪光点,脓液从该处搏动溢流出


4、脓耳应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耳疮、耳疖、大疱性骨膜炎


5、中医学将“耳”称为?

窗笼,听户,龙葱


6、中耳炎的分类?

中耳炎(耳胀、耳闭、脓耳)
分类:

(一)分泌性中耳炎(耳胀、耳闭)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耳胀)
1)分泌性漏出性中耳炎
2)浆-黏液性
2、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耳闭)
胶耳(黏连性中耳炎)


(二)化脓性中耳炎(脓耳)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实证脓耳)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虚证脓耳)
1)慢性单纯性中耳炎(非危险型)
2)慢性骨疡型中耳炎(非危险型)
3)胆脂瘤型中耳炎(危险型)



7、“耳胀”属于中医学什么范畴?


耳胀-发病急,常有听力下降,所以古代属中医学“卒聋”范畴,又多因风邪侵袭所致,故又属中医学“风聋”范畴。

8、“耳闭”属于中医学什么范畴?


属”气闭耳聋”范畴。

儿童多见,是儿童致聋主要原因


9、咽鼓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调节中耳腔内外的压力平衡;排泄中耳腔内的分泌物(中耳廓清作用)


11、请解释“自听过响”和“韦氏错听”
自听过响:

听外界声音虽觉较轻,但听自己说话声很响,惟欠清晰,吞咽时耳内有响声。


韦氏错听:

嘈杂环境中,听觉反比平时好,又称闹境反聪。

12、鼓膜内陷的特点是什么?


光椎变形、缩短甚至消失,锤骨柄缩短并向后上移位,锤鼓短突突起明显


13、古代医家又将脓耳称为?


耳疳、聤耳、耳底子、耳湿、耳痈、耳中生毒、14、致病菌进入鼓室的途径有哪些?


咽鼓管途径
鼓膜途径(外耳)
血行感染

15、婴幼儿的咽鼓管特点如何?

婴幼儿咽鼓管相对较短、平、宽


16、为何2岁以内婴幼儿中耳炎患者易引起颅内并发症?


因岩鳞裂在两岁以内未闭,一但罹患化脓性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感染常可循岩麟裂进入颅内,引起颅内并发症。

17、虚证脓耳的共有症状有哪些?


长期耳流脓、耳聋和鼓膜穿孔。

18、简述三型虚证脓耳的不同点?


单纯型:

病变仅及黏膜,相当于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脓耳。

耳流脓为间歇性,分泌物为黏液性或粘脓性,无臭味,量多而稀;检查见鼓膜紧张部穿孔大小不定或肾形穿孔(中央性穿孔)
骨疡型:

病变侵及鼓室实质、听小骨,发生骨疡,相当于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脓耳。

持续性流脓,量少而稠间混血丝,有臭味;检察见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常有肉芽增生。


胆脂病型:

病变侵及上鼓室鼓窦,相当于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脓耳。

流脓呈持续性;耳分泌物量少,有时完全无脓可见,但有薄痂覆于鼓膜穿孔处。

分泌物恶臭;检查见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边缘性穿孔,分泌物中见有白色的上皮屑


19、请解释中央性穿孔、边缘性穿孔和灯塔征
中央性穿孔:

穿孔周围有残余性鼓膜
边缘性穿孔:

波及鼓环或股切迹,在穿孔的某一处无残余性鼓膜作其边缘
灯塔征:

鼓膜穿孔时,在鼓膜上见有闪光点,脓液从该处搏动溢流出


20、龙胆泻肝汤的方药组成?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舄、车前草、木通、当归、生地、甘草、柴胡


21、使用粉剂吹耳的注意点是什么?

清洁耳道,用量宜少,用于穿孔较大者
22、使用石炭酸甘油的注意点是什么?


穿孔后禁用(穿孔后用会和细菌反应生成碳酸,具腐蚀性),用3~5天后停用


23、常见的脓耳变证有哪些?

分别相当于西医学的什么疾病?


脓耳病人常见变证有:


1.耳根毒:

相当于西医的“耳后鼓膜下脓肿”
2.脓耳口眼歪斜:

相当于西医的因化脓性中耳炎所致的“耳源性面瘫”
3.黄耳伤寒:

相当于西医耳炎颅内并发症(多死于脑疝),严重阶段包括硬脑膜外脓肿、脑脓肿(以颞叶脓肿多见)、脑膜炎及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23、耳胀、耳闭的发病常和哪些因素有关?


耳胀耳闭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耳胀多为病之初起,多由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
耳闭多为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由邪毒滞留而致,和脏腑失调有关。

24、耳胀、耳闭应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应和鼻咽癌、脓耳等疾病相鉴别。


25、脓耳的分型论治如何?

