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40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docx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

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市基本情况和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市基本情况  

  **市位于**省西南部,因濒临而得名,东邻,北连,西接,与交界,国境线长290.79公里。

辖一区七县,总人口238万人,有彝、佤、拉祜、傣、布朗等25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其中:

山区面积占97.5%。

**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中国佤文化荟萃之地,**重要的蔗糖和酒业生产基地。

  

  二、**市烤烟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有计划种植烤烟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但得到真正持续健康发展始于“十一五”期间。

到XX年,全市完成烟叶生产收购27万担,烟农户均收入9416元,平均亩产量2.90担,平均亩产值1896元,实现烟叶税3875万元。

  

  XX年,**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快新烟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新烟区开发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坚持以新烟区开发为载体,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为契机,以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和基地单元建设为动力,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质量水平和特色规模水平为目标,坚持“四位一体”的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新烟区,着力将**新烟区打造成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先行区、特色优质烟叶展示区。

全市县个乡个村户农户种植烤烟,共签订烟叶生产种植收购合同份,签订种植面积万亩,户均种植面积亩,合同收购量万担。

烤烟产业正在发展成为**继蔗糖、茶叶、畜牧、核桃、矿电产业之后的又一重要新兴产业。

  

  三、**新烟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四个新烟区之一,**的新烟区建设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

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以建设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为突破口,按照大典型、大样板、大合作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加快新烟区建设步伐。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强保障。

**市委、市政府把新烟区开发建设作为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和时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烤烟产业发展的系列文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新烟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烤烟生产办公室,各县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责任人的烤烟产业发展领导机构,为强势推进全市新烟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合理确定目标,科学编制规划。

**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提出全市新烟区开发建设的总体发展要求是:

到XX年,全市建成渠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保护制度健全、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制度落实、用养结合、相对连片、粮烟协调发展的高稳产农田150万亩以上,全市烟叶收购总量达到150万担以上,实现烟农收入10亿元以上,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以上。

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烟叶品牌。

  

  突出山区特色,推进六大工程。

按照“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市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围绕山区作文章,突出培育津巴布韦烟叶为重点,在建设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全面推进烟水、烟田、烟路、育苗工场建设、烘烤、信息化六大工程建设;在开展5000亩“与津巴布韦烟叶比较研究”的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示范。

  

  **市委、市政府结合全市山区面积大的实际,创新建设思路,提出了“小斑制规划,井田式建设”的建设思路和“九个有”的建设标准,实现了新烟区建设与中低产田地改造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实现综合配套烤房、烟水工程、机耕路、农机具等设施,整体规划,一步到位配套建设,做到了当年建设,当年发挥效益。

  

  健全六大体系,提高生产水平。

按照新烟区建设要求,**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围绕基地单元建设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各工业厂商深度介入,充分利用工业厂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和资金优势,结合**实际,健全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烘烤、收购服务、烟农培训和科技、风险防范保障、工商合作基地建设六大体系。

将新烟区打造成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先行区、特色优质烟叶展示区  

  今年,我市把新增15.4万担计划全部安排落实到新发展的区域,坚持以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为动力,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以提升**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重点骨干品牌原料保障能力为目标,努力打造优质特色“”品牌。

全市特色烟示范基地选在烤烟种植水平相对较高、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项目示范区全部选择100%的轮作地块种烟  

  突出烟农主体,改革生产方式。

围绕“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烟叶工作重点,创新生产组织形式。

发挥“一体两会”和村民自治的作用,充分调动烟农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烟农内在动力,形成内在发展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从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和烟农增产增收出发,通过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烟叶种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主体,推进烟叶种植的规模化,经营的集约化,使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

  

  健全完善机制,推行专业服务。

按照“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要求,针对烤烟生产关键环节,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成立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中心,提供全面的专业化服务,做到覆盖烟叶育苗、生产、烘烤、收购全过程,覆盖全体烟农。

成立以乡政府为主导的专业化服务中心,平衡专业化服务收费,保障专业化服务社的正常运转和维护烟农利益。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建设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加大建设“六大工程”、建立健全“六大体系”,加快发展“三种组织形式”,健全完善“四种专业化服务”,为**市整体推进新烟区开发建设工作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路子。

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全市烤烟生产条件,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全市烤烟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引进优良品种,打造特色品牌。