(分型、治则、用方)
外邪侵袭,壅遏耳窍;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A.风寒偏重者,疏风散寒,宣肺通窍:

荆防败毒散
B.风热外袭者,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银翘散加减
肝胆湿热,熏蒸耳窍:

清肝泻火,利湿通窍;龙胆泻肝汤加减。


湿浊之邪,停聚耳窍:

健脾化浊,利湿通窍。

参苓白朮散加减。


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型:

行气活血,通窍开闭。

通窍活血汤加减


26、对脓耳病人要密切观察哪些症状的变化?


密切观察耳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

若脓液突然减少或停止,并有剧烈耳痛、头痛、发热、发冷、眩晕、恶心、呕吐、神智改变等,说明脓耳邪毒炽盛,脓液流窜,邪毒扩散,有变证的可能


[耳鸣耳聋]


1、何谓重听?

何谓耳聋?

一般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耳聋”
重听—在一般情况下能听到对方提高的讲话声
耳聋—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


2、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儿童的高频听阈?

语言频率区范围?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16(20)—20000Hz,儿童对高频可听到24000HZ左右。

语言频率区在500(1000)—3000Hz之间。

3、4、耳鸣、耳聋的分类?


按耳鸣的性质可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耳鸣;按临床可能发病部位分为鼓部、岩部和中枢性神经性耳鸣;从耳鼻喉科来分,可分为传音性耳鸣和神经性耳鸣两类
按病变性质,耳聋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按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音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5、耳聋的分度?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4年公布的耳聋标准,以500Hz、1000Hz、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耳聋可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度聋五级。


轻度聋:

听力损失在26-40dB;
中度聋:

听力损失在41-55dB;
中重度聋:

听力损失在56-70dB;
重度聋:

听力损失在71-90dB;
极度聋:

听力损失>90dB


6、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如何?


耳鸣耳聋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亦或瘀血、痰饮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所致。

可分为:


外邪侵袭,上犯耳窍
肝火上炎,燔灼耳窍
痰火郁结,壅闭耳窍
气滞血瘀,闭塞耳窍
肾脏亏损,耳窍失养
气血亏虚,耳窍失养


7、耳聋的音叉检查结果如何?


正常传音性聋感音性聋混合性聋
气导骨导比较试验(Rinne式试验)气导>骨导(+)气导(缩短)>骨导(轻度)
气导=骨导(中度)
气导<骨导(-)(重度)气导>骨导(弱阳性)弱阳性或(弱)阴性
骨导偏向试验
(Weber式试验)正中偏向患耳偏向健耳不定
骨导比较试验
(Schwabach式试验)等于正常(相等)大于正常(延长)小于正常(缩短)缩短或近于正常




8、耳聋的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如何?


感音神经性聋—气导骨导均同时损失,骨导曲线和气导曲线接近,或互相吻合,各频率听阈相差较多,听力曲线呈渐降型或陡降型,高频听力损失较重,严重者听力曲线或为岛状或全聋
单纯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以低频为主,最大损失不超过60dB,听力曲线呈上升型,骨导听力正常,存在气骨导间距。

气骨导间距如大于40dB以上多提示听骨链的损害。


混合性聋—气骨导均有下降,骨导曲线下降,气导曲线又低于骨导曲线,存在气骨导间距。

9、各型耳鸣、耳聋的证候特征如何?


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

突起耳鸣,声如吹风,听力下降,或伴有耳胀闷感+感冒症状
肝火上炎,燔灼耳窍型:

耳鸣如闻潮声或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耳鸣耳聋突发加重,伴肝胆火热症状
痰火郁结,壅闭耳窍型:

耳鸣耳聋,鸣声粗宏,持续不歇,耳中胀闷,头重头昏+痰热之证
气滞血瘀,闭塞耳窍型:

耳鸣耳聋,病程可长可短。


肾脏亏损,耳窍失养型:

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安静时较甚,听力逐渐下降+肾精亏虚症状
气血亏虚,耳窍失养型:

耳鸣耳聋,劳而更甚,或在蹲下站起时较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气血亏虚症状


[耳眩晕]


1、在中医文献中眩晕还有哪些别称?


眩运、眩冒、旋晕、头眩、掉眩、脑转、风眩、风头眩、头晕、昏晕


2、西医学的哪些内耳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迷路炎


3、耳眩晕的特点是什么?


眩晕多突然发作(视物旋转)
持续时间不长,间以缓解期,一般数分钟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周
眩晕高潮时可见自发性眼震,有快慢相,方向固定。


多伴有耳蜗症状和体征,听力检查呈感音性聋
常伴植物神经症状和体征
无意识丧失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可伴有耳内作胀4、耳眩晕的病因病机如何?


以脏腑内伤所致,已肾脾之虚居多,又有风火、痰浊等不同因素之兼杂,其病根属虚,病像属实,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可分为:


1)风邪外袭,上扰清窍
2)痰浊中阻,蒙蔽清窍
3)气血瘀滞,闭塞耳窍
4)肝阳上亢,扰乱清窍
5)肾精亏虚,髓海不足
6)气血不足,耳窍失养


5、眩晕的发作和哪些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和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虚者多在肾脾,实者多在肝


6、耳眩晕应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应和类眩晕、中枢性眩晕相鉴别


7、如何鉴别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


眩晕中枢性周围性
程度较轻,可逐渐加重较重
持续时间较长,数天至数月较短,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耳蜗试验常正常常异常
脊髓反射倒向病侧不稳
中枢N系统疾病常有常无
体位试验时自发性眼震
潜伏期无有(2~10秒)
持续时间长(>1分钟)短(<1分钟)
眼震的方向单一(常为旋转性背离病患侧)多向(随体位不同而异)
适应性无(无易疲劳)暂时性(易疲劳)



8、对眩晕病人的问诊要问哪些内容?


详细询问病史:


眩晕的类型
眩晕时间的长短
是否和头位有关系
有无耳蜗症状
是否丧失知觉
是否有精神紧张和疲劳史
有无颅外伤史、感冒史以及耳毒性药物中毒史、耳流脓史


9、耳眩晕的辨治思路如何?


疏风散邪、涤痰熄风、活血祛瘀、平肝潜阳、补肾填精、益气健脾为内治法。

配合针灸等局部治疗。

10、各型耳眩晕的诊治原则及选方如何?


风邪外袭,上扰清窍——数分散邪、清利头目——桑菊饮
痰浊中阻,蒙蔽清窍——健脾燥湿、涤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
气血瘀滞,闭塞耳窍——活血祛瘀、通窍活血——通窍活血汤
肝阳上亢,扰乱清窍——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
肾精亏虚,精血不足——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杞菊地黄汤
气血不足,耳窍失养——补益气血、健脾安神——归脾汤


8、西医学治疗耳源性眩晕用哪几类药物?

抗胆碱类药、镇静剂、血管扩张剂、维生素


9、耳源性眩晕的预防和调护应注意什么?


心理疏导
发作时卧床休息,防止起立时因眩晕而跌倒
卧室内保持极度安静,光线尽量暗些,但空气要流通,不宜过于温暖
避免过度劳累,情致要开朗


[鼻窒]


1、鼻窒在历代文献中又有什么名称?

鼻塞、鼻齆、齆鼻


2、“鼻窒”一名,首见于何书?

素问·五常政大论


3、鼻窒的中医病机(分型)如何?


肺经蕴热,壅塞鼻窍
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邪毒久留,气滞血瘀


4、鼻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鼻塞


5、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如何鉴别?


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
肉眼所见黏膜肿胀,表面光滑,湿润,暗红色黏膜及鼻甲骨肥大,鼻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色苍白,淡红或紫红
探针触诊柔软,富弹性,轻压呈凹陷,探针离开后立即恢复有硬实感,触之不现凹陷,或虽呈凹陷但不易立即恢复
对麻黄素局部涂用的反应黏膜很快收缩黏膜不收缩,或收缩很少


6、鼻窒应注意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鼻渊、鼻息肉


7、鼻窒的辨治思路如何?


本病多由邪滞鼻窍所致,治疗时根据病机不同,可分为清热宣肺通窍、益气散邪通窍、行气活血通窍等


8、鼻窒的中医治疗如何(分型、治法、方药)?


肺经蕴热,壅塞鼻窍─清热散邪,宣肺通窍─黄芩汤
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补益肺脾,散邪通窍
肺气虚为主─温肺止流丹;脾气虚为主─补中益气汤;
易感冒者─合用玉屏风散
邪毒久留,血瘀鼻窍─行气活血,化瘀通窍─通窍活血汤


[鼻渊]


1、鼻渊一病,最早记载于何书?

《素问·气厥论》


2、历代对鼻渊有何称呼?

脑漏、脑渗、脑崩、脑泻、历脑、控脑痧


3、鼻渊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多由于脏腑失调,邪犯鼻窍,或邪热气盛,湿热蕴结,困结鼻窍,或脏腑虚损,鼻窍失养,运化失职,痰浊凝聚鼻窍而发病,分为:


外邪侵袭,循经犯鼻
胆腑郁热,移脑犯鼻
肺经郁火,壅遏鼻窍
脾胃湿热,蒸灼鼻窍
肺气虚寒,邪滞鼻窍
脾气虚弱,鼻失温养


4、引起鼻渊的致病菌以哪些为多见?


化脓性球菌多见,其次为杆菌,大多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