结合**独特的光照、温度、土地资源和生态优势,瞄准津巴布韦优质烟叶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加大津巴布韦品种引进力度,扩大KRK26品种种植面积,积极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入做好新烟区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比较项目研究,提升我市烟叶质量水平。

目前,津巴布韦KRK26品种田间长势良好,经津巴布韦专家实地查看,得到一致肯定。

  

  加强工商合作,共建优质基地。

**以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和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强与烟草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地方出力、企业出资、科研机构出智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特色优质烟叶基地。

经过工、商、研共同分析研究,开发两大特色烟叶生产区:

一是东北部澜沧江流域中海拔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区。

主要是东北部区域,海拔在1400~1800米之间,规划种植面积90多万亩,种植烤烟90万担以上。

主要生产“清甜香型”风格特征突出的特色优质烟叶,为集团等国内重点工业企业的主要骨干品牌提供优质原料。

二是西南部南汀河流域低海拔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区。

主要是南汀河流域流经的四县,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平坝和丘陵,规划种植面积80多万亩,种植烤烟80万担以上。

主要种植津巴布韦引进品种,配套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以生产相似津巴布韦风格特色优质烟叶原料为主。

目前,**市中烟工业公司、与叶有限责任公司、与烟草集团、与中烟工业公司、与**省进出口公司战略合作进展顺利,各烟草有关企业深度介入,派员驻点,参与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和基地建设,工商合作初见成效。

特别是今年我市核心示范区种植成功的津巴布韦引进品种KRK26,得到了国家、省烟草专卖局和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四、**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要经验  

  领导重视是关键。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烟草专卖局把我市列为新烟区建设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烟区建设与发展工作,和时研究出台了加快烤烟产业发展的意见,市、县、乡三级联动,成立了相应的新烟区开发建设领导机构,全市上下实行烤烟产业发展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市政府与各县政府签订了烟叶生产责任书,对各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进行考核,并把烤烟产业发展列入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督查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和成员年度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强势推进全市新烟区开发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科学规划是基础。

抽调专门力量,科学规划烤烟产业,制定了《**市烤烟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严格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烟区基础设施的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烟田和烟区基础设施。

把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同中低产田地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项目和资金,科学规划烤烟产业,使其发挥更好的效益,为烤烟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

  

  主体作用是核心。

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新烟区之一,**市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提高发展烤烟产业的认识,坚定发展烤烟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广大烟农从种烟中得到了实惠,种烟村镇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农村县、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烤烟产业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烟农从“你们要我种烟”变为“我们自己要求种烟”,烟农的主体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烟草行业干部、技术员、烟农对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科技意识得到提高,为**下一步新烟区开发、烤烟生产示范和整体生产水平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

  

  示范带动是榜样。

今年,**市在认真学习XX年省内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把云县爱华、耿马勐撒和临翔博尚3个镇列为试点,通过大典型、大样板、大合作布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建设了3个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区按照六大工程、六大体系、三种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四种专业化服务的要求全面实施,3个核心示范区建设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区,为全市新烟区的发展树立了榜样,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整合项目是保障。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资金投入压力大,市委、市政府在积极争取国家、省烟草专卖局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弘扬“坚韧拼搏、求实开放、团结和谐、创新超越”的**精神,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整合烟草、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水利、交通、扶贫、科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新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截止目前,全市共整合政府部门项目、烟草企业资金达1.7亿元,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3970件,为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技术队伍是支撑。

围绕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按照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以市级烟草部门为核心,县级烟草部门为龙头,乡村烟站为骨干,科技户为基础的四级烟草科技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烟叶生产专业协会,加强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专业队伍或协会建设,加强烟农学校建设,加快培养新型烟农、职业烟农和种烟大户,努力提高烟叶种植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

通过狠抓队伍建设和烟叶生产技术培训,为我市烤烟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优质特色是目标。

努力提高烟叶生产科技含量,在集约化育苗、规范化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采摘烘烤、入户预检、分级扎把等各环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烟叶生产质量。

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兴烟战略,在**独特的气候、土壤、生态条件下,生产出了特色优质烟叶,实现了全市烤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领导,**的新烟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与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省烟草专卖局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烟草产业要实现新的跨越,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省烟草专卖局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还需要各老大哥州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加快推进**新烟区发展,建设富裕和谐**